<h3> 国庆期间,惊闻定居在淮安的杨阿姨驾鹤西去,父母伤心不已,父亲本想亲自前往送最后一程,出于身体状况计,我们子女痛陈利弊坚决阻止,父亲只好作罢,由我们子女代表全家驱车前去吊唁。
杨阿姨是我父母的高中同学,1958年,与我父母一起,响应国家“支援苏北农村教育事业”的号召,告别家乡常州,从南师大奔赴苏北农村,与此同时,还有一大批苏南的热血青年奔赴苏北其他市县。那年,杨阿姨20岁,我父母19岁。
常州和常熟人基本派到了当时隶属淮阴地区行政公署的泗阳县,共有64人,以常州人居多,自然就把十多个常熟人也看成是常州人。上世纪五十年代,苏北农村条件很差,恶劣的环境逐渐消弭了热血青年们的激情。最初,有的想尽办法调回老家,有的干脆不辞而别,有的煎熬了几个月,有的忍受了好几年,后来大都动用各种关系使出浑身解数调回了老家。我父母在那片热土坚守了28年,当他们年届五十时,机缘巧合调回了常州,此时,还剩下大概七八个常州人留守,而这几人再也没人调回来过,其中就有杨阿姨。
到异乡后,因是同学,父母相惺相惜相知相爱结为了连理,杨阿姨也嫁给了来自常熟的金叔叔。28年中,我父母兜兜转转从农村调到了县城,从学校调到了机关,留守在泗阳的几个常州人,也大都因工作出色到了县城。到县城后,我们家几乎是在泗阳工作的常州人的聚会点,他们操着乡音,烧着家乡菜,交换着家乡人的信息,聊以慰藉思乡之苦。因工作繁忙,常有人把孩子放在老家,聚在一起时,话题也离不开对老家孩子的锥心想念。
因着都是同乡的缘故,我们家和杨阿姨金叔叔家交往甚密,走得特别近,甚至两家相差一岁的大儿子取的名字都是一模一样,直到现在,两家子女也常有往来。
杨阿姨苗条纤弱,温柔善良,声音娇糯,讲起话来细声细气,笑起来很腼腆,杏花春雨一般,有着典型的江南女子的柔美。金叔叔爽朗干练,脾气有点急,说起话来嗓音洪亮,带着浓重的常熟口音。金叔叔高声说话时,我们小孩子常会偷偷模仿他的口音“额们江索(我们常熟)”,这时杨阿姨总是窃窃地掩嘴而笑。杨阿姨和金叔叔在同一所中学,教的都是数学,常常是夫妻俩承包了全年级的数学教学。在教师的岗位上,他们一直做到了退休,几十年来桃李芬芳。
与我家交往密切的还有钱可毅叔叔。抗日战争期间,他的父亲钱栗孟先生在常州正衡中学(常州一中前身)任校长,他也就在正衡中学为贫苦儿童创办的贫儿院读书,跟从小失怙家境贫寒的父亲成为了同学。我一直感慨,那时他家里条件那么好,他父亲居然没有为他选择世家子弟多的学校读书。钱叔叔家是书香门第,他从小饱读诗书,才华横溢,风流倜傥,一表人才,因老家在上海,他常州口音中还夹杂着丝丝上海腔。
每到过年时节,父母就归心似箭,扎好大包小包的土特产准备往老家带。常州,有瘫痪在床的奶奶和望眼欲穿的外婆。最初,我们要半夜起床到运河码头坐两天两夜的船到镇江,再从镇江转火车到常州,父亲用扁担挑着行李,再苦再累也要在春节回家看他的老母亲。后来通了汽车,但只通到淮阴(现在的淮安市),我们还要从泗阳到淮阴转车。顺利的话,一天也要在路上花去十多个小时。
十年前,留守在泗阳的常州人发起了纪念支援苏北50年的活动,彼时父母身体尚好,我们也请了假,全家老少悉数出动,自驾四小时就到了泗阳。在泗阳的三天,父母竟整天出不了门,亲朋故旧得知消息挨个来访,把盏叙旧,执手难离,语到深处泪眼婆娑,临走时父母遗憾竟没能好好看看泗阳的沧桑巨变。如今,他们年事已高,母亲患病更出不了门了。
父母对泗阳有着千丝万缕无法割舍的感情,他们的青春年华,他们的爱恨荣辱,他们的理想现实都随着这方热土的改变而燃烧。在泗阳的常州人,每个人都有着悲欢离合的故事,都深埋着欲语还休的情愁,都叹息着故乡离歌的无奈。他们从青葱岁月走到人生晚年,历经艰难坎坷命运莫测而依然内心向暖,遭遇世事无常生死离散却依然通透坚实,他们穿越并见证了常州人在泗阳的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风尘。
杨阿姨名唤雪芳,留在当地还健在的那几个叔叔阿姨是:金荟缗,钱可毅,郭永成,许毓秀,黄友堂,吴兴恺。<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