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font color="#167efb">山西省平遥县东泉镇水磨头村位于平遥古城东南20公里处的宝塔山脚下,惠济河畔,古村落依山傍水,风景秀美,属典 型的丘陵山区。</font></h1> <h3>平遥宝塔山文风塔(棒槌山)</h3> <h3>邢汾高速惠济河大桥从村南通过</h3> <h1> <font color="#167efb">水磨头村历史悠久,村中建有关帝庙,也有古老的水磨,现平遥到孟山的县道依村而过,深入太行腹地,连接晋中平原,是古商道之一。据传这里的先祖是从山西大槐树下移民而来,以耕种为生,明朝时以种粮充军为主,具体是怎么形成的村落无从考证。</font></h1> <h1> <font color="#167efb">水磨头村因有水磨而成名,因有水磨而传千古。据考证,明清时期,先祖运用当地丰富的水资源,把水能转化为动能,代替畜力,进行面粉加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率的目的。解放后,随着电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水磨便逐渐退出生活领域。</font></h1> <h1> <font color="#167efb"> 北方黄土窑洞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天地相感通”。窑洞的村落,构成一幅幅人与天地、与自然和谐的壮美画卷,成为北方黄土地区特有的乡村聚落景观。</font></h1> <h1> <font color="#167efb"> 曾经的水磨头村,是依山而建的,民居层层叠叠,依山傍水,风光秀丽,家家户户炊烟袅袅,一条大河从村边流过(当地人称为河滩),村口有一座不知何时建造的古老水磨坊,村里的人们世世代代在这里磨面、榨油。磨坊里有一个很大的水车,从水车里流出的清水通过用石头修成的水渠缓缓流到下游圪塔村。由此得名为“水磨头”。</font></h1> <h3>相似照片</h3> <h1> <font color="#167efb">进村后,用石头和石板铺成的道路边,一座座用石砖修成的具有明清风格的古窑洞,有当铺、百货店、肉店、豆腐铺、茶馆、面庄、客栈、骡马店、学校等。可见当年水磨头村也是通往太行山里和平遥县城古驿道的必经之地,也曾有过繁华和辉煌。</font></h1> <h3>古戏台</h3> <h3>当年的学校大门,现在早已废弃。</h3> <h1> <font color="#167efb"> 山脚下学校旁边是一个很大的自然形成的泉水潭,冬季也不封冻,全村祖辈们就是从这里把水挑到山里的各家各户。</font></h1> <h1> <font color="#167efb">通过一个用石头修砌成的拱门就进入了通往山上窑弯弯(现称为新湾街)的各家各户了。</font></h1> <h1> <font color="#167efb"> "得过且过,窑弯弯暖和”。窑弯弯处在坐北朝南的山凹里,当年“灰渣坡”上的窑弯弯,人气兴旺,是个非常热闹的地方,夏季每到吃饭时间,人人端个大碗,蹲在墙根,连说带笑,连吃带闹。</font></h1> <h1> <font color="#167efb">房屋的建筑风格很有特色,条件好的人家,用灰砖修成的四合院砖窑,房顶是平的,四周都有石砖花廊,可以在上面晒粮食,条件差一点的,就依山修建的土窑,土窑院子里都种有枣树、葡萄树等,虽然那个年代比较贫穷,但家家户户收拾的干干净净,利利索索。</font></h1> <h1> <font color="#167efb"> 早上站在山上或窑顶,俯瞰全村,家家户户炊烟袅袅,鸡鸣狗叫,向南望去,二亩山(当地人称二亩儿)的层层的梯田里有绿油油的玉米地,红彤彤的高粱地、和金灿灿的小米地,向西望去,一条大河沿着郁郁葱葱的寨里山脚下流过,特别是秋收季节,窑顶上有晒玉米的,打谷场上有打粮食的,农家小院里一家大小围在玉米堆上剥玉米的,一张张劳动场面,一幅幅美丽的山村画卷,尽收眼底。</font></h1> <h1> <font color="#167efb">村里至今还有这么一句俗语流传,古街古巷古院落,石碾石磨石板路,黄土高坡土窑洞,四堡一街连全村。这大概就是水磨头当年的真实写照吧。</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上庄修建了五曲湾水库,原本宽阔的惠济河逐渐变成了一条小河沟,宽大的河道现在已经建成了民房,昔日的标志性建筑水磨坊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早已荡然无存。,</font></h1> <h3>当年的大队部</h3> <h1> <font color="#167efb"> 水库的修建破环了自然环境,使得下游的的村落失去了有水的灵性,现在想想,当年修建的水利工程,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推行的退耕还林和所谓的农村城镇化建设,使得广大农民无地可种,农村的年轻人纷纷离开家乡到城市打工,移居到县城的楼房,成了既不是农民又不是市民的打工仔。随着年轻人的离开,古老的村落更加寂寞,毫无生气,一座座院落,杂草丛生,一间间窑洞无人居住。</font></h1> <h3>七十年代的小学教室</h3> <h1> <font color="#167efb"> 编箩筐是水磨头人祖辈流传下来的手工艺,的确是很有名气的! 平遥《夸土产》这样写到:"西坡儿的花椒挺有味,水磨头的箩筐编的实在美”。水磨头村靠近超山的松峪沟山上长有一种叫"荆条"的灌木条,这种条子很有韧性,常生于山地阳坡上,形成灌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当地村民就地取材用荆条的枝条来编制箩筐,用于担土、担玉米及其他大块状的东西,是老百姓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font></h1> <h1> <font color="#167efb"> 当地流传着俗语:“水磨头,水磨头,编好箕箕拾骨头”(编好箩筐捡骨头),可见当时村民的生活状态。编织箩筐工艺复杂,辛苦单调。加之现在市场滞销,很少有人买。而且年轻人又没人愿意学这手艺,编箩筐这门古老技艺即将失去传人,正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最终消失。继承保护和进一步发展这传统手工艺势在必行。</font></h1> <h1> <font color="#167efb">“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不久的将来,水磨头这座具有明清特色的古老村落,也会慢慢的消失,连同他的文化和手工艺等。</font></h1> <h1> <font color="#167efb"> 笔者曾去过欧洲许多国家的古老乡村或古堡,都有几百年的历史,保存的相当完好,成为旅游观光的好去处,而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名村古落,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和利用、据了解,近十几年来,我国消失的古村落就有九十多万个,古村落的抢救和保护进度,远赶不上古村落逐渐消失的速度。如果这些古村落都没有了,我们到哪里去寻找‘乡愁’? 一座村子或一个“老庄子”往往寄托着很多人的无限乡愁。但现实是,这些并不遥远的乡村生活正在慢慢远离我们。因此,呼吁政府有关部门,在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或利用进行规划设计时,政府也可适当下放管理权,让原住居民有机会参与到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中去,对得起子孙万代。本文引用了部分乡党的文字和图片,在此表示感谢。<br></font></h1><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