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贺兰山:登马蹄坡、巴峰,赏红石峡美景

峥峥小月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天亮出发2018年第42期</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b><b>文/图 峥峥小</b><b>月</b></h1><h3><br></h3><h3> 2018年10月4~6日,峥峥小月、老发、阿雷、老闫一行4人原计划从大水渠子沟~黄旗口3日重装完成巴峰、转角楼、贺兰矿登山体验活动,不料,进山第一天峥峥小月脚步部扭伤,影响了进度,第三天伤情加重,决定从牦牛塘下山,虽未完成转角楼及贺兰矿的登顶,但三天时间,在一名队员脚部受伤的情况下,途径红石峡,登上了海拔2932米的马蹄坡与贺兰山第三高峰巴彦笋布尔峰(海拔3198米),完成了从宁夏银川市西夏区大水渠子沟至内蒙阿拉善左旗南寺沟的贺兰山东西穿越全程30公里,累计爬升2739米,经历了风霜雪雨,经历了艰难险阻,再次见证了贺兰山大美景观。</h3> <h3>  大水渠沟位于贺兰山东麓,其南北两侧均有不少山沟与风景区,北有拜寺口及苏峪口风景区,南有黄旗口及滚钟口风景区,属宁夏银川市西夏区。</h3> <h3>  10月4日,行程第一天,早上6点半乘车从大武口出发。老发家在银川自己开车到滚钟口,把车放在停车场那里,我们路过滚钟口把老发接上,8点到达大水渠沟入口处开始进山。<br></h3> <h3>  10月的大水渠沟色彩斑斓,一派秋天的景象。狗娃花满山遍野,酸枣挂满了枝头,枸杞圧弯了树梢,无论是酸枣还是枸杞,一颗颗红红艳艳,在阳光的照射下,更加彤透,像一颗颗红色的玛瑙,透着光泽。<br></h3> <h3>  这一天原计划行程11公里,以为比较轻松,所以都不着急赶路,休闲赏景拍照,看到酸枣、枸杞几个人也就悠闲地摘了起来。</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老发</p></font></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阿雷</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闫</h3> <h3>  行至2.5公里在一处水源地休息时,看前方路途弯曲,不够宽阔,同样是一条上山的路,为了走捷径,选择了翻山。</h3> <h3>  没想到爬过一座山还有一座山,而且一座比一座高,一座比一座险。<br></h3> <h3>第二座山上杂草丛生,坑洼不平,草间都是疙疙瘩瘩的石头块,稍不注意就会崴脚,小月以前穿低帮鞋时崴过几次脚,有一次,右脚崴了一下没站稳正好跌到了一块石头上把左腿磕伤了,吸取了教训,以后外出活动,总把高帮登山鞋穿上避免脚步受伤,偶尔也崴过几次都无大碍。这次的这两座山异常难走,一不注意就崴脚,崴过两次稍微缓缓就没事了。下午爬第二座山的垭口时,老闫爬得快,走在了前边的沟里歇着,指着下边说有水,可能是眼睛盯着下面的沟看了一下分了神,右脚从草丛中的一块石头上滑了一下崴了脚,身体本能地往左边倾斜,把重心又都放在了左脚上,没想到左脚下的草丛中又是一块石头,左脚又被重重地崴了一下,这一下明显感到崴过了头,非常疼痛,想着穿得是高帮鞋缓缓就没事了,可是,这次却不见好,每迈出一步都是疼痛难忍。<br></h3> <h3>  小月脚步受伤的时间是下午3点半,距离距离营地1公里,最后到达营地的时间是晚上6点40分,也就是说最后1公里的路程足足用了3个小时。</h3><h3> 这3个小时对小月来说是漫长的也是艰难的。一直是坑洼不平的石头路,一直是荆棘丛生的杂草林。那些带刺的枯树枝不但扎手还刮脸、刮衣服、刮包。为了躲避这些带刺的枯树枝,有时得爬在地上才能钻过去,有时要走更陡的路。背着重装前行,举步维艰。左脚不敢用劲。平时一步可以跨过的路,现在得用两步,有些地方需要跪下用膝盖支撑着才可以过去。最后终登上了垭口,下了垭口就是正沟,那里有水有树,太阳快落山了,决定再此扎营。老闫和阿雷先下山搭帐,小月和老发在后面。下山也是费了相当的劲,最后快到沟里又是一片杂草树林,等小月最后下到沟里,老闫他们早已支好了帐篷,等候多时。</h3> <h3>  这一天,原想走个捷径,绕个短路,没想到,走了不少山路、险路,还把小月的脚崴伤了,反而用的时间更多,一整天只走了6.5公里路,用了近11个小时。好在露营的地方有水源还平坦,可以放开用水,可以美美地吃一顿,可以好好地睡个舒心觉。晚上,四个人围在一起烧水吃饭,老闫和老发还带了酒,因为在沟里,海拔不高,天气倒也不冷,一夜安详度过。</h3> <h3>  10月5日,行程的第二天,这一天计划把第一天没走完的路补上。没想到上马蹄坡又是异常的艰难。最后距离马蹄坡200米时,天已渐黑,只好就地扎营。半夜听到了狼叫,度过了惊心动魄的一夜。<br></h3> <h3>  早上8点出发,开始是一段比较平坦的石头路。相对昨天的山路好走多了,远处见一座红色的山梁,就要进入红石峡了。</h3> <h3>  中途有一处水帘洞。河水自上而下顺着几块大石头飞泄而下,形成一道瀑布。石块与石块之中形成一天然石洞,可容纳三、四人。石洞的上方可见成片的树木,树叶被秋天染过,黄橙橙的,吸引着队友们加快脚步登上瀑布领略新的景象。</h3> <h3> 过了水帘洞,树多了起来,色彩斑斓。沟里的石头依然很多,路也是不好走的,一会下沟里走,一会钻树林走。快到中午的时候,天空下起了小雨。正好有一片非常茂盛的绿草地,小月带着快速打开帐篷,就地把帐篷支了起来,大家原地休息吃午餐。午餐完毕,雨也停了,继续赶路。迎接我们的是令人震撼的红石峡景观。</h3> <h3>  红石峡俨然是一条红色的峡谷,峡谷两边山峰都是红色的岩石,高耸林立,山石形状各异。一座像座雕塑的山峰屹立在沟边,顶部活脱脱一个人的头像,浓眉大眼,厚嘴唇,像镇边守关的勇士。红石峡也正处于宁夏与内蒙的交界之处。</h3> <h3>到了红石峡,也就到了树木茂密的原始森林,一片又一片金黄色的草甸,一棵又一棵被浸染成五颜六色的各种树木。</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熊虎嬉戏</h3></font></h3> <h3>  下午2点半开始进入原始松树林区,开始了马蹄坡的艰苦攀登。马蹄坡最高海拔2932米,此时的海拔是2202米,落差730米,距离峰约4公里。4公里的路程,若在山下平坦的公里上轻装40分钟就可以走完。可在这深山老林里,基本属于无人区,没有明显的路可走,而且这里树木密集,枯枝残木交织在一起不时阻挡着前进的步伐。一路的上坡路更是举步维艰。</h3> <h3>  距离马蹄坡1公里时(海拔距离约500米),时间是下午3.40分。原想着有一个小时就可以上去了,没想到这一段坡路异常艰难。去过转角楼的人都知道练驴坡,这里要比练驴坡更险更难。对于小月来说,这条路更加困难。脚伤了,用不上劲,一路几乎是爬着上山。老发一直跟小月走在最后,到了坡度高或难走的地方帮忙拉小月一把,这时的小月早已忘记了伤痛,已经把全部的心思都用在了爬坡上,一门心思想着赶快走出这片密林,期望着早一刻到达马蹄坡。<br></h3><h3><br></h3> <h3>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只觉得走过了很长时间,仍然看不到顶,老闫都快泄气了。这时山上飘起了雪花。我们即兴奋又担心,兴奋的是到山顶上就可以看到雪景了,担心的是即将面临寒冷的天气。距离马蹄坡还差200多米的时候,天也快黑了,任凭我们再努力再拼搏,天黑前已经不能到达马蹄坡了,只好就近选择营地。想要在陡坡密林中找一块平整的营地,我们一路走来知道这样的希望是渺茫的,只要能把帐篷支起来就是我们最大的奢望了。老闫体能好,一路在前面边爬边找,在一块大石头跟前发现一小块空地,可以勉强安下一顶帐篷。空地的左右两边都是悬空的,剩下一顶帐篷只能支在陡坡上。</h3> <h3>  这次出行的4个人带了3顶帐篷,小月带了一顶单人帐篷,老闫和阿雷各带了一顶双人帐篷,阿雷和老发俩人混账。由于没有按时到达马蹄坡顶,营地有限,勉勉强强只能放下两顶帐篷。而这两顶帐篷也是悬支在斜坡之上,每顶帐篷的四只脚基本上都不在一个平面上。4人挤了一个晚上。</h3><h3> 营地海拔2700米,下午还下了一场雪,晚上天气寒冷。小月带得睡袋薄,就把带来的两件薄羽绒服、一条羽绒裤、一天软壳裤都套在了身上,还在脚上贴了暖宝贴, 最后再把冲锋衣圧在睡袋上,一夜就这样低过了寒冷。</h3> <h3>  这一天行程7.6公里,历时10个半小时,拔高1100米。大家不怕累,不怕苦,不怕痛,不怕冷,但是,每一个人都怕狼。</h3><h3> 半夜,小月已经熟睡,忽然被旁边帐篷里的老闫叫醒,说外边有狼。来前,没想到这里有狼,一点防御准备都没有,每人手头只有一根登山杖。大家屏住呼吸,侧耳倾听,不敢入睡。小月搭帐时忘记把天窗上的盖头盖住。此时躺在帐篷里,看到天窗,就想象着狼来了,爬上帐篷,两眼直勾勾地盯自己,立马有种恐惧之感,狼还没来,浑身已经开始哆嗦起来。后来,远远地听到了几只狼叫,老闫说狼走远了,才敢再睡。</h3> <h3>  10月6日,行程第三天。这天天还没有亮,几个人都起来了。昨日的马蹄坡把大家彻底爬崩溃了,最后一公里走了俩小时都没有走完,留在了今天。尤其是经历了一夜狼叫,大家也被狼给吓着了,面对未知路途,老闫和阿雷提出了原路返回意见。</h3><h3> 整个活动线路是小月设计的,也只有小月心里最清楚,过了马蹄坡,前面的路就多了,也好走了。但是,前两天都没有走完计划路程,最后一天的时间很紧张,已经不能按照原来的计划线路走了。为此,小月早已设计好了三个前进方案,即方案一到达巴峰后不走贺兰矿,直接从转角楼到滚钟口出山:方案二到达巴峰后,转角楼、贺兰矿都不走,直接从黄旗口下山:方案三到达巴峰后直接从南寺返回:实际上大家心里还有一个方案,就是再增加一天时间。这个方案基本也是可行的,因为7号大家都休息,都有时间,也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补给有些紧张,几个人凑凑也能基本保障,另一方面,小月的脚伤能不能坚持下去也是个问题。</h3><h3> 小月跟老闫和阿雷说了这几个方案后,还说,现在原路返回跟继续前进路程差不多一样远,而且马蹄坡这么陡,昨天还下了雪,路又滑,原路返回很不安全,如果想早点回去也可以,过了马蹄坡,前面就到了牦牛塘,可以直接从南寺返回。</h3><h3> 听小月这么一说,老闫和阿雷打消了原路返回的念头。四人达成共识,几个人立刻行动,不吃不喝先冲马蹄坡。</h3> <h3>  走了100米又听见了狼叫,还看到了狼的脚印。几个人都不啃气继续前行,经过1小时10分钟的艰苦努力,终于在8点半钟走出了森林,走出了重围,登上了马蹄坡,看到广阔的天空,还有无限美景。</h3> <h3>  到达马蹄坡整整用了两天又一个小时,大家的辛苦没有白白付出,马蹄坡以其娇美的姿态迎接着我们的到来。</h3> <h3> 马蹄坡是一片空旷的草甸,地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雪,泛着银光。驰骋在这片雪原之上,每个人的心灵就像那飘落在草地上的雪,在那一刻都是纯洁的、宁静的。</h3><h3> 到了马蹄坡,眼界瞬间大开。四面八方气象万千,北方是刚刚穿过来的密密麻麻的原始森林,这里有狼有羊,还有很多的野生动物在这里生息繁衍,这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礼物,维系着贺兰山的生态平衡。马蹄坡的南边,是巍峨雄伟的贺兰山第三高峰巴彦笋布尔峰。在巴峰的周围依旧分布着广阔的森林,还有层峦的山林,让人心情飞扬,向着顶峰飞扬。眺望马蹄坡的东西方向,越过层叠的山峦,弯曲的山沟,远方便是广阔的平原,西边是左旗,东边是银川。</h3> <h3> 登上马蹄坡,小月的内心平静了许多。是马蹄坡让小月又一次见证了贺兰山的雄浑壮美,也更加发自内心地热爱并敬畏贺兰山。</h3> <h3> 从马蹄坡到牦牛塘,用了4个小时的时间。下午两点到达牦牛塘,几个人都兴奋起来,终于到了有人烟的地方了,终于到了景区,景区是相对安全的。到了这里,小月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终于带着大家走过了最艰难的路程。再看看自己的左脚,从4号下午崴伤之后一直未能得到很好地休息,而且又连续行走了两天,伤情严重,不适宜再进行剧烈活动了。于是四人决定当天就从南寺返回。老闫和老发都没有上过巴峰,就跟阿雷三人去登巴峰。小月上过两次巴峰,这次脚部受伤就不上了,原地休息,等待三人从巴峰回来一起下山。 在牦牛塘遇到了几个骑自行车上巴峰的骑友,其中有一个骑友小月在2015年第一次登巴峰时就见过,那天这位骑友已经快到了山顶又下来把自行车给扛了上去,当时他们那种顽强的拼搏精神让很多人深受鼓舞,今天又看到他们再次挑战巴峰,更加敬佩。</h3> <h3> 从巴峰下来已经是下午4点半,最后到达南寺门口是晚上7点半,安全坐上了前来接应的车辆。三个小时的下山时间,虽然是在景区,对于小月来说也是崎岖坎坷,为了少拖后腿,小月也是忘记了疼痛,坚持走过每一节台阶,每一段石头路,终于在天黑时走了出来。</h3> <h3>  最后一天走了32668步。晚上回到大武口,当车停在小区门口,左脚从车上下来的一刹那,小月险些跌倒在地,这时才明显感觉到左脚剧痛。后经诊断,小月左侧腓骨下段外裸骨折。</h3><h3> 小月能在脚部受伤骨折的情况下,坚持走了下来,连小月自己也没有想到,当时就是觉得没有达到目标不甘心不罢休才坚持继续走下去的,那时候确实也没有感觉到特别痛。现在想想能坚持走下来,大概就是对户外的一种执着吧。</h3> <h3>摄影:峥峥小月 微信:zzxy18309623635<br></h3><h3>QQ:409047811</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