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秦岭深处的大寺,因唐朝时期此处有一座非常大的寺庙而得名,是一个自然山村,因山民搬迁而荒弃,古时是通往宁陕的驿站。
大寺的名气,自我登山以来就不断听闻。即使你过了秦岭很多峰,没去大寺都不能称驴的。我不想成驴,只是想看看那成驴之路是什么样的,重要的是,两个月没进山了,心里总是惦念着那连绵的山峰和缥缈的白云。于是跟随一户外俱乐部于10.4-10.5从漫沟穿越去大寺。
从宁陕的漫沟进山,走上阳光明媚的林场路上,轻松愉悦的心情立刻涌上来,脚步欢快了很多,这段路是夏未和初秋的结合,太阳照耀着每一棵树,照在人的头上、脸上,我昂头向阳,想晒得再黑些,想让山里阳光留在脸上。和煦的山风不断掠过,也不断得轻拂我的细汗珠。林间传来鸟鸣,河水在不远处流淌,和着一行人沙沙的脚步,这便是最美妙的山间音乐了。
<br></h3> <h3>轻风吹满林间,心期便到天涯。</h3><h3>从此依山依水,南山只看菊花。</h3> <h3> 到了鹿角梁的小哑口,由于要等后队人上来再南下,我和两位美女帅哥即兴去东侧登小哑口,像多日不见孩子的母亲,像久别的恋人即将重逢一样着急。<br></h3> <h3>平视连绵起伏的山峰,手托洁白无暇的白云,召唤风神来面君议事,百木待休你快去传话。</h3> <h3>距大寺还有十几公里,天气已有暮色,不急,山里的落日和夜晚也是美景。<br></h3> <h3>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落日是最让人眷恋的景色了。</h3> <h3>在大寺,领队带我们在曹姐家住,我们前队到达时已八点多了,当然后队贪恋夜景,晚上十二点多才到达。曹姐家的大案板和三锅头的灶让人食欲大增,灶下红红的火更是感到温暖无比,我吃了两碗绘面片很满足,走出院子溜达,满天繁星一片静寞,这是小时候仰望天空的情景,斗转星移,时光有这里不再飞逝,静得快忘记自己的存在了。<br></h3> <h3>山里农家的鸡鸣是在凌晨四点半,也是曹姐起床做饭之后,我和同睡大炕的两位美女是五点半起床,院子重装的队友在帐篷里还沉睡着。领队前一天说看太阳升起得在山顶上,这里不是山顶,但这里离天近,我就在农家周围转看眼前景色渐渐清晰看那太阳爬上山头。<br></h3> <h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h3> <h3> 下山的路可以说一路欢畅,练驴坡,独木桥,小哑口等一路快速下撤,重装的队友也如脚下生风,看来都是强驴级别呀。<br></h3> <h3>女大学生穿着解放牌平底鞋完成了她的成驴之旅。</h3> <h3> 山里景色美不胜收,然而最美的景是我们的领队总监大人,年轻的小伙子把轻装包打成重装,背了六瓶水,五袋方便面、三个气罐和锅灶、三个头灯一个营地灯,两个对讲机,一个医药包,一个带三个充电口的充电宝,这是我知道的,还有我不知道的一些上山物品。当你在天黑行走没灯时,口渴自己的水喝完时,他总能救急,他包里的东西都是给大家带的。下山路上,依然带大家捡拾垃圾,捡拾垃圾是他下山的标准行为之一了。总监兄弟天生属于大山,大山也属于爱山的他。<br></h3> <h3>两天,约50公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