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崇正桥位于高平市南城办唐庄村与梨园村之间。两村东西相对,中有一条大沟,旧时出高平城往老马岭方向的过往行人、商客驮队到唐庄后要下到沟下再上去,或先往北走一段,然后再折向南才能抵达梨园。据创修崇正桥碑文记载:“ 县西出十里许曰玉井西里。大道腹坦,系关陕燕云之经抵,为往来车马之旋转也。而梨园、唐庄之间,突张巨壑,以苦行色。故晴则俯仰下口,尽费曲折;雨随水威怒发,人莫敢狎溺。有踟蹰彼岸,咫尺望洋耳。”总之,没有桥要耗时费力,颇为艰难。因这儿是河北邯郸通往晋南、陕西的一条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官道,车马行人络绎不绝,于是在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由高平县令许安遇提议在沟上修一座桥,尽可能取直道而行,作为新任县令的一大政绩。但桥开工不久,许县令调离,继任县令洪声远续修,但洪声远在任期内依然未完成,直到又一任县令任大僚上任后最终修成,历时十年之久,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立于桥西的“创修崇正桥碑”记叙了修桥之原因及三任县令前仆后继完成此巨大工程的经过。
崇正桥为石质单孔拱形,桥孔通畅。桥东西长26.6米,宽8.2米,净跨5.4米。崇正桥桥面为青石铺成,桥孔两面外圈为砂石,雕有花纹,石头与石头之间用铁8璇榫铆加固。桥柱、桥栏均为砂石,雕刻花纹及布施人姓名等。这座桥造型美观,坚固耐用,在当时堪比现在的丹河石拱大桥。
作为交通枢纽的崇正桥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坪曲线的开通,开始退出历史舞台,桥面被泥土掩埋,桥洞淤塞,桥身杂草丛生,桥护栏脱落,基本处于荒废状态。此桥最大的隐患是有一条形拱顶石已脱落,拱顶石是拱券之命门,英语称之为“key stone ”,十分形像。虽然古桥属于晋城市级文物,但缺乏应有的基本维护,只是将原来仆倒在桥头的那通创修崇正桥巨碑移在了一个飘亮的花岗岩亭子里,而风雨飘摇的古桥却未进行有效的维护。现在南城办正修建美乡村贯通水泥路,如果修通,桥上难免会有行人、电动车、农用车、小轿车通行,这样会加剧这座古桥的垮塌,是好事还是坏事还真难说。崇正桥像一位垂暮老人,经历了太多的人间苍桑,默默承受着各种压力,无情岁月让他落下了一身毛病,但凭借自身的优良基因依然挺立,我们要善待这位经历了四个世纪的老者,必竟他曾经是我们高平人的骄傲,曾为我们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希望高平有志之士能提出确实可行的方案,保护好“高平的赵洲桥”。
</h3><h3><br></h3> <h3>淤塞的桥洞</h3> <h3>美丽的龙头,海兽,水波纹</h3> <h3>护栏与题名</h3> <h3>较完好的一块</h3> <h3>桥面</h3> <h3>券石条</h3> <h3>脱落的拱顶石</h3> <h3>裂缝</h3> <h3>碑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