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印象

王宏斌

<h3>  这方土地,坐落于西北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之间,地球坐标为东经105.73度,北纬35.51度,名曰王岔山庄。亘古旱涝灾害并存,以干旱为主,冬季少雪,春季少雨,遇旱则数月无滴雨。但正因为长期的干旱,在暴雨致涝时,更让这方黄土地上的儿女们无所适存,松软的黄土地根本无法承受山洪的切割,滑坡、塌陷、聚涝、冰雹都曾造成过灾害。不过随着近年来生态环境的不断向好,雨量有所增多,风沙几乎消失,现在置身其间,颇为清静宜人,清晨鸟鸣啾啾,白天青山绿水,夜晚静谧安宁。</h3> <h3>  风,常年都有,特别是冬春两季,由于山型地势原因,春夏一般吹东南风,秋冬一般吹西北风,多数是东南风和西北风交替吹,轮换刮,好在多数时候都是惠风和觞,狂风只是偶尔,据地理学专家考证推测,这方土地及其置身的整个黄土高原都是风从西边吹来的。于是,沙棘刺、旱柳、白杨、酸刺、冰草、黄蒿、白蒿、旱芦苇、狗尾巴草……等一些适应干旱多风的植物就成了这片土地的主宰。在苦难时它们是救命的柴火,连根拔来填补物资的匮乏;在丰盈时它们便是田里的杂草,锄之,铲之,根除而后已。不是这里的人们不懂的守护自然,珍爱草木,恰恰相反,这方土地上的人们都深爱着这方水土以及一草一木,甚至将生命融入了其中,只是在这里草菅人命和人菅草命是没有多大分别的,人和草木的命几乎是等同的,所谓草民!</h3> <h3>  黄土地的贫瘠不是绝对的,贫瘠的地表也孕育着肥沃的土壤。自从盘古开天地以来,这方土地上的人们就开始寻找、创治这方土地的肥沃。小麦、玉米、谷糜、洋芋、荞麦、豌豆、瓜果、蔬菜等等,统统被收编,落户于梯田地中,春天成片成片的姹紫嫣红,夏天万壑一碧,秋天层层金黄,庄稼一茬一茬的成熟,一茬一茬的收割。人也跟着一代一代的更替,父父子子孙孙。</h3> <h3>  曾经,贫瘠的土地产量有限,其上的人们也实在,播种一般是以填饱肚子为主,庄稼地里除过粮食,其它果蔬类一般是不大量种植的,要是在一块大好的田地里全种上水果那就是不务正业,就是丢根忘本。直到二十一世纪初,经济季风西溅,进入这方土地,播下经济作物的因子,这方土地肥沃的经济价值被偶然发现了,苹果成为金果,从此,五谷还未唱罢,苹果已然登场,占领了主阵地。春来果花烂漫,秋到金果飘香,“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嫩嫩的,红红的”。果属静宁山地苹果,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之正品,色泽鲜艳、个大形正,果面光洁、质细汁多,酸甜适度,口感脆甜、硬度强、货架期长、极耐储藏和长途运输。红苹果和这方水土上的山里娃一样,已经走向全国,迈出国门,走向世界。</h3> <h3>  正如贫瘠孕育着肥沃一样,繁盛也蕴藏了荒芜,令人担忧的是在弥漫浓郁果香的山野中,有大片的田地和小片的果园竟然开始荒芜,荆棘、蒿草已悄然返回了自己的家园!</h3> <h3>  这方土地,原本是什么样的?无从知晓,只知道它孕育了无数生命,甚至文明;将来它又会是什么样的?也无从知晓,只知道到现在退耕还林和连片种植经济作物并存,并且在城镇化建设步伐的迈进中,繁衍于本土的人们已有悄然退出本土的迹象,果园几乎全部是留守老人在照看,青年和孩子们似乎都跟随离枝苹果的足迹,漂向了远方的都市。</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