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背着的孩子是我!”

夏勋南

<p class="ql-block">对于年轻人来说,杨林老街是遥远往事,这组照片拍摄时,他们还没有出生。</p> <p class="ql-block">老旧的门板、高高的櫃台,诉说着当年老街繁华。墙壁上毛主席语录依稀可辨 :"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p> <p class="ql-block">门前的风车、废弃的石磨,还有历经岁月洗礼的柱础,吟诵着行将远逝的悠悠岁月。</p> <h3>门顶贴着大红 "囍"字,让人浮想联翩 ; 门前嬉戏的孩童,早已娶妻生子,他们还记得童真年代的趣事吗?</h3> <p class="ql-block">年事已高的老人,背着少不更事的孩童。丁丁说,"我的童年是在杨林老街度过。背着孩子的老人,我喊她大妺同年娘,她和我娘同年"。</p> <p class="ql-block">背着孩子的老人徜徉街头,慈祥面容令人动容。建辉石材的"懒人一枚"写道,"我就是老人背着的孩子,那个是我奶奶"。她说,爷爷奶奶都走了,我只有模糊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满是沧桑的门板上写满文字,那是村人的生存记忆。“手挿在裤袋里,背对镜头的是傻子叔婆”,丁丁说,"图中的人物我个个熟识,照片收藏了我记忆斑驳的童年"。</p> <p class="ql-block">每天一大早,人们会去小河边挑水洗衣。"法国汇香坊菲菲"说,昨晚还梦见老街,今天就看见了照片,挑水的是我奶奶,老屋是我生长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挑猪粪的傻哥黑皮,步履蹒跚地走过鹅卵石铺就的老街。辛劳的人,可曾安好?</p> <p class="ql-block">“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唯有照片留下杨林人老街记忆。</p> <p class="ql-block">夏勋南,1967年开始摄影,1985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曾任《中国摄影报》编辑、摄影系主任、影视传媒学院副院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