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要不是巫娜老师邀请,我很难起心到深藏在浙南山区的独山古村一游,更没有机会领略到由国内11位顶级先锋派音乐家在这里联袂参演的风言风语音乐节的精彩,真是机缘巧合。</h3><h3> 临晨五点起床,六点出门,乘飞机、赶高铁、坐大巴,到达目的地时已近临晨,独山村早已退隐在浓浓的夜色之中不见真容,只有幽深而神秘的寂静在空中弥漫着。一阵倦意袭来,舟车劳顿之后自然有一个酣畅的好觉。</h3><h3> 从一阵犬吠声中醒来,起伏的山峦和蜿蜒的江水已经浸染在朝阳的清晖之中。独山村位于群峰环围的山坳中,东面有笔峰、石梯峰雄据,西面有<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天马山独峙,再西有乌溪江横流,南北两端则有坚固的</span>寨墙拱卫,险要的地形为原住民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村中建筑如民居、碑坊、祠堂、庙宇等,多是明清时期的遗物,致今保存完好,行走其间恍如隔世。村子不大,从村口的广场穿过由石板铺砌的古街,再到村尾的“洊膺天宠”石牌坊,也不过十多分钟的路程,但古村落悠远深厚的历史底蕴、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和自然淳朴的民风民俗,会让人在看惯了乌镇的繁华和周庄的喧嚣之后,忽然有一种清风拂面般的畅然释怀,在自然而然中生出一种自由自在来。</h3><h3> 音乐节的主会场搭建在叶家宗祠与村口广场之间的一块空地上,祠堂高大斑驳的马头墙作为当代先锋艺术的舞台背景,在淡淡的灯光映衬下显得尤为沧桑旷远,这种超时空的所在仿佛有着某种魔力,在不经意间沟通了当下此在和历史曾在的连接,使人得以在“风言风语”中逍遥于天地间、畅游于六合外。我想,这也许就是艺术家们把自己极为前卫的音乐放在这极为传统之地来呈现的原故吧。</h3><h3> 说实在的,此前我从未有过专题欣赏先锋音乐的经历,而这次在短短两天内,竟然连续观看了先锋音乐家们的三场主会场演出和一场清晨河滩音乐会,无论是楼阁三重奏音乐家们的<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热情奔放,</span>还是欢庆行吟般的淡淡乡愁;无论是朱芳琼在痉挛般拨弄陶罐时发出的无奈而激愤的嘶喊,还是巫娜神形若定地在指间开示出来的幽渺禅意,无不以一种突破常规的即兴方式,用极为丰富的音乐想像力和生动的音乐语言,当下即是的绽放出生命的本真状态。康德曾经把美定义为“无功利的快感”,在他看来,对美的感受乃是自由的喜爱,既不能着眼于我们的目的和意图,也不能着眼于可能的享受和利益。就此而言,眼下的这群音乐家远离城市的喧嚣,把舞台搬到距离音乐源头最近的地方,无功利地、自由地唱和着内心的喜爱,这在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是尤为可贵。</h3><h3> 穿过古色古香的明代一条街,一直走到村子的最南端,透过树荫,依稀可见一古城楼,门楼上书有“南谯楼”三个大字,这便是古村寨的镇关之处。虽然时值深秋,但从城楼门洞往外望去,满山的篁竹新叶在阳光的透射下泛出明亮的鹅黄嫩绿,微风拂过,恍如初春。巫娜老师慧眼独具,把古琴工作坊设在了这里,以期让自己的琴声能在一个纯然的空间中鸣和。琴声悠然响起,撩动空山阵阵烟云。那是一曲《渔樵问答》,乐句的一扬一挫,渔樵的一问一答,应和着习习山风和潺潺溪流,“<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斧伐之丁丁,橹歌之矣乃,隐隐现于指下”,在这琴声的萦绕中,我油然生出一种</span>飘逸潇洒、悠然自得的心境来,那些扰人的心中块垒在此时此刻也随之消解于无形了。</h3><h3> 在音乐节的余音中,我心有不舍地踏上了归途。一路上虽然依旧是大巴、高铁和飞机,但是思绪却还在那片山林之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