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8年4月19日,我们福建前线西洋岛岸炮五连的战友们要在南京聚会,看望我们的老指导员。洪指导员刚动过手术,身体欠佳,所以我们战友联络好聚聚,一起和洪指导员见个面,了结思念战友的多年的愿望……自从接到战友发信息通知,我的心潮澎湃逐浪高……离开西洋岛,到现在整整43年了!战友们可好?老首长可健康?……</h3><h3> 自1975年的夏天,我肩负着全连指战员的期望,离开了西洋岛,到南京上大学了,从此很难有机会和战友们见面……</h3> <h3> 这张泛黄而且又长霉的照片,它带着福建前线西洋岛的海潮味,跨越了40多个春秋……今天又展现在我的眼前――这是我们海军福建基地岸炮独立第五营五连的指导员和连长。他们俩都是1960年参军,指导员洪星明是南京人,连长刘轶忠是江苏海门人。这如父如兄的老领导是我终难身忘的人(那个在高处,身穿发白军装的是洪指导员。),43年了,今天如愿可以和老指导员相聚,让我浮想联翩……记得我当连部通信员时,有次会餐我不胜酒力喝多了,头痛呕吐,指导员如同妈妈 般地照顾我,让我感到母亲般的温暖,到现在记忆犹新……</h3> <h3>4月18日我直接从“猫冬”3个多月的海南三亚飞往南京,到了指定的宾馆,一看,嗨!我还是第一个到达的!回想在南京上大学的三年期间,指导员的夫人还经常请我到他们家做客吃好吃的,指导员的老妈老爸是那样亲切慈祥,我如同在南京有了自己的家一样。可等我毕业若干年后,有机会到南京参加校庆,再去找指导员家,已经是时过境迁,老房子🏠都已拆迁了。那时由于在部队工作繁忙,时间限制,就这样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晚上和我青岛老乡―我们岸炮五连指挥排机电班班长费洪林,一起到指导员家看望他和嫂子。</h3> <h3>我们俩还没到指导员家,就看见指导员在路口等着我们了,老战友相见分外亲热!这是在指导员家和我们的老指导员亲切合影留念。哈哈!在海南晒的黝黑的皮肤,留下了这深刻的影像!</h3> <h3>和老大哥和嫂子一起合影留念。这次到南京战友聚会,看望老指导员,因在海南猫冬,时间有限,也不知给指导员买点什么好?正好手上有一串玉石手链,是在三亚南海观音景点买的,当时卖家讲:是开过光的,能保佑家里老人家健康平安的。意义非凡!不管多少钱,算我对老首长的一份心意和一个真诚的祝愿吧!愿我们的战友们都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生活好,看着我们伟大的祖国🇨🇳日新月异,强盛美好!</h3> <h3>战友们在宾馆相聚,指导员和老嫂子亲自来看望大家……</h3> <h3> 这是聚会的饭店,装饰的古朴典雅,别有风味。</h3> <h3> 四月十九日的下午,我们战友在南京狮子桥聚餐,这次聚会的发起人――王树云示意:OK! 开始吧……</h3> <h3> 请看我们来自祖国五湖四海的战友们的自我介绍……</h3> <h3>洪指导员和夫人和上海的战友们及家属合影留念。</h3> <h3>指导员和夫人与厦门的战友及家属合影留念。</h3> <h3>指导员和夫人和青岛、大连及陆军战友们合影留念。</h3> <h3>指导员和夫人与军嫂们合影。</h3> <h3>洪指导员和三个68年的上海老兵……。</h3> <h3>指导员和夫人与厦门兵合影。</h3> <h3>洪指导员和在西洋岛山下的陆军68年老兵合影。</h3> <h3>两个西洋岛的陆军和海军老兵,一起照张留念。</h3> <h3>讲述当年……</h3> <h3>举杯共勉……</h3> <h3>往事只能回味……</h3> <h3>抓拍动人一刻……</h3> <h3>夫妻双双……</h3> <h3>厦门三兄弟……</h3> <h3>老嫂子作出胜利✌手势……</h3> <h3>高!实在是高!……</h3> <h3>再来一张……</h3> <h3>来!再喝一杯!</h3> <h3>这是当年西洋岛上的十条汉子,分别40多年后,今天聚集南京,看望我们的老指导员!战友之情是永恒的!是永远不能忘怀的!</h3> <h3>指导员感谢大家不远千里来南京看望他!祝战友们健康!我们也衷心祝福我们的老首长健康!长寿!愉快生活每一天!</h3><h3>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今天战友们相隔40多年再相聚,了却了我们的相见的心愿,加深了我们的情谊,让我们同在一个蓝天下,健健康康、愉愉快快地生活!来日方长,一个也不能少!……</h3> <p class="ql-block"> 往事如烟,思绪万千,回忆的浪潮把我冲回到48年前……那是1970年的冬天,15岁的我荣幸地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行列!从青岛坐了5天4夜的闷罐火车,到了福建前线,成为海军福建基地岸炮独立第五营五连高炮排三炮的战士。我们先在福建连江丹阳四连进行了一个月新兵训练,然后我被分到连江定海三连高炮排三炮当二炮手,是负责高炮高低瞄准的。真正开始了保卫祖国的军人生涯……从此福建成为我的第二故乡!</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第一次手握“真家伙”照相!手枪🔫是四连的青岛老乡卢振峰想办法搞出来的,我们一起到丹阳照相馆照的这张“威风凛凛”像,并马上寄回家,让亲人们看了高兴!同学们看了也“长神气”!</p> <h3> 这张照片是在1971年的春天,我人生第一次默默的为自己过了16周岁生日。到连江县筱城镇上照了生日照,留作纪念,现在看来还是蛮有意义的。那时那刻的心情,到现在还是那样清晰,那样难忘,铭刻在心……</h3> <h3> 那年的春天,我们送走老兵,这是我们高炮排全排官兵在一起新老分别合影留念。我们在福建连江定海三连驻守有半年,然后换防到西洋岛五连了。但在这段期间,我真的成长起来了!从一个肩不会挑,五谷不分的中学生成长为一名坚强的边防战士,并且加入了共青团。那时定海三连高炮排驻守在山头上,用水非常紧张。经常凌晨三点多去很远的地方去挑水来用 ,当时的我因从未挑过担子,挑一担空木桶也要躬着腰走,但是不服输的我经过艰苦的磨练,以后就是挑起一担满满的水桶,也可以躬着腰乎乎前行……为了解决用水问题,我们自己开始挖水井,每天紧张的施工生活让人劳顿不堪……那天, 经过一天的施工很疲劳,晚上倒床呼呼大睡,一觉到天亮。醒来一看怎么绿色的军裤衩上,白白的一大块还干干的?我疑惑不解马上问班长:这是怎么回事?班长坏坏的笑到说:快去找军医吧!情况很严重。当我匆匆到卫生所问候大庆军医情况时,候军医用他那浓浓的福州普通话腔调诙谐说:小伙子没问题,你现在真正是男子汉了!回去好好休息多吃饭就好了。“啊?”我一头雾水莫名其妙?就这样16岁的我,在部队开始成为真正的MAN !一名坚强的的战士!</h3><h3> 定海村的街上臭水沟的浓浓的味道,养的猪🐷满街跑……老百姓们冬天都赤脚,或穿拖鞋,吃地瓜米……那药店里的貌美如花“海军姑娘”,让老兵们朗朗上口,念念不忘……印象是那样深刻难忘! </h3><h3> 那时的我们思想特别单纯和坚定,一颗红心,两种准备,时刻准备着为祖国和人民去赴汤蹈火,献出自己的年轻的青春和生命!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很斗私字一闪念,忘我的为革命拼命加油干 !那年的上半年我光荣地被评为五好战士!(这也是最后一次的五好战士的评选,因913林彪事件后取消了五好战士的评选。)现在看来那时期的人有些不可思议和“左”?但我们就是那个时代保卫祖国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我们无怨无悔地奉献青春!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做毛主席的好战士!这就是那个时代――我们军人的风采!……</h3> <p class="ql-block"> 1971年的夏天,我们定海三连和西洋岛五连换防,从半岛上了大海中的孤苦伶仃的小岛。每月的6元的津贴费多了一元,伙食费每天6角也增加了一角,但条件艰苦了,岛上风大浪高,雾气蒙蒙,班船一星期一班,遇上台风十天半个月上吃不上蔬菜,油条沾酱油当菜吃,也是一大发明。我们岸炮五营在黄岐半岛上,离国民党的敌岛最近只有6千米,经常有敌特小股活动。来回打宣传弹炮,是隔三差五的事……在海岛上潮湿是最让人难受的事,尤其是在黄梅天,湿度让被子都是潮潮的,一到有太阳出来时赶紧晒被子……还记得:老兵们笑话我说梦话:梦中说到:800年没见太阳☀️了!……北方兵到南方的第一年,都会水土不服,下部脱皮……这是北方兵必须经历的磨练……到了西洋岛我从高炮排调到连部班当通信员,通信员的工作是让人振奋的,每天也是忙碌的。每天的工作是为连首长打扫打扫卫生,打打开水,到山下大澳村D的邮电所拿信件报纸,然后分到每个班排。空余时间还会给战士们用缝纫机补军装,那个年代,同志们都是很艰苦朴素的,有的同志为省一套军装,穿的军装补了又补,我的自学缝纫机手艺还可以,得到同志们的认可。当时连部班有两个通信员,那一个名刘云合,和我同年兵,长的矮矮胖胖的,娃娃脸很很显小,是济南历城人。他搞缝纫机老让别人挑毛病,所以老兵大哥哥们,就老盯着我预约……另外,每天傍晚要把严格保密的口令,送到每个炮位和站岗哨所,全部跑下来也要小一小时。偶尔我会走在送口令的小路上,看着夕阳西下,漫天彩云碧红,海面泛着金色的霞光……然后会静静地坐在岩石上,对着这如痴如醉的美景,心中会思念遥远的家乡和亲人,脸上泪如珠下……但这毕竟是极小概率的情景,只有我一个人能体会到……随后还会和战友们活跃在篮球🏀场上……时隔40多年了,到现在还会被心底这最柔软的地方所打动……</p><p class="ql-block"> 因1971年“913”林彪事件,72年没征兵,所以在连部班当了两年通信员。</p> <h3>到了西洋岛我们连有卡车了!看我坐在车头上的照相。这是部嘎斯69苏式车,主要用于从码头或山下的村庄拉物资用。岛上山涧公路崎岖不平,路况特差,险处重生。</h3><h3>1974年我从连部班回到高炮排当副炮长(副班长),一天,连里要公差到大岙村拉大米,本来我想去的。可是班长照顾我,怕我扛不了一百五十斤一袋大米 ,安排我在家负责训练,他去了。结果这一去就再没能回来,24岁的鲜活的生命就那样殉职在西洋岛上!刚才还相互交流,可一转眼就天地两隔……😭️😭️😭️那次事故造成三人死亡,10多人受伤。那时整个西洋岛都动起来了,基地也派来炮艇接送伤员。我们全力抢救和运送着伤员上艇,送往医院,我也跟随着连长出岛运送抢救伤员。到基地门诊部确认三人牺牲:他们是:69年浙江平阳兵―金裕带;71年浙江平阳兵―赵洪泽;73年河南郑州兵―申建生。我们的生死别离的战友啊!永垂不朽!永远活在我们心中!</h3><h3> 永远挥之不去的印象是:我们在门诊部的小平房里,给牺牲的战友,换上崭新的军装情景。尤其是给他们套海魂衫时,战友的僵硬冰凉身体是难以控制的……费九牛二虎之力才得以换好新军装,然后放入棺材。那时的棺材都是白色杉木作的,木制也不太硬,是我一锤一锤含泪把他们封上的……我们和连长一起在飞鸾的山上把牺牲的战友掩埋,并树立墓碑。在我三年大学毕业后,回到飞鸾基地工作时,每年的清明都会去祭拜这些天上的战友们!……</h3><h3> 经过这事件后,我感觉我的内心真的强壮起来了!……</h3> <h3>这是我当年站在连部前篮球场🏀上照的照片,后面山上是我们海军观通站……</h3> <h3>我手握钢枪 ,站在我们强大的130岸炮前,感到无比自豪和荣光!</h3> <h3>和我的老班长、排长沈国祥在130岸炮前合影留念。</h3> <h3>前面发现敌情……</h3> <h3>我们严阵以待……</h3> <h3>和火力排三炮长老大哥黄惠荣合影留念。</h3> <h3>和上海68年老兵王树云(这次聚会的发起人)合影留念。</h3> <h3>和69年安徽兵驾驶员(叫什么名字 记不清楚了?😜️)一起遥望大岙村……</h3> <h3>影集中的战友们……</h3> <h3>影集中的战友们……看王树云那剪影还蛮神气的!</h3> <h3>站在西洋岛上,面对敌岛――马祖列岛……</h3> <h3>这是我们连组成的篮球队,到连江苔录营部去参加比赛,一起合影留念。当时我们沈排长(前排右二)带队。这七个人中,现在有两个人已不在了,(前排左一)申建生在一次意外事故中牺牲,(后排右一)王少平,前几年病故(这次聚会才得知)。人生如梦,转眼就是百年,战友们好好保重吧!有缘再相聚!</h3> <h3>这是我在628部队唯一一张带有文艺范的照片,不知战友们能否找到我?在最高处的是69年厦门兵黄国彬,是我们连的绝对文艺骨干,他是从剧团来部队的。我们这是到华侨农场,和地方联欢演出,一起拍的。那右上是我,左上是二排的69年北京兵刘建平。我们连是营宣传队的绝对骨干力量。那时从排里演到连里,又从连里演到营里,最后一直演到基地(军里)。文体不分家,那年代我们城市兵(连里城市兵大约之占5%多)基本上把各个文体方面包园了,篮球🏀队、乒乓球队、文艺队等经常到兄弟单位和地方单位比赛,其乐融融,精神体质双丰收!活跃了连对的文体生活,增加了同志们的情感交流。记得;二排三炮长黄惠荣的篮球🏀裁判表演,那可是精彩绝伦啊,让人回味无穷……</h3>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在我参加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到基地文艺汇演《纪念毛主席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发表多少周年》。回连队的路上,在风景如画的鼓山上照的。那是因为我在坐长途车时,提包不幸被偷,心情极为不畅。还是到风景优美的鼓山景区散散心吧 ,抛掉烦恼,一切都会好起来的……</p> <h3>这是我1974年5月份第一次回青岛探亲,正好我们沈排长,调到炮校去学习导弹也在青岛。老战友相聚,在青岛留下了我们的身影!缘份啊!</h3> <h3>在探亲回程的路上,自己到南京、苏州、上海转了转,也算是我的旅游开始期……谁会想到,第二年我就到南京上了《河海大学》,南京成了我第三故乡……那里也承载着我太多太多的青春记忆!……历史总是那样的巧合……</h3><h3> 说实话,当我从艰苦的海岛回到久违的城市――可爱的家乡――青岛,我的心灵发生很大的变化。四年多的部队生活,让我的口音都变的南腔北调的,不会说青岛话了😜️体重当兵时105斤,四年后115斤,个子从167公分长到173公分,性格也变的开朗了。那时萌生了想复员到地方的想法,像样板戏《海港》里韩小强那样想去当海员,去周游世界……但是,当我们班长牺牲,我接过他的班,历史的潮流把我冲到军旅洪流中浩荡向前……让我以共产党员的责任心,全力以赴地带好这个班!在各项工作中争强先进,不辱使命。……因此才有1975年全营一千多人,六个党支部才选出一人到地方上大学,我以党员班长,兵龄长最年轻,表现佳的资格荣幸的当选!当然这要感谢同志们的信任!感谢领导的栽培!尤其是要感谢我们的洪指导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这里再次向老首长致以最崇高的军礼!表示最衷心的感谢!……</h3> <h3>探亲回部队的路上,又到了上海和已经退役的68年老兵黄惠荣、刘玉坤、王树云相聚了!黄浦江畔留下我们的倩影。一晃43年过去,去年在青岛我们又短暂相会,今天又在南京聚首!真的战友之情是在心底永远磨不去的,会陪伴我们到永远……</h3> <h3>在2004年的五一节期间,我和夫人自驾车去浙江普陀山,并到宁波看望分别多年的西洋岛战友。晚上宁波战友请我们吃饭,营部文书朱学峰等岸炮五营的战友也来了……</h3> <h3> 这是和我的老班长、排长沈国祥及入团介绍人、高炮排四炮长郁贤芳合影留念。那天晚上我们喝了茅台酒,真的醉了!是高兴地醉了!……</h3> <h3>那年从浙江宁波回来后,又到莱西去看望了同班战友老乡――李丰德。他现在和全国的退伍老兵处境差不多,情况并不太好。国家应该给为祖国奉献青春的子弟兵们待遇,有更进一步提高和关爱……</h3> <h3>和青岛莱西战友李丰德、电话班长赵延军合影留念。</h3> <h3>那是2010年的春天,在阔别了西洋岛35年的时候,我携夫人重新踏上西洋岛,去感受当年的青春年华留下的地方……那时夫人正狂热学摄影,痴迷的很。福建霞浦又是摄影人争去的地方,一举两得,相得益彰。说走就走,驾车先到杭州,看望夫人的几十年未见的老战友,然后到了霞浦海边。正在我们拍摄时,一队人马赶到,占上位置,架起长枪短炮开始摄影,我仔细一看,我靠!原来是我们青岛老年大学摄影班的同学们!世界真小 ,千里之外能和同学们再相聚,巧实在是巧!</h3> <h3>举枪打鸟……</h3> <h3>挺进西洋岛,在进岛的船上……</h3> <h3>船到码头车到站……</h3> <h3>和老乡们一起上岛……回家……</h3> <h3>和夫人在大岙村海边留影……</h3> <h3>在海岛乡政府门前留影……</h3> <h3>这是和西洋岛山顶上我们海军观通站,年轻的站长合影留念。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那天我和夫人,从大岙村雇了一车,说到上面部队去,现在的路比以前好多了,不一会就到了。我们下来一看,是山顶上的观通站 ,那就顺便看看吧。中午时分部队都在午休,我们转了一圈没人?哨兵呢?正好这时出来一小伙子,问我们干什么的?我说:我是七十年代在这儿当兵的,回老地方看看。……一番闲聊得知他是站长,不过当我们在这为国守边防时,他还没出生呢😄今天成了这山头之王。和站长一起合影留念后,我们就缓步下去到我们的老连队驻地去。</h3><h3>在我们就要踏进我们的连队地盘时,身后传来“站住!站住!”的急促的喊话声。我们回头望去,有两个小战士,手里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向我们跑来……我们一头雾水不知发生了什么大事?两小战士跑过来,一前一后把我们夹击着,说:请把照相机打开,让我们看看有没有照我们的军事设施?我说:为什么?他们答到:这是我们站长的命令!嗷!原来如此😊幸亏是数码相机,不然胶卷全完蛋了。他们检查完,删掉一张有雷达的照片,把相机还给我们,完成了任务去和首长交差了。我们被这突如其来的突发情况,弄得有些莫名其妙?不过还是要为这年轻的站长,点个大赞!👍在守边防的地方,就是要紧绷战备炫,万无一失!向驻守边防的战友们致敬!!</h3> <h3>站在了当年的连部所在地,感到岁月的沧桑,此地已是今非昔比,面目全非……</h3> <h3>站在连队的操场上,身后是连队的食堂和伙房。现在操场成菜地,食堂变废墟。还记得:操场上的队列训练……夜晚的紧急集合……还有晚饭后的篮球🏀大战!还有到伙房帮厨……当副班长的轮流到炊事班当采买,挑肉爬山回连队……以及那每个星期六,让人垂涎欲滴的香香的肉包子,到现在还是那样怀念那回味无穷的连队的包子!一顿能吃五六个,有大肚汉一次可吃十几个,不过那个年代肚里的油水就是少,人们对吃的欲望是无穷的……现在再想找回以前的味道,恐怕是难上加难。不过,再饿上你三四天,这味道肯定是更佳的!</h3> <h3>这最头上一间是连部的会议室,旁边就是连首长的宿舍。好像记得:指导员第一间,连长第二间,高副指导员第三间,李副连长第四间,徐副连长第五间,朱副连长第六间,尽头上突出的一间是连部班。再旁边的营房是卫生所和军医和卫生员、驾驶员的宿舍。</h3><h3> 记得:指导员巧设机关抓野猫的事,让我生平第一次吃到猫肉,細細的有点酸味,味道蛮好的……</h3> <h3>这是我们连部班的营房,现在已经成了猪圈。里面那面隔墙痕迹明显还在,当时我们连部班班长文书韩战辉住在里面,里面还是连里的广播室,想当年我在里面播送广播稿件,那时那刻的情景还记忆犹新,历历在目……还有一件终身难忘的突发事情,就在外屋――我和小刘住的屋发生的。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我们三人在外屋里檫枪,小刘有事出去了,屋里就剩下我和文书韩战辉,我正在低头认真擦着自己的冲锋枪,班长给连首长擦的手枪🔫刚檫好,正在验枪。谁知他鬼使神差地把弹夹压上,一拉枪栓,一扣扳机“嘭”的一声!坐在对面的我顿感五雷轰顶,一道寒流从头皮上划过……我懵了……等定过神来一看,班长也愣愣的手握手枪🔫无所适从……再一看,我们之间的水泥地面上,留下了一个子弹打的窝窝!!啊!“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啊!😊过后我对着镜子,隐隐约约看到我的小平头上的头发中,有一道明显的弹道轨迹……这是子弹着地反弹搽过头发的痕迹,如果我再稍微一抬头,也就成为福建前线西洋岛的烈士了……😎️😎️😎️</h3> <h3>我们驻扎西洋岛时,有个顺口溜是:西洋岛,西洋岛,光长石头不长草。现在看来西洋岛一片郁郁葱葱,湿润的气候,让岛上杂草丛生,我们四十多年前的营房,已被杂草覆盖。为什么?我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过去岛上老百姓,没柴烧,全靠烧草。记得在炮位站岗,还常常驱赶上山割草的孩子们。哪里一长出草,就会被孩子们一扫而光,年复一年就恶性循环,生态破坏。现在老百姓富裕了,都烧煤气了。也没人打草了,所以日复一日植物复苏,疯长,枝繁叶茂……现在从海上看西洋岛全是被绿色覆盖着……变了模样……</h3> <h3>我们以前住的营房,已被茂密的杂草所遮住……</h3> <h3>站在往昔的130炮位工事前,我感慨万千……</h3> <h3>当年的挥洒汗水💦刻苦训练的炮位……</h3> <h3>站在指挥所的平台上,回想起1973年我们西洋岛,首次在敌岛前用130岸炮实弹打靶情景。那时我当通信员,实弹射击时我给连长当秒表手,连长说:准备!我就开始喊: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两、幺、预备!连长吼到:放!四门130岸炮齐放!惊天动地!山摇地动!震耳欲聋!……就这样自1958年炮击金门岛后,我军第一次大规模实弹演习开始了!……随后福建基地的各个岸炮营陆续登岛来实弹演练……这也大大地威慑了台湾方面……虽然现在岸炮已被导弹所替代,但我们岸炮兵的精神是永存的!我们在福建前线释放的青春年华和洒下的汗水是永远不会忘记的!……</h3> <h3>指挥所通到各个炮位的通道都给封上了,傍边用石头砌起一楼梯,我从上缓步而下……</h3> <h3>这是第一次从130炮位前的陡坡走捷径,下到陆军连队去。真的,在西洋岛四年多还从来没这样走过。不过还真不好走,杂草丛生没有路,掉到大沟里上来是困难的……</h3> <h3>现在山下陆军的营房成了:霞浦县海岛乡军民共建菜篮子基地了……</h3> <h3>在原陆军连队的营房前照张留念。</h3> <h3>在原陆军连队边上的一村庄照张像,以前从来就没来过。西洋岛我们驻守时,岛上有陆军一个营,加上海军的一个岸炮连和观通站。现在只有陆军一个连和海军观通站,兵力减了一大半。</h3> <h3>又见大岙村……</h3> <h3>大岙村海边小息……我们在大岙村的旅馆🏩住了一晚,年轻漂亮的老板娘,听说我是西洋岛的老兵,回岛看望,对我们热情异常,把最好的面海的大房间给我们住,最新鲜的海货给我们吃……充分体现了对子弟兵的热爱!</h3> <h3>这是大岙村的海边,好像岸边向外围坝了有十多米,老百姓们都盖起了楼房。</h3> <h3>走访海岛居民……本来想看看以前的经常去拿报纸的邮电所,结果已无影无踪了……</h3> <h3>和岛上百姓聊天……</h3> <h3>和当年的女民兵们合影留念!</h3> <p class="ql-block">当年的女民兵,现在都成了奶奶,姥姥了,虽然40多年没见了,但她们还记得我――当年的小通信员,她们到山上部队为战士们洗被子时,我当通信员为她们服务,准备饭菜……那胖胖的女民兵排长模样没多大变化,一眼就认出。她们可想我们的老连长了,因为连长每次见到她们都特别的热情!……</p> <h3>这是在出岛的船上,碰到西洋岛海岛乡的乡长,和他聊的很开心,缘份啊!和我成长的地方父母官结下了情谊。</h3> <h3>和西洋岛海岛乡的乡干部们在船上合影留念。</h3> <h3>从西洋岛下岛后,在霞浦县住了一天,然后又经宁德去寻找往日的旧情……又到飞鸾,看看在我大学毕业后,在海军福建基地后勤部工作过的地方……这张照片是在后勤部机关操场台阶下照的,右后方是基地门诊部,对面是家属宿舍。现在这里成了地方的一个酿酒厂了……河对岸的司令部和政治部机关大院成了21支队机关了,戒备森严都进不去。这次遗憾的是:我连三烈士的墓碑没找到,但他们的年轻的容貌永远活在我们心里……路都变了,河边通火车道了,当年的水中桥不见踪迹……这是1978年至1983年我工作战斗过的地方,也是我结婚注册的地方……就这样找不到当年的味道了……自83年调回青岛北海舰队工作,离开飞鸾已过27年了……不过,她永远在我的心里是永远忘不掉的!――飞鸾的山山水水……</h3> <h3>从飞鸾到罗源,又经连江,然后进入定海,到了曾经战斗生活过的连队营房,高炮排阵地车开不上去……直接把车开上了岸炮阵地上了!……</h3> <h3>往日一年少青年,在此守卫祖国边防。今日年过半百驾车回访……往事只能回味……</h3> <h3>定海村海边修起城墙,美名其曰;定海古城。</h3> <h3>和当年的民兵,现在的民兵营长合影留念。</h3> <h3>从定海出来,进入黄岐二连驻地,来!和“敌岛”合影留念。</h3> <h3>从黄岐出来,然后进入苔录――我们岸炮五营营部的驻地。现在营房都移交给地方了,站在营部的食堂兼礼堂的营房前,我眼前又仿佛看到了我们在礼堂里舞台上欢歌跳跃宣传毛泽东思想……在饭堂里进行乒乓球比赛的情景……尤其是和陈组法政委那场酣畅淋漓的比赛,让我终身难忘……真是,那时也不知让让首长😊️😊️😊️……</h3> <h3>2017年八一建军节 ,我们海军福建基地岸炮独立第五营,青岛籍的战友欢聚一堂,庆祝建军九十周年。合影留念……</h3> <h3>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岸炮五营战友聚会后 ,得知我们的老营长的信息,即和夫人找到老营长家,进行了探望。营长潘桐已经八十多岁了,但身体还是很健康的,红光满面,记忆清晰,一见面就叫我“小辛!”往事只能回味,和老营长畅谈了我们的军旅生涯……到了中午时分,老营长非要留我们在家吃饭,就不打扰了,改日再来看望老首长。老营长的老伴已先走了,现在家里就是老营长和保姆一起生活,两个孩子经常回来探望。营长现在腿脚不太方便,住在六楼,基本不出门了。潘营长在部队最后到福建基地司令部炮兵处当处长,以后转业到青岛橡胶六厂当厂长。潘营长是我们在岸炮五营时,唯一一位参加解放战争的――共和国创建者!是我们所崇敬的!记得老营长到我们连检查工作,那时我当通信员,给老营长洗军装,一套挺新的厚厚的冬罩衣,怕洗不干净打上很多肥皂,搓了又搓,但用水紧张,没透干净,等军装晾干后,上面一道道白印子。老营长看了后,笑嘻嘻地幽默说:小伙子真不知道节约肥皂。😓️我无地自容,但老营长却一笑而过……我们营的陈祖法政委,以后也调到基地政治部组织处当处长了,以后转业到浙江慈溪县当县委书记,已退休,前些年还通过电话,但一直没机会见面。当我大学毕业,到基地后勤部工作时,我们基地司、政、后岸炮五营的战友还聚过……现在我们战友们虽然分布在祖国的五湖四海,大江南北,但我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因为我们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628部队的战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福建基地岸炮独立第五营的官兵!虽我们岸炮五营现已撤编,但是我们的战友情谊,是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战友们保重!来日方长,友谊地久天长!</h3><h3> </h3> <p class="ql-block">指导员走了……老营长也与我们长辞了……</p><p class="ql-block">2022年2月5日我在海南岛海口市,又见到了我们西洋岛岸炮五连的老连长! 这又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时刻……相隔47年的再见……老连长身体健康,精神饱满,热情洋溢……与老连长再相见园了我多年的相思之情……年轻时期的首长、军旅生涯的领路人——让我终生难忘!</p> <p class="ql-block">和老连长及老嫂子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在老连长家吃火锅,举杯畅谈……</p><p class="ql-block">祝老首长健康长寿! 我们战友们要为您准备庆祝百年大寿! ……</p> <p class="ql-block"> 致敬!――祖国福建前线的宝岛——西洋岛!为了祖国的祥和与美好,我把最美最年轻的青春(15——20岁)献给了您――我无怨无悔!…… 因为您是我人生成长的基石!是我军旅生涯的出发点 !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