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从小到大,不知道回过多少次上海,除了看望家人和朋友,就是去看它日新月异的变化,今年突发奇想,想去看看弄堂,看看老上海的模样……</h1> <h1> 弄堂,这一上海特有的民居形式,</h1><h1> 烙印着千千万万上海人的生活,</h1><h1> 没有弄堂,上海是不完整的。</h1> <h1> 现在看到的都是经过翻新、改造的弄堂,但是,依然有当年的影子。</h1> <h1> 我更喜欢华灯初上的弄堂</h1> <h1>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老建筑是城市文化的重要标志,它承载了一代代人在这里生活的记忆,构建了这座城市独特的历史筋骨。</h1> <h1> 上海市徐汇区嘉善路140弄20号,曾经是奶奶爷爷居住的地方,在这里,也有我儿时淡淡的回忆。</h1> <h1> 由于地理位置好,人口密度大,拆迁成本高,所以有幸留下了它。</h1> <h1> 奶奶 爸爸 姑姑 叔叔</h1> <h1> 迄今为止,在宋庆龄书信选编中,仍保留着宋庆龄写给爷爷孟长泳的书信。</h1> <h1> 一个没有上海户口的上海人</h1> <h1> 喜欢上海,喜欢它的优雅,喜欢它的时尚,喜欢它的小资,更喜欢它的美食………</h1> <h1> 过节,在上海,几乎所有的咖啡馆都要排队,大街小巷随处都弥漫着浓浓的咖啡香味。</h1> <h1> 上海 小资情调</h1> <h1> 再见,上海。常来常往</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