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r></h1><h1 align="center"><b><font color="#167efb">抖音有毒?</font></b></h1><h1><b></b><font color="#167efb"></font> 如同微信在几年之内就几乎占据乐社交APP江湖的头把交椅一样,仅仅两年时间,一款叫做抖音的视频互动APP突然间就大火特火,甚至被很多媒体以“狼来了”的架势发出警惕性呐喊:“抖音有毒”!那样子,一点也不亚于九十年代末期开始兴起的网吧热、电脑游戏热时期,媒体上随处可见家长们声泪俱下控诉“打电脑游戏毁了我的孩子”的催泪报道。当时中小学老师和各位家长,主要是男生家长们新增的工作之一,就是要严防死守孩子们去网吧打游戏。今天,这架势俨然重回昔日,不同的是,对象变成了一款名为抖音的视频分享互动APP。</h1><h1> 那也就是说,不管是二十年前的网络游戏,还是今天的抖音,其之所以能让很多人沉迷其中,难以自拔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使用的易成瘾性。电脑游戏是个老掉牙的话题,暂且不提,我们来看看这个新生事物——抖音是缘何让人刷刷刷,刷到停不下来的呢?其实只要搜索一下,从市场营销和产品设计等角度分析抖音获得极大成功的文章特别多。其成功的原因,稍微关注一些这个主题的人都能列出那么几条来,比如十秒短视频反复播放形式啊,使用上的无进入界面,打开即进入啊,上滑下滑简单的操作方式啊,以及界面上不显示时间的“抖音无时间”设计等等内容。这些具体技术层面的分析自然是开发者在充分分析了人性和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做出来的成功应对设计方案,并不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主题。</h1><h1> 我们今天想要讨论的是,抖音到底是洪水猛兽,还是大势所趋下必将被大众所接受的一款生活应用软件?而且,抖音究竟是不是应该被教育界甚至整个社会所嫌弃和追杀呢?</h1> <h1><br></h1><h1 align="center"><b><font color="#167efb">娱乐APP基础上的定位延伸</font></b></h1><h1><b></b><font color="#167efb"></font> 我们先来看看抖音的最初设计定位。2016年9月,抖音刚问世的时候,其定位是将年轻人设定为用户群的一款基于生活分享的娱乐应用,也即一款专注于音乐创意短视频及年轻人社区交友互动的平台。用户可以选择现有歌曲或者段子、笑话为背景,加上自己的对口型(Dubsmash)表演,从而合成一种看起来就像是表演者自己在唱歌或者在说话的令人较为满意的表演效果。这满足了年轻人喜欢分享,喜欢表现的欲求。而且,对嘴型的方式更是在一定的虚拟空间里实现了人们的歌星梦,毕竟具有正儿八经唱歌跳舞功底的人是少数,但抖音通过合成,造成了一种我唱得真好的假象,这对刚打五音不全者来说,简直是分分钟变歌星的梦想成真瞬间啊。这一设计自然可以轻松让用户产生一种满足感。 </h1><h1> 其次就是各种美颜特效和特技效果的加入,让看脸的时代特征表现得更为明显。当今的世界,尤其是年轻人的世界里,颜值即王道。虽然长得沉鱼落雁或者貌似潘安的人在人群中其实也是少数,但是抖音的特效可以把每个人都方便快捷地打造成梦中的那个自己。眼睛不够大,上特效加大;腿不够长,上特效形成脖子以下全是腿的效果;人不够瘦,上特效,立刻窈窕淑女跃然屏幕之上。虽然是镜中月水中花的美,可是美就是美,人类逃不脱这个美丽的陷阱,也愿意陷在这个美丽的陷阱中。看久了,连自己都相信了那个造出来的美女帅哥就是自己。这个感觉不要太美妙啊。</h1> <h1><br></h1><h1 align="center"><b><font color="#167efb">用户群的悄然变化带来抖音的自身革命</font></b></h1><h1><b></b><font color="#167efb"></font> 随着2017年开发方开始将资源大力压上抖音,2017年成为抖音变身和变热的一个关键年份。在这一年,用户群发生了显著变化。从二十多岁、三十多岁的人群开始,现在一直到了今年的八九十岁的老人们也都开始纷纷出境了。过去以年轻人为主要用户群的设定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年龄上的上向延伸。 </h1><h1> 其次,用户性质上从个人到组织的变化。从2017年6月,国资委新闻中心与抖音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包括中国核电、航天科工、航天工业等25家央企进驻抖音,旨在建立以“国资小新”为龙头的“中央企业抖音号矩阵”。这一举措实现了抖音用户的性质从纯个人行为到央企工作宣传的一个时代性变革。之后,一些地方政府、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也零零散散开始开设抖音号,将抖音看作了一个新的宣传的渠道,比如某些团组织也开始开设了自己的抖音号,要抢险占领这一块宣传的阵地。这一架势一如几年前各个单位,尤其是政府、事业单位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开设微信公众号。</h1><h1> 第三,用户群从草根到明星,从分享到传播,用户目标及诉求开始日益呈现多元化风格。起初,抖音是一个创造网红的平台,因此吸引了众多草根的参与。在设计上迄今也延续了粉丝一千人以上加其它条件则可以开通一分钟长视频和开直播权限的做法,这些设计一方面可以延续传统的草根变网红模式。因为网红一旦越来越红,就可以做推广、带货,形成新的赚钱模式,所以草根做网红的模式持续在进行。而另一方面抖音还为除了想成为网红的其它用户提供了发展空间。比如说,抖音的火爆让明星们也无法忽略它,成为了明星们也想要争取的一个非常优秀的宣传平台。所以我们刷着刷着,会看到付笛生和任静夫妻两个开始发日常生活小视频,会听到郭德纲的相声等等。除了传统渠道的明星们开始抓住了抖音来强化宣传,抖音同时还是已经有比较大名气的早期网红们继续战斗的平台。所以我们会惊喜地发现早期就靠录视频火起来的一口京腔的混血儿麦克隋,会看到靠微信公众号火起来的弘扬老北京话的常小亮等等耳熟能详的,已经成气候的稳定网红。</h1><h1 align="left"> 而最近再刷抖音,大家又会看到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突然间抖音里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老师在讲课。教外语的首当其冲,再就是什么国学、茶艺、唱歌之类。这就引出了我们今天讨论的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抖音中的好为人师与碎片化学习之间的问题。 </h1> <h1><br></h1><h1 align="center"><b><font color="#167efb">碎片化学习之惑与“人师”质量之忧</font></b></h1><h1><b></b><font color="#167efb"></font> 最近刷抖音的时候,我自己有时候甚至有一种错觉,觉得我是不是登录错了应用,或者深深怀疑是不是百家讲坛、网易云课堂、慕课啥的都搬到抖音里来了。因为我一会儿看到有人在教英语,一会儿看到有人在教韩语,甚至还有人在教泰语。再刷刷,又看到有人教社会学,有人在教心理学。继续刷刷,居然就看到了易中天老师。显然,教育已经扛着大旗杀入了抖音的世界,而且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h1><h1> 对于这种现象,起初的感觉是兴奋的。哇塞,这也太便利了,我不需要付出任何成本,还可以挑挑拣拣地听课。高兴了听十秒,不高兴了随手就上滑。一会儿学会了三个泰语单词,一会儿学会了一个唱歌技巧,这学习效率简直不要太高啊。高兴之后,随即脑子里闪过一个这些年来比较流行的词,叫做碎片化学习。所谓碎片化学习也就是繁忙的现代人在很难保证整段时间学习的情况下,可以利用零碎的时间来进行学习,日积月累,也会颇有收获。这种观点在一段时间之内是很有市场,甚是流行的。</h1><h1> 而抖音的视频限制时间为10秒,即便是长视频也只有一分钟。那么在一分钟之内到底能传达多少知识呢?也就是说,适合碎片化学习的知识点必须是相对具有独立性,不需要背景知识铺垫,也不需要更多思索的内容,比如说区别一个单词和另一个单词的用法,学会某种场合下用某种外语的正确回答应对方式等等。所以最先最大规模进入抖音的外语讲授用户算是最大程度上契合了抖音的特点,他们讲授的内容也是和碎片化学习的要求。预计将来抖音也将会成为他们事业的助力器。</h1><h1> 但是同样大规模涌入的还有很多其他领域的教育从业者,把课堂内容用一分钟的抖音视频传递给我们。看了不少,却发现,即便是一个最简单的观点,要在一分钟之内表达清楚,表达到位,都是不容易的。一分钟,还是感觉欠缺了很多,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尤其是对于专业课程来说,硬性被切割成一分钟一分钟的片段,至少在听众体验上,是不充分,也不舒服的。听众唯一买账的,大概不是老师传递的知识,而是老师的颜值或者潇洒度吧。这个也是有验证的,目前已经有几个很帅的大学男老师因颜值而赢得了极其高票的赞。当然,这个感觉只是我个人看了一部分教育视频之后的感受,到底碎片化学习是不是适合具有严密逻辑性的专业课课程传播,还有待今后进一步探讨。</h1><h1> 接着我们就来看看好为人师将会带来什么。随着抖音中给人讲课的人越来越多,渐渐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老师资质的问题。</h1><h1> 有人这么形容抖音里学外语的热潮:一群操着各种口音的老外在拼命教英语,于是我们一会儿听到的是美国人在教唱歌,一会儿听到的是英国人在教用词,一会看到的是加拿大人在教你旅行英语,一会儿听到的是澳大利亚英语+中文方言,种类之多样,不一而足。但总体来说,纯老外算是英语老师中的一类,尽管会把我们的口音都教串烧了。第二类就是长着一张中国人脸的真真假假ABC。这一类水分比较大,有的是真的香蕉人,而有的则是少年时期才出国的假冒ABC。第三类则是一些成年之后以读书或者其它理由出国,在国外生活过比较长时间的中国人。这一类明显功力不够,从发音到用词,很明显时不时就能让人挑出毛病。但是人家胜在自信,就是敢为人师。而且,到底孰优孰劣,毕竟大部分国人的英语水平也区别不出来这么多。</h1><h1> 同样,其它领域里,比如教人唱歌的,教人跳舞的,师资良莠不齐的问题也同样存在。</h1> <h1><br></h1><h1 align="center"><b><font color="#167efb">洪水来了吗?</font></b></h1><h1><b></b><font color="#167efb"></font> 搜狐新闻曾经用过特别耸人听闻的标题来呼吁大家封杀抖音,但终究也是尘埃随风去了。抖音真的是洪水猛兽一般的存在吗?</h1><h1> 其实回想一下我们所经历过的,就会知道大可不必如此慌张了。电脑游戏曾经影响过多少孩子学习,电脑退出我们的生活了吗?不但没有退出,甚至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电脑,小学也基本都开设了电脑课程。网约车刚出现的时候,各地又是出租车司机罢工闹事,各地车管部门又是强力打击,网约车消失了吗?没有。如果消失了,老百姓首先就不干了。</h1><h1> 智能手机全面普及以后,其实直到现在,因沉迷于手机出过多少事故,闹过多少悲剧,那么我们是还不是应该放弃智能手机,返回到之前可以砸核桃的那款手机呢?完全不可想象。</h1><h1> 微信这一社交软件已经绑架了多少人的生活和工作,又滋生出多少违法犯罪事件,那么,微信消失了吗?不但没有,反而功能越来越强大,强大到我们一边恨着,一边又被绑架其中,无法挣脱。</h1><h1> 放宽心吧。抖音也一样,并没有那么可怕。历史的车轮是不可能倒着开回去的。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加强自我识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的修炼,同时如何强化抖音中一些漏洞的修补和最基本的质量监管。剩下的,就交给时间来判断吧。或许有一天,有了一个更好玩儿的软件出现,大家刹那间就忘了抖音了呢。毕竟,如今的用户,实在是没有那么长情。别担心,洪水没来,猛兽也没来。抖音,该爱就爱,该走时也会走。</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