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课时那么少,怎么能完成教学任务呀!要完成教学任务,只有快讲了。”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的话。从话中可以感受到老师们对工作的认真,怕完不成教学作务;从话中可以感受到老师们的“急”,一种急躁的心情。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体会到,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来不得半点急躁。</h3> <h3> 一、“慢”带来的是一种品质</h3><h3> 我们都知道“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业。教师在课常中的急躁主要反映在:板书潦草,讲课速度快,爱打断学生回答的问题等。而教师这些急躁带来的是学生的书写潦草,跟不上老师的讲课速度,听不懂,对问题不能深入思考,爱打断别人说话,不能学会倾听等,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养成浮躁的品行,“马虎”“慌里慌张”“毛毛糙糙”等诸多特性也会油然而生。所以,教师在课堂中的“慢”是很重要的。“慢”可以使我们有漂亮的板书;“慢”可以使我们讲清楚问题;“慢”可以使我们拥有优雅的品质和良好的素养,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h3><h3><br></h3> <h3> 二、“慢”带来的是一种收获</h3><h3> 记得在一次数学课中,练习一位数法的口算,我设计了一个“小兔运南瓜”的环节。在如何设计“大南瓜”时,我的“慢”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h3><h3> 起初这个环节设计的是“掷骰子”,让学生抛出后说出两个数学的乘积。可以骰子只有六个面,而我需要的是十个面,我布置学生自己回家设计。第二天,只有五个学生带来了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都说不会做。而这五个学生,有四个学生做了六个面的正方体,一个学生做了一个七面体。显然不是我需要的十面体。我和学生一起试了试,七面体滚动不起来,六面体勉强能滚动起来,但是不能写上0~9十个数字。我上网查了半天也没有查到这方面的资料,只好硬着头皮再次告诉学生: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十面体,这个十面体能滚动起来,滚动起来能自己停下,然后停在哪个面就这个面上的数字和另一个十面体上的数字相乘,算出两个数的积。因为我也没有做出来,所以这次任务是希望学生能把要求传达给家长,让家长帮忙做出来,俗话说:“人多出智慧”。</h3><h3><br></h3> <h3> 第二天,我早早来到学校,看学生作品完成的如何,我期待我要的作品能出现。结果,很让我失望,很多学生仍然没有完成,有的学生完成的不对,还有的学生完成的作品不能滚动起来,做得很粗糙。正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小女孩拿出了自己的作品,她说:“老师,我做的不是十个面,是十二个面。”我接过来看了看,喜出望外,这是正是我需要的“南瓜”吗?只见,她用了十二个面,其中滚动的一个面用了一个长纸条,折成了十个小正方形,并用透明胶接起来,其他的两个大面用来固定着十个面,只是纸有点薄,不耐用。她在这十个小正方形上写上0~9十个数字,轻轻一推,能滚动起来,也能停下。于是,我把她的作品在同学们面前展示,让大家照样继续回家制作的“南瓜”。</h3><h3> 第三天,交上了几个比较不错的作品,其中有个男生的作品十二个面都硬纸板,而且缝口做得很严密。我高兴了,这就是我需要的作品!我照着这个给学生做示范,第一步,先剪一个长纸条,第二步,把这张长纸条折成十个面,折痕朝外,再把接头用胶带粘上;第三步,做好两个“盖”,把这两个十边形盖住,先用胶带固定一条边,然后把再他的边固定好。这样一个“大南瓜”就做好了,在我的示范下,学生继续回家做,并最终完成了符合要求的作品,于是我把“掷骰子”换成了“小兔运南瓜”,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h3><h3> “南瓜”的制作过程是“慢”的,在“慢”的制作过程中,我的教学设计也随之不断成熟,学生在我的启发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不断有新的创意。“慢”的不仅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而且带给我和学生成功的喜悦和颇多的收获。</h3><h3><br></h3> <h3> 三、“慢”带来的是一种责任</h3><h3> 谈到“责任”一词,大多数人会感到沉重。人们赋予它太多的内涵。而教师肩上的责任似乎更重。“一个孩子的成败,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只是几十分之一的失败,但对一个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责任。”这句话深深道出了一个教师责任之重大。学困生也是一个家庭中的百分之百,在教学中,他们比其他同学更需要教师“慢”的教育。</h3><h3><br></h3> <h3> 记得我听过一节数学课,有这样一个细节:当老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起孩子的积极性的时候,有一个学困生举了手,老师请了他,这个学困生由于紧张,说错了话,本想接着往下说,老师为了赶教学进度让他坐了下去。我想,如果这个老师稍微再等待一会,再慢一会,也许这个孩子就答对了。学困生本来就缺少自信,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不用慢的教育,不去鼓励,不去等待,他们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度的慢、等待,是对学生的一种责任。因为这种责任,我不放弃第一个学困生。面对他们满篇的“红叉”,我没有急躁,而是静下心来和他们一起分析错题给的原因,给他们的一遍一遍地讲解,直到他们明白为止;因为这种责任,我不怕麻烦,分层布置作业,让学困生学会基础知识,让他们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他们的练习簿上也能看到老师画的笑脸;因为这种责任,我在课堂上用鼓励性的语言,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回答,使他们总能高高举起自信的小手……作为教师,我有责任让他们学好知识;有责任让他们学会做人;有责任把们培养成一个有责任心的人。</h3><h3> </h3> <h3> 教育是慢的艺术。慢,是“润物细无声”的和煦;慢,是“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温暖。我将在我的教学生涯中细细品味,与孩子们一起慢慢进步。</h3><h3> 注:图片来自网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