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青龙4740工区:这里有我们曾经的家

锡林

<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10月4日,我们姐妹再一次返回了峨眉青龙4740工区。40多年前,我们姐妹跟随父母曾经住在这里,4740工区里有我们曾经的家。</span></h3><h3> 沿着公路左边的坡道,就可来到4740工区家属院。峨眉青龙4740工区有两栋家属楼,都是三层楼房。这两栋家属楼一大一小、一前一后,我们称之为“大楼”和“小楼”,大楼在前、小楼在后。</h3> <h3>  沿着这条坡道走进去,我们看到的这栋楼是“小楼”。以前的那栋三层“小楼”已拆除,眼前的这栋三层楼房,是近两年新修建的。</h3> <h3>  这是当年的小楼,是我前些年重返故地时拍下的照片,当时小楼的一楼已被封闭起来。</h3><h3> 小楼每层可以住四家人,当年,4740工区的几位师级干部家庭住在这里,也住有几户团级干部家庭。</h3> <h3>  在“小楼”的前面就是“大楼”了,我家就住在“大楼”。</h3> <h3>  “大楼”每层住了8家人,三层楼共有24户人家,以团级、营级、连级干部家庭为主。</h3> <h3>  楼前的平地上留下了孩子们多少美好的记忆。</h3> <h3>  你们看:“大楼”三楼右边的两间房屋就是我们曾经的家。</h3> <h3>  当年,在这栋“大楼”的各家门前,有一个横通走廊,“大楼”经过重新装修后,横通走廊已经看不见了。 </h3><h3> 当年,站在我家门口的走廊上,四周景色一览无遗,真的是站的高、看的远。</h3> <h3>  这是楼房的背面。</h3> <h3>  在我们这两栋家属楼的公路对面,是4740工区卫生科,卫生科也有两栋楼房,地势低的一栋两层红砖楼房是门诊大楼,地势高的一栋三层灰色楼房是住院部大楼。</h3> <h3>  如今,那栋两层门诊大楼已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栋三层灰色楼房。当年的那栋三层灰色住院大楼还没有拆除。</h3> <h3>  这就是当年还未拆除的门诊大楼,也是我前几年重返故地时拍下的照片。</h3> <h3>  当年卫生科门诊大楼前也是非常热闹的,穿白大褂的军医、护士、卫生员,来看病的患者,有穿军装的军人,也有不穿军装的施工人员,还有当地的老百姓。</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从卫生科旁边的一条坡道走上去,</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就是十五团团部</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所</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在地了,当年的办公楼房也都被拆除,取而代之的也是一栋崭新的灰色</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楼房。</span><br></h3> <h3>  还记得这里的泉水吗?从泉眼里不停地冒出泉水冬暖夏凉、清澈见底。我们都喜欢端着菜到这里来清洗,这里也成为孩子们玩耍的好去处。</h3><h3> 如今,这里的泉眼已被围墙围住,但流出的泉水依然是清澈见底。</h3> <h3>  沿着这条公路到山脚下,就是4740工区的办公所在地了。当年为了不占用老乡的耕地,营区的房子都是建在了山脚下和山坡上。</h3> <h3>  峨眉青龙4740工区所处的位置,在当年的青龙公社中心大队,部队到来之前,这里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和一座吊桥通往外界,与羊肠小道平行的是一条小河,沿着羊肠小道走进去,里面有一块巴掌大的平地,营区就修建在这巴掌大的平地上,四周的大山一座连着一座,把这块平地包围着。</h3><h3> 40多年前,我们的父辈在这里开山筑路,修出了这条公路。 </h3><h3><br></h3> <h3>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条公路后来经过了加宽,并且铺成了柏油路面,安装了路灯,道路的一侧安装了护栏。</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这就是连接河两岸的大桥, 这座连接外界的大桥也是部队修建的。父亲他们当年修建的那座公路大桥现在已经被拆除了,这座新大桥比原来的那座大桥加宽了。</span><br></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记得当年青龙街的人习惯的称呼4740工区为“大桥”,比如,到4740工区看露天电影,他们就会说,走,到“大桥”去看电影。</span><br></h3> <h3>  走过大桥不远处就是青龙场,现在这里的名称叫罗目古镇,它始建于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h3><h3> 斗转星移,事过境迁,如今的青龙场街上依旧保留了一些古民居,青龙场的街巷里仍然可以看见过去的旧木板房。木板房临街的一面是铺面,走进铺面,后面则是小天井四合院。如今的青龙场街上仍然保留一些传统的手工艺,更有不少的传统风味小吃。</h3><h3><br></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我记得青龙场每到赶场天,街道两旁的小摊点一家紧挨着一家,摆满了各种时令蔬菜,还有鸡蛋等农产品。街上人头攒动,使原本不宽敞的街道变得更狭小了。</span><br></h3> <h3>  由于青龙场距离4740工区不远,每逢星期天,部队的干部、战士、家属也都喜欢上街去走走、看看、买些东西。</h3><h3> </h3><h3></h3> <h3>  今天是国庆假日期间,但青龙街上的行人却很少,显得很冷清,看不见往日繁华的场景,也让人有些失望。</h3><h3> 下午两点半,我们离开了青龙场。</h3> <h3>  下午,我们还来到了当年就读的青龙五七中学,现在这所中学的名称叫“罗目中学”。</h3><h3>我在这所中学读书一年半,我的初二下学期和初三学年是在这所中学度过的。小军妹妹也在这所中学读过书。</h3><h3> 青龙五七中学距离4740工区比较远,当年我们每天往返读书还是很辛苦的。</h3> <h3>  当年的校舍已全部拆除,当年的校舍是木板房,围成一个长方形,中间是一个大天井。</h3> <h3>  回到家中,小军妹妹很感慨的说:小时候爸妈跟我们讲他们小时候的故事,讲他们的爸妈,我在一旁听着总是觉得:啊!几十年前的事,这么久了,爸妈的记忆力怎么这么好啊!</h3><h3> 如今,我们开始跟儿子们讲我们小时候的故事,讲我们的爸妈,讲我们40多年前曾经的家,才明白这些仿佛就在眼前。真是弹指一挥间,不经意间40多年过去了,我们也开始变老了。</h3><h3> 大多数人有家乡,我们没有,我们是真正的游子。山东只是我们名义上的家乡,因为我们没有在那里生活过。我们认为,爸妈与我们一起生活过的地方,才是我们心目中的家。</h3><h3> 国庆假日期间,去看看我们曾经的家,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