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h3><h3> </h3> <h3> </h3><h3> </h3><h3> </h3><h3></h3><h3> 难忘1968年的金秋十月,当我们的青春刚开始扬帆,一场运动,使我们从青春懵懂的城市学生娃,加入了知青下放农村的行列。</h3><h3> 在一中校园内广播喇叭“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激昂歌声中,我们怀揣着军宣队赠予的红宝书,告别了泪眼婆娑的父母亲人,登上送行卡车,奔赴丹阳分配在各个公社插队落户,开始了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人生历程。</h3><h3> </h3><h3> </h3><h3> 抢 马 桶</h3><h3> 望岸庄,离公社三里多路,顾名思义是个有田亩有湖泊的自然村落,主要有谭、包、姜、唐四大姓氏。整个大队仅有四个生产队,地少人多,好多人都是会手艺活儿的工匠,如裁缝,瓦木匠,铜匠,剃头匠等,农闲时外出做手艺活,农忙才回村抢收抢种,大都手里有点活钱。在那缺衣少食的年代,算是比较富裕的村庄,有小上海之称。</h3><h3> 大概是见多识广的缘故,村里人也显得特别精明。当大队书记得知要有知青来插队,就马上给生产队长下达了“抢马桶”的硬任务。原来我们公社对女知青格外照顾,专门配发了红漆木制马桶,谁抢到马桶就是抢到女知青。大队书记掐指一算:认为女知青不久要嫁人,如嫁到别处,国家拨款盖的知青房屋可净归生产队所有;若嫁给本村人,那是白拣了一个城里媳妇。而男知青到时候娶媳妇扎根,要多几口人分队里口粮,房屋不但收不回来,还要贴工贴钱给知青盖婚房,其损失可想而知。队长找到两个“硬茬”男青年,,一切如大队书记所愿,最终抢到了马桶。
我们把行李放在独轮车上,忐忑不安地奔向望岸庄。十月正值秋收时节,四处望去,农田里每个人都戴着尖尖的斗笠,挺像电影上的红色娘子军。后来才知道这种帽子是用竹子编织的,上面绘有图案,再用桐油漆过,防晒防雨,轻便透风。看到一派田园风光,我们禁不住有几分陶醉。不料走到打谷场近前,我们立马尴尬起来,因为谷场上有一些农妇正赤裸着上身同男人们一起干活,双臂高扬,玉峰晃动,羞得我们这些女知青全把脸别过去,谁都不好意思看。
呵呵!把女知青拟作马桶,成年妇女劳动全然不顾风化,现在觉得好囧,那个年代可是真实版。</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 </span><div><h3> 纳 鞋 底</h3><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 </span>看见几个城市女青年插队落户,小村像炸开了锅,瞬间,女知青的宿舍便被围得水泄不通。虽然那时我们还听不懂丹阳方言,却能感受到一种奇特而真诚的温暖。为了我们的到来,队里特意杀了条狗,下池塘捕了鱼。当晚,好多人在一起聚餐,大块肉,整条鱼,软糯的金南风白米饭,屋里屋外的笑脸洋溢,场面真热闹。夜深人散,室外漆黑一片,万籁俱静,唯有远处偶尔狗吠声声。姐妹们躺在竹床上,辗转反侧,在新奇与迷茫中,在想家想亲人思念中渐入梦乡。</h3><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 那时望岸庄还没有通电,队里为我们配备了煤油灯。我们小时候见识过这玩意,后来城里都是用电灯了,煤油灯早就淘汰了。想不到在农村又和它“久别重逢”。那是一个盛装煤油的高脚玻璃瓶,上面嵌着圆形的金属灯头,用线绳作灯焾,点火后罩上防风玻璃罩,全屋通明。这算是生产队的特别关照,要知道村里条件差的,只能用一破瓷碗,盛上棉籽油放一小节棉线绳,点亮照明。我们留恋城市的光明,总是把灯芯捻得高高的,灯光特别明亮。每天晚饭以后,知青点成为村里的娱乐圈,特别是大姑娘小媳妇们聚拢到我们房间里,嘻嘻哈哈谈天说地,打趣逗乐。她们一边听我们讲城里的故事,一边手里不停地在纳鞋底。我们好奇地问姑娘们,怎么每天都要干这活啊?她们一本正经地对我们说:“你们也要学会做鞋,结婚时鞋多才风光呢,不然会被婆家人瞧不起的。”原来农村风俗,女孩结婚时,嫁妆中需陪上一年四季的几十甚至上百双鞋,出嫁那天要用箩筐挑去。婆家人人有份,他们会凭着针线活来评价新媳妇的心灵手巧。我们这些女知青听了都有些紧张,暗想:难道自己也要走这条路吗?难道真的一辈子都要陷在农村里?心中不由平添了几分惶恐。</span></h3></div> <h3> 开 早 工</h3><h3> 农村要出早工,就是天没亮下田干活。每天早上还在睡梦中,生产队长就对着知青屋的窗户大喊:“知识青年快起床,出工了。”如果没听见我们的应声,队长就拍着窗子喊个不停,直到答应他才离开。最开心的是下雨天,雨天不用出早工,躺在床上听着窗外沙沙的雨声,看着从家中带来的小说,庆幸此时偷得浮生半日闲。但常常是好景不长,队长那浑厚的催命声又响了:“知识青年到大队部学习”,或者 “去仓库剥花生种子”。这时,我们喜欢用高尔基《海燕》的最后一句话,几个人调皮地对着窗外的队长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然后,早饭懒得烧,冒雨冲出门去挣工分了。</h3><h3> 七十年代初,二队的四个女知青留在农村过革命化的春节。大年初一早上,她们刚把村民送的元宵下进锅,就听见外面哨子响了,队长喊着要大家把毛主席语录带好,立即去山墙那儿集中“早请示,晚汇报”,她们赶紧把灶膛里的火熄灭。这时山墙下已集中了许多村民,并热情地把瓜子花生塞给头一年在农村过春节的城里娃。在队里宣传员带领下,同村民们一起虔诚地敬祝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寿无疆!朗读毛主席语录,唱忠字歌,然后男女老少围成圈跳忠字舞。学习活动结束后,四个人饿着肚子,回家迫不及待地掀开锅,傻眼了,元宵失踪,只剩下一锅米糊糊。原因是灶膛余火发威,元宵长时间被焐后化成糊糊。就这样,还是被四个姐妹有滋有味地吃完了。
我们的生产队长是个淳朴的善良人,好像是慈爱的父亲,对我们的撒娇偷懒没办法,经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分派工种时也很照顾,只是干轻松活时工分值不高。队长有个儿子,是个帅气的高中回乡知青,那时留着七分头。他见到我们女知青的标准动作是:头一昂,将那七分的头发一甩,然后眯着不太大的眼睛,笑眯眯地帮我们干这干那,烧火挑水,水缸里的水基本被他承包了,下田劳动时也很照顾我们的承受力。最后,他终于取得我们女知青中最能干,最神气,一位美丽女生的芳心,抱得美人归,结为伉俪。<br></h3> <h3> 团 支 书</h3><h3> 大队团支书是六六届高中毕业回乡知青,是个充满革命激情的热血青年。他总是赤着一双脚,哪儿有脏,累,重的地方,哪儿都有他的身影,曾经跳进洪水中堵过漏洞。</h3><h3> 他将村里年轻人组织起来成立青年突击队,学习宣传毛泽东思想,帮军烈属,五保户挑水,轧米粉,送粮草。经常晚上,带领青年突击队员们义务挑灯夜战。有天晚上,团支书带领几十个青年男女去几里外的村林业队挑肥料。白天劳累了一天,有些人挑不动了,就听他喊着:战天斗地练红心,排除万难干革命。要大家一齐唱: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二队的蔡益群在挑肥时,只觉得有一只脚走路好痛好痛,也不敢吱声,咬着牙坚持到最后。劳动结束回家,另一位女生问她,你怎么只穿一只鞋?另一只鞋什么时候脱落了都不知道?那时或许年青气盛,或许是不甘落后,别人能干,我也行。这时看到脚上磨破的血皮和泥沙,钻心的疼痛禁不住泪流满面。
在计划经济时代,好多物资都是凭票供应。有定额,还要抓签。一次有尼龙袜分配指标,一个生产队只有几双供应。有一位村民抓到尼龙袜签,她心想知识青年爱美,便好心地把供应票给了我们组的女生。几天后在林业队出工时,这位爱美的女生穿着新买的尼龙袜,喜爱的花裙子,美美地在林间摘桑叶。谁知被团支书知道了,晚上在知青屋组织大家学习,狠狠地批评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接受贪下中农再教育,贫下中农都赤着脚干话,你这么花枝招展地下田干活,怎么能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这就是小资产阶级思想作怪!并要引以为戒,改变观念加强学习”
大队成立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知青是宣传队的主力,吴利民曾是母校宣传队队员,有很强的组织能力,编排了许多节目。记忆犹新的是她教我们跳女民兵舞。那时农村物质贫匮,没有道具与服装。去公社汇演时,穿着从村民家借来的家织布斜对襟的白粗布大褂,腰间系一条皮带,从赤脚医生那要来白纱布做成蝴蝶结别在头上。就这土掉渣造型还扛着一根木棍,赤着脚,在舞台上边唱边跳: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公社领导看完这个舞蹈对大队书记说:“你们望岸庄宣传队别具一格,跳得好!” 在红灯记中扮演小铁梅的吴利民,沙家浜中扮演沙奶奶的蔡益群都得到一致好评。大队书记乐得吩咐团支书:“镇江知青真能干,回村打伙(聚餐的意思),请大家伙儿吃山芋。”
文革期间,在破四旧,斗私批修运动中,吴利民将齐腰两条长辫剪掉,留了齐耳短发。到了农村,在大队宣传队中,吴利民的身形,唱腔演李铁梅非她莫属。可是小铁梅扎了一条长长的独辫,没有长发,怎么办?这可愁坏了当主角的她。晚饭时,二妹在她面前晃动,利民看见二妹乌黑美丽二条长辫,机灵一动,何不用她的长辫作道具。接下来一番政治动员,亲情感动,还动员了母亲一起做工作,最终二妹非常不舍地剪掉了让她引以为傲的二条长辮。红灯记片断演出成功,其中也有她二妹奉献出的长辫。</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 那时村宣传队经常外出汇演,70年的一个夏天,从司徒公社文艺汇演回村时,天色已近傍晚,忽然风声大作,空中乌云密布,哗哗的大雨劈头盖脸地倾泻而下,炸雷伴着闪电不停地电闪雷鸣。
回村必须经过一条长长的羊龙坝(河堤)。大队林业队离村三里路,在羊龙坝半截的路边。前一阵儿,因下雨,村民们躲在林业队屋里避雨,忽然一道雷电将屋顶打个洞,二队一名村妇被雷电击中,身体发黑当场死亡,村民们众说纷纭。
想到这儿,一个个紧张得都要哭了,这时团支书又发挥他的特长,要大家一起唱“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一路跌跌撞撞,一路带着哭腔唱着,疲惫中带着惊吓终于回到村里,回到了家。</span> <h3> 学 前 班
那年冬季开香草河,许多外村的民工进驻我们村庄。大队出资,叫我当售货员,开小卖部,以方便民工购买生活用品。进货要到三里路外的集镇采购。我和一位村姑四丫头把成桶的酱油,成袋的盐,卫生纸,蜡烛…,装满一板车沿着坑坑洼洼的土路拉回来摆放好后,又去拉第二车货。我哼唱着前苏联的一首名曲《小路》"一条小路曲曲折折细又长,一直伸到迷雾的远方。我要沿着这条细长的小路……",心想,我的路在哪儿?家在何方?</h3><h3> 挖完香草河,店铺里杂货也卖完了,大队书记又布置了新任务:利用空下来的屋子,把村上学龄前儿童集中起来办学前班。到公社简单培训后就上岗了,因陋就简,每个小孩带二张板凳,矮凳坐,高凳当课桌。我从学校找来学生考过试的考卷,反面是白的,回家裁剪,用线订成小本子,给没有课本的孩子当练习本。那年头家长对孩子学前教育意识不强,大部分孩子几乎是一张白纸。先教他们数数,再教书写,有的孩子写2跟3字时,中间乱弯,将数字写趴倒,手把手教都没用,真让人哭笑不得。
村里谭老爷子曾当过私塾先生,上海退休回乡养老,儿子顶职。不知是那个年代,富裕中农成份的压抑,还是文化人的修养,他为人很低调谦和,家中有许多藏书,我们知青经常偷偷地去他家借书看。谭老爷子的两个孙女菊萍,红媛非常漂亮,从小受到家庭文墨熏陶,冰雪聪明,认字,歌舞一教就会。姐姐菊萍是我的得力小助手,看到不会写字的小伙伴,她自告奋勇地教他们写字方法。背数学口诀表时,她带孩子们摇着头,那一加一等于二的童稚声我至今都忘不了。她四岁的妹妹小红媛,圆圆的脸,大大眼睛,齐眉娃娃短发,每天都随着姐姐一起来上课。这对小明星姐妹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那时有二十来个小孩,除了教写字,简单加减法,唱歌跳舞外,农忙时还领着他们到田里捡麦穗,帮着我送凉大麦茶水到田头。
由于农村卫生条件差,村里有好多小孩头上生癞痢疮,看到孩子头上的脓水,散发的异味,便经常烧水帮他们洗头,并用从家中带的紫药水,金霉素眼膏塗疮口,这时身边围了一群小孩,叽叽喳喳地帮我拿这拿那。
村民看到平日散养的孩子们集中起来管理,教他们文化,唱歌跳舞,也懂得卫生常识,非常高兴。因孩子们调皮,四丫头特别关心我,怕烧饭时柴火不安全,就让我到她家代伙,省去了做饭的忙碌。
当我拿到招工回城的通知时,急切地想离开农村,可又有点不舍那些朝夕相处的孩子们……
二十九年前的夏天,四丫头因病永远离开了亲人。但我和她三个儿女们的姑侄之情,相互问候延续至今。</h3><h3> 今年5月13日母亲节这天,四丫头的小女儿通过微信发来视频,视频中她姐姐指着另外两个人问我:姑姑,你还认识她们吗?这是菊萍与红媛。在她们“母亲节快乐"的祝福声中,记忆的闸门瞬间冲开,想起了那一幕幕。</h3><h3> 往事如烟,随着岁月的流逝会逐渐淡忘,可有些事和经历却会留在记忆深处。因为在望岸庄这块土地上有我们青春芳华永不褪去的痕迹,有乡亲们朴实无华的情感。如今回忆起来别有一番滋味,想想也可笑,人啊,真是贱骨头,丹阳插队,思念镇江亲人;回到镇江,又常常回忆丹阳那段岁月。正是:望岸庄,费思量,谁处故乡谁他乡?
2018.05 25</h3> <h3>
</h3><h3> </h3><h3></h3><h3> 七十年代初,村子里镇江11位知青姐妹在知青屋前合影,用相机留住了青春,留给了记忆,那时我们真年轻。</h3><h3> 什么是清纯,什么是质朴。我们这群城里姑娘已揉入了乡土气息的村姑韵味,有着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五十年前的风采,五十年前的靓丽!</h3> <h3> </h3><h3> 在第一生产队插队知青,我同吴益民,章德芬,吕菊贞於1970年4月20日在麦田里拍的照片,后面的房屋是我们的村庄,那白色房子是仓库及我们的知青屋。它见证了我们青葱岁月在丹阳望岸庄的那段历史。</h3><h3> 李春波有首经典歌曲《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不知不觉我们成为小芳已二年了。在风华正茂的20岁那年,吴益民姐姐吴利民帮我们写下充满豪情扎根农村的诗句:<br></h3><h3> 清明时节嫩芽新,知青姐妹来踏青。</h3><h3> 攝影留念立誓言,广阔天地练红心。</h3> <h3> </h3><h3> 在第二生产队插队知青蔡益群,宋润,孟家慧,杨桂芳在生产队长带领下在麦田锄草。<br></h3><h3> 随着岁月的流逝,往事随风,早已淡去,只是那些刻骨铭心的经历却牢牢地埋在心灵深处,忘不了寒冬腊月翻地除草,河堤挑泥的战天斗地激情;忘不了收获季节抢收庄稼手指割破,挑灯夜战汗水湿透衣衫的疲劳;忘不了打谷场上扬抛连枷时手上磨出血泡的疼痛;忘不了乡亲们嘘寒问暖的淳朴真诚;忘不了分口粮的那份喜悦;忘不了昔日同窗成插友姐妹的患难之情……</h3> <h3> </h3><h3> 九十年代初,我们相约去望岸庄那片土地,探望关心过,帮助过我们的乡亲们。</h3><h3> 在这我们曾经生活居住过的知青屋,留下我们青春芳华的足迹,青春碰撞中发生过许多喜怒哀乐的故事,这些故事己是曾经的回忆。 知青屋虽因年代己久无人居住,破烂不堪,摇摇欲倒,但它却记载着我们难忘的共同生活和记忆,知青屋前留个影。</h3> <h3> 往日的大队老书记,如今的大队新书记热情地招待我们。站在久违的村庄前,往事历历在目,在村边小路口,与新老二届大队书记留下在望岸庄的合影。<br></h3><h3> 看到知青回村探望,昔日的大队老书记,如今的大队新书记热情地设宴款待我们,村民们一张张熟悉的笑脸,久违的丹阳腔…</h3><h3> 啊!望岸庄我的第二故乡!</h3> <h3> 2017年旅居澳洲的吴利民来镇,我,蔡益群同利民相聚诺丁牛排西餐厅。叫她讲大洋彼岸的故事,听我们叙家长里短的琐事,共同回忆望岸庄难以忘记的过去。</h3> <h3> 相约重温当年梦,无限感慨心相同。</h3><h3> 岁月是跨越历史的使者。五十年前,我们涌动着青春的脉率,在农村用稚嫩的肩头扛起了人生重担,用青春的汗水耕耘着春夏秋冬,用劳动的艰辛锻炼了筋骨和坚强,在困境中顽强成长。</h3><h3> 弹指一挥间,五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己霜染鬓发,在跌宕起伏人生旅途中渡过了整整五十个春秋。</h3><h3> 丹阳是我们的第二故乡,我们的人生最美好,最具有青春活力的年华都留在了这片黑土地上,在这里我们洒下了青春热血,留下了青春的足迹。</h3><h3> 好想,好想回趟故乡!</h3><h3> 回丹阳,那里留有我们挥洒汗水的身影。</h3><h3> 回丹阳,那里留有人生迷茫困惑的叹息!</h3><h3> 回丹阳,那里有春春辛酸与欢笑的回忆。</h3><h3> 回丹阳,那里有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友谊。</h3><h3> 回丹阳,听一听那熟悉的丹阳腔,见一见那多年不见的乡亲。</h3><h3> 回丹阳,吻一吻那黑色的泥土地,忆一忆那青春难忘的经历。</h3><h3> 离开故乡四十年,该回家了。该回去看看我们曾经居住过的知青屋(岁月变迁不知是否还在);看看曾经挑水洗衣的池塘;看看曾经战天斗地的田间地头;看看关心我们朴实善良的乡亲们……</h3><h3> 回故乡的梦终于实现啦!</h3><h3> 2018年10月27日,在黄学林,吴林森,谢明华,潘鸿杰等同学热心组织下,我们班上24位同学分乘一辆中巴车,一辆商务车回丹阳故里,重温重忆那段光阴的故事。</h3> <h3> 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往事己淡然而去,只是那些刻骨铭心的经历却被牢牢地埋在心底深处,无论多久也不会忘记,因为那是我们一段青春最美丽,却走得最曲折蹒跚的时刻眷念。</h3><h3> 对故乡的怀恋,变成了淡淡的乡愁,虽然那年代我们在农村时,没有河边野鸭捕鱼虾,柳下渔翁垂钓竿的乡村野趣,但是我们依然怀恋农村自然纯朴的田园风情。</h3><h3> 今日返乡路上,汽车沿着我们当年下放的路线从镇江到丹徒上会,当进入丹阳境内,沿途稻穗金黄,那充满果实的稻穗沉甸甸地随风摆动,仿佛在同我们打招呼,欢迎你们回家!此时大家的思绪冲开记忆的闸门,往日的情景一幕幕清晰再现。</h3><h3> 刚进村口看见巧娣热情地迎上来,多年不见了,我们的名字她还能都叫出来。身材娇小的她在队里不是强劳力,队长分配工作时,她经常同我们知青在一起干活。那年头,黄瓜可是稀罕食品,既当菜又当水果。如下午田间有人带黄瓜来,大家都要分尝,而巧娣她却离得远远的,说黄瓜一股黄瓜味,不好闻也不喜欢吃,大家都笑她没口福。</h3> <h3> 当年英俊潇洒的大队农技员谭敖春和他的小女儿谭梅芳与我喜相逢。</h3><h3> 那时他爱人四丫头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在《望岸庄风情》文中,已介绍了我与他们半个世纪之久的老一辈田原迁陌学农桑兄妹情,与小一辈网络视频聊微信姑侄情。</h3><h3> 年近八十岁的谭敖春现在随儿女们在丹阳定居,老屋租给外地人居住。他听说知青要回家,今天也同小女儿梅芳从丹阳回村,等候我们,只为了见一见面,叙叙旧。</h3><h3> 说不完的思念,道不尽的牵挂,挡不住的回忆,叙不完的友谊。谢谢性情憨厚的谭大哥!谢谢谭大哥在我落寞无助时的关心与帮助!</h3> <h3> 五十年前谭大哥的小女儿梅芳还只是个4岁小女孩,看见我们都是叫务儿(姑儿)。我一直同她家有联系,只是当了外婆的她,叫我姑姑。</h3> <h3> 故地重游,抚今追昔。</h3><h3> 当年队里那些生龙活虎,田间地里一把手的同龄人,如今都已是两鬓斑白,满脸风霜的老人。文忠老婆九英听说知青来了,叫梅芳到羊龙坝上去把文忠叫来,她紧拉着我们说等一等文忠。</h3><h3> 我们快要上车离村时,文忠气喘吁吁地赶来,叫着我们的名字,说这么快就走,怎么不多呆点时间。我们告诉他,今天是班级集体活动,从马甲,河西,望岸庄,下边还有万巷,薛甲要去,时间太紧了。</h3><h3> 对不起,昔时的小伙伴!</h3> <h3> 我与吴益民,章德芬在一队落户,当年的知青屋己拆除,成了一小块菜地。今天在原址的菜地前留下三姐妹合影。</h3><h3> 席慕容说过: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我们却含泪,一读再读。</h3><h3> 想当年,离开亲人的第一晚。热情的村民散去后,夜深人静,远处传来狗吠声声。这时我们三个小女生躺在床上,借着昏暗的煤油灯打量土墙草屋,内心充满了迷茫,因想家想亲人禁不住都哭了。</h3><h3> 往事如烟。 那如烟的往事,犹如昨天发生的故事。从此我们成了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一家人,亲如姐妹之情直到今天,永远。</h3><h3> 我们站在村口,一幕幕往事回映:</h3><h3> 忘不了春播夏种时挑灯夜战的疲惫艰辛。</h3><h3> 忘不了雨中挑肥时狼狈不堪的一身泥泞。</h3><h3> 忘不了寒冬腊月挖河挑泥时的战斗激情。</h3><h3> 忘不了稻飞痋横行喷洒农药的田间味道。</h3><h3> 忘不了池塘水抽干下去拾鱼的喜悦心情。</h3><h3> 忘不了农忙季节,急忙咽下半生不熟的饭菜,扛上农具小跑出工时的急促。</h3><h3> 忘不了收工回来,一缕缕炊烟升起,村民送来咸肉菜饭的美味,糍耙的香甜。</h3><h3> 忘不了在农村宣传队时的欢声笑语……</h3><h3> 那年,那月,那些日子,那些村民,那所有的点点滴滴,恍惚间成了今天对青春的眷恋。青春这本书真的太珍贵了!</h3> <h3> 二队的知青屋前杂草丛生,一把锈锁锁住两扇破旧的门。蔡益群看见我们一队知青屋不见踪影,这时她在曾经住过的老屋前,高兴地喊我们:快看,我们的家还在。</h3><h3> 曾经经历沧桑岁月的风霜,今天收获的是释然与开怀。那些灰色的记忆如今同这老屋一样,已被牢牢地锁住,任他杂草丛生,再也不想把它打开。留下,记住,快乐美好!</h3> <h3> 村口的池塘当年是清澈见底,收工回家,在跳板上洗菜淘米,浆洗衣服时,随着棒棰敲打衣服的节奏,水面下小鱼儿也在欢乐地游来游去。</h3><h3> 如今望岸庄土地大部分都承包给了外地人,许多老人也随着子女到城里生活。这口池塘水己不再清澈,村里熟悉的乡亲也寥寥无几了。</h3> <h3> 在乡亲大姐的院子里发现一顶斗笠,想起当年下放第一天,从城市到丹阳的路上,看见田里忙着收割的每个人都戴着斗笠,一幅幅画面让车上一群离家不知愁的少男少女们诗情画意浮想联翩,仿佛看见烟雨蒙胧中,柳岸湖畔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钓鱼翁。</h3><h3> 虽然当时公社配发了草帽,但不耐用,雨水淋湿容易坏。不久我们也同村民一样,为避风雨戴上斗笠下田劳动。</h3><h3> 此时看见斗笠好亲切,禁不住拿起它戴上,请摄影师们留下今天的田原风采。</h3> <h3> 记忆的碎片斑斑驳驳,忆往昔,尘封的相册里望岸庄留下了多少欢笑,多少叹息。</h3><h3> 望岸庄我们的第二故乡,这里有着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一丝情结,一抹乡恋,经常让人禁不住在光阴的渡口回望。</h3><h3> 五十年,知青五十年,每当回望往年,总有一种莫名的感慨。</h3><h3> 啊!望岸庄,今天我们来过!</h3> <h3> 岁月的流逝遗忘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但我们在一起渡过青春那条河所发生的故事,永生难忘。正是这段丰富的经历,才使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友谊,在一轮夕阳斜照的晚霞中,携手并肩同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