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线段、射线和直线》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二年级学习感知过直线和线段的初步认识基础上,开始比较系统的研究线段、射线和直线的联系和区别,也是以后研究学习角、垂线、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的基础。线段、射线和直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加之这是一节概念性的课,对学生来说往往抽象难懂,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因此,在教学时,我注重学生的直观感受,通过幻灯片放映的方式、学生自己“画一画”、“数一数”、“比一比”、“说一说”等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线段、射线和直线各自的特点,理解三者的区别。</h3> <h3>本节课的教学,我由一根拉紧的耳机线引入,唤醒学生对线段的认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h3><h3>一、教学环节环环相扣</h3><h3>首先由一根拉紧的耳机线引出线段,仔细观察线段有哪些特点,总结归纳出:两个端点、直直的线,可以测量,紧接着学生观察,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线段。再由幻灯片放映,学生感知由线段向一端无限延伸就得到射线,并且体会“无限”的含义,观察射线的特点,动手画射线;接着又用幻灯片演示如何由线段得到直线,清晰地让学生明白射线和直线是如何来的。既而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进一步观察三者之间的区别,再次明确各自的特点。这样设计衔接自然,学生学习不感到吃力。</h3> <h3>二、注重操作体验,培养学生能力</h3><h3>强调亲历亲为,学生亲自实践和真实体验。学生动手画线段、直线、射线,并且请学生在黑板上画,全班一起检查校正。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经历数学的过程中逐步建立概念。如,经过一点能画多少直线,经过两点能画多少直线?让学生亲自画了,体验了,就能得出准确答案,“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认识就自然而然地建立了。</h3> <h3>三、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h3><h3>数学教学是学生思维得到发展的一个活动,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独立去发现线段、射线和直线的不同。例如,在认识线段时,学生通过观察线段,找特征,举例,画线段,逐步在脑海中形成线段的概念,从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与创新能力,进一步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h3> <h3>存在的不足:</h3><h3>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取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理解,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拓展和创新能力。</h3><h3>二、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而我忽视了一些弱势群体,课堂的主旋律始终围绕着一些活跃分子,学生的积极性受到影响。</h3><h3>三、学生在比较三线的区别与联系时没有给予充分的讨论时间。由于板书的影响,学生自己没有经历总结归纳的过程,知识框架没有形成,对于三者的联系也就感到模糊。</h3><h3>四、教师的语言不够精炼,所提出的问题指向性不明确,导致学生不能够理解含义。</h3><h3>总之,作为教师,在备课期间必须不断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找到教学的切入点,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也是我在数学教学中需要一直学习和探索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