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游 散记(四)

野猫

<h3>8.31.昨天的那拉提阳光明媚鲜花盛开,今天要到巴音布鲁克去。</h3> <h3>车开离那拉提不久天就开始下雨了。</h3> <h3>随着地势渐渐增高,雨变成了雪,车外气温下降。想拍摄,可是玻璃凝上的水汽刚擦了又凝上了。</h3> <h3>离开黑龙江多年了,看到这纷纷扬扬越下越大的雪,大家高兴地唱起了歌。</h3> <h3>原本从那拉提到巴音布鲁克的路因昨夜下雨封了,不得不绕道巩乃斯达坂。幸亏樊师傅有经验早早出发。半路就看到一条右侧的公路被黑黄相间的路障拦着,不能过车了。</h3><h3>车到达坂顶部,雪,山,天,都变成白茫茫一片,分也分不清了。</h3> <h3>路上看到凡没有遮挡的路两侧都有这种板子。经樊师傅介绍,才知道这是挡雪墙,为的是尽可能让公路上少积雪。</h3> <h3>我们的车终于上了达坂顶。</h3><h3>可是,那么多的重型卡车因油凝住了,全都停在公路右侧。有的小车想从路左侧开过去,由于前面来了车,反而所有的车都堵在达坂顶上动弹不得!</h3><h3>雪一边下一边化又很快冻成了冰溜子。</h3> <h3>路边的花被雪埋得只露一小截。</h3> <h3>幸亏交警来了!</h3><h3>在他们的指挥下,道路慢慢地疏通了。</h3><h3>我们的车向前开动了。在达坂最高处,半化半冻的雪很滑很滑,车轮不断地转动,怎么也不向前走。这车轮上要是有防滑链就好了。</h3><h3>一个身穿交警反光背心的蒙族小伙子替下了樊师傅,又让车上的男生全部下去推车。当问到是不是全下去推车?回答:也要有适当的重量压着车。女生都留在了车上。</h3><h3>我坐在靠门口的位子上,感觉车窗外就是悬崖,当时也看不到公路边的钢制护栏了。车子开动时,车头一左一右地晃动,我的心砰砰直跳!</h3><h3>那蒙族小伙儿命令我们:坐稳!都不要叫!我在达坂顶上开车十多年了!</h3><h3>车上的我们都屏住呼吸,眼睛盯住前方。</h3><h3>终于,车头向左侧路面开去,越过了达坂顶部!胜利了!</h3><h3>虽然在黑龙江见过很深很深的雪,可从没有大雪天翻越达坂的经历。这惊心动魄经历真让我们记一辈子了。</h3><h3>感谢在这冰天雪地里有你们为我们排除危难,我们的交警蜀黍!👍👍</h3> <h3>你能想到吗?午后的巴音布鲁克却是蓝天白云风和日丽!</h3><h3>因为我们翻过了天山,来到了天山南麓。</h3> <h3>远处山上覆盖着雪。</h3> <h3>草原上洒满了牛羊。</h3> <h3>九曲十八弯,曲曲弯弯的河水滋润着高原草场。</h3> <h3>初秋的高原草场,有的草变红了,有的花还开着,草原变得越加美丽。</h3> <h3>虽然过了花季,你看这高山上的花开的多艳啊!</h3> <h3>还看到这种花,仔细辨认,这难道是非洲海棠?!它是这里的 原住民 ?还是被游客带到了这里?重要的是在高山的石头夹缝里,它开的很旺。</h3> <h3>这一天我们经历了春夏秋冬,从大雪纷飞,冰天雪地,到阳光明媚,鲜花盛开。</h3> <h3>9.1. </h3><h3>原本从巴音布鲁克经隧道可以直接到库车。可是隧道关闭不能通车了,不得不向东绕道,多行车600公里。</h3><h3>清晨,在阳光中离开巴音布鲁克向东开去。远处的雪山映照在晨光中格外美丽。</h3> <h3>樊师傅突然把车开到路边一处开阔地,打开车门的一刻,我们被这场面震到了!真有幸啊!</h3> <h3>大概是牧羊人和羊群在此暂做休息吧。</h3><h3>主人骑在马上,牵着骆驼。牧羊狗看到我们一行人,背对羊群登着警惕的眼睛,羊也一只跟着一只站了起来。</h3> <h3>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看雪山。多美啊!</h3><h3>在黑龙江,离连队40里的锅盔山,冬天也覆盖着雪,因为海拔无差距,阔叶林又兜不住雪,除了山头,其他是灰灰的。不是这种秋季多色的的草原上突然耸起的通体雪白雪白的,阳光下发光山峦,</h3><h3><br></h3> <h3>巴音布鲁克主要居民是蒙古族。我们看到了蒙古包和尼玛堆。</h3> <h3>快和这美景合个影!</h3><h3>只可惜我们站立处还被东面的山体遮挡着。</h3> <h3>车在崇山峻岭中穿行,看到山头上尽是乏着光的黑石头。开始还以为是山石被泉水打湿了。后来才知道,原来这是些含着特殊元素的矿石啊。</h3> <h3>一列长长的运矿石的火车向山外开去。</h3> <h3>在巴伦台小镇上吃午饭。旁边有一家维族人开的饭店,一个小伙子正站在街边的烤炉旁做馕。我们有幸看到做馕的全过程。</h3> <h3>和做馕的小伙子开个合影!</h3> <h3>这是开都河。这一带水源充沛,地势平坦,有大片的农田,菜园,种着各种庄稼和菜蔬。</h3><h3>路边的浅河道里芦苇茂密,抽出的花穗尚未开放,显出淡淡的红色。樊师傅告诉我们,那是博湖苇业的原料基地。芦苇是尚好的造纸原料,还可以编成苇蓆供建房屋用。</h3> <h3>关于梭梭草,樊师傅说,等我们到塔克拉玛干沙漠再近距离仔细看吧。</h3> <h3>看到成片的辣椒挂着红红的果实。“得多少人吃得了这许多辣椒啊?”正疑问着,樊师傅说:辣椒除了吃,用处多着呢!这种辣椒是供做化妆用品的原料,还有专门用于提炼香料的呐! 原来辣椒不光能吃啊?!</h3> <h3>这是9.2.在库车以北的戈壁滩上拍摄的晒辣椒的场景。提前看看吧。</h3> <h3>离开开都河个把小时车程,车右侧出现一处残桓断壁,这是什么?还被新近砌成的墙围着。</h3> <h3>樊师傅特意把车速降低,因为离路还有一段距离,只看到“七个星……”,看不清它的究竟。</h3><h3>这又是一处古遗址。</h3> <h3>它竟有1700年的历史!是佛教东传的重要枢纽,也是焉耆国的佛教中心。</h3><h3>等它修缮完毕,我们一定前来拜谒。</h3> <h3>车过了野云沟,右侧是山顶覆盖着白雪的天山山脉,从东到西望不到头。除此,全是灰褐色的石头,一直到天山脚下。除了荒凉就是荒凉。偶尔看到一撮撮植物也是灰绿色的。</h3> <h3>从鲜花盛开 草肥水美 牛羊遍地的巴音布鲁克翻越天山来到南疆,右侧是砾石遍地的戈壁,山色灰褐,少见植被,一丛丛低矮的植物也颜色暗淡。无风,能见度也差了许多。樊师傅说:左手是罗布泊,身后是马兰。</h3><h3>听到这话,我脑海里浮现的是狂风里人们拉扯绳索固定帐篷的画面;前辈们一步一步在大漠里探寻考察的场景……。</h3><h3>活着,是每个人的基本要求,过得更好一点,是每个人的期盼。不要说罗布泊人,马兰人,我们开车在这戈壁的高速公路上,眼见两侧的防洪堤坝,涵洞,行走的火车……。又是有多少人在这艰苦的条件下,默默地劳作着,奉献着?</h3><h3>要感谢他们。</h3> <h3>太阳落山时分,天上出现一朵五彩云!这预示着吉祥吧?</h3><h3>车到库车时天已黑了。</h3><h3>这一天都在赶路,什么景点也没看。可是谁能说,这一天的经历不让人记一辈子呢?</h3> <h3>9.2.上午 参观库车王府。</h3><h3>这个建筑群全称是:库车世袭回部亲王府。</h3> <h3>“回部亲王”也就是“维吾尔王”,统领着天山南部维吾尔族的大部。清乾隆年间,第一代王 米扎尔.鄂对 是清政府在此处的地方官員,对清政府平定大小叛乱有功,为维护祖国统一做出重要贡献。道光八年,即1828年,始建此王府。</h3><h3>1937年,王府曾被军阀盛世才毁坏。</h3> <h3>我们现在看到的,是2004年根据第十二代王爷 达吾提.买合苏提的回忆,按十一代王府时期的原样重建的。</h3> <h3>和王府里的果树,花草,亭阁,诗人的诗 合个影吧!</h3> <h3>接着车向北,去神秘大峡谷。</h3><h3>一路上,两侧尽是高高低低的,被大自然打造的奇形怪状的山体。你看它象什么就给它命名吧!</h3><h3>随着车向前,山体的颜色渐渐地由土灰色,灰黄色,向灰红色,深红色转变。</h3> <h3>这就是神秘大峡谷了!</h3> <h3>发现一柳,大概是被大水冲倒了多次吧?它竟从根基部倒下了。可它仍顽强地活着,努力向上伸展着它不屈的枝叶。</h3> <h3>它被大水冲刷,被人或动物踩踏,枝干都要碎裂了,甚至部分成了一丝丝的纤维,可它,就是不死!</h3><h3>它,一株小小的植物,也和沙漠胡杨一样,顽强地生存着,抗争着。</h3><h3>这给了人们太多的启迪。</h3> <h3>对于大峡谷的美妙山体,同伴们的介绍很多了。</h3><h3>我特别喜欢生长在这峡谷里的一抹绿色。</h3> <h3>出得峡谷,这大大的馕是我们的午餐咯!!</h3><h3><br></h3><h3>这里要强调:从乌鲁木齐出发,我们一路吃的馕都是樊师傅在乌市一家馕店买的,既香又酥,口味极佳!!好几天了,气温再低,嚼着它也不像隔夜的上海大饼咬也咬不动了。樊师傅告诉我们,这是他特意为我们买的加有鸡蛋,酥油,奶酪的馕!怪不得吃了一块还想掰第二块啊!记忆犹新,回味无穷。</h3> <h3>要离开美丽的雅丹地貌了,也不知身后是条什么河,大家高兴的来了个合影!</h3> <h3>看到戈壁滩上这红艳艳的辣椒,樊师傅说,往年晒干的辣椒能卖到一万元一吨,今年的行情看涨呢!</h3><h3>祝愿农民丰产丰收!钱包鼓鼓的!</h3> <h3>明天将要到塔里木深处去,探访沙漠三剑客。今晚睡个好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