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8年10月5日/ 周五</h3><h3><br></h3> <h3> 今早一起来吃了藏民家的鲜牛奶和藏餐(不过我难以下咽),在曲吉降泽的带领下,我们到了他家后面的山上,观看新都桥一线的全景。</h3><h3> 向下俯瞰,美丽风光尽收眼底:那川流不息的河流,在晨光的照耀下,反射着金波;那肥壮的牦牛在草原上悠闲的吃着山花野草以增强自己的体能;三五成群的藏民们又在路口等候着游客来骑自己的马以增加收入。一切都是那样和谐、静美。</h3> <h3>新都桥的草场</h3> <h3> 上午9点半,我们离开了藏家,沿着省道215,继续向南行,不久就到了新都桥镇。</h3><h3> 新都桥镇是甘孜州康定县的一个镇,这里是省道215和国道318的交汇点,也就是说,它是东西走向的国道318,从雅安、泸定、康定到达这里,然后与南北走向的省道215,从八美、塔公草原,新都桥摄影天堂,最后到这里交汇的地方。</h3><h3> 我们没有在新都桥留下脚步,前行至距离新都桥镇不远的一个观景平台,这里可以观看高达7000多米的中国第二高峰的贡嘎雪山的美景。</h3> <h3>新都桥镇位置图</h3> <h3>新都桥镇与周边景区位置</h3> <h3>贡嘎雪山</h3> <h3> 上午11点,我们离开观景点,从南北走向的省道215拐向东西走向的国道318,行驶48公里后,来到了四川省甘孜州境内海拔4962米,有“康巴第一关”之称的折多山。它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西为高原隆起地带,有雅砻江;东为高山峡谷地带,有大渡河。大渡河流域在民族、文化形态等方面处于过渡地带,主要分布着有“嘉绒”之称的藏族支系,其地域往北可至四川省阿坝州的大小金川一带。折多山以东是山区,以西是青藏高原的东部,真正的藏区。“折多”在藏语中是弯曲的意思,写成汉语又是“折多”二字。</h3><h3> 折多山是我们这次川西环线走过的最高山峰。用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来形容这里一点不为过。</h3> <h3>折多山卫星图</h3> <h3>折多山口的石碑</h3> <h3>折多山顶的休息点</h3> <h3> 折多山顶有一个观景点,当然也是一个驿站,不大的停车坪已经挤满了南来北往的车。太阳很大,风也很大,疏导交通的警察个个成了真正的黑猫警长。雪很厚,太阳的反光射得刺眼。我登上了山口的一个制高点,海拔有5000米左右,很多游客在在这里摄影,而一些小青年则在这里对着贡嘎神山海似山盟,爱到永远。</h3> <h3>折多山口的尼玛堆</h3> <h3> 经幡迎风招展,发出很大的声响。站在制高点,可以看见折多山脊两侧弯曲的公路犹如九曲十八弯,一直向山下盘旋延伸,西侧是新都桥,东侧则是甘孜州首府康定!</h3> <h3>山顶的经幡迎风招展</h3> <h3>康定一侧的下山公路</h3> <h3> 下午1点多,我们离开折多山口,沿着十分弯曲的公路一直下行 35公里,海拔从4900多米降到2000多米到了康定城。</h3><h3> 《康定情歌》让世人家喻户晓,它的发祥地就在这里。</h3><h3> 我们原准备到这里的木格措去游览,但下午三点多钟去的时间有限,为此,多情的康定只能与我们檫肩而过。</h3><h3> 车继续前行就是我们回家的路了,在国道318与南北走向的省道211交汇后,我们必经的1935年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泸定县这一段公路特别拥堵,我们也只有耐着性子慢慢前行。</h3><h3> 从泸定开始有了高速,但闸道进口不知何故封闭了,为此当地政府可能出于临时应急考虑,开辟了一条从修建中的泸康高速-大渡河大桥 -的通道,让我们在回家之路上,到雅安站歇宿带来了便捷。</h3><h3> 夜宿雅安,这座城市像啥模样,在暮色中,我不知道它的庐山真面目……</h3> <h3>国道318与省道211交汇的位置</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