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夫人搭朋友的车去西藏玩了20多天。这又引起了2013年去西藏的深深的回忆。

李立华

<h3>自从2006年7月1日西藏铁路的开通,就有了要去西藏看一看的愿望。到了2013年,这个愿望终于能够实现了。这次先去西藏,再去尼泊尔。所以要先到尼泊尔大使馆去办理签证手续。尼泊尔是个非常友好的国家,他们的大使馆也相当的开放。外头的警卫很严,但是到里面各个办公室可以随便走动。大使馆的人也挺友好,还帮助我们照相。这张就是尼泊尔大使馆的会议室。在墙上还挂着习近平主席的画像。</h3><h3><br></h3> <h3>这次旅行是自己几个熟人组成小团,和旅行社协商,自主决定行程。去西藏的火车票由旅行社代买。在西藏的行程由西藏派车派司机负责接待。在预定出发的那一天,我们都已经坐上去火车站的汽车了,突然接到旅行社的电话,说是由于火车票没有搞到,行程暂时终止。于是又拖着箱子回到了家里,等旅行社的电话。在晚上旅行社来了电话,行程作了如下改变。</h3><h3>第二天早晨乘飞机去西宁,在西宁再搭火车去拉萨。这样在时间上一点都不耽误。其实这也挺好的。这么一变化,把北京到西宁的这一段火车改成飞机了。到西宁是上午,而西宁到拉萨的火车是下午,这样,又有半天的时间可以在西宁游览。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h3> <h3>到西宁有当地的旅行社负责接待。派车由飞机场接到市里游览。先去了西宁的东关清真大寺。今天是星期五,是一个重要的礼拜日期,到时会人山人海,路上水泄不通,好几条街都会被堵死。趁现在还没有开始,我们能够进到寺里的参观。</h3> <h3>清真大寺离着马步芳的公馆比较近,又到马步芳的公馆去看了看。马步芳是西北地区的军阀,号称西北王。随着解放战争时的兰州,西宁被先后解放,马步芳在西宁再也呆不下去了。他把他的家里所有财产包了几架飞机,通通运到沙特阿拉伯。但是他的房屋是搬不走的。现在成了游客参观的地方。后来马步芳被蒋介石任命为驻沙特大使。但是他再也没有回过台湾,也没有回到大陆。</h3> <h3>星期五的礼拜开始了,看看寺里寺外全是人,非穆斯林就不让再进到清真大寺里面去了。只能在外面观看。</h3> <h3>由于人太多,就有人拿着喇叭进行指挥,维持秩序。这种宗教气氛在北京是绝对看不到的。</h3> <h3>坐了一晚上的火车,在第二天下午到达拉萨。</h3> <h3>拉萨金水宾馆的大厅,很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h3> <h3>第二天先去大昭寺。</h3> <h3>大昭寺里可以照相,但是经堂那一部分是绝对不允许照相的。那这张照片是怎么照的?</h3><h3>首先确认照相机要调整到静音,没有屏幕显示。确保不能使用闪光灯。由于我使用的照相机只能使64的低感光度。所以快门的时间会放得很长。把相机按在栏杆上以消除晃动。还要提防着寺院的僧人不要引起他的注意。真是惊险刺激。怎么样?看效果还可以吧?</h3> <h3>大昭寺房顶是用藏族的方式,特殊的材料打制的,又硬又光,并且不会开裂。这么多游人都跑到房顶上走来走去也不会造成损坏。在建筑方面,藏族人有他们自己的聪明和智慧。</h3> <h3>大昭寺外磕长头的小孩,他好像还背着一个书包。磕长头的什么人都有,但是这么一个孩子,确实让人觉得……。一言难尽。</h3> <h3>布达拉宫的外景。</h3> <h3>在停车场,看布达拉宫的侧面。</h3> <h3>这张像也是在布达拉宫禁止照相的区域照的。这是一个小楼梯间,所以还是安全的。后来看到其他的地方就有人偷偷照相,被人逮住把照相机没收了叫领队来协商解决此事。</h3> <h3>由拉萨去林芝的路上,首先要经过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h3> <h3>尼洋河上的中流砥柱。</h3> <h3>318线的叉道上有一个巴松措湖,很美。人称小瑞士。绿色的湖水,不远处是雪山。</h3> <h3>这后面的雪山好像是叫皇帝的宝座。</h3> <h3>巴松措湖上有一个湖心岛,由木桥连接。岛上有一个寺院,人不多很幽静。</h3> <h3>由巴松措去林芝的路上有一个小水电站,乘车一闪即过,幸亏手快把他抓拍了下来。</h3> <h3>天刚刚放亮就由林芝出发,开始了这一天的旅程。</h3> <h3>西藏江南,这是林芝的南伊沟。</h3><h3><br></h3> <h3>景区进口处的小饭馆儿。</h3> <h3>这里的藏民经常把牛头骨挂在柱子上头。这里头有什么说道就不知道了。在20多年前,有一个藏民非要卖给我一个牛头,要价120元,说是安定国家支援藏区,架不住他软磨硬泡我就买下了。在公司里挂了一年多也没有拿回家去,后来又转手送给一个开饭馆的朋友了。</h3> <h3>一棵大树被风吹倒了,大树根盘根错节,就像一个大屏风一样。</h3> <h3>白桦树与众不同的树干,永远都是最夺目的。我的名字有一个华字,所以对白桦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情。</h3> <h3>走累了坐一会儿,这时候跑来农家一只小狗坐在对面。</h3> <h3>这墙上挂着一个牛头,可是连皮带肉的还没有经过风化。</h3> <h3>色季拉山口海拔4720米。由林芝去看南迦巴瓦峰,要经过这里。今天在这里又是风又是雨,南迦巴瓦峰肯定是看不成了。</h3> <h3>在色季拉山口也看到了骑车的勇士们,他们不顾风雨。不惧高山。能合个影也是有缘。</h3> <h3>从这里居高临下往下,看下面的村寨城市,风景很美。</h3> <h3>在色季拉山口返回林芝的路上。有一个山坡上有一大片粉红色的小花儿,非常的香。</h3> <h3>回到林芝住了一晚上,第二天就开始返回拉萨的路程。人家都说走路不走回头路,但是在西藏里这句话可能就不适用了。无论你是第一次,第二次或者第三次,这里的路上永远让你看不够。时间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都会使你感觉到目不暇接。在新疆的路上我会睡觉,但是在西藏的路上,我的眼睛永远是睁着的。</h3> <h3>国道318线上的路牌4567公里。碑上有很多人写了留言。在318线上,这也算一种风景吧。</h3> <h3>又回到拉萨,这是布达拉宫夜景。晚上去布达拉宫广场,是需要安检的。</h3> <h3>今天是9月22号,由拉萨去纳木错湖。</h3> <h3>在路边休息的时候看到开拖拉机的上午小伙子胸前戴了很多藏族的饰品。于是就要求给他照一张相,藏族小伙子很爽快的答应了。</h3> <h3>在高原上施展一下拳脚。高原反应并不严重,只是不要做太剧烈的运动就可以了。</h3> <h3>每一个山头上都顶着一朵云彩。这样的云彩有谁见过?它又是怎样形成的呢?我曾经询问过气象专家,才知道答案。</h3> <h3>纳木错景区的大门可在纳木错湖几十公里之外哟。</h3> <h3>前几天刚下过雪,所以路边的山上还有雪。但是路上已经没有了。这无疑又是添加的美景,真幸运。</h3> <h3>那根拉山口5120米。在这个山口上可以看到纳木错湖。</h3> <h3>在纳木错湖边停车场,到湖边可以骑马去。</h3> <h3>在纳木错湖边。</h3> <h3>纳木错湖,远处的雪山。</h3> <h3>一路都是风景。</h3> <h3>那根拉山口到拉萨路上随风飘舞的大型经幡阵。</h3> <h3>开往拉萨的火车。</h3><h3> 这真正是离天最近的火车。</h3> <h3>  这个就是藏族人民离不开的青稞麦。</h3><h3>现在正是青稞收获的季节。</h3> <h3>9月13号,今天启程去羊卓雍措湖。</h3> <h3>出拉萨不远,拉萨河很平静,像一个湖一样。</h3> <h3>这是冈巴拉山口4790米。翻过这个山就是羊卓雍措湖了。身后是来的路,蜿蜒曲折。群山之颠,风起云涌。</h3> <h3>在冈巴拉山口的较高处,看羊卓雍措湖的石碑和下面的羊卓雍措湖。</h3> <h3>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h3> <h3>冈巴拉山口4790米。</h3> <h3>冈巴拉山口到江孜的路上。</h3> <h3>羊卓雍措湖。</h3> <h3>羊卓雍湖到这里头就终止了,这是一片开阔的草地。</h3><h3>羊卓雍措湖两山夹一水的地势到这里改变了。到这里地势又逐渐抬高。</h3> <h3>乃钦康桑雪山,海拔7191米。这里是卡若拉冰川,拍摄地点,海拔5020米。</h3> <h3>卡若拉冰川。来的路上风光明媚,到了山顶却是雾气很重,无法照相。</h3> <h3>离开乃钦康桑雪山,天气又变好了,一路上风景很好。</h3> <h3>这个湖看着很像羊卓雍措湖,但不知道它的名字。</h3> <h3>江孜抗击英国侵略的英雄纪念碑。英国人当年可真是侵略的脚步无处不到,这么偏远的地方都不放过。</h3> <h3>江孜古堡。</h3> <h3>这是帕拉庄园曾经的主人。他是一个典型的西藏的奴隶主。在59年西藏叛乱的时候,跑到外国去了。他的家就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经济极其落后的藏族地区,奴隶主的家却极尽奢华。</h3> <h3>奴隶主不但剥削奴隶的劳动力,并且对奴隶的生命有绝对的支配权。这是展出的用奴隶的头骨做的碗,还有有奴隶的腿骨做的手把件儿。</h3><h3>要不是有实物在这儿,任凭人们怎么说,都不会使人相信。</h3> <h3>扎什伦布寺的大门并不起眼,但里面却是气势恢宏。有些大殿里是不允许照相的,但是如果交费就可以了。</h3><h3>那佛到底允许不允许照相呢?</h3> <h3>扎什伦布寺里很古的路,很老的树。每天都迎来新来的人。</h3> <h3>摇一下钟,相当于念一遍经,以增加自己的福气和运气。</h3> <h3>扎什伦布寺内。</h3> <h3>扎什伦布寺内的僧人在行什么仪式?他们做他们的,你看你的,各不打扰就好。</h3> <h3>再过几天就8月15了,月亮也快圆了。</h3> <h3>在日喀则住的地方。</h3> <h3>9月14号是在西藏旅游的最后一天,今天由日喀则到樟木。在樟木住一晚上就过关到尼泊尔,开始去尼泊尔的旅行。</h3> <h3>早晨的光线变幻莫测。</h3> <h3>西藏的景都在路上。新疆的风景儿,在景点里。如果在车里只是昏昏欲睡,那最好不要去西藏了,还危险。</h3> <h3>318国道上的5000公里处。</h3> <h3>这个藏族小伙子要搭车到30多公里以外的地方。他叫强巴。</h3> <h3>去樟木口岸和珠峰大本营的必经之地嘉措拉山口,海拔5248米。</h3> <h3>高原上天气变化很快,一会儿浓云密布,一会儿晴空万里。</h3> <h3>这样的美景随时可见。</h3> <h3>蓝天上的白云给山峰戴上了一顶黑色的帽子。</h3> <h3>远处的雪山是希夏邦马峰,海拔8012米。</h3> <h3>这条路通向西藏高原的边缘。远处就是喜马拉雅山系。</h3> <h3>这里的海拔高度是5050米。远处三个方向都能看到雪山。再往前走,就是世界最著名的大下坡,从聂拉木到樟木会下降到海拔2000米。再往下一直可以通到尼泊尔。</h3> <h3>高原边缘是一块巨大的开阔地,相当的平坦。他到底有多大,也说不清楚,汽车跑了很长的时间。</h3> <h3>风很大,头巾都戴不住。</h3> <h3>压不住内心的喜悦,在这高原的尽头,奋力向上跃起。啊,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我来了!!!</h3> <h3>聂拉木的位置还比较高,所以这边的山上没有树没有草。</h3> <h3>樟木的海拔在2000米左右,这是一座挂在悬崖上的村镇。</h3> <h3>山沟那边的小镇是属于尼泊尔的。在山沟这边中国的路上,可以把它看得清清楚楚。</h3> <h3>这是连接中国和尼泊尔的一座大桥,底下的河叫波曲河。2013年9月15日我们就从这个桥上通过,到尼泊尔去游览。</h3><h3>现在五年过去了,嗯,很多场景还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它做成美篇,为了记忆,也便于和朋友分享。</h3><h3>谢谢朋友观赏我的美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