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我能为您做什么[原创作品]

文沐心[原创作者]

<h3>  </h3> <h3>这些都是父亲40多岁时写的毛笔字<br></h3> <h3>  题记: 母亲因病医治无效,不得已离开了我们,离开了我的父亲。母亲健在的时候,父亲有母亲陪伴,我们很少焦虑。因为母亲的离去,我们想父亲就自然而然多了起来。</h3> <p class="ql-block"> 从我记事起,就知道父亲远在他乡读书,然后工作。他读的是简师,听父亲讲,因为当时国家缺教师,他读的是相当于教师速成班,并且好像没到毕业时间就让他们参加工作了。父亲在学校是一个品学兼优的美男子。(我听父亲的同学这样描述上学时的父亲:高高的个子,穿一件长袍马褂,一根长长的围巾搭在脖间,白皙的脸上总是挂着一丝笑,写得一手漂亮的字,被同学们堪称美男子姜先生。)</p><p class="ql-block"> 那时,我们常常盼望父亲从学校回家,因为他只要回家,家里就像多了很多快乐与温馨,还会带回来又香又脆还又甜的饼干,煞是好吃,我们分到饼干常常舍不得吃,总喜欢留在手里多闻一会儿。冬天时,父亲还会带回来织好的毛衣,那是父亲用业余时间为我们织的毛衣,我没看过他织,却看过他织毛衣的针子,是那种一头尖,另一头有个类似算盘珠子套在上面的,听父亲说,那是留控制毛衣滑扣用的。</p> <h3> 父亲结婚前,父亲的父亲~~我的祖父已经去世了,父亲的母亲~~我的祖母,在父亲结婚后第六年去世了。 父亲求学的地方离家有六、七十公里,开车也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而父亲来去都是靠步行的,因此,他每次回家脚上都会被磨出大大的水泡。也许是因为要节省时间,父亲花了50块钱,买了一辆羊角笼头自行车,陪着父亲三十多年。父亲外出时,喜欢让我们坐在车子的后座上,我们感觉非常幸福。</h3><h3> </h3> <h3>  我上到四年级的时候,父亲大概因为看母亲太劳累了,就申请调回本地工作了。白天除了搞好自己的工作外,业余时间就帮母亲做家务或者干农活。再剩下时间就指导我们的学习。父亲最爱用他讲评过的学生废考试卷对折起来,摘抄一些好词好句让我们背,理解给我们听,现在我还记忆犹新:"业精于勤荒于嬉""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契而舍之,朽木不折‘’等,直至现在,我对这些都特别感兴趣。</h3><h3> 我们长大成人时候,父亲教育我们:生活上要向低标准看齐;工作和学习上要向高标准看齐。我们都努力践行着。</h3> <h3>  父亲很聪明,他从来没有拜谁为师,却能做一手很好的木匠活。我姐姐结婚时的嫁妆全都是我父亲起早带晚做的,做得特别精细。尤其是脸盆架子,用搜锯做"囍"上面还做了两只喜鹊,特别漂亮。大姐出嫁那天,当村上人得知嫁妆是父亲做的时候,都不停地夸父亲能干。可父亲却没有心思听他们的夸赞,独自倚在门旁心疼大姐出嫁抹眼泪,那一幕,至今仍历历在目。</h3> <h3>  父亲,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三弦、二胡、风琴等乐器,他操练起来,特别熟。我们小时候,替父亲磨过墨,看父亲为庄里邻居写春联。喜欢看父亲与人下棋,总喜欢守在旁边用手捧着父亲吃下对方的棋子,看父亲赢了一局又一局,特别开心。我也跟着父亲学会了下棋的基本步骤。父亲的乒乓球打得相当漂亮,父亲曾经耐心地教过我,什么上旋球、下旋球、浮圈球等,遗憾的是,我还没来及把父亲棋技、球技、书法、琴法学全,父亲就老了。</h3> <h3>  时光总在不经意间流走了,真的是匆匆太匆匆。</h3><h3> 我未曾想过,父亲苍老得这么快,从高血压引起脑梗导致老年痴呆,只是几个月时间,就痴呆得不认识他的亲人了,母亲离世了,他都不知道我母亲去了哪里了,但是,当我们在父亲跟前提到母亲时,还是明显能看到父亲哭泣的表情的,有时也竟然会流出泪来。</h3> <h3>  父亲老了,我们却还没退休,照顾父亲的重担就落在哥嫂身上,我们只有周末和节假日,才能有空去看望我的父亲,拉拉父亲的手,感受着父亲永恒的温暖,陪父亲在楼宇间的小道上或广场上慢悠悠的走走,我们说古诗上句让父亲说下句,我们说乘法口诀的前半句,让父亲说结果,虽然父亲吐字已经不清楚,但是我们听到父亲的声音还是很开心的。我们多么希望用尽一切办法能唤起父亲因老年痴呆而导致已经失落的记忆啊。我不知道,除此之外,我还能为父亲做些什么呢?</h3><h3> (图中从左到右分别是我的嫂子、父亲、哥哥)</h3> <h3><font color="#010101">  写完此文,已是深夜12时57分,而我全无睡意,想了很多很多……这夜我失眠了。</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