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们的青春记忆》回顾展于2018年9月27日上午在蒙城县博物馆展出。</h3><h3> 开展以来,参观者络绎不绝,好评如潮。</h3><h3> 蒙城县上海知青联谊会副秘书长薛松鹤作为联谊会的“形象大使”在展厅现场接待来自各方的观众,亲自讲解,拍摄视频,播发微信报道。</h3><h3> 我在上海制作此美篇,让乡亲们、知青们、好友们如同身临其境,感受浓浓乡情。</h3><h3> 视频和现场照片由薛松鹤拍摄。人物特写由张荣国从视频截图、修图。回顾展照片原图由张荣国从资料库选出。说明文字除注明出处的均由张荣国撰写。</h3><h3> 本美篇每天更新,仿佛日记。</h3> <h3> 蒙城建筑工程学校(蒙城四中)高三1O班的同学在葛光老师的带领下,今天下午参观了“青春记忆"展览。我是第一次接待了那么多的高中生,我也是第一次感受到这些高中生对上山下乡那段历史了解的渴望。 在我认真讲解之后,同学们给了我热烈的鼓掌,使我心潮涌动! 我给他们拍了合影并作了采访。 (薛松鹤,2018.10.05)<br></h3> <h3> 坛城丁楼村八十多岁的高秀英及老伴和闺女等赶来博物馆观展。高大娘说她曾为刚下放到他们那里的二位上海知青和五位蚌埠知青做过饭,关心他们。(薛松鹤,2018.10.05)<br></h3> <h3>这两位女士的回忆,真挚至诚。张清华老师,您听见了吗?</h3> <h3>孙玲演的话剧叫《风华正茂》,她饰演一位老师,是主角,戏份很重,我去看了,演的很好!(万曼影,2018.10.05)<br></h3> <h3> 张清华是北郊中学68届高中生,下放罗集公社。后到蒙城师范读书,毕业留校任教。后又调到一中。她教学认真,学生反应佳,为人谦和,她担任班主任的班级都能评上优秀集体。婚后调到丈夫工作所在地——江西新余钢厂,在钢厂子弟中学任教。由于她所教的班级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遂被提拔为数学教研组组长,年级组长。后因身体原因(三次大手术),提前退休回到上海。热心于联谊会活动,尽其所能参与捐款。后因病情严重,不幸去世。真是可惜!</h3><h3> 她是我的好友,经常有书信往来。病重期间我多次去她家。手术前,我和邱立心一起代表联谊会去医院,送去了营养品和补助款。</h3><h3>(万曼影,2018.10.05)<br></h3><h3><br></h3> <h3> 宋淑玲,蒙城二中1999级学生。曾接受过上海知青联谊会资助完成学业。蚌埠医学院毕业。现任蒙城县立仓镇卫生院妇产科大夫,她和同为二中毕业、又同在立仓医院的丈夫赵医生,以医术精湛、态度和蔼获得了当地老百姓的高度评价,具有上佳的口碑!说他们是成功人士,当不为过。(万曼影,2018.10.05)</h3><h3><br></h3> <h3><br></h3><h3>蒙城逍遥路小学赵晏泽同学是宋淑玲之子,其留言率直稚气,令人忍俊不禁。</h3> <h3>这几年,宋淑玲通过我,向联谊会捐款好几次!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夫妻的举动,给了孩子耳濡目染的影响。去年夏天, 我到立仓参加"荷花节"活动,他们全家来看我,儿子赵晏泽说,妈妈捐款,我也要捐。当时就给了我三百元。我说,孩子,你哪有钱啊?他说,我问妈妈借的。我说,那不行,等你有了钱再捐吧。这次影展,他们一家四口来到我下榻的宾馆,孩子从笔记本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三百元,交到我手里。我边给他开收条,边问,孩子你有钱啦?他挺自豪地说,我做家务挣的!宋淑玲在一旁说,他帮我干活,我一天给他一块钱💰 。大家想想,这三百块钱是他做了三百天家务才攒起来的呀!我手里拿着这些钱,不由得眼眶湿润了。由衷地认为,我们对二中的捐资助学,虽然只有每年一万元,但却产生了强烈的、深远的社会影响和效应,培养了下一代的美好心灵。这是有意义的,是有价值的!(万曼影,2018.10.05)<br></h3><h3> 万曼影的关于宋淑玲儿子捐款的叙述,令人感动😹让爱代代相传!(慕离晓,2018.10.05)<br></h3> <h3> 刚才,我看到了有两位学生在"青春记忆"留言本上的留言,虽然我没能见到她们,但她们真诚朴素的语言,一如我们当初学生时一样,满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愿徐可欣、胡艳两位同学勤奋学习,更好地报效祖国! </h3><h3>(薛松鹤,2018.10.04)<br></h3> <h3> 昨天下午,上海沪隆棚业的陆琳、李军带外甥女徐蓬雪一早从上海开车七个多小时,赶到蒙城博物馆观看老知青展。他们家住立仓中陆前李村,常听村里老农常谈起,七十年代初下放在队里的三位上海女知青(张荣国注:何伊萍,何文影,储宏年)及后来帮助庄里贫困生的故事。我为他们作了讲解并与他们合影留念! (薛松鹤,2018.10.04)<br></h3> <h3> 钟远称,上海市长风中学初中1969届,1970年4月赴蒙城县立仓公社闫楼大队张香店生产队插队。</h3><h3> 与太太自驾专程从上海到蒙城参观回顾展。</h3> <h3>吴亚彤(前排右1)与生产队队长孔德富(前右2)、插队小组同学黄盈(前左1)、(后排左起)洪之平、赵端庆、蔡心源在知青屋前合影。</h3> <h3> 吴亚彤2008年捐建的“知恩桥”,方便了乡亲们出行。</h3> <h3>吴亚彤与朱纪英大娘。</h3> <h3>钟远称(后排左4)</h3> <h3>前排左起:奚培忠、路德行、罗翊、(本地青年)。</h3><h3>后排左起:侯革雄、钟远称、陈嘉林、张荣国。</h3> <h3>前排左起:褚力行、毛庭范。</h3><h3>后排左起:钟远称、黄光中、吴子申。<br></h3> <h3>左起:钟远称、杨玉萍副县长、王佩玲、万曼影。</h3> <h3>蒙城县上海知青联谊会向蒙城二中捐资助学。</h3><h3>左起:慕离晓、邱立心、虞竹梅、万曼影、牛群副县长(挂职)、钟远称、支正明。</h3> <h3>张建同,政协蒙城县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庄子研究会会员。著有《蒙城老物件》一书。</h3> <h3> 原赤塘公社赤塘大队许老庄生产队许同飞今天带着孙女来看知青展。看到他在留言本上留下的一手好字,我采访了他。他谈起了记忆中的张荣国、陈嘉林等知青当年在赤塘实干的情况… (薛松鹤,2018.10.04)<br></h3> <h3>@松鹤雪 杨文山90年代初是蒙城县计划委员会的主任,后任蒙城县副县长,再后任亳州市政协主席。(侯革英 微信)<br></h3> <h3> 王海华,“知青二代”。其母亲黄红,上海市复兴中学高中1967届学生,1969.01.10赴蒙城县立仓公社高皇大队圩东生产队插队。安徽农学院毕业,教师。</h3> <h3>王海华:“这是我妈妈!她那时比我还年轻。”</h3> <h3>《我们的青春记忆》第二章“融入蒙城 · 青春飞扬”中有立仓公社高皇大队圩东生产队插队小组的合影。前排左起:钮若亮、阴鹤生、朱军、杨鹃、黄红、包佩璋。(圩东插队组共7位,此照片上缺戴曙)</h3> <h3> 王怀然(右1),87岁高龄,慈眉善目,精神矍铄 ,专程到博物馆看回顾展。</h3><h3> 他曾于1971年至1979年任蒙城县知青办主任,关心知青,指导知青,呵护知青,为知青仗义执言。我们都敬仰他,视他为“娘家人”。</h3> <h3> 少年如诗,青春如歌… 这两天,来参观知青老照片回顾展的人很多,特别是上了年纪的干部教师和老乡观后都非常激动,他们纷纷留言。今天原乐土公社的付向东老乡向我讲了很多那时的人和事,现转发给大家。(薛松鹤,2018.10.02)<br></h3> <h3> 现在上海工作的蒙城籍青年,专程从上海回蒙城看这个回顾展。</h3> <h3>
感谢吕琍的大忽悠,让我参加了这次活动!感到了心灵的震撼,灵魂的洗涤,三观也有升华!我为没来的朋友感到遗憾!因为这是一次载入史册的活动!我,参加了!我骄傲!走在大街上,坐在饭店里,多次被人拦截,说你们是上海知青,你们来参加这次活动了,你们是多么的了不起…… 吕琍成明星网红了,因为她接受了采访,上电视了,上蒙城网了,被人认出来了!人家又采访她了,热闹极了![耶]
一一孙陈宝 (乐土公社上海知青)<br></h3> <h3>张荣国接受记者采访。</h3> <h3>万曼影接受记者采访。</h3> <h3>郑育岗接受记者采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