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东 施 效 颦”</b></h1><h3><b> “东施效颦”是个很古老的典故,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br></b><b> 春秋的时候,越国有一位美女名叫西施。美丽之极,倾国倾城。无论举手投足,还是一颦一笑都惹人怜爱。淡妆朴服的西施,不管走到哪里,都有很高的“回头率”。<br></b><b> 西施有心口疼的毛病。有一天,她的病又犯了,疼得她手捂胸口,双眉皱起,更显得娇媚柔弱。<br></b><b> 在西施的邻村,有一个丑女,名叫东施。不仅长的丑,而且没有修养。她平时举止粗俗,粗声大嗓,却一天到晚做着当美女的梦。今天穿这样的衣服,明天梳那样的发式,却仍然遭人白眼。<br></b><b> 这一天,她看到西施捂着胸口、皱着双眉的样子,竟博得这么多人的好感与同情,因此,回去后也学着西施的样子,手捂胸口、紧皱眉头,在村里走来走去。哪知这丑女的矫揉造作,使她原本就丑陋的样子更难看了。结果,乡间的富人看见丑女的怪模样,马上把门紧紧关上;乡间的穷人看见丑女走过来,马上拉着妻、带着孩子远远地躲开。人们见了这个怪模怪样模仿西施心口疼,在村里走来走去的丑东施,就像见了瘟神一样。<br></b><b> 东施只知道西施皱眉的样子很好看,却不知道她为什么美,而去简单地模仿她的样子,结果遗笑后世。<br></b><b> 这是《太平寰宇记》卷九六里讲的一个故事。后来人们就用“东施效颦”来比喻不知道人家的好处和本身的缺点在哪里,胡乱模仿,结果留下笑柄。</b></h3> <h3><b> 古往今来,非但人群里有“东施效颦”的,就是在古董行里,“东施效颦”的也不少。</b></h3><h3><b> “仿前朝”是古已有之的。因为仿得惟妙惟肖,也曾留下很多佳话。比如沈周的《仿富春江图》,历代大家的《仿清明上河图》,又如清朝康、雍、乾几世仿宋朝五大名窑,精品叠出,蔚为壮观。这些都是在认真研究前朝精品,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基础上的再创造;是吸收前代形神、吃透前人精神而后胸有成竹的再创造。绝不是像东施一样,简单的形似和材料的接近。<br></b><b> 现在更多充斥古物市场的,太多“东施效颦”的产物,遑论“仿品”,叫它们“工艺品”都有些牵强。亏了那些卖家还信誓旦旦、指天说地、赌爹骂娘地忽悠,真不知是物的悲哀,还是人的悲哀。</b></h3> <h3><b> 在我的藏品中,就有一件“东施效颦”的油灯。很显然,这是一件二龙戏珠酱釉灯。单独地看,这也是一件不错的明代灯具,有19厘米高,灰泥浆胎,施酱黄釉,仰莲花瓣口,主体图案是两只戏珠龙,楞形灯柱,杆栏式饰件围出灯承和底座,整体纹饰丰富,在民窑的物件里,算是件不错的东西。</b></h3> <h3><b> 但藏灯人知道,这是一件明代仿元代二龙戏珠灯,无论从形体还是纹饰,都“像”,但又绝无风神。酱釉浅而不匀,二龙臃肿呆板,匠气十足,毫无神气,无性情所以无个性;无生机所以失意蕴;无头脑所以没文化。</b></h3><h3><b> 哎!真是个“东施效颦”的“丑”家伙!</b></h3> <h3><font color="#ff8a00">王军云,牧斋主人。喜文乐画好收藏,宅于一室,琢文作画品收藏,牧山牧水牧身心。所好皆出本心,每有所获,欣欣然,淘淘然。献于诸君,倘博一笑,幸甚;若得共鸣,幸莫大焉,或曰阿弥陀佛,同道同道!</font></h3><div><font color="#ff8a00">热门评论(0)</font></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