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十一就要到了,几位同事相约去一趟宝鸡,游一下著名的太白山,亲近名山大川,放松一下一直紧绷的弦,远离喧嚣的闹市。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中,出发那天天刚蒙蒙亮,我们如期在集合点相遇,装车加油,赶到高速路口已是早上七点半,意外的是高速因故封闭,一时间我们不知去向,车在市区漫无目的地转圈。</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闲聊之中说起了种种的唠叨和不顺,几个人商量就近游玩放弃远行计划。来一个住农家,就近乐。我大兰州堂堂省会城市,可圈可点的名胜古迹寥寥无几,唯有兴隆山是理想的去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轻车熟路,不到半个小时我们就来到了兴隆山的腹地,这里青山环抱,松涛阵阵,若是夏天这里是绝佳的避暑盛地,十一的天气多少有一点凉意。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86年部队移防榆中驻地,兴隆山常来,但距离兴隆山不远的地放有一座山叫马衔山。聆听过马衔山许多神奇的传说,却一直不曾涉足,未免有些遗憾。马衔山为甘肃省榆中县与临洮县交界之分水岭,地处兴隆山南侧,呈西北、东南走向。海拔3670米,山顶常年白雪皑皑,有如平川,宽约8至10公里,长约40至50公里。其高耸的地势和严寒的气候条件,使马衔山的地貌景物与周围截然不同,而与号称地球三极的青藏高原类似。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相传,马衔山原名空头山,后以“山有野马数群,土人围之,马皆化为石”传说故事改名马寒山,后又改名为稀薄地山,相传汉武帝西巡时来过此地。民国年间更名马衔山沿用至今。</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最为神奇的是,相传马衔山盛产一种黄玉,黄如板栗,润如黄油,这种玉由于独特的自然环境,具有辟邪,消灾,养生的神气功效,经专家鉴定质地胜似和田玉,是收藏爱好者可遇不可求的上等佳品。几经打听,多次折腾,我们终于来到马衔山脚下,当地老乡告诉我们已经封山,车不能上山。站在马衔山下,一览无余的大山秀川,层层梯田花海,一条柏油马路在山上蜿蜒曲折,无限延伸,画出一条美丽的弧线,仿佛系在山神美女腰间的丝带。山脚下一个个美丽的村庄依山而建,犹如镶嵌在飘带上的宝石。顿时脑海中的一切私心杂念乃至烦恼忧愁洗劫一空,一时间,没有去远游的失落感荡然无存,连喊值!值!值!</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远远望着马衔山顶峰的皑皑白雪,想着马衔山一系列的神奇传说,难免因没有上山产生了一份苍凉和遗憾,我突然对马衔山有了朝圣的冲动 。带上简单必需品,沿花海栈道而上,总想多看一眼这熟悉而神秘的马衔山 ,到了栈道的尽处才突然发现,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要去马衔山中间还要翻越一座大山和一条河,还有陡峭的山崖,更让人望而生畏的是这中间的灌木,荆棘,根本没有路可言。带着试试看的想法,我们摸索着前行,下到悬崖的的底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误入一条从无人走过的路 ,脚下全是腐烂的树叶,一边清理枝条荆棘,一边摸索前行,走走停停。退出已不可能,但前方的路怎么走心里完全没有方向。这时候由于树木茂密,光线十分黑暗,腰直不起来,几乎是匍匐前进,空气中弥漫着浓厚的泥土味,四周死一般寂静,唯有我们艰难行走的喘气声。脸上手上被划破,树叶填满了挎包,衣服划破都全然不顾。这时候我们想如果出现蟒蛇或者狼之类的该怎么办?为了鼓劲,我们用呐喊给自己壮胆,一路上捡蘑菇,讲笑话,唱歌尽量减轻压力,放松心情。几个小时过去了,我们隐隐约约听到小河的流水声,大家顿时沸腾起来,再经过几十分钟的艰难跋涉,远远的看到一处亮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亮光越来越近,当走出树林的那一刻,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块绿茵茵的草地,一条小河延山沟奔流而下,顿时阳光,鲜花,红叶,欢唱的小鸟环绕着我们。抚摸着小河里清澈的泉水,犹如马衔山献给兰州人民的一份厚礼。我不敢相信,这是哪里的人间仙境,世外桃源。我们在河沟里捡石头,照相,戏水竟然忘记了我们的初衷,就像久别的孩子来不及看看母亲的容貌,一头扎进母亲的怀抱尽情地欢唱。</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仰望久违了的马衔山,乍看并没有什么特别,她没有三山五岳那么雄伟,也没有名山大川那么壮丽,但她从不张扬,有着其他山脉没有的内敛。山顶是皑皑白雪,雪线以下是郁郁葱葱的灌木,从雪山流淌下来的雪水灌溉了山下大面积的土地,养育着这里的百姓生灵。</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山沟里我们遇见一位登山探险者,他沿河而上,谈话中我们才知道这里才是马衔山的底部,只有爬到马衔山雪线以上才能看到马衔山的壮观,但要上山必须装备齐全,花一天的时间,下山也要到晚上了。由于我们并没有充分准备,也就没有上山,沿探险者来路返回。</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马衔山脚下我始终没有找到马衔山黄玉,也没有看到半山腰的金龙池、金龙庙、仙人洞、虎狼洞之奇妙景观,以及山顶的导航站,但这次旅行给我的记忆却是刻骨铭心的,给我的影响甚至是脱胎换骨的。我想马衔山的神奇就像黄玉一样神秘,大山的厚重和神秘远比我们想象的要神圣的得多,我对马衔山的了解才刚刚开始。我惊叹马衔山的博大精深,我佩服探险者的坚韧和勇敢。</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回到出发地已是下午3点多钟,我吃了我有生以来最可口的美食,带着满满的收获,返回途中,接到同是一大早出发去西安游玩朋友的微信,说他们在高速上堵了一天,我庆幸我们的选择。</span></p><p> </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虽然没有探险者登顶的喜悦,没有看到马衔山美玉的圆润,但马衔山给我的印象是深刻的,更欣慰的是我亲近马衔山的夙愿得以实现,遗憾的是还未曾经历马衔山 “一日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奇特景观,没有聆听马衔山大石马、小石马、石棺材、金龙池的美丽传说,也没有亲眼目睹马衔山养马场的奇特壮观。其实,马衔山的神秘与博大远不止这些,马衔山!我还会来的,我一定要揭开您神秘的面纱,奉上我最真诚的祝福!</span></p><p><br></p><p><br></p><p><br></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文/ 金石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摄影/清波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18年10月1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