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河西走廊于我而言,一直充满了一种“出塞”的悲壮情怀,自幼所熟记的大唐诗人们留下千古传唱的边塞诗句总是让我生出一种对“出塞”的向往和期盼的豪情,有着无限的遐想。没去之前,总觉得大漠的色彩是单一的,灰色的天空,灰色的山峦,灰色的土地,漫漫黄沙戈壁,苍凉荒芜,“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最好的写照。可当我遇见七彩的丹霞,火红的石壁,炫彩的日落,碧蓝如洗的青海湖 ,绵延千里黑色峻峭的祁连山,顶端白皑皑终年不化的积雪,融雪冲刷而出的绿洲上 一片片金灿灿丰收景象的田野,山坡挺拔笔直茂密的原始森林,山间谷地河水流淌 ,广袤丰盛的大草原上零星分布的牧人的院落,在草原上自由放牧的牛羊群如星星般耀眼,彻底颠覆了我的观感,让我惊叹、喜欢,心旷神怡,一刻都不愿意挪开眼睛。</h1><h1> 雄才伟略的汉武大帝遣张骞凿空西域,为打通和经略这条河西走廊,无数汉家将士浴血奋战,忠骨销魂,长眠于戈壁大漠,祁连山连同咽喉一般的河西走廊成为了汉帝国的版图,汉武帝在此“列四郡,踞两关”,选择以这样一种方式将他经略西域的梦想留在了河西走廊,千古丝路由此繁盛。两千多年来,云烟聚散,武威,张掖,酒泉和敦煌的名称依旧,仍是河西走廊最核心的四大绿洲。 </h1><h1> 此次河西之行,在张掖和敦煌驻足,途经酒泉,因假期有限,与武威失之交臂。我行走在敦煌和张掖的街头,带着诧异之感观察着,这与我从电影和小说中得到的沙漠绿洲的印象是多么的不同,早已不见了丝路时代的漫漫风沙、灌丛、干渴的驼队响着悠扬的驼铃声、翩翩起舞胡姬的美丽影子和风情万种的驿站老板娘的回眸一笑,这些古老的绿洲承载起的完全是一个个现代化的城市,是河西走廊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心中怅然的同时,却更能感悟到汉武帝的智慧与深远的眼光。
“广地万里,重九泽,致殊俗,威徳于四海”此乃汉武大帝之毕生夙愿和万丈的豪情。<br></h1><h1> 敦 煌</h1><h1> 敦煌于国人而言,是一个特殊的地理单元和文化单元,深踞戈壁大漠,河西四郡之最西边,扼东西经济文化交流之咽喉,意为盛大辉煌之意,承载了太多的历史、文化和宗教,文明的光芒泽被四方,中古时期的宗教和社会生活以及灿烂的石窟艺术, 以一种智慧的目光注视着时代和世界,令我们去探询。</h1><h1> 敦煌于我而言,是故去的母亲未能成行的一个遗憾。</h1><h1> 我于下午四点去了月牙泉,太阳正当顶,耀眼得睁不开眼睛,人群熙熙攘攘,到处弥漫着国人旅游的喜感,每个人都在第一眼见到沙水相依的月牙泉后发出了抑制不住的啧啧称奇赞叹后,以十二万分的热情投入照相的热情中,我总觉得这份热闹离我太远,避开喧闹的人群,我慢慢的朝月牙泉的另一个方向走去, 这里朝着北面,远离鸣沙山开辟出来的游玩区域, 我选了个地方坐下,远眺被鸣沙山环抱着的月牙泉,依泉而建的古朴素雅、错落有致的月牙阁,水光与沙山相映,在这里向世人展现着大自然的神奇。</h1><h1> 我在这里长久地坐着,与它默默相望,太阳渐渐西下,我静静地邂逅了一生中最柔美温情的落日,静静守候了一场不期而至的绝美黄昏。眼前的沙丘蜿蜒起伏,划出美妙的曲线,而夕阳的光辉则让沙丘的起伏划成了明暗的剪影,是一种单色而简洁的美丽,纯净得让人心醉。落日是短暂的,人们都说大漠黄昏的天空是悲情的,看着此时沙水相依的月牙泉,有着一种佛性的温柔,有着一种独影无尽寂寥的孤独,在这个深秋、这个暮色、这个敦煌、这个鸣沙山、这个月牙泉,这一刻,心里的悲伤不断涌出,我想到的人,是刚刚离世的母亲,我总觉得人往生之后,会存在于万物之中。母亲离世后,反而觉得母亲存在于周遭的一切事物中,会在街头擦肩而过,会在陌生人中忽然发现她的身影,会在某个我们共同记忆的瞬间浮现她的音容笑貌。这样想着,就慢慢超越了悲痛。如果天堂也如月牙泉这般的温柔美丽,我想母亲定会非常的喜欢。</h1> <h1>孤独的百年旱柳,默默顽强的守望</h1> <h1>沙水相依,佛性的温柔</h1> <h1> 莫 高 窟</h1><h1> 弹指间,沧海桑田,千年只在一瞬间,顶礼膜拜的岁月虽已荡然无存,可是北魏的壁画,悲天悯人的大唐佛像,曼妙舞姿的飞天……却让岁月成为了永恒,不朽的岩石赋予了佛像们一种接近永恒的气质,让千年后到来的我们,依然能感受到超然独特的沉静与智慧,让每一个观者内心宁静、平和、遐思无限……</h1> <h1> 阳 关</h1><h1> 大漠的日出,是清冷寡淡的,却与茫茫戈壁完美契合。阳关,是古代所谓中国和西域的划界点,雄踞于丝绸之路南道的起点,汉唐时期,无数使者,官吏,僧侣,商人,文人雅士经此前往陌生的异邦,在此抒发离愁别绪。在中原诗人的笔下,这里是文明世界的终点。斗转星移,世事变迁,唐代以后,这座历史名关逐渐荒废湮灭于流沙之中。 </h1><h3><br></h3> <h1>到阳关时,太阳刚刚升起</h1> <h1> 阳关,现今只余这个古老的烽燧任世人凭吊逝去的风华。 城池的变迁,使真实的历史隐匿于黄沙的深处,再次探访久远岁月的故事,茫茫黄沙之上,空留几许残垣断壁,一碧如洗的天空,鸟鸣凄凄,让人徒增几分怅然和向往。 </h1> <h1> 迈入栅栏之外的古道 ,从此就走出了大汉帝国的边境。"西出阳关无故人",抒发了出塞之人对前途的忐忑和对故土亲人的眷恋和不舍之情。</h1> <h1> 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h1><h1> 这里是明长城最西端的起点,修筑于祁连山一黑山最狭窄处,背靠祁连,俯视茫茫戈壁,给人一种威严肃杀慑人之感,扼守着河西走廊的咽喉,替帝国抵挡着威胁,是"丝網之路"通往西域的必经之地。明初, 征虔大将军冯胜在此选址建关,经过100多年的修筑,黄沙漫漫的大漠中拔地而起一座巍峨城池。自此,多少岁月更替,一 代代将士远赴边疆,戌守着冷峻无言的嘉峪关,在月光下咀嚼着思乡的酸楚。我登上关城,极目远眺连绵起伏的巍巍雪山,茫茫的戈壁 、黄沙使人茫然,颇生天地悠悠之感。</h1><h3><br></h3> <h1> 关城东门外的一池碧水,在柳树的掩映下,第一雄关的倒影却也是温柔的</h1> <h1> 城中的古戏台上,正咿咿呀呀的唱着我不知晓的戏文</h1> <h1> 大漠的朔风太过凄冽, 600多年来将古城磨蚀得愈发粗砾,想来古人必定感谢这西北雄关的肃杀刚劲,因它镇守住了江北江南的平和温柔。</h1> <h1> 如今嘉峪关市,已是在绿洲之上高楼林立,交通路网交织,繁忙的新兴工业城市。</h1> <h1> 张 掖</h1><h1> 汉武帝以“张国之臂掖”而命名,取“断匈奴之臂,张汉朝之臂掖”之意,从古至今都是河西走廊的一颗“明珠“。</h1><h1> 巍巍祁连山绵延千里横亘张掖全境,滔滔黑河水穿越绿洲直奔内蒙居延,冰川雪山、森林草原、绿洲沃土、湿地芦苇、七彩丹霞、峡谷湖泊、戈壁沙漠等极端地貌交相辉映,形成了鬼斧神工、风光奇绝的自然景观,自古有“塞上江南”之美誉。大自然以其从未有过的慷慨将无数景观奇迹般地交织在一起,组成了一幅憾人心魄的动人画卷,做了一次无比奢华的全景展示。</h1><h1> 富饶的张掖,居然是全国最大的地(市)级玉米制种基地,并获得全国唯一的种子国家地理商标证书。</h1> <h1> 七彩的张掖丹霞地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个下午的守候,只为日落那一刻的美丽,相机不能记录下落日的美丽,却已无憾,记在心里。</h1> <h1> 美丽的祁连草原</h1><h1> 在祁连山北麓的山脚下,有一片水草最为丰美的草原 。深秋金黄色地毯式的草原一直延伸到祁连山脚下,一群群牛羊点缀其中,远处的祁连山白雪皑皑,直耸天际,整幅画面充满了田园牧歌式的静谧。当我们在祁连山东部蜿蜒曲折的山谷和森林间穿行,翻过焉支山就会与这片金灿灿的万顷草原相遇,眼前不禁豁然开朗,心里不由为之震撼。</h1><h1> 蓝天、白云、草地、不知名的野花。还有那山坡上的玛尼堆四周的经幡随风飘动,给草原平添了神圣的色彩,心中对自然的敬畏、虔诚油然而生。</h1><h3><br></h3><h3><br></h3> <h1>天境祁连……卓尔山</h1> <h1> 神奇的大自然,祁连山脉将南北分成了截然不同的两个气侯类型,造就了不同的自然风光。祁连山北麓是沙漠、戈壁、绿州构成的千里河西走廊。南面则是草原、湖泊、河流组成的青藏高原,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h1><h1> 在走完了河西走廊和北麓的祁连草原之后,方能体会出绵延千里,横亘河西走廊东西的祁连山脉,是哺育河西走廊的生命之源。为何它曾经纳入了一个彪悍民族至高无上的精神家园,匈奴,这是一个令河西走廊难以忘记的整体形象,他们总是与大汉帝国的兴盛连在一起,他们强健的身体在广阔的大地上奔驰而来, 如风而去 。在战争的得失中,他们悲伤的吟唱着”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带着伤痛和留恋,远走他乡 ,三百年不息的雄健马蹄,不再踏响这一方水土,一座山的拥有,却是能彻底改变一个民族的生存状态。</h1> <h1> 峨堡古城</h1><h1> 约始建于公元 1206— 1279年间,海拔3645米,系通往河西走廊的交通要道,也是祁连至门源、西宁的必经之地,是古丝绸之路南路上的重要驿站、 茶马互市及军事要塞,如今只有残垣烽燧等遗址依稀颓存。</h1><h1> 与它的偶遇,我仿佛看见历史深处印迹依稀绵延不绝的商旅驼队,自东向西一路纷至沓来。残破的城墙边沿上,一簇簇枯草摇曳着远去的历史,如烟往事,似脚下随意生长的蒿草,从草原的周身弥漫开来。</h1><h3><br></h3><h3><br></h3> <h1>惊艳的青海湖</h1> <h1>“天空之镜”之称的茶卡盐湖,邂逅了凛冽的寒风和连绵的细雨</h1><h3></h3> <h1> 柴达木盆地</h1><h1> 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上地势最低的断线盆地,地理环境以干旱为特征,地貌由周边向中心依次呈现高山、风蚀丘陵、戈壁、沙漠和湖沼五个环带状结构。从西宁出发, 用了两天的时间,穿越了柴达木盆地,一路行来,苍凉孤寂,浩然荡气。在德令哈住了一晚,方知这个城市因海子的一首《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而闻名于世。</h1> <h1> 塔尔寺</h1><h1> 塔尔寺是喇嘛教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诞生地,亦是西北地区佛教活动的中心。该寺规模宏伟,依山势起伏,是由大金瓦寺、小金瓦寺、大经堂等许多宫殿、经堂、佛塔寺组成的一个气势宏伟,藏汉艺术风格相结合的古建筑群。寺内的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被称为“塔尔寺三绝”,具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很高的艺术价值。游人如织,信徒众多。我深深领悟到信仰的力量。</h1> <h1> 阿柔寺</h1><h1> 始建于清顺治年间的阿柔寺,位于祁连山丘陵状的草原之上,周围临近深秋的金色草原连绵起伏,十分漂亮。整座寺庙非常宁静,给人一种神圣自然的感觉。在这里,岁月仿佛已被尘封,一切都是那么的宁静祥和,我仿佛迷失了時光,静寂的庙宇、桑烟霭霭中的祈福牧民与诵经礼佛的虔诚信众、年迈的喇嘛、斑驳的紅墙......这一切都让我生出了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阿柔寺就如其名,低调而不失优雅,简约而不失高贵,端庄含蓄地注视着雪山、草原与河流,俯瞰着草原的芸芸众生,将梵界与尘世相连接。</h1><h1> 阿柔寺不仅受西藏藏传佛教寺院传统艺术的影响,也结合了汉式殿宇建筑艺术,寺院有藏族传统的庭院式建筑、大殿、金塔、转经长廊等,拍出的照片我很喜欢。</h1><h3><br></h3> <h1>砂岩雕刻的石狮,历经岁月的沧桑,轮廓渐失,却依然默默的守候</h1> <h1>玩滑板的小沙弥</h1> <h1> 东关清真寺</h1><h1> 始建于明代的西宁东关清真寺,建造雄奇,与我国古代宫殿具有相同的风格和气魄,亦是雕梁彩檐,金碧辉煌,大殿内宽敞,高大,清净素雅。在外围后来建造了见箸于所有媒体照片的圆顶拱形的拜占庭式的清真寺,高大雄伟,却少了古朴素雅之意。</h1> <h1> 雷音寺</h1><h1> 在敦煌鸣沙山旁建于西晋的古佛寺,清幽人迹罕至,默默维护着敦煌正信佛法的住世与流传。<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Helvetica, sans-serif; font-size: 18px; white-space: normal;"></span></h1><h1> 我们不能阻止岁月的流逝,却是可以用心境去感受美好,旅游的意义在于随心而动,相忘于江湖,用丈量的脚步把历史的碎片串联,感受中国博大的辉煌,喜欢的一句话:“生活中不能只有苟且,还有诗和远方”。</h1><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