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有文化才厚重。吕梁乃至山西要做文化的话就要做黄河文化。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生命史、奋斗史、革命史、开拓史的一个源头和象征。黄河因“碛”而生险,碛口因“险”而成镇,碛口古镇是吕梁乃至山西黄河文化的一个缩影和象征。正如有位学者所言:“在碛口这块净土上,能找到中华民族国魂、国脉、国运、国力的影子”。</p><p class="ql-block"> 到碛口相当于到黄河。走近碛口,品读古镇,回望碛口镇商贸发展、繁荣、鼎盛的商业文化史,感受号称黄河第二碛“大同碛”的那种浊浪排空、磅礴豪迈的气势,感受“九曲黄河第一镇、水旱码头小都会”的那种历史的穿透力,黄河的彰显力,正义的感召力,晋商的影响力,将有一种对人类正能量的唤起在心中纷涌而至,激情澎湃。</p><p class="ql-block"> 碛口是集晋商、黄河、黄土文化为一体的瑰宝,是摄影家的殿堂,艺术家的摇篮,文学家的沃土,影视剧拍摄的“影视城”。</p><p class="ql-block"> 碛口古镇是一个纯粹的商贸古镇,从清朝末年兴起,民国达到鼎盛,因黄河水运价值的下降而渐渐衰败。当你健步迈入碛口,悠闲漫步古镇,品读品味其间,你既可以观赏风姿多彩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也可以倾听韵味无穷的晋商故事和风俗逸闻,还可以品读碛口古色古香、古风古韵的渊源流长与厚重历史。古街、古铺、古刹、古码头、古村落都是见证碛口古镇的珍贵文物,仿佛能让你穿越时空的界限,给历史以质感,给人文以关怀,仿佛又能让你回到几百年前碛口古镇的繁华闹市,进入一个时空隧道:梦幻般地看到那赤身裸体的船工正在艰难地拉纤,衣冠堂堂的掌柜正在洽谈生意,满街车水马龙,昼夜驼铃之声不绝于耳……</p><p class="ql-block"> ——题记</p> <p class="ql-block"> 沉睡了半个世纪的碛口古镇,终于被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炒热了!数以百计的专家、学者走近碛口古镇,游览观赏,品读品味,无不赞不绝口,惊叹不已!</p><p class="ql-block"> 美国柯斯维辛州大学环境设计终身教授董伟先生,曾不远万里4次走进碛口考察,高度赞誉:“碛口的古街、古民居,是人类历史上对人居环境所创下的杰出典范。它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山地的完美和谐,最终创造出了具有独特风格的‘立体交融式’的乡土建筑”;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1989年到碛口采风,惊呼碛口李家山村象“汉墓”,由衷感慨地说:“这里从外面看很荒凉,一进去是很古老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这样的村庄,这样的房子,走遍全世界都难再找到!”他将碛口李家山村与湖南武陵源、黄土高原一道列为他一生的“三大发现”之一;清华大学陈本华教授说:“碛口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透过它的古街古巷,深宅大院,可以领略当年的繁华景象。特别是至今保留较为完整的建筑,依山就势、院院相通、巷巷相通,真是走遍全世界也再难找到”;陕西摄影家协会主席陈宝生说:“碛口是摄影家的殿堂,我跑碛口几十回了,许多成名作就是在碛口拍摄的”。自此,才不断有写生、摄影爱好者来到碛口采风,也才不断有媒体记者到碛口体验并对外广泛宣传与大力推介。于是,碛口古镇才逐渐为人所知,引人注目,受人亲睐。</p><p class="ql-block"> 当碛口古镇一天比一天引人关注,一天比一天热闹非凡的时候,当古老碛口厚厚的尘封被人们一层一层地拨开面纱,让埋藏于历史深处的古镇露出真容的时候,“留住从前”已成为时下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文明人的一句口头禅。于是,碛口古镇、古村落被大力保护与开发、打造与造势并举。新一届吕梁市委、市政府乘势而为,响亮地提出了“山口村庄”(即武当山、碛口、杏花村、贾家庄)的旅游发展思路,开启了吕梁全域旅游发展新局面。2017年,山西省政协副主席、吕梁市委书记李正印在第二季《人说山西好风光》节目中,为吕梁倾情代言,推荐了吕梁13县市区的旅游资源,让我们看到了吕梁发展全域旅游的决心;著名导演贾樟柯热泪盈眶地说:“出门在外这么多年,你离她越远,越爱她,越能理解她,只有离开故乡,才能真正拥有故乡”。据统计,2017年,碛口古镇旅游客流量突破50万人次,综合收入达5000万元,吕梁走出了一条深度贫困地区旅游扶贫发展的新路子。</p> <p class="ql-block"> 有人曾形象地赞誉:“碛口是世界唯一”“碛口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碛口是座“活着的古镇”等等。“虎啸黄河、龙吟碛口”的自然景观,在天地间展示了一幅晋陕峡谷既苍凉又雄壮的大美写意画。由此,碛口也迎来诸多殊荣:</p><p class="ql-block"> 2003-2005年,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旅游局先后命名碛口西湾村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碛口镇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公布碛口镇为“2006年度世界百大纪念性守护建筑”(亦称“世界百大频临危险的文化遗产”)。同时,碛口镇还荣获了“山西省风景名胜区”“山西省第一个旅游扶贫试验区”“山西省第二个地质公园”“山西省历史文化名镇”等许多荣誉称号;《京华时报》评选碛口镇为“全国最具年味的八个目的地”之一,网友评选碛口镇为“人生必去的10个小镇之一”;2004年9月,“中国·碛口保护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还在碛口隆重举行;2018年中国•碛口第三届“枣儿红了” 红枣旅游文化节暨临县首届农民丰收节隆重举办。至此,碛口古镇完成了漫漫时空的跨越,终于从“深闺”中走出吕梁山,走向全中国,迈向全世界。</p> <p class="ql-block"> 碛口古镇,在笔者的印象中,它是一个比较“神秘”的地方,因为碛口紧紧依偎着万古千秋、奔流不息的黄河,作为九曲黄河第一镇的水旱码头,500年来演绎着晋商纷纭轶事和走西口传说故事。近年来,我陪朋友或同事多次走进碛口游玩。每当走在那坑坑洼洼的“古商街”上,审视着两旁被岁月折磨的奄奄一息的“古店铺”、幽深的“古巷道”、斑驳的“古屋墙”,以及伤痕累累的“黑龙庙”等古建筑时,心中隐隐约约总有一种“繁华落尽,商贾离散”“风流总被雨打去”的惆怅感、凄凉感。诚然,黄河依然奔流不息,但碛口古镇辉煌不在,只留下一派“沉寂”的凄景。若要问对碛口知多少,坦率而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者说半知半解,知之甚少。虽曾多次走近碛口,但大多是走马观花而已。每每静坐回忆碛口,深感作为一个吕梁人,不知碛口事,不解碛口情,我深感遗憾,也深感惭愧。</p> <p class="ql-block"> 碛口镇地处于晋西吕梁山西麓,吕梁市临县最南端,坐落于卧虎山下,湫水河与黄河交汇之处,介于北纬37°35'52"~37°43'55",东经110°41'32"~110°51'48"之间。西接陕、甘、宁、蒙,东连太原、京、津,为东西经济、文化之枢纽。地形东北高而西南低,湫水河从北而来纵贯全境,总面积约1016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74.8万亩,其中水地3157亩。现有自然村69个,其中黄河沿岸有16个,秋水河两岸有12个,其余41个都在山卯上。古村冠名多以地形并冠姓氏、树木花草与地形、寨堡、集镇等而冠名。境内沟壑纵横,最高点在湫水河之东垣上村东山巅(海拔1064米),最低点在南部黄河出境滩头(海拔650米)。碛口镇昔为水旱码头,如今交通主要靠公路,省道忻碛公路顺湫水河北上,省道寨曹公路从东出境,西渡黄河南有碛口、北有高家塔两个渡口。碛口古镇距临县城48公里,距柳林县、离石区约45公里,距省城太原230公里,距首都北京770公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水陆两用的交通优势,造就了“九曲黄河第一镇,水旱码头小都会”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0px;">(一)古镇溯源</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黄河孕育了碛口,晋商为碛口添彩。二三百年是个瞬间,兴兴衰衰是历史的必然。追溯旧梦,寻觅晋商的渊源……</p><p class="ql-block"> 据《碛口志》记载:从临县、离石一带出土的大量陶片、石刀、石斧、陶环等多种文物考证,远在新石器时期,碛口这方土地就有人类居住、生息、繁衍;早在战国时期就是赵国蔺邑很重要的一个兵事要冲,之后历经秦、汉、两晋,皆如此;南北朝后期,“五胡”猖獗,碛口成为抗击“胡人”的前哨,定胡县的门户;到了隋、唐、北宋,定胡依旧;金朝取代北宋后,实现了北方大统一;从元代开始,碛口又成为“州、县”共管的军事战略要地;从明、清一直延续到民国、抗战结束,碛口的战略要地作用方才失去,前后历时长达2000余年。</p><p class="ql-block"> 碛口的繁荣衰落与晋商是息息相关、生死与共的。明清时期,在我国相继出现了晋商、徽商、洞庭商、宁波商、龙游商、陕商、山东商、粤商、福建商和江右商等10大商帮,而晋商尤以资本最雄厚、海内最富有、经营项目最多、活动区域最广、活跃时间最长而独领风骚,雄居群帮之首。创造旷世商业奇迹的晋商从明初到清末民国初年衰败前,叱咤风云5个多世纪,且起周延宋,历史悠久。同样,碛口商业的雏形在金元时期早已形成,后随明初“开中制”实行,晋商的大规模崛起而走向全面兴盛。说起晋商称雄历程,历史上树有五座丰碑,即驼帮、船帮、票号、大院和“茶叶之路”,这些在碛口均有体现和缩影。所以说碛口是晋商的发祥地之一,毫不夸张,也毫不为过,而且在民国初年晋商已大面积衰落后,碛口又因得益于阎锡山“保境安民”的政策,依然繁荣兴盛,直到抗日战争爆发为止。</p><p class="ql-block"> 碛口作为水旱转运码头,其生意涉及范围之广大:西至兰州、吴忠,北至包头、五原,南至邯郸、郑州,东至太原、京、津,以致很多地方的货物统称“碛口货”,譬如碛口碱、碛口油、碛口烟等,其实这些货物并非产于碛口,而是从碛口贩来而得名的。我们说“碛口兴于黄河,败于黄河”,也就是说在京包、同蒲等铁路相继建成之后,往来晋陕的货物都走了铁路,致使黄河水运价值一落千丈,于是碛口也完成了其商品集散中心特殊的历史使命,从此被人遗忘在荒凉贫瘠的黄河沟壑中,在贫困的岁月中静静地守望着,等待着,期盼着……</p><p class="ql-block">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来自大西北的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在黄河岸边产生过无数次激烈的碰撞!碰撞之一,促进了两种文化的了解与融合;碰撞之二,促进了整个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与成熟;碰撞之三,也促进了各民族间的相互往来与渗透。磧口古镇正处在这个碰撞的交汇点上,以“商贸往来”独持的方式,搭建起一座中原与大西北地域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p><p class="ql-block"> 在古代中国,水上往来是国家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活动的重要手段。黄河,作为我国北方最大的一条河流,从历史的深处流来,荣辱兴衰化作岁月的对白,始终作为中华民族发育发展的大动脉,负载着中华民族的追求与理想,为国体的巩固、国魂的张扬、国脉的律动,永无休止,奔腾不息。黄河,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母亲河。古镇碛口把母亲所给予的爱化成800年的繁荣,把母亲遗传下来的精神写成千古不朽的大文章,把母亲孕育成的文化深深地播撒在黄土高坡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0px;">(二)古镇景观</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纵观碛口18大景观,笔者认为,最值得观赏和品读的是碛口二碛巨浪、黄河天然水蚀浮雕、麒麟沙滩、黄河峡谷、高原土柱林等自然景观,古街道、店铺、货栈、票号、当铺、古刹、古民居等人文景观。古诗赞曰:铃声昼夜鸣,船筏穿梭行;商贾客满栈,碛口“小北京”。更有诗为证:如斯仙境何处有,劝君早做碛口行。</p> <p class="ql-block"> <b>【大同碛】</b>位于卧虎山前的黄河与湫水河交汇之处。黄河进入晋陕峡谷由北而来到达碛口,突然丢掉其汹涌咆哮的脾性,却以平静婉约、平顺柔和姿态展现,河道豁然变宽,最宽处达400米左右。可是当黄河行至卧虎山前不足100米处,奇遇在临县境内流程百十余里的湫水河猛然斜插过来,注人黄河。由于湫水河由东向西而来裏挟着大量的泥沙石头,堆积卡塞在黄河的河道中,使得原来400余米宽的黄河河道,猛然紧缩至80多米,迫使黄河水流在此不得不无奈地拐个弯,在乱石堆中冲撞穿行,在寻找出路时,爆发了雷霆之怒,奔腾怒嗥,浊浪滔滔,出现了一处险滩,卧虎山横亘、黑龙庙雄峙之气势与黄河之雄浑浩荡,形成了被来往船只视为“虎口”的“大同碛”,以至于“黄河行船,谈碛色变”,在此勾画出一幅“虎啸黄河,龙吟碛口”的壮丽奇景。</p><p class="ql-block"> “碛”,在汉语词典里释义为砂石积成的沙滩,这里指黄河水中由沙石堆积而成的浅滩。据有关史料记载,当年黄河之水从天而降,滔滔不绝。虽来势汹涌,但碛口上游河道宽阔,水流还较为平静。没想到碛口东面一条湫水河斜刺过来,裹携着大量泥沙巨石,堆积卡塞在黄河河道里,形成当地人称“碛”的激流险滩。大同碛号称“黄河第二碛”,它是一段近500米长的暗礁,落差10米,水急浪高,船筏难以通行,碛口遂成为黄河北干流上水运航道的中转站,并由此而得名。站在碛口,黄河以西是陕西的吴堡,踏过黄河,能通往陕北神木、榆林、甘肃、宁夏和内蒙等地;回首向东,可通汾阳、榆次和太原;顺黄河而下,可达永济;逆水而上,可直奔包头。“大同碛”其迅猛气势虽不及闻名遐迩的黄河第一碛--壶口,然而在此可见飞流直下,历险漂流,这对于负有冒险刺激精神的漂流爱好者来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和吸引力。黄河上游来的船只因大同碛而阻断,不得不在碛口开阔平静的河湾靠岸停泊,久而久之,碛口就成了停泊码头,自然而然碛口就成了古代商贸活动的重要场所。从某种意义上讲,黄河航运成全了碛口,碛口又为黄河增姿添彩,可以说,没有黄河就没有碛口古镇的繁荣昌盛。</p> <p class="ql-block"><b> 【黄河天然水蚀浮雕】</b>位于碛口溯黄河北上约20公里处。这里有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百里黄河画廊—黄河天然水蚀浮雕,这是一卷惊世作品,也是珍贵的世界自然遗产。据有关资料记载,黄河水蚀浮雕地质遗迹形成于三叠纪,也即中生代,是由地下水溶蚀与河流冲蚀作用复合于三叠系厚层砂岩而形成的天然崖壁浮雕,当然还有风蚀与光照等重要作用,因此在黄河两岸的砂岩中就形成了石沟、石龛、石窟、石书等形状的天然浮雕。黄河画廊真正体现了母亲河的雕刻艺术,黄河浮雕造型既有猴、虎、狮、象、老鹰、鹦鹉、凤凰等栩栩如生的动物鸟类造型,又有暮雨山居、故园之梦等浪漫的雕刻艺术,还有篆、隶、楷、行等书法再现,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黄河水蚀浮雕精华地段集中在开阳村、杏林庄村一带。若细心端详,可见浮雕上面有喜鹊登梅、河马饮水、神龟迎客、护河恐龙、母乳石、元宝石、恐龙蛋等惟妙惟肖,自然逼真。黄河水蚀浮雕以浮雕、缕雕为主,图象千姿百态,手法千万变化,据专家考证,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欣赏价值。</p><p class="ql-block"> 走进碛口古镇,也许人们印象最深的就是碛口的明清建筑,其实在碛口还有最值得观赏的黄河天然水蚀浮雕,当你进入宏伟的晋陕黄河大峡谷,宽阔的黄河,矗立的石壁,顿时会让你心旷神怡,眼界顿开;当你从碛口乘船北上行至曲峪镇开阳村附近时,黄河两岸的水蚀浮雕就会如诗如画卷般慢慢呈现在你的眼前,石壁上动物造型一个个生龙活虎、惟妙惟肖,自然奇观造型气吞山河、蔚为壮观。当你在河中乘船远观,可见或气势恢弘、或婉约清淡,极具水墨写意及抽象浮雕意味的画廊长卷效果;当你靠近观看时,可见以石雕、浮雕、缕雕为主,兼有平面线刻与透雕、圆雕等形状各异,视觉效果极其生动。这鬼斧神工的天然艺术景观,早已被众多中外专家称之为:集古今中外绘画、建筑、雕刻、书法艺术为一体的百里画廊。记得曾有位著名的美术教授观浮雕后深情地说:“过去不知道什么叫巧夺天工,现在看了这天然画廊,才真正领悟到天工胜人工,人工要夺天工难啊!”其实,到碛口,你不去欣赏大自然给人类留下的如此壮美的黄河天然水蚀浮雕,你就等于只到了半个碛口,也将会给你留下更大人生遗憾。</p> <p class="ql-block"> <b>【麒麟滩】</b>位于李家山村山脚下的黄河之中,因“麒麟送子”古老传说而得名。 传说,很久以前,李家山村一农户家中的牛产下一怪胎,于是村民就把这个“不祥之物”打死并埋在了黄河边上。谁知那所谓“不祥之物”竟然是麒麟。于是,黄河发了大水,冲出了一大片河滩,这正是埋葬麒麟的地方。从此,无论黄河发多大的水,那片河滩都不会被淹没,当地人称之为麒麟滩,以示纪念。麒麟滩大片大片的沙滩经过河水无数次的冲洗,已十分纯净,细细的、绵绵的、软软的,赤脚行走其上,一踩一个深深的脚窝。每当夏天,骄阳似火,黄河沙滩上躺满了洗沙浴的人,在细软滑透的沙子里,泡上10-20分钟,然后再跳进温温的黄河水里,你再有多大的疲倦也会瞬间即逝。在此人与自然和谐融为一体,人的身心得以沐浴净化,这优质的天然浴场实乃妙不可言。除沙滩外,麒麟滩还有一大片黄河彩石 ,在此可见到美丽传说的乾隆石、罗锅石等,还可拣到闻名已久的黄河彩石,人称七彩石,有些彩石具有文字、人象造型,晶莹剔透,色彩艳丽,不失为碛口之行纪念佳品。</p> <p class="ql-block"> <b>【黄河峡谷】</b>晋陕蒙大峡谷,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的丘陵地段,全长197公里,左岸是吕梁山脉,右岸是黄土高原北麓,山高峡深,由于下游万家寨建设了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使这里形成独特的峡谷景观,当地人称之为“黄河三峡”。峡谷两岸壁立千仞,峰岭争峙,河道曲折婉蜒,浪击晋蒙两岸,气象雄伟,独具特色的气势和美丽的景观,无不令人震撼与赞叹。在黄河峡谷旅游区,你既可游览峡谷风光,又可观赏万家寨水电站雄姿,还可体验碛口黄河风情。黄河大峡谷,给人以恢弘、大气、自然的奇特场景,从“黄河大峡谷”五个字里,你就可以领略到黄河独有的魅力,体验到黄河雄伟的景象,“豹子塔”“万家寨”“碛口浮雕”,给晋陕蒙大峡谷增添了人文气节和神秘色彩,石头村落,传奇故事,更加令人神往。也许在大多数游客眼中,“一般性”的山水植被是无需差异化认知的,因为此地与彼地基本无异。而黄河大峡谷将超越普通的自然山水景象,创造独有的 “山水艺术”景观,凸现人文气质,彰显黄河文化,更会有效地传达黄河山野与水空间的品质。笔者认为,打造黄河文化,就要结合黄河景观空间的品质,对全域旅游项目的功能元素进行科学有效,创新设计,让黄河每一个场所、每一个设施都能够传达出黄河特有的情绪、文化和魅力,仿佛是一个带有神秘而传说故事情节的场景,值得广大旅游爱好者在游览观赏过程中去耐心体验、品读与品味,以此来吸引游客共叙一段且完成一次非同寻常的碛口之行。</p> <p class="ql-block"><b> 【高原土柱林】</b>位于碛口古镇北5 公里处的冯家会村。土柱高低粗细不一,高者 10 余米,低者仅 2 米多,其共同之处是顶部均戴有一个石板帽。据地质专家说,它们是10万年前地震中震垮的山上石头停积在山坡上,然后在雨水流水侵蚀下由于巨石保护作用残留的土柱。为此,民间还有个流传已久的故事。传说,元朝时,汉人被蒙古人统治,当然碛口也不例外。到元朝后期,朝政已相当腐败,各地官员胡作非为,无恶不作。碛口一带的元人首领更是一个残暴成性的坏人,烧杀抢掠,奸淫妇女,老百姓敢怒不敢言。即便如此,元人首领还担心汉人造反。于是,规定切菜刀要把刀柄用环链钉在案板上,目的是轻易不让人拿走。最可恨是,每年给元人首领过生日时,都要杀六、七岁童男童女2个人,喝他们的血,吃他们的心,对外却宣扬说可长生不老。某年,又快到元人首领生日时,其手下早已物色好了2个童男童女。生日那天,两个孩子的家长思前想后,实在不忍心把孩子送去,就商量把孩子藏起来,愿杀愿剐,由大人顶着。于是,他们就把孩子藏到冯家会村的后沟里。元人首领左等右等等不上,后得知孩子已被隐藏了,于是大怒,立即带领人马去寻,没用多久,就发现了孩子藏身之地,立马杀气腾腾一路逼来。可怜两孩子,望见一大堆人马气势汹汹逼来,吓得抱住大哭。这一哭不要紧,却惊动了土地爷,一看此情况,土地爷心想:这还了得,太放肆了。于是,一施神力,地上突然出现了不计其数的黄土柱组成的土林阵,个个坚硬直立,头上象盔一样都带有一个石板帽。当元兵赶到时,看见两个孩子的身影在土柱林里一闪,却又不见了,于是元兵全部冲进土柱林里。可万没料到,好进难出,进去后,哪还有两孩子影子,转来转去都是高大的土柱,根本找不着出路,最要命的是,土柱上面的石板象长眼睛似的,精准地砸在元兵的头上身上,且砸的速度一会比一会快,元兵有的被砸的脑浆迸流,有的被砸的断了腿,整个山谷间,只听得元兵鬼哭狼嚎般的惨叫。待元兵全部撤出时,人马已折四、五成。如此这般,那首领生日既没过成,且从此之后,对汉人暴戾态度收敛了很多,再也没有再元首生日时杀害童男童女的事。那些扔掉石板帽的土柱随着风雨侵蚀渐渐消失了,而带石板帽的土柱却因为石板象伞一样遮挡,免受了许多风雨,一直保存至今,成为碛口的一大景观。</p> <p class="ql-block"> <b>【骆驼峰】</b>说起骆驼峰,这里还有一段传说故事。传说,清康熙年间,碛口西湾出一巨商,名陈三锡。三锡当时掌控着碛口街上近一半铺面,而且还有几百峰骆驼组成的驼队,是碛口商界的代表性人物。驼队里有一峰公驼非常的健壮,比一般的骆驼能多负重近100斤,脾气暴躁,很难管理。可巧有一峰母驼脾气异常温顺,又善解人意。于是,驼工们就把它俩放在一个槽里喂养。说来也怪,那公驼只要和母驼在一起,却从不发脾气,干活也很卖力。这两峰驼从此就朝夕相伴,不知淌过多少条河,走过多少里路,日复一日,情深意笃。可有一年春夏之交,母驼不幸染疾,终日卧病不起,日益消瘦,公驼干脆就成天守在母驼身边,任凭驼工们打骂,就是不离开。过了些天,母驼的病日益加重,公驼也遭受了很多鞭打,但始终不去干活,守护着母驼。驼主得知,心想,这总不能白养它们吧。反正母驼也医不好,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让母驼早点死了省事,也好让公驼干活。于是,驼工在喂母驼时给饲料里下了毒,母驼很快亡命。公驼得知其故,突然一头将投毒驼工撞倒,随即狂奔离去,众驼工阻拦不住,便呼喊追赶。追到湫水河时,那公驼几步就跨过河去,众驼工被河水堵住,只能眼望。那公驼过河之后,再也未前行,就卧到一个小山坡上,悲鸣不已,眼泪顺着山坡一直流到了湫水河,河水顿涨。其时,天色渐黑,众驼工寻思,公驼饿了必然要回去,于是驼工们就全部回家了。不料,公驼一夜未归,第二天,众人发现原来的小山坡不见了,却变成了骆驼峰。众人大惊,急忙向陈三锡汇报,陈三锡沉思良久,长叹一声:“古人元好问曾说‘问世间情是何物,直叫生死相许’,一直未解其意,今知啊,今知啊”!遂命人将母驼厚葬于驼峰山下。此事,后被天官知晓,大为感动,又石化一只天犬,让其终生守护公驼。 在此,笔者衷心祝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b>【古镇商号店铺】</b>“镇”字在汉语中有两种释义:集镇所在地;行政区的全部城镇。辛亥革命前后的10年间,古镇在鼎盛时期云集了380多家大小商号,有药材、皮毛、麻油、盐碱、粮食和钱庄6大行业。五里长街在湫水河与黄河交汇处三角舟上展开。东起西头村古商街徐徐向西延伸,到达黄河东岸时,也拐了个湾,改为向北,呈“L”型走向。依据使用功能,划为三段:湫水河沿岸为前街和中街,前街又称食巷店,主要经营饭店、酒馆、大车店等,中街主要经营绸缎及日杂百货。主街沿黄段称为后街,实力雄厚的商号均聚集于此,用碛口人的话说:“后街上做的都是大买卖”。在后街与黄河之间,后来又扩充出二道街和三道街,二道街全长3华里,三道街1华里,均以服务业为主。古镇共有3条街13条巷,店铺相连,组成了碛口完整的交通网络系统,形成了“巷巷相通、铺铺相连”建筑特色。古街比黄河滩高出约5米,砌有石堤护堰。堤岸相隔不远,便设一处装卸货物的码头。街面上容不下店铺,便向街卧虎山拓展。随着商家增多,于是就建起一层层窑院,最多叠6层。远远望去参差错落,气宇轩昂,加之依山就势设建筑,相映成趣,相辅相成,和谐统一,打造了古镇一条靓丽的风景线。</p><p class="ql-block"> 碛口镇是个纯粹商业古镇。因当年参与开发碛口的人几乎都是从外地人,开发者主为晋中平川客商。因晋商有规矩,外出经商不得带家眷,故古镇除店铺外居住者都是掌柜和伙计,无一户居民。古镇地面狭小,不足11万平方米,可谓惜土如金。可是在这有限的地皮上,却容纳了3条古商街,由13条小巷将380个商号店铺与3条街串联,形成了四通八达的网络,打造了关起门自成天地,开开门可通百家的建筑格局。商铺大多是开阔宽大四合院,临街商号一般都沿街建门面房,铺面分上下两层,店后是大院,作旅店和货栈,通常5-7间,上下两层;左右厢房多为四间,也是上下两层,下存货物,上存货物或兼住宿。每个店铺门上挂有号匾:如锦荣店、协图店、荣光店等。至今保存最早的号匾是清乾隆十年(1745年)建的“永顺店”,还有清乾隆年间的“永隆店”“永裕店”“祥光店”“筮泰店”等,也保存有嘉庆、道光年间的匾。建在卧虎山的窑院,多为客栈和货栈。虽地形陡峭,但院子宽大,可满足商业需要。古镇与一般商建不同的是当铺,四周高墙,十分封闭,出入开仅一扇小门,柜台高于铺面,伙计居高临下,安全又防盗。碛口镇鼎盛时,究竟有多少商号,一无史料也未统计,据说民国八年,至少有商号380余家。笔者与黄河岸边话当年的老人聊谈中获知,他们能忆起的不只是昔日古镇的繁华与兴盛,而且更怀念当年祥和、安定的社会环境。然而,这一切却在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被无情地打断,日寇八犯碛口,烧杀抢掠,古镇均遭到破坏,许多富商巨贾远走他乡,以避战乱,从此很多人再未回归故地。天灾总是与人祸接踵而至,从30年代起,直到50年代初,黄河与湫水连连暴涨,二道街、三道街先后被冲毁,主街也只剩下半壁江山。</p><p class="ql-block"> 清康熙年间,永宁大旱,百姓缺粮,陈氏家族急公好义的陈三锡出资在碛口招商设肆,从西北水运大量粮食赈济灾民。凭借碛口优越的地理优势,很快商贾云集,后来居上。清乾隆年间,侯台镇与曲峪镇先后毁于水患,两镇商户大量移驻碛口,终使碛口成为九曲黄河第一镇。康乾盛世,作为商贸中心、水陆运输中转中心的碛口繁荣昌盛,碛口码头上货船每天少则几十艘,多则二、三百艘,拥挤时三排货船并列平行排列于岸边,绵延数里,蔚为壮观。各类物资源源不断地从西北产地沿黄河顺流而下,到碛口后再由骡马、骆驼转运至吴城、晋中、京津、汉口等地,而丝绸、茶叶、烟酒等日用品则从这里起远销西北。码头搬运苦力2000余人,转运骡马、骆驼1000余头,仅西头村“运输专业户”陈家拥有骆驼300余峰。当时,形成两条以碛口为出发点的重要商道:一条是经侯台镇、樊家沟、离石,在吴城镇与山西主干交通网连通,再转运到晋中、京津、汉口等地。“拉不完的碛口,填不满的吴城”“碛口街上尽是油,三天不驮满街流”。从这些民谚中,笔者仿佛又听到了碛口老街昼夜不息的驼铃之声。另一条是沿黄河一路南下,经柳林县孟门镇到达晋陕交通要冲军渡,再由军渡转运到晋中、晋南各地。建国初期,短暂的稳定为碛口带来了回光返照式的再次兴盛,但美景转瞬即逝,国家实行计划经济,粮食、棉布统购统销,碛口的商业逐渐萧条。</p><p class="ql-block"> 纵观碛口近800年的历史,古镇成就了一些商业名人,也形成了一定的商贸经营之道。譬如,临县商贾在明清史上集体留名,陈三锡招商设肆,侯国泰千金散尽赈灾民,刘中贤聚散有方,陈晋之白手起家,马文明与万源染等等。从商贸经营看,笔者认为,碛口古镇商贸经营之道有许多值得思考与借鉴之处:如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壮大自己;诚信为本,顾客至上,质量第一;管理严格,责任到人,赏罚分明;着眼发展,东伙兼顾,效益挂钩,等等。 </p> <p class="ql-block"> <b>【黑龙庙】</b>是碛口祈雨的宙宇,也是标志性建筑,还是登高观景制高点。站在庙门前,你可以远眺黄河之气势,近观湫水河之曲折,聆听二碛之涛声,俯瞰古镇之全貌。</p><p class="ql-block"> 黑龙庙高踞卧虎山顶,气势恢宏,总面积4800平方米。山门为三孔清砖券成式窑洞,属道教建筑风格。洞门上有“神宫宝界”门匾,所谓神宫者,神灵宫殿也;宝界者,净土也,其寓意为无劫浊、见浊、烦脑浊、众生浊、命浊等五浊垢染的清洁世界。据《临县志》记载,傅山先生曾来过碛口,“神宫宝界”字迹字体与傅山留在临县的“福海寿山”相似,因此此匾可能出自傅山先生之手。左侧门上有“拱秀”门匾,拱者,烘托、衬托也;秀者,秀丽也。寓意黑龙庙建筑在层峦叠嶂,双河环抱的自然景色衬托下,显得更加秀丽。右侧门上有“流霞”门匾,流霞者,天空云彩也,若遇有风之时,带霞的云彩就飘动。唐代诗人皮日休《石榴歌》“流霞包染紫鹦粟”,清代诗人黄道圭“翠垂玉井千层绿,彩映流霞万朵红”,寓意黑龙庙在天空流霞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美丽。</p><p class="ql-block"> 黑龙庙山门有两副楹联,一副是道光癸卯年(1843)郡人崔炳文撰书的“物阜民熙小都会、河声岳色大文章”。所谓物阜者,物产丰富也,民熙者,人群熙熙攘攘也,“物阜民熙”寓意人民安乐,物产富饶,形容升平景象,“小都会”是小都市的意思,是文化、经济的中心,碛口繁盛时期有“小北京”之称;“河声”指黄河、湫水河,“岳色”卧虎山、凤凰山、亚马山(陕西吴堡县),此联形象准确地概述了当年碛口的繁荣景象,用字简练,气势如虹。另一副是道光27年(1845)永宁知州王继贤撰书:“山河砺带人文聚,风雨祥甘物气和”。上联:砺指磨刀石,带为衣带,即连贯的意思,山河砺带即山砺河带,寓意碛口是一个历史久远,人文会聚的好地方,人人以诚信为本,时间越久,越能显示出一颗赤诚的心,这是一种晋商精神;下联:碛口这块风水宝地,在黑龙爷保佑下,风调雨顺,万事万物,祥和永生,老百姓安居乐业。 </p><p class="ql-block"> 进入庙内,可看见正殿、偏殿、廊房、斋房,回头可见钟楼、鼓楼、乐楼。乐楼上“鱼龙出听”四字也为王继贤书写。鱼龙:不须看尽鱼龙戏,终谴君王怒偃师。唐李商隐作品《宫妓》指戏曲里的一种小型杂耍,指此建筑是一个唱戏表演的地方;神鬼闻如泣,鱼龙听似禅。唐白居易名句,指音响效果好。“鱼龙出听”两边的“扬风”“抱雅”,这和一块是一个成语,典故出自清•赵翼《二二史札记》卷三十:“诸人尝寓其家,流连觞咏,声光映蔽江表。此皆林下之人扬《风》抱《雅》,而声气所届,希风附响者,如恐不及。”扬风抱雅,可释义为品评诗文。在此寓意:细看风风扬扬的表演,品赏谈吐风雅的戏文。</p><p class="ql-block"> 乐楼为“三空舞台”是黑龙庙很珍贵的建筑,也是山西境内设施最完善的一处露天剧场。乐楼音响效果特别,台上唱戏不需扩音设备,全场都能听得清楚,夜深人静时,山下镇上的居民和对面陕西山上的村庄也都闻的分明,故有“山西唱戏陕西听”之说,有诗证“卧虎笙歌天外声,山西唱戏陕西听。静夜一曲联姻戏,百代千秋亦温馨。”山西省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陈玉英说:他一生在1000多个舞台唱过戏,效果最好、最省力气的当数黑龙庙戏台。 </p><p class="ql-block"> 黑龙庙正殿前有3块重修黑龙庙碑记,可见碛口当年的繁荣。据重修黑龙庙碑记载:黑龙庙建于明代,当时碛口水运已有一定规模,恰洪水漂来木料三块,碛口人便用之建庙,供奉黑龙、河伯、风伯,后来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左右偏殿遂供奉了,财神赵公明、华佗,是为保佑往来船只平安,商家诚实有信、生意兴隆,人人健康无病。正因如此,黑龙庙被清华大学建筑学教授陈志华老先生称为“世俗化的庙宇”。</p><p class="ql-block"> 黑龙庙的下庙,在它背后有一座上庙,和下庙型制完全一样,轴线完全重合,外宽尺寸完全相同,只通进深约比下庙长七米左右。关帝庙是当时商会所在地,称之为“碛口会馆”。正殿供奉的是关圣帝,值得一提的是关圣帝,忠义神勇的关羽既是晋商的财神、保护神甚至祖师神,也是维系晋商这一群体的精神纽带。</p> <p class="ql-block"> <b>【西湾村】</b>位于古大同镇村西边,湫水河向西边拐弯处,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河的小村庄,因地处湫水河的转弯处,故称西湾村。西湾是单姓村,村里都姓陈,从村子的布局和房屋的结构上看,西湾村过去的人绝非普通靠种田吃饭的人,它的气度、规模以及曾经的繁荣,是当年碛口繁荣时经济力辐射所及村庄之一,也是当年巨商陈家的家属宿舍,所以又有“陈家大院”之称。</p><p class="ql-block"> 西湾村的历史大致可追溯到明朝。据西湾家谱记载:始祖陈先谟,字师范,于明朝末年从方山县岱坡村迁至西湾。当时西湾北有侯台、南有碛口,皆为经商好地方,陈先谟在此创业兴基。初时,陈家并无窑洞居住,仅有毛庵草舍,后随生意越做越大,特别是第四代“三”字辈时出一俊杰陈三锡,是碛口商贸举足轻重的人物,经商发达后,大兴土木,建设豪宅,陈家大院渐有雏形,后历经11代人陆续修建苦心经营200余年,才成今日所见西湾村。</p><p class="ql-block"> 品读西湾的建筑风格,民居建筑风格最为独特,选址依据传统阴阳风水说“背山面水、左青龙右白虎”和《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原则,背山面水,避风向阳,易地排洪,占据上乘风水,且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体现了天、地、人和谐统一的哲学思想。地处卧龙岗,右边是卧虎山,左边是眼眼山,面临湫水河。村落主体位于两座石山之间,中为30度斜坡,民居建筑群坐落于其上,层层叠置,空间和平面布局丰富多彩,最高处可达6层。整个村落中的民居宅院长约250米,宽约120米,占地30000多平方米,以体现金、木、水、火、土的5条石砌街巷将40余座宅院连为一体,周以高墙围护,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城堡式封闭空间,仅在南向留大门三座,寓意天、地、人,这是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建筑体现。宅院之间以小门沟通,进入一院而串遍全村,既保持了各家各户各自生活的独立空间,又加强了整个家族之间的紧密联系,当有突发事件便于相互帮助和扶持。西湾村与晋中大院共同之处:城堡式建筑高墙大院,封闭安全,居住隐蔽,等级森严。象征着财富、权威和尊严。不同之处:气势、工艺与地形结合原则不同;相连接的部位是建筑间有机结合,而并非刻意所为。西湾昔日的富庶不仅体现在坚固耐久、宏伟气派的建筑上,同时也体现在村政建设中。不仅拥有着一套完善的、高标准的道路网络和排水系统,而且至今天依然发挥着作用。由于年代久远自然坍塌,抗战遭日寇破坏、文革时期破坏以及60年代,族人拆房木料换粮等原因,现在村墙仅剩遗迹,村内也有好多院落破损。现在看到的第一处宅院墙壁上“西湾村”三个字是由原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所题,2003年西湾村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命名为首批“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大门上有临县清末进士、北五省著名书法家吴敬命题写的隶书匾额“竹苞松茂”,寓意根基稳固、枝叶繁茂、子孙兴旺发达。大门墙上“财神进宝”“麒麟送子”的木刻砖雕艺术是非常的精美,充分说明当时主人的社会地位和文化层次。这处院子大门为民国初年新建,原大门在西面,窑洞为清嘉庆年间所建,东西两面不是厢房,而是窑洞。当年碛口镇上“义生成”商号就是这家院子的主人开办。</p><p class="ql-block"> 西湾村共有四道巷。第一道巷,因在最东面,东方甲乙木,所以称木巷。西面有保存最完整一处院落,是陈氏先祖陈师范和他的子孙居住的地方。四层楼院,建于明清年间,可集中代表西湾民居的风格,每一层屋顶是上一层院子,每一院落都有小门相通,院院相连,巷巷相通,走进一院即可遍串全村。院子一层是掌柜和伙计们住处,院子虽但院外宽阔原是花园。门口有一块门匾“福履常新”。“福”“履”,可引申为衣服和鞋子,也指个人形象,寓意脚下走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创业兴基,“常新”引申为不断追求,又指主人要求他们不断追求个人形象,经常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顾客的面前。通过木巷时,有拱券的门洞上建小楼,体现了“向空间索取建筑面积”的奇巧构思。走入陈师范宅院,你会发现大门非常简陋,疑是贫家,在头道门和二道门南侧,还有练功房和监视孔。监视孔45度斜角,可清楚地看到巷里的过往行人,练功房里有练武器具,是当时陈家家丁训练的场所,有大门,有家丁们屋子,甚至有独立的厕所,由此可见,可以想象当时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森严。进入大门,又是一重天,院内宽敞,有磨、碾及放料的小窑洞,有拴马环、上马石。二道门做工非常精致,砖雕、木雕栩栩如生,尤其是“门当”青石雕刻的一对卧狮憨态可掬,“户对”雕刻也比较讲究,连同大门上铁门环都有精细花雕,头道门之所以寒酸,是当时陈家“藏富不露”思想的体现。“居仁由义”出自:《孟子•尽心上》: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内怀仁爱之心,行事遵循义理。二层有两个院子,正房窑洞为长辈住,两边厢房小辈住;为家族管理便利,还建有议事厅,厅外有矮墙,视野开阔,能望陈家祖坟。三层是望河楼,两面坡式,是长辈望月、品茶、休闲的地方,从二层到三层的台阶,是“3、6、9”,意喻“遍地走”。四层是绣楼,有“石鼓女儿墙”标志,东房陈家小姐居住,西房丫鬟居住,“十三岁上绣楼、十四岁盘头、十五岁出嫁”。第二条巷是火巷,第三条巷是土巷道。火巷往西经土巷到“岁进士”院,建于清朝乾隆年间,门匾“忠信笃敬”出自《论语》:“言忠信,行笃敬”指言语忠诚老实,行为敦厚严肃,也就是一个人立身行事的全部内容。据陈氏家谱记载,本宅系五品蓝顶老爷陈辉章的府第。在清朝,随着晋商的崛起,山西民风出现了以“学而优则商”来替代“学而优则仕”,凡有子弟者,不让读书,往往学经商。雍正二年时,山西巡抚刘於义曾奏称说:山西人重利甚于重名,好的子弟大多让经商,其次为官,再次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正因如此,清代科举中共有状元114人,山西却无1人。不过,山西却有5位武状元,这恐怕与当时晋商商品贩运及金融流通需要大批习武之人有关吧。临县在道光年间就出过一位武状元,名张从龙,曾把守碛口,抗击回族人入侵。但西湾陈家出了六位进士。第四条巷是金巷,出了进士院,经金巷进书院,是陈家的私塾。沿路可见堡墙遗址,贞洁牌坊“欲绍先谟”(陈中槐之母)遗址,恩进士院,思孝堂到陈家祠堂。祠堂是清晚期建筑,规模不大,却比较完整,祠堂里供奉着陈家历代祖宗的牌位。大门上有一付楹联,“俎豆一堂昭祖德,箕裘千载振家声”,俎和豆都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摆下祭品,晚辈聚于一堂,显示祖宗的恩德指;箕和裘都是指继承先人的事业,继承祖先的业绩可以千秋万载振家声;横批“承先启后”最后点题。从豪华的住宅、完善的设施可以想象陈家当时的财富与地位。据史料载,鼎盛时期,西湾陈家占碛口的铺面一半之多,直至民国初年,陈家在碛口依然有房产60多处。民间则传说,陈三锡与祁县乔家大院鼻祖乔贵发有密切的业务往来,并曾被乔贵发救过一命。</p> <p class="ql-block"> <b>【李家山村】</b>位于碛口古镇南3公里处,隐藏于大山深处,空灵幽雅。名叫李家山,其实并非一座山,而是以李姓为主要居民的一个小村庄。面南背北,其地形概括为“两沟四面坡”,两条小沟壑向南延伸,与垂直于它们的一条山涧会合后向西注入黄河。碛口人说:穷西头,富西湾,好女子出在李家山。民谣则唱道:李家山的女子,白家山的汉,招贤镇的瓷器,南沟里的炭。李家山的出名,源于吴冠中先生的三大发现之一,从外面看像是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很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而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在特殊历史条件、特殊地形地貌和传统观念等综合因素下产生的特殊村落的孤例。四面山坡倾角都在六、七十度,站在坡顶尚不觉陡峭,但从沟底仰望,山坡笔直如削,村中山间小路有如蛇行,曲折盘旋于坡壁。贫瘠的黄土与干旱的气候不适宜发展传统农业,主要农作物是红枣。而在二、三百年前,农业只是副业,依靠碛口投身商业,终成一方巨富。故土难离,受传统观念影响,发达后的李氏先辈们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回故乡大兴土木,才留下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民居建筑群。据说,风水先生称李家山形似凤凰,夹在两沟间的山峁为凤凰头,两沟外侧则为凤翼,这是一种艺术化、理想化的比喻。形象地说,李家山更象一个大写的“W”,结合凤凰的比喻,可见“W”最外侧的便是凤凰的两翼,两翼山坡上民居都建在面朝两胁的一侧,两胁之间,是凤头与凤背。民居主要集中于左翼、右翼、左胁、右胁四个立面和凤头、凤背两个平面上。如李建兴的家,正好在凤凰背上,李氏家族的祖茔,则座落在凤背的最高点上。当年,李家山有东、西两大财主,东财主家大业大,占据着凤凰两胁和凤背,李建兴就是东财主后代。凤凰右翼属西财主家,虽只占据着一面山坡,却是李家山最具代表性、最富魅力的一道风景。凤凰左翼被称为旧村或小村,居住着陈、崔两姓人家,而在李氏家族迁来之前,这儿被称为陈家湾。与其它三面坡上坚固美观的石窑不同,散布于左翼上的是极为原始的单眼土窑洞。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李氏家族毕竟曾经富裕过,不知道上天什么时候才能垂青于清贫了数百年的陈、崔两姓。“两沟四面坡”的相对高度不过100余米,绝对面积并不大,李家山现在有200余户人家,也算个大村落,他们合理的利用了每一寸土地,使得大大小小百十个窑洞院落散落其间丝毫不显拥挤。李家山民居沿坡壁呈阶梯状分布,下一层窑洞即上一层窑洞前庭,有的窑洞直接建在下层窑洞窑顶。一层层的窑洞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层叠而上,直至坡顶,画面极为丰富。多达七、八层的窑洞看似随意布局,却完美结合了山势的坡度与走向,凝固成一幅美丽画卷。昔日的富庶不仅体现在坚固耐久、宏伟气派的石窑院落上,同时也体现于村政建设中。这座小山村当年竟然拥有一套完善的、高标准的道路网络和排水系统,现在虽然破败,但显而易见地失去了当年的规模,至今依然发挥着应有的作用。 </p><p class="ql-block"> 古老的民居成为李家山第一景观。这里明代、清代民居,构筑成一条条街道,街道又矗立在黄河边。民居依地形斜坡状组合排列。街巷里,古老的黄河卵石铺成了街面。而那些古老的砖瓦构筑成了房舍,飘逸着一种古韵。房屋已斑驳失修,虽不致残破,但却风骨奇峻。有些当年曾是店铺的高墙大院,展示着这历史上商埠的痕迹。一条条青石,一排排大瓮,一个个油篓子,一座座饮马槽,让人充分感受着历史的辉煌与商业氛围的浓郁。李家山原名陈家湾,因李氏迁入并逐步兴盛改为今名。据《李氏家谱》记载:李氏于明成化年间由临县下西坡村迁来。李氏家族之所以能兴旺发达并盖过村原有陈、崔二姓,最重要原因是抓住了碛口水旱码头商业机遇。山坡陡峻,耕地稀少,依靠农业显然难以大发展。李氏凭借碛口镇,养骆驼,跑旱路运输。按晋商规矩,外出经商人不能携带家眷,于是财主们赚钱后就回家盖房,逐渐地形成了建筑质量乘讲究的民居群落。李家山村民居以窑洞式建筑为主,依山势而建,从山底一直建到山顶,一气呵成,形成了“立体村落”。因为黄土层结构是垂直肌理,易崩塌,因雨水冲刷导致山体滑坡是常有事故,所以李家山村修建有大小石排水沟,最高落差30—40米。村内窑院正房用于住人,厢房住人兼存放粮食。倒座房一般用作牲口棚和柴草房。正房和厢房大多不带前檐,外墙顶部只设出挑约1米的“没根厦檐”,起遮雨护墙作用。因为厦檐出挑距离较短,檐下无法容纳灶台,灶台便安置在正房尽端与厢房之间空地上,再架个顶,就成为夏天使用厨房。正房和厢房窑洞内炕床安排靠窗位置,灶床内侧为灶台,在冬天可取暖与做饭。窑院大门位于左前方,入口方向或垂直或平行于正房,又或偏转约45度。院内挖有地窖,用于贮藏土豆、萝卜、红薯等,还有碾和磨,“左青龙、右白虎”,碾是龙,磨是虎,所以碾和磨分置于院左侧和右侧。窑院两层时,正房和厢房窑洞屋顶就做了二层窑洞院。李姓在修建的高质量住宅有“东财主院”、“后地院”“新窑院”“桂兰轩”等。“东财主院”是两层窑院,为“东财主”李登祥在同治5年(1866年)建造。在碛口开有“德合店”和“万盛永”两商号。窑院大门是李家山村建造水平最高、装饰最豪华的建筑。“后地院”在大村西侧山坡上,是“西财主”李带芬所建,又称“香亭楼”。李带芬在碛口开“三和厚”商号,村人流传“西房住的人熄火,东房住的人发财”说法。 “新窑院”,又称“子寿楼”。据说是李带芬出资帮助其侄子李子寿于民国五年修建的。位于“后地院”南,二者相距约40米。尽管占地只有一层,却非常宽敞,建筑质量很高,保存也很完整。院内地窖与一般窑院的垂直挖下不同,而是采用阶梯状下挖。倒座房的东墙外设有石质拴马扣。“桂兰轩”位于上街东面一段,坐西朝东,由一个两层的主院和一个跨院组成。屋主之一李荣厚(出生于1930年)说是他的“老祖爷爷”李生香所建,传到他手里已有五代人。根据《李氏族谱》记载推算其建筑年代与“东财主院”大致相当,甚至更早。窑洞建筑的几种发展形态:箍窑、接口窑、一炷香式窑洞。</p><p class="ql-block"> 李家山,黄河岸边的一个古村,相对封闭,仿佛一个天然滤音气,滤掉了尘世的喧嚣和繁华,将人带进了一个单纯而安静的天地……你若寻求返璞归真、悠闲养性,这里是理想去处。山体与建筑结合之完美,人居环境自然之美,窑洞层层叠置错落之美,在这得到完美体现。从风水学讲,李家山村形似凤凰,民居依凤身、两翼而建,错落有致地分布于70度的山坡上,构成了一种极具视觉震撼力的效果。典型的黄土地貌、幽雅的自然环境、层叠的窑洞大厦、浓郁的黄河风情、纯朴的百姓人家……每年吸引着许多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前来采风。</p> <p class="ql-block"> <b>【高家塔村】</b>是1948年毛泽东东渡黄河的登岸处,现在保存有1978年立的汉白玉纪念碑,上刻赵朴初题写的“毛主席东渡黄河登岸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0px;">(三)古镇感悟</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走进大美碛口,欣赏、品读、感悟、领悟着古镇,你可能不经意间会踩上乔致庸行走过的石板路,或者路过孔祥熙开过的义记美孚煤油分公司,还会遇到毛主席东渡住过的窑洞……这里的点点滴滴,一山一水,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好像都在讲述着黄河第一镇—碛口古镇的峥嵘往昔,而当岁月荏苒后,这里保留了古老的房屋与街道、淳朴的居民和慵懒的小狗,古镇碛口所呈现的隐忍与真实,处处彰显着吕梁热土上的一方灵魂。 </p><p class="ql-block"> 诚然,中华民族有无数个古镇。她们如同历史洪流中激起的朵朵浪花,各领风骚数百年。惟独古镇碛口,虽然经历了近800年的“风吹雨打”,但“风韵”依然。特别是当现代“文明”的“尘沙”铺天盖地袭来的时候,古镇碛口不“媚俗”、不“邀宠不跟风”。以“卧虎山”般的沉稳,一以贯之,维护着周遭“河声岳色”的淳朴。以“黄河水”般的奔放,怀素抱朴,捍卫着曾经“古色古香”的神韵。古镇碛口的存在,不但保留下一段被人忽略的珍贵历史,而且还给被现代“文明”折磨得疲惫不堪的人们,提供了一块心灵回归的“净土”。如果说,古镇口近800年的辉煌是黄河母亲的杰作的话,那么,碛口镇能存活到现在,也是黄河母亲的特意安排。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孕育了华夏文明,哺育了中华儿女,而以山西为起点,从黄河边环望远去,一种独特的中国视角形成了。这里有吕梁,一个张着双嘴呐喊,用脊背撑起家园的山区,这里有碛口,执拗而向上的隐忍,坚持而不抱怨的朴实,将为碛口古镇书写吕梁这篇热土上新的英雄故事与百姓精神。黄河母亲要告诉给今天的人们,碛口镇的辉煌,不仅仅体现在“转手贸易”上,不仅仅体现在“水早码头”上,也不仅仅体现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上,而更主要的是她所孕育成型的“文化”一以“黄河文化”为基础的“商业文化”。这是晋商在碛口这块试验田里,培育出来的一支“文化奇葩”,成全了晋商“称雄五百年,纵横九万里”的历史壮举。黄河母亲还告诉我们,碛口这篇大文章还远远没有结尾,需要今天的人们继续用“心”去书写。</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15px;">【本文参考资料】</b><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临县志》《民国六年<临县志>校注》《吕梁市乡镇志》(中卷-临县卷)、《碛口志》《话说碛口》以及散见于网络中有关碛口镇的一些图文资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span><b style="font-size: 15px;">【作者简介】</b><span style="font-size: 15px;">解德辉,1962年生,交口县康城镇解家坪村人。网名“宁静致远”。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吕梁市作家协会会员、汾州文化研究会会员、《萧乡文学社》作家、国际摄影协会会员、吕梁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吕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北武当山文化研究会顾问等。喜欢访古问道,感悟山水人文,秉承“在题材选择上挖掘历史厚度,在红色文化中寻找精神高度,在现实生活中探求艺术鲜活度”之“三个度”;坚持在行走大美吕梁中,传承历史人文。1989年以来,在《学习与研究》(中央)《光明日报》《中国乡镇论坛》《山西日报》《山西经济日报》《前进》《山西工作》《山西农经》《政府法制》《山西法制报》《吕梁文学》《百年红印》(灵石)、《吕梁日报》《吕梁晚报》《文化晋中》《掌上吕梁》《吕梁发布》等报刊、新闻媒体发表各类文章300余篇。个人出版《红色吕梁》《印象离石》2本书,其中《红色吕梁》一书收藏于《晋绥兵民博物馆》里;《云梦风雅》一书(新华出版社)收录其撰写19篇文章。《吕梁市志》“艺文篇”,收录其撰写的《品读碛口古镇》一文。开办《行走大美吕梁》(个人)微信公众号,已发布原创文章310余篇。</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