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胜寺

龙人香椿树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国精华古建——广胜寺</p><p class="ql-block"> 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几百年前就已响誉海内外的广胜寺,坐落于山西省洪洞县东北约十五公里远的霍山脚下。寺院初建于东汉桓帝147年,寺院山环水绕,林木葱茏,迷人的自然风光与闪现着古韵光彩的寺院完美结合,使这座神奇的古寺闪烁着一种耀眼的光芒。一千年,在时间的长河中,是多么的短暂又是多么的漫长。广胜寺,这座精美壮观的文化古迹,这座蕴藏着苦难与欢乐的史诗,其实就是我们先祖智慧与思想的物化总结。</p><p class="ql-block"> 广胜寺从整体上可分为上寺,下寺和水神庙三部分。三者相互连接,却又相互独立,这种布局,既充分体现了上寺的核心位置和有限地理空间,又符合了封建社会的尊卑思想。</p><p class="ql-block"> 甘醇清澈的霍泉,仍然在养育着洪洞县的几十万人,站在霍泉身边,看着这口不断喷涌的,却又满怀深情的老泉,不觉中我们便会被她永不停息涌动的那种无悔的精神所打动。一朵朵美丽的白色水花,就象一首首古诗,一断断历史,一句句经文一样,是那么的深奥,清灵,却又在一个个忽闪即逝的短短瞬间,强烈地展示着生命的力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霍泉的北面就是广胜寺的下寺。下寺山门巍然挺立,雄伟壮观。又名天王殿。之所以有人这么称它,这主要是因为其内置塑了四大天王的塑像。山门虽几经重修,但至今仍然完整地保持着元代建筑的风格。整个建筑虽然说不上精美,但它富有想象力的造型,和它带有装饰性的腰檐。却能给远来的香客游人一种深深的震撼,穿过宽三间,进深三间的山门,就是下寺的前院。</p><p class="ql-block"> 下寺大院内几乎什么时候都有一些信徒的影子在晃动。在他们庄严的神情上,在他们俨然的目光中,仿佛时时刻刻都流溢着与佛祖交谈的痕迹。又仿佛他们的思绪早已坠入幻梦中的天国。这些宏大的宫殿里到底住的是谁呢?难道那个遥远的世界真的就在我们的心目之中吗?</p><p class="ql-block"> 千百年来,不管什么朝代,也不管走进山门的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他们一到这里,都会变得那么的虔诚,又是那么的安静呢。难道这些宫殿所能容纳的,仅仅是我们尘埃一样的身体吗。平静中的霍山,永远都在沉思中向我们讲述它苍翠衣衫上,广胜寺千百年来所发生的故事。那些雕花的窗棂,那些指向天空的殿檐,那些柏树,那些永远都在重建的围墙,都是它悲伤和快乐的记忆,都是它辉煌灿烂的遗证。</p> <p class="ql-block">  下寺大雄宝殿俗称后大殿,其大胆运用减柱法的奇特构想,使这座古建筑,堂而皇之地登上了中国 古建筑史的重要位置。看着殿内将近五百平方米的空间很难让人相信,这竟然是千年之前所建造出来的,但是,这个建筑强烈感染和冲击我们的,还是那一尊尊透露着我们传统文化精髓的塑像和东西两山墙上元代画师心血之作的壁画。但遗憾的是,这些祖先遗留给我们的瑰宝,竟然被民国时期的古玩商卖给了外国,这种愚昧无知行为,实质上是对我们古国文明的一种践踏。更是,我们民族的耻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飞虹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站在太岳河谷向东眺望,一片建在山颠的雄伟建筑,在苍松翠柏的点缀下,显得格外壮观迷人。这就是广胜寺上寺。</p><p class="ql-block"> 上寺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两间,为清康熙二十年补建的建筑,在山门两稍间下这两尊护法金刚虽然色彩早已剥落,但从他们的形态上我们仍然能够想象得到初塑时的威严神情。</p><p class="ql-block"> 穿过一道垂花门便是塔院,塔院南北长,东西窄。由于其有限的地理位置,所以塔院整体上并不规则,而院子中央的这座建筑物就是尽人皆知的飞虹塔。飞虹塔原名广胜塔。但以为砖塔外部整体全部都用七彩琉璃仿木构建镶嵌着,因而,它在太阳光线的照射下变会闪闪发光,宛如一道美丽的彩虹,所以,世人又称它为飞虹塔。</p><p class="ql-block"> 用了整整十二年建起来的飞虹塔整整十三层,通高47.63米,在塔主体建成后九十年增建的围廊工程历经四年,加上主体塔的工程用时,实际上,耸立在我们面前的这座宝塔总共用了将近16年的时间,由于明代后期匠师们的精湛技艺,这座前后间隔将近一个世纪的建筑物,无论从其造型还是琉璃色泽,都保持了高度一致。犹如出自同一匠师。</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的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外族的入侵是永远刻在我们血肉上的伤痕,但是,不管那些入侵者拿的是钢刀还是书本,也不管那些人面目狰狞还是面带微笑,但最终被同化的其实只是他们自己。放眼看一看我们这个世界,试问还有哪个民族有这么大的魅力,还有哪个民族拥有如此深奥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化,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为自己感到自豪,更应该感到光荣。就象祖国身上的伤一样,飞虹塔本身就是外族的书本,但是,它同样,也没有恪守住美丽的诱惑,就目前我们所看到的飞虹塔,其实在它的灵魂深处,洋溢着的是我们中国人不朽的智慧。</p> <h3>  飞虹塔不仅从远处看非常挺拔壮观,如果您走进它,同样会被它巧妙的构思独特的设计所沉醉。 琉璃是一种用铝和钠的硅酸化合物烧制而成的彩色釉料,将它釉在陶器表面,会使陶器变得更加耐磨美观。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琉璃的国家,在汉墓的出土物中,就已有了黄绿彩釉的身影。但当时使用的为数不多,直到明代,琉璃才进入了它的辉煌时期,而这时正逢重建广胜寺,因而,这才有了今天飞虹塔的光彩美丽。 从斗拱的产生,到斗拱短时间被大量采用,这主要是因为它不单具有不可替代的实用功能,更在造型上给建筑增添了无限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想象空间。当然,飞虹塔上的斗拱构件正是紧紧抓住了斗拱与建筑的亲密关系,在塔的层层出檐上精心构思,给这座以砖石为基础的佛塔营造出一种轻盈灵巧的效果,让每一个看到它的人,会感觉更加放松而不会产生历史的沉重久远和对飞虹塔本身物质的压抑,这对建筑形象塑造本身就是一个创举,一个奇迹。另外,在加上花虫鸟禽和各种佛教人物的烘托,则进一步完善了飞虹塔的审美主体,使其雄伟挺拔精美绝伦。 塔刹,就是塔的顶子,即佛塔最崇高的部分。塔刹从建筑学角度来讲,它的主要作用就是防止雨水下漏,和处理全塔艺术美感的点睛之作。飞虹塔的设计者们,则是巧妙的把经过改造后缩小了的翠堵坡置于塔顶,这在众多佛塔里边本身就是一个杰作。 飞虹塔不仅外型美观,里边景物也十分奇特。塔底大约18平方米,莲花台中央的那座铜铸释迦牟尼通高5.7米,宽2 6米,重约3000公斤。佛像顶部那个琉璃藻井,是飞虹塔构件中最为复杂的部分,最顶处名为九龙口,藻井细腻的构图,和图上生动形象的人物情节,实为广胜寺琉璃制品的精华。从此完全可以看出,当时工匠们深厚的艺术素养和精湛的技术水平。 飞虹塔是整个广胜寺的最高建筑,同时也是广胜寺文物古迹的总体象征。按照古塔的分类,有关专家已将其同河南登封崇岳塔,山西应县木塔及云南大理三塔列为中国四大名塔,这足以说明飞虹塔的自身价值和其在我国众塔中的位置。飞虹塔是美丽的,但在它美丽的身影之后,则是古代无数费尽心智的无名工匠们。<br></h3> <h3>弥勒殿——</h3><h3><br></h3><h3>  弥勒殿大斜梁翘挑平梁的设计,在古代建筑中仅属孤例。这种设计奇特大胆极富想象力,并且支点力点完全符合杠杆原理,此殿为我国的典型的歇山式建筑。</h3><h3> 在弥勒殿阿弥陀佛铜像两侧,宋代泥塑的观世音菩萨和大誓至菩萨形象逼真,神态自然,目光中仿佛已经闪露出了一种生命的迹象和气息。其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与太原晋祠水母娘娘殿中的宋代雕塑同属一类风格,并且这两尊泥塑人物已经成为了广胜寺塑像的代表和灵魂。</h3><h3> 在阿弥陀佛像背后佛龛上的弥勒佛憨态天成,笑容可拘,佛教说它是释迦牟尼佛留在中国的一颗菩萨果,但更多的资料却说明它是我国五代时的一位和尚。据说那时他身背干粮袋,四处化缘宏扬佛法,人们不知他的名字,所以就叫他布袋和尚。但由于布袋和尚衣衫褴褛,常被人误以为是乞丐,有些坏家伙还骂他唾他,动手打他,然而尽管如此,他却仍然总是面带笑容,从无烦恼从不伤感,并且口中时常还念念有词,若无其事,后来明代朱元璋听说以后,非常激动,感激之余还为他提笔书写了一幅楹联。</h3><h3>对联为:</h3><h3>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h3><h3>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h3> <h3>赵城金藏——</h3><h3><br></h3><h3> 在弥勒殿内保存了800年之久的《赵城金藏》为广胜寺镇寺之宝,藏经是佛教经典的总称,《赵城金藏》是世界上最早的多达7000余卷的古典大藏经。由于这部经书是金代完成的木刻版本,所以才称其“金藏”。又因其八百年来一直保存在曾经归属过赵城县的广胜寺,所以它又被称为《赵城金藏》。</h3><h3> 《赵城金藏》印刷清晰,字体苍劲有力,每卷开头都有精美的佛陀说法图,其力法线条和宋版佛经相比较,具有豪放严整和生气有力的特点。由此便可看出,《赵城金藏》不但是我国印刷史上的珍贵标本,而且,还是研究我国刻经史和版本史的珍贵资料。</h3><h3> 当然,《赵城金藏》的巨大价值还在于它将会对中国以及世界的文化继续产生深远的影响。并且,它还能为各科学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赵城金藏》不仅是中国的宝贵文化遗产,它更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h3><h3><br></h3><h3>上寺——</h3><h3><br></h3><h3> 上寺大雄宝殿面宽五间,进深四间。大雄宝殿在一般寺院里均有,因为这个佛殿供奉的是“释加牟尼”。所以佛教里称其大雄,雄即“传大之意”,广胜寺上寺的大雄宝殿也是此意。但广胜寺大雄宝殿的实际功能,则住要是为每年三月十八日庙会供活动场所。</h3><h3> 后院西北这座宏伟壮观的大殿因供奉着毗卢遮那佛,所以此殿又叫毗卢殿。毗卢殿重建于1309年,面宽五间,进深四间,又称“四阿顶”。这是中国古代最高建筑屋顶等级形式。这种建筑形式,据说最先出现在帝王的皇宫,也就是说,臣民无权建造这样的房子,但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只有神权敢于和皇权相比,庑殿式建筑之所以在后来陆续出现在各地寺庙之中,这也真实地说明了佛教在中国封建社会至高无上的地位。</h3> <p>  毗卢殿是广胜寺佛像最多的一个殿,北上方的那三尊三身佛,即应身,法身,报身,有过去,现在,未来的含义。</p><p> 在三身佛像侧前方的这四位助侍菩萨,便是佛教中的四大菩萨。即观音,文殊,普贤,地藏四个菩萨,四菩萨分别代表中国的四大名山,即四大佛教胜地。</p><p> 观音殿在广胜寺留下了许多名字。有送子观音殿,白衣观音殿,白衣娘娘殿,娘娘殿,送子娘娘殿,天堂殿等众多名字,但其内容都围绕着送子这一中心名称的。根据民间传说,这个殿历来香火最胜,前来求子者应接不暇。许多求子者往往在烧香磕头之后便会回头偷看几眼,趁殿内无人时,便会偷上一双小鞋带走,这样,便能生下孩子了。当然,这只是古人缺乏生育知识和因社会压力形成的一种心理满足而已。</p><p> 地藏殿供奉的是掌管地狱的地藏王菩萨像。据佛经上说,释迦牟尼临死前将地藏菩萨招来,嘱托他在佛国的未来佛弥勒佛未降生之前,一定要担当起教化六道众生的重任,教化人们在活的时候多做好事。不然,死后到了地狱就要遭受各种刑罚,因此地藏菩萨有句名言,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他立誓要将地狱度空,他手里拿着一颗明珠,以示把黑暗的地狱照亮。</p><p><br></p><p>水神庙——</p><p><br></p><p> 水神庙位于广胜寺下寺西侧,与墙垣相接,并且有腰门相通。虽然水神庙几百年来都属于广胜寺管理,但水神庙与上下寺内容截然不同,上下寺属于佛教,而水神庙则属于风俗性祭祀庙宇。水神庙主要由山门,仪门,应明王殿构成。</p><p> 水神庙内的壁画,是我国古代庙宇中,唯一不以佛教为内容的壁画孤例。这组囊括十三个方面内容的艺术珍品,一直以来都被人们誉为广胜寺三绝之一而名噪海内外。</p><p> 这幅大行散乐忠都秀的元代壁画,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唯一的大型元代戏剧壁画。其整个舞台布置和方位位置,为研究我国元代以前的戏剧舞台的发展和演变提供了探索性的资料,在1998年此壁画已和《打球图》一同列入了教科书。</p><p> 无论是水神庙壁画的丰富内容,还是其精美的艺术成就,水神庙的壁画都是我国元代壁画中的杰出作品。它同永乐宫元代壁画一样,是我国古代壁画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p><p> 当然,广胜寺的价值还不仅仅是这些,因为在它美丽的身影背后,千百年来它所形成的独特的地域文化内容,以及由这种独特的地域文化所对整个世界产生的影响,才是它最伟大,最宝贵的地方。</p><p><br></p><p> &nbsp;</p><p> &nbsp;</p><p> 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