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到新疆来旅游,如果没有到喀什来,就等于没有到新疆来;到喀什来,如果没有到喀什古城来,就等于没到喀什来。</h3><h3>人们常说,北疆看风景,南疆看风情,要了解新疆民族风情,那么,喀什古城便是一个必去的地方了。</h3> <h3>二零一八年九月三日一大早,根据导游安排,我随着重新组建整合的旅行团,进行到喀什旅行的最后一站一一喀什市区旅游,这便是这次旅游的重中之重一一喀什古城游了。</h3> <h3>还未到古城大门,便听得一阵欢快的乐曲传来,我急忙向景区大门奔去,直到了大门前才知道,入城仪式还未开始,聚集在大门外的游客,同当地的群众,跳起了欢快的舞蹈。</h3> <h3>接着,入城仪式开始。</h3> <h3>入城仪式结束时,主持人邀请游客们一起随着欢快的音乐跳舞,这儿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h3> <h3>接着,游客们便入城参观。</h3> <h3>喀什老城区位于喀什市中心, 面积为4.25平方公里,约有居民12.68万人。老城区街巷纵横交错,布局灵活多变,曲径通幽,民 居大多为土木、砖木结构,不少传统民居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是中国唯一的以伊斯兰文化为特色的 迷宫式城市街区。和相临的高台民居一样,这里也是维吾尔族的发祥地,这座古城,距今也已经有数百年历史了。国家现已把这里打造成五A景区,供游客们观光。<br></h3> <h3>距古城大门不远处,导游带我们进入了一户民居参观。</h3> <h3>和昨天去高台民居维族老奶奶家大不相同的是这家装修非常豪华,在当地算得上是殷实人家。</h3> <h3>当然了,他们也售买一些民族特色的纪念品,游客们可以随意挑选。</h3> <h3>室内布局也非常豪华,除自已居住外,也接待游客入住。</h3> <h3>这里的原住民原来因为没有下水道,一般都将厕所修在楼顶,成了名符其实的"上厕所″,通过政府的数年努力,给他们修通了上下水,卫生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上厕所,下厨房″的生活一去不复返。</h3> <h3>在这里居住的维族老乡都很好客,在他们的客厅里,摆了许多小食品及干果,供游客们免费品尝。</h3> <h3>出了这户人家,来到大街上,这里的民族商品很多,目不暇接。摆摊的大多是老人,年轻人大概都出去工作了,不愿意过这消闲的生活。</h3> <h3>爱花似乎是人们的天性,在古城,大凡有空闲地方,便有鲜花。</h3> <h3>这位维吾尔老人在侍弄着他的花草。</h3> <h3>参观完大街后,现在我们来到了小巷。</h3> <h3>这小巷远不如大街那么宽畅,曲径通幽,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地方。</h3> <h3>就连过街的地方,都有建筑物,可以说把空间利用到了极致。</h3> <h3>大人在家里干家务,小孩在门口玩耍,看见游客,并不认生,看有人给她照像,还伸出剪刀手。</h3> <h3>老城里的民居是允许游客进去游览的,而一般民居若家门前的两扇门都打开,则代表男主人在家;若看到只有单独的一扇门打开,则表示只有女主人在家;而要是看到大门前挂了布帘,则代表现在家中正有客人来访。行走在老城中,观察着那一扇扇各异的大门,感觉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br></h3> <h3>我们随便进了一户人家,主人很热情的接待了我们。</h3> <h3>当我提出和男主人合影时,他很爽快的答应了。</h3> <h3>这里有一处“巴依″旧居,"巴依″是句维语,即财主的意思。</h3> <h3>遗憾的是主人不在家,大门紧锁,未能进去一睹芳容。</h3> <h3>在古城,最常见的是老人和小孩,中青年大多都出去工作了。</h3> <h3>这背街小巷的建筑风格也极具民族特色,墙上大都装饰着精美的花纹图案。</h3> <h3>等到再次回到大街时,由于游客们大都在古城内分散参观,没有了刚才的暄嚣。</h3> <h3>出了城门,再回望一下这极具维吾尔特色的地方。</h3> <h3>在不远处,高台民居正在拆除,在不远的将来,在高台民居遗址上,要修建一个大型的公园,和喀什古城相得益彰,供人们在参观完古城后休闲娱乐。</h3> <h3>到时候,这里将会更美,成为到喀什旅游必去的地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