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色达(川西行之一)

空山听雨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魂牵梦绕,这是团里姑娘们对色达的常用语。对我而言,色达,是一个未解之谜。</p><p class="ql-block">色达佛学院,全称是色达县喇荣寺五明佛学院,坐落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的县城东南方约20公里处,海拔4000米以上。</p> <h3>  沿着一路排列的白塔,走向佛学院大门。</h3> <h3>  1880年,德将多吉在此兴建佛学院,树立宁玛派(红教)讲修法幢。</h3><h3> 1980年,法王晋美彭措吉祥贤在此创建了修学不偏佛法的大学院,当时仅有30余人,。</h3><h3> 1987年,十世班禅大师表示赞成在这里成立佛学院,亲笔写信给色达县政府,请求支持。1993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学院题写了校名。同年,被美国《世界报》称为“世界上最大的佛学院”。</h3><h3> 1997年,甘孜州宗教局报请四川省宗教局同意,正式批准设立了“色达喇荣寺五明佛学院”。</h3><h3> 佛学院分长期和短期进修两种,长期学制为6年,特殊学位却需要13年,学员通过各学科的单科考试,立宗论和口头辩论考试及格的,学院可以授予堪布(法师)的学位。</h3><h3>佛学院也有不少汉地显宗学生,故也设汉经院,由堪布用汉语讲经。<br></h3> <h3>三十八年间,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从藏区一个山谷深处迅速崛起,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藏传佛学院。<br></h3> <h3>高大雄伟的门楼上的“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是1993年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执笔题写的。</h3> <h3>走过门楼左转,在排队五十分钟、其间还淋了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之后,终于坐上了院区内的专用客车,向山上学院深处驶去。</h3> <h3>路边的僧屋</h3> <p class="ql-block">  三万多出家僧众在此修行居住。凡来学院长住学法的人,无论藏汉、僧俗,必须遵守这三条原则:团结互助、严守戒律、精进於闻思修。</p><p class="ql-block"> 学院于严格的四众戒律外,还制定了相应的纪律。如男女出家人之间禁止接触、交谈,其居住区域分开很远,中间隔一居士区,相互不能进入对方区域。即使居士也不例外,居士区也是男女众分开居住,男女居士严禁单独交往,如结伴行走,绕坛城等都在禁止之列。</p><p class="ql-block">法王传法在大经堂内,全体藏汉僧俗均参加听讲。经堂三面围廊,中间为一大片露天水泥地,听法即在此地。这里听法必须严格遵照佛教中的规矩:脱鞋、脱帽、不能打伞。藏地气候恶劣,冬春气候寒冷,时有风雪交加,灌进听法者的衣领;夏天太阳暴晒,强烈的紫外线烘烤着人们全身;阴雨绵绵时,听法者照例坐在湿漉漉的地上,任凭雨水淋洒在身上,即使大活佛、大堪布(法师)也安然处於大众之中,没有例外。</p> <h3>这里是佛学院的中心一一大经堂。每天傍晚六~八点钟,大经堂里便人声鼎沸,犹如闹市。辩经是藏传佛教的一大优良传统,它能遣除疑难,理清思路,巩固所学的内容,还能锻炼表达能力,为今后修行、弘法打下扎实的基础,所谓“听十遍不如辩一遍”即是此理。</h3> <h3>僧侣们在大经堂门前诵经或叩长头。</h3> <p class="ql-block">这里年平均气温零下1度,长冬无夏。在重重的群山环绕之中,山沟里的僧舍,以佛学院的大经堂为中心,密密麻麻搭满了四面的山坡。</p> <h3>  这些红色棚屋,就是僧侣们的住所(出家男子称扎巴,出家女子称觉姆即女尊者)。</h3> <h3>修行人生活艰苦,山上没有自来水,用水要到山脚下去背。</h3> <h3>这里是女浴室,门上写着‘’女‘’字,出出进进多是女僧人,提着包裹,另外也有一些小孩。</h3> <h3>这里是水房,许多僧人拎着桶用水管注滿水,然后带回棚屋中取用。</h3> <h3>有僧人拎着刚买的西瓜在路上走,塑料袋中也装着“乐事”薯片及方便面。</h3> <h3>经书也是很重的,在海拔4000公尺高处拿着一包书走路可不是什么轻松的事。</h3> <h3>觉姆们用手挡住脸不让拍照。</h3> <h3>打着遮阳伞的僧人应该是堪布(法师)级的吧?一般僧人只戴头巾或一种特制的简单遮阳帽。</h3> <h3>现在我要上山了。</h3><h3>在佛学院最高的山峰上,有一个金碧辉煌的建筑,叫做“坛城”(音译)。坛城的梵文名称为“曼荼罗”,意思是按佛教密宗仪规进行某种祭供活动的道场,平时是人们转经的场所。山顶还有一个观景台。想到可以居高临下看佛学院的全景,告诉自己必须爬上去。</h3> <h3>在海拔4千多公尺高处爬山真不是一件浪漫的事儿。高高的台阶,高原直射的阳光,我背着包和单反相机,包里装着食物和水(我的午餐),三步一停,两步一喘,蚁行般的往上移动。</h3> <h3>当然,再累也不能忘了初衷,风景还是要看滴!</h3> <h3>密密匝匝的小木棚屋,鳞次栉比,破旧简陋。</h3><h3><br></h3> <h3>转不完的羊肠道和台阶,扶手却是新的,兴许只是为了观光客才新修的。</h3> <h3>蛛网一样的电线</h3> <h3>紫色门帘之内就是一居屋,墙壁顶上四面透风,没有台阶没有门,没有自来水也没有网络设施。</h3> <h3>屋与屋之间的缝隙般的简陋通道</h3> <h3>现在成了一步一喘,前面还有许多路,好艰难啊。回头看看,咦,身后有三两觉姆,也同样一步一喘,状态并不比我好,顿时感觉好了一些,继续努力!</h3> <h3>终于到了,坛城,观景台!</h3> <h3>坛城金顶,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十分耀眼。</h3> <h3>坛城转经。据说如果你有什么疾病,在这里转上一百圈就能够好。金色的圆筒在人们干枯的手转过之后留下一串悠长的嘎吱嘎吱的响声。好吧,既然来了,就入乡随俗,没病转上一圈也表示个诚意。</h3> <h3>爬到顶不容易,我要好好的饱饱眼福看个够,如此艰苦的旅程,此生难有第二次喽。</h3> <h3>此刻从山顶看去,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的红木棚屋,在云彩的流动下,显得忽明忽暗,有一时看得眼晕了竟感觉像红色的海浪在涌动……实在壮观啊!</h3> <h3>三万僧人远离现代文明的诱惑,能在如此原始和艰苦的环境下坚持修炼学习,除了虔诚的态度和坚定的信仰,几乎想不出还有什么理由能做到,不由让人肃然起敬!</h3> <h3>我要好好看看,留住这份虔诚,留住这份简单。我在心里祈祷,让时间停留,让色达永远色达。</h3> <h3>夜间佛学院的灯光,像天空中的繁星点点。没有网络,也没有电视,那么,就只剩下诵经了,瞬间脑海中闪现出千万名僧侣在挑灯夜读,这是多么令人震撼的一幕!</h3> <h3>美哉!</h3> <h3>壮哉!</h3> <p class="ql-block">常常为自己感到庆幸,能撇开各种羁绊一次次地实现梦想,去到一个又一个想去的地方,用脚步丈量世界,用心去体验生活!</p> <h3>去色达的另一项活动似乎必须是看天葬。</h3><h3>由于我国的疆土辽阔,各民族各地域的风俗习惯迥异,于是,去色达看天葬便理所当然成了了解异族文化的一个理由。</h3><h3>天葬台本身并不复杂,但也许为了迎合旅游,建了地坪广场,竖起了许多看似还很新的雕塑和场馆。<br></h3> <h3>天葬的核心是灵魂不灭和轮回往复,死亡只是不灭的灵魂与陈旧的躯体的分离,是异次空间的不同转化,西藏人推崇天葬,是认为拿“皮囊”来喂食秃鹫,是最尊贵的布施,体现了大乘佛教波罗蜜的最高境界—舍身布施。<br></h3> <h3>藏传佛教没有地狱天堂和灵魂升天之说,他们推崇的是转世轮回,灵魂不灭。今世受苦是因为上世修行不够,而今生修行无果,下辈子还得受苦。故活着时要多参拜,多修行,以得正果修个好的来世。</h3> <h3>玛尼石,寄托着生者对逝者的哀思,也承载着对来生的祈愿。</h3> <h3>远望天葬台,云压天低,鹫鷹乱飞,有一种瘆人的感觉。</h3> <p class="ql-block">矮墙之后,便是我不愿也不能看到的尸身分解一幕。</p><p class="ql-block">其实,重要的并不是葬礼的仪式或者具体过程,那只是一个习惯俗成,重要的是它的结果及意义,人死了最后都要归之于尘土,无论是被地下虫蚁侵食或被天上秃鹫享用,还是一把火烧了都一样。但一旦有了舍身布施这一层意思,那就是说他的人生之旅结束之后,还能在其他生灵的生命中得到延续,这就使死亡有了一种精神的提升,就这点,我是赞同的。</p> <p class="ql-block">山坡上等待着天葬师的信号便可前来啄食饱餐的秃鹫。</p> <h3>观葬的人群</h3> <p class="ql-block">饱食尸餐后的秃鹫,展翅翱翔在白云蓝天。它们作为一个载体,让逝者的愿望得以实现,以修得人生最后一个善果,同时也因自身摄得养分而得到更好生存,也算是各得其所吧。</p> <p class="ql-block">看完天葬后离开的人们叹了口气,似乎是“一件事终于有了个了结”。</p> <p class="ql-block">大多数人脸上显得茫然,如“到此一游”一般,他们中大多是汉人游客。</p> <p class="ql-block">天高云淡,愿生者无悔,愿逝者安息🙏</p> <p class="ql-block">虽然随着交通的日益发达,各民族的文化也已逐渐为大众接纳或了解,藏俗天葬对于我们也不再如当初那样神秘不可接受,但当将其炒作成为一个旅游项目,总感觉有对逝者不敬之嫌,但愿逝者能以仁慈之心宽待这些活着的人们……阿弥陀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