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知青岁月(一)

黄土草根

<p class="ql-block"> 序</p><p class="ql-block"> 光阴似箭,现已古稀之年的我,经常一个人在喧嚣的古城,静静回忆起五十年前上山下乡插队的生活。多少次梦中又回到我心里一直思念着曾经的那个第二故乡,那是我的一段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特殊经历,那里留有我青春难忘的岁月。</p><p class="ql-block"> 1968年8.9月份,一场动员中学生到农村去安家落户,声势浩大的运动席卷全国。"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广播喇叭每天从早到晚播放的激昂嘹亮的歌声,撩拨的一颗颗年轻的心,热心沸腾,上山下乡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始了。西安市各中学也和全国一样按照上级部署积极动员在校的老三届学生报名上山下乡。</p><p class="ql-block"> 10月31日我们第五中学也和其他学校一样召开大会,欢送第一批200多名初、高中毕业生赴宝鸡插队落户。</p><p class="ql-block">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上山下乡到农村插队落户已成为老三届中学毕业后,唯一的一条人生道路。</p> <p class="ql-block">  ( 1) 考察: 到我校第一批插队的宝鸡固川看看</p><p class="ql-block"> 我们学校第一批插队地点是宝鸡西边的固川,在学校动员会上固川当地领导和学校介绍说:固川离宝鸡只有40里路,那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也是你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安家落户,在广阔天地大展宏图的理想之地。</p><p class="ql-block"> 1968年10月31曰,秋风萧瑟。早上八点学校到处贴满了标语,彩旗飘扬敲锣打鼓欢送第一批200名赴宝鸡固川插队的同学。火車是西安各中学第一批上山下乡专列,同去送行的有许多家长、同学和老师,我也加入其中。因为那时候由于年令小,虽然学校在夏收农忙时节,曾组织我们到近郊农村拾过麦穗也割过麦,但毕竟从小生长在西安,农村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脑子里一片空白,想看看校友安家落户的地方到底是啥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知青上山下乡火車专列缓缓的驶离繁华都市一古城西安。离开站台上哭泣的欢送人群和渐远的锣鼓声,之前欢声笑语的知青们突然沉静了,第一次离开生养自己父母,离开兄弟姐妹,离开眷恋的校园和课堂…。</p><p class="ql-block"> 西行的火车专列很慢,一路走走停停 ,各站都有知青队伍下车。清晨9点半从西安开出,1点多终于到了固川。啊!固川宝鸡确实很近只有40里路。前20里和宝鸡东边一样是关中平原,而后20里却是连绵不断的高山峻岭。这20里,火车钻进那黑糊糊的隧道里,出了隧道就是桥梁,桥都很短,过了桥又是隧道,这20里却钻了22个隧道。铁路左边是奔流不息的渭河,风景确实很美。可火車刚钻出第22个山洞,突然眼前出现了另一种景象,高大的秦岭突然都成了光秃秃低矮的小土山包。当时感觉真象孙悟空钻到无底洞时,出现另一番天地一样。</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固川,我校知青第一批插队的地方,这里人口稀少,每个山头一般只有一两户农民人家和几间低矮的房子。这里没有电,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大多散落在陡峭的山坡上,所有劳动都靠人力,此中艰辛可想而知。听当地农民说,这里各小队都距离很远,固川因为是山区,白天天亮的迟,天黑也早。据说生产队长到大队公社开会,都要很早出门,一般都要带上"马灯",一路都是崎岖难走的羊腸小道。</p><p class="ql-block"> 据向导讲知青点的分布在本公社呈马蹄形,如果沿着这样的弧线走上一圈,走马观花也需要两天的时间。</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从村民的衣着上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相当贫困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听说这里基夲没有其它副业,公购粮很少,农户余粮虽有,但大部分都是玉米。劳动价值很低,每个劳动日大部分都是1一2角钱。</p><p class="ql-block"> 后来还听说,为了稳定山区知青的情绪,曾派原学校教师去做工作并随队生活。我的语文教师焦可强老师曾随队,到离公社最远最偏避的范家沟三队生活约半年时间。</p> <p class="ql-block">  (2) 报名到蒲城插队</p><p class="ql-block"> 学校送走了第一批宝鸡固川插队的学生以后,马上又开始第二批凤县山区的插队动员。椐学校介绍说,凤县我校的插队地点,坐火车经宝鸡向南到秦岭中部凤县下车,然后改坐汽车向西几十公里,然后步行数里就到了。我的天哪!真是大山深处有人家,世外桃园!</p><p class="ql-block"> 后来听说凤县我校有200个名额,但最后只有三、四个同学曾报名。不久学校公布第三批,陕西西北部旱原上的彬县,虽然大家都不了解当地情况,但感觉那里不是山区,虽是旱原但地势基本平坦,100个名额很快报满。</p><p class="ql-block"> 这时学校贴了一张告示:接上级通知,凡元月20日以后没有下乡插队的学生,由学校定人、定时间、定地点并随转走户口。</p><p class="ql-block"> 接着第四批为汉中南郑县。有意思的是同学都没听说过这个县,只知在汉中。这时,命运之不可抗拒,不走又不行,当时对知青宣传和教育的是到农村安家落户,谁不想找一个较富裕一点的平原地区或离西安近一点的地方插队落户呢!在同学们的印象中汉中应属南方,是较富裕的鱼米之乡。而高三学生长几岁有经验,不知他们谁找了两张一米多高的陕西省地形政区图,上边标有村名及地形状况,许多同学观后都搶先报了名。我也联系几个同学准备去南郑。</p> <p class="ql-block">  这时候,听说有一个姓李的熟人是陕西蒲城人,很有办法,已通过县上联系了一批亲朋好友的子女,以曾是宣传队的名义到他的家乡蒲城地区插队。</p><p class="ql-block"> 蒲城是个好地方,县北山区煤矿丰富,县南大部分都是一马平川又离西安较近。还听说平原地区属照顧名额,只有当时插队的高.初中六届学生中,年令最小的初中一年级学生才可报名;又听说我们学校有十几名同学已报名。我听到这个消息后,急忙找他报了名,并很快转好了户口关系,办理了全部手续。于1968年12月26日毛主席生日这一天早上八点钟,我们一行六人拿着行李,随西安市27中200多名学生,坐着大卡车,来到蒲城县南党睦区插队落户。这一天西安市上山下乡插队的学生特别多。</p> <p class="ql-block"> (3) 知青小院</p><p class="ql-block"> 记得那天到党睦镇(公社)后,只见到到处彩旗飘扬锣鼓喧天,人山人海,到处是欢迎知青上山下乡到农村插队落户的标语,道路两旁挤满了欢迎和看热闹的人群。不久,我与其他5人被分配到沙坡大队西队,生产队长带着几个社员用架子车帮我们拉着行李,向南走了五、六里来到了队上。队长将我们一行6人安排在饲养站早已腾出的平房里,这也就是后来被人们称为的"知青小院 "。</p><p class="ql-block"> 知青小院早已打扫的干干净净,由于天气寒冷,小院里生起了一小堆火,村民们对我们这些从西安来的学生娃非常热情。几位大伯招呼我们说"歇火,歇火!(烤火)"。院外挤满了看热闹的村民,有的说:"洋学生终于来了!""洋学生跟咱就是不一样!"怎没见带乐器呢?"</p><p class="ql-block"> 记得那一天,我们从党睦镇(公社)被分配到沙坡村时,一直有一名大约40多岁的公社干部陪着我们,边走边和生产队长聊天并对我们问寒问暖。到队上以后,见到几位他认识的老农说:"这几个从西安来的学生,都是咱的娃,以后在队上还得麻烦你们多照顾点"。后来我才知道,他是公社专管知青的副主任,名叫张海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知青小院原是队上饲养站的一部分,隔开后形成东西各两间,中间一个小天井的小院。西边两间房每间有7平方米,里边一间有个土坑,队上安排三位女知青住。外边一间有个小窗,但没有门,墻角有个方桌,据说是队上给社员记工分用的,后边用几块厚木板支了个大床,安排我们三男知青住。并叫我们找块布订个门帘。</p><p class="ql-block"> 东边两间撇开,东南角仅有一新砌的灶台,院内南墙上贴着一张毛主席的像。</p><p class="ql-block"> 院外5.6米处有一口水井,听说水是咸的不能饮用。只能洗衣服洗菜用,靠墙有一临时用砖砌的约1.2米高的简易小厕所。</p> <p class="ql-block"> (4) 插队第一天</p><p class="ql-block"> (1968年12月27日)冬日清晨,东方地平线上渐渐吐露出一线晨辉。远处一只大公鸡伸着脖子叫了起来,几只公鸡你来我往的应和,公鸡的打鸣声打破了村中黎明前的寂静。前一天的旅途劳累,我们6人睡的正香。大约6点钟,嘭、嘭、嘭!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我们。一问才知队里全体社员每天早上在我们小院里,向毛主席请示汇报呢。我急忙跳下床耒。刚开了院门,一大群社员一涌而进,小院人挤得满满的,小院站不下的就站到院外。我们几个知青也赶紧穿好衣服,挤到队伍里。</p><p class="ql-block"> 由队长代表大家向毛主席请示,由贫协主席代领大家一起宣誓:"敬爱的毛主席,你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我们向你老人家宣誓……"。"我们今天的工作是……"。</p><p class="ql-block"> 早请示后,由队长和妇女队长,在收音机的拌奏下,踏着语录歌的节拍,带领全体社员,在小院外空地上跳起了"忠字舞"。有十几岁的小孩,也有六.七十岁的老人,大家都跳的很认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早请示结朿以后,队长叫我们今天休息,并叫了两个老农协助我们准备劳动工具及灶具,并带领我们到村里转一转,熟悉一下村中情况。</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看见每家农户大门右上角都有一自制的木门牌,上边没写号码,只写着《贫农》《中农》《下中农》等家庭成份。队长还给我们讲了讲队上大致情况。原来这个村分东西两队,我们西队约20户人家,有一多半姓王,清一色的中农。其余7.8户人家是修三门峡水庫时,从大荔原朝邑县迁过来的移民,他们都是贫农、下中农。其中有两户贫农比较特别,哥哥是队上的贫协主席,弟弟却是当时的专政对象。</p><p class="ql-block"> 后来,由于每天早上全队男女老少都挤到知青小院内,在主席像前早请示。小院内地方太小,而人太多,有时甚至队长有事来迟了,都很难挤进去。我看到知青小院外东边墙上,有一米多的地方,两边墙有外伸,可能很像是村民很早前烧香敬神的地方。那时我比较爱画画,就大胆给队长提议,给这里画张主席像,队长非常高兴。我担心画的不像,就用放大的方法画了一幅,结果效果还不错。</p><p class="ql-block"> 从此早请示.晚汇报的場地,就移到知青小院的外边平地上。</p> <p class="ql-block">  (5) :知青岁月开始了</p><p class="ql-block"> "奇特的人际关系,过家家一般的生活",就是我们知青生活的真实写照。我们来自不同家庭,不同学校的6名中学生,吃了两天"派饭",第三天置办好简单的粮油生活用具及劳动用具后,难忘的知青生活岁月,就由此开始了。</p><p class="ql-block"> 铛、铛、铛!清晨队上起床钟声敲响了,(第一遍上工钟)起床后,由于气候寒冷,水很冰凉。我们就用鍋温了点水洗漱,我们很节约六人一人一盆底水。</p><p class="ql-block"> 刚一开院门,就挤进一些社员和小孩来看热闹。看见我们洗脸就问:你们乍不六个人用一盆水呢?都忙着洗漱上工,我们只好笑笑,谁都没有回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h3> 冬日天寒地冻,地里活不多,主要是把各家和饲养站积攒的肥料送到地里,撒到田里。肥料主要是收集的人与家禽、猪和饲养站牲畜的粪便。或者从村外土壕里取土,给饲养站垫圈用。</h3><h3> 队里各家都有一辆架子车,女知青经常被队长安排和社员一起拉车,男知青装车或挖土。</h3> <p class="ql-block">  那时候,我们挖土装车看似很简单,但插队前基本没干过。开始干活时,都是急性格,总想赶紧干完,正象有同学说的,想干象打仗一样的活。几天下来,手上磨出血泡,没多久就变成茧子。</p><p class="ql-block"> 再看农民社员,不慌不忙得心应手,边聊天边干活,有些人还不时地和别人或妇女开个玩笑。</p><p class="ql-block"> 女知青拉车也不甘落后,紧跟老乡一步不落。一天下来腰疼臂酸,回到知青小院就累的不想动了。</p><p class="ql-block"> 经过几天磨炼,我们从社员那儿悟出了门道,农业劳动要的是耐劲儿,干起活来要不紧不慢,可能也就是社员所说的"农业活要慢慢磨"。</p><p class="ql-block"> 记得那时候,每天喝汤后(村民把吃晚饭叫喝汤),队上记工员就在知青小院我们房内的方桌上,灰暗的柴油灯下,给全队劳力记当天工分。那时候可以说还是大锅饭,每个男劳力,每天记10分工,女劳力记8分工,每人都有个记工本。全队只有两个饲养员特例,一月记一次工,1天12分工并按天数计算。饲养员最辛苦,除白天晚上喂牲口外,还得抽空干活。</p> <p class="ql-block"> (6) 知青生活 a:</p><p class="ql-block"> 记得那年,我们从繁华的城市,到贫困的农村;从拿笔杆子学习,到拿锄头繁重的体力劳动;从走平坦的马路到生活在干旱的黄土地上,这当时是一个艰苦的转变过程。我们在还不懂得如何生活,开始需要料理自己。初到这里很长时间,难以适应这里的生活。那时最难的还是做饭,虽然有人会做一般简单的饭,但有人连火都不会烧。下工后都非常劳累,但也都得赶回去自已做饭。由于队上都是妇女提前20分钟下工,我们三男知青回来后,立刻帮忙,烧火或去担水。那时候一般农家都有年令大的老人在家看孩子做饭,也有上工前已做了准备,我们做的也慢。经常还没吃上饭,上工钟又敲响了,只好拿个馍先去上工。</p><p class="ql-block"> 刚插队时,我们还吃了一段商品粮。当时省上规定:下乡青年到农村第二个月起,供应商品粮,直到接上当季或下季的粮分配止。并且每人发8元钱,这8元钱我们到镇上粮站买回小麦、油等生活必须品外,每人还余2.3元另花钱,买点青菜、葱等。</p><p class="ql-block"> 刚开始,我们吃面条时,大家都爱吃干的,尤其爱吃咱老陕的油泼面.裤带面。面条捞到碗里后,放点葱.盐.辣子面.用热油一泼,再放点酱油.醋,特好吃.嘹咋咧!即省事又快速。老乡见到后就说:"这些洋学生真是不想过了!"当时我们还真有点不理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次年夏收以后,我们的苦日子开始了。国家对知青的照顧政策停止了,虽然队上分了粮,我们也开始担心春天青黄不接时没粮吃。所以磨面时,也学社员一样,把小麦一磨到底,连原粮和皮一起吃。我们和社员一样,经常吃的饭是稠玉米糁红苕稀饭或者各种汤面条,有时也蒸点黑馍。</p><p class="ql-block"> 记得那时后来吃面条时,由于没钱买莱,煮好面后,一般都用小铁勺煎点油,放点葱花放点盐,然后倒在锅里就行了。自己盛到碗里,倒点醋、辣子就吃起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们6人虽来自不同家庭不同学校,大家相处还比较融洽,虽然没规定轮流做饭,今天你做明天我早点回来做,回来迟的帮忙烧火、担水或洗碗洗鍋,大家都比较自觉。谁也不想散伙,不想叫旁人看笑话。那时在紧张而繁重的劳动中,感觉有一种抱团取暖的氛围。</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们知青小组被评为区、公社先进小组,我还出席地区、县上学毛选积极分子代表大会。</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随着时间推移,一些公社知青点知青之间,有人能干勤快,有人身懒嘴馋。下工回"家"后不爱干活,或者因小事产生小矛盾,一部分知青点分灶了。后耒听说蒲城县北有一村的知青点,12人来自同一学校。来前自由组合,刚插队时相处还不错,但不久因矛盾太多而分灶。据说原想分成3.4个灶,但协商不到一块,最后干脆12个人各吃各的。大家下工后都急急忙忙做起饭来,知青小院内12个灶12个风箱同时拉起来。扑塔、扑塔、扑塔!有的人还一边做饭一边唱着哼着,看起来真是别有一番热闹景象。</p> <p class="ql-block"> (7) 知青生活 b:</p><p class="ql-block"> 记得那年,我校在宝鸡固川插队姓许的一名知青,作了一首打油诗。“安下心,扎下根,娶个姐姐在农村; 结个婚,生个娃,抡一辈子镢头把”。据说有人此作为对联,写在知青屋的门上。 </p><p class="ql-block"> 我们 居住的知青小院与队上的饲养室仅一墙之隔,小院和饲养室之间还有一个高高的窗户。饲养室牛马牲口的吼叫声及糞便臭味不时传到小院中,那时小院房中的跳蚤非常多,尤其是女知青的土炕上,经常咬得我们难以入睡。没办法只有买了些"六六六"粉撒在炕席之下,伴着刺鼻的气味进入梦乡。</p><p class="ql-block"> 人都是被逼出来的,到农村以后,除了适应与认命别无选择。那时候,我们年轻有力气,加上我们都能虚心向老农和社员学习,很快就学会了犁地、锄草、铡草等基本农活。</p><p class="ql-block"> 当年我自认为自己是个壮劳力,干活从不惜体力,争强好胜的劲头十足,主动要求干一些重活累活。每隔一段时间队上都要给饲养室牲口起圈,我都积极报名。那可是个队上的重活,起圈时,一般队长都派2个男劳力,一个知青一个社员。牲口圈里一层层垫上去的土,被牛马踩踏的很实。我用脚踏在一尺多厚的牲口粪土上,用铁锨一锨锨挖出,倒在独轮车上,没干多久就已是满身大汗了,真是又脏又累。而这种独木轮车以前都没见过,满满一车糞土推起来容易倒斜,当推了几次后,也都掌握了。</p> <p class="ql-block">  那时候,男社员一天10分工,女社员一天8分工。大伙起早贪黑的为"工分"奔忙,为养活自己辛苦劳动。</p><p class="ql-block"> 秋季,我们6人分了大堆红苕,为了妥善保存,根据社员建议,我们在知青小院东北角挖了个3米的窖,用于存放红苕。</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社员都有自留地,我们也分了6分自留地。种麦时,队上请老农帮我们播种,平时有空我们就去锄锄草,夏收时还收了不少麦子。</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我们看到队上社员们大多数家中都在养猪,来增加家中收入,我们也想养猪,但没有条件。于是大家商量了一下,就在集市上买了一只小山羊喂了起来,大家每天下工回来的路上,都拔点草回来喂小羊,小羊长的很快。春节到了,我们本想宰杀了羊,每人回西安给家里带点羊肉,可都不忍心,最后只好把羊牵到集上卖了。</p><p class="ql-block"> (未完待续)</p><p class="ql-block"> 请接看下篇《难忘的知青岁月》(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