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血浸染四平街 催开绚烂英雄花 一寻访四战四平战场

辽阔水源

<h3>桲椤树下一滴泪, 我以我心奠英灵。 开天辟地战火后, 四平千古更英雄。 1991年夏重访四平 刘白羽<br></h3><h3>下图:四平英雄广场的英雄塑像</h3> <h3> 2018年8月31日,在刚刚结束了四野后代纪念辽沈战役胜利70周年在锦州地区活动后,6纵后代14人登上前往四平的列车。回想这四天的活动,我们激动的心情还难以平复,脚踏烈士鲜血浸透的黑土地,猛烈的枪炮声还在耳边回响,父辈艰苦卓绝战斗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br></h3><h3>下图:6纵后代和纪念馆的同志合影留念</h3><h3>前排左起杨闽生、吴晓春、张艳、王丽莎、张宇明、王苏娜、刘江江,后排左起吴大崴、李新昉、杨凯、赵猛、闫辽源、吴晓光、徐保东、刘瑞东。</h3> <h3>  转眼间列车已到四平。四平是父辈们经受挫败之地,砥砺奋起之地,夺取最后胜利的关键之地,四平是东北人民心目中的英雄之城。在四平两天里,我们和7纵部分后代一同 参观了四平战役纪念馆、四平烈士陵园、三道林子和塔子山战斗遗址等。四平战役纪念馆研究部张宇明主任始终陪伴我们,全程讲解。<br></h3><h3>下图:英雄广场的雕塑</h3> <h3>  东北是中国最大的粮仓,最发达的工业区,四平坐拥东北腹地通衢要塞之利,谁能控制四平,谁便能自如纵横关东大地,掌控东北战场主动权。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为了中国向何处去,从谈判桌到战场展开了激烈的角逐。<br></h3><h3>下图:6纵后代和纪念馆的同志合影</h3> <h3>一战四平—四平解放战(1946.3.15—3.17) 1946年3月苏联红军从四平撤退,我东北民主联军一举歼灭三千保安部队,成功解放四平,史称一战四平,也叫四平解放战。<br></h3><h3>下图:群雕《军之魂》邓华、林彪、李天佑、洪学智</h3> <h3>二战四平—四平保卫战(1946.4.18—5.18) &nbsp; 国共双方的代表在谈判桌上唇枪舌战,部队在战场上拼命厮杀,为了争夺更多实际控制区域,用针锋相对的军事斗争扩展政治回旋空间。举世瞩目的二战四平就在以战促和的政治背景下展开了,这是一场更为直接表达政治诉求的军事斗争。<br></h3> <h3>大家在四平战役纪念馆的红旗上签名。</h3> <h3>大家纷纷在父辈和肖像前拍照留念。</h3> <h3> 号称天下第一军的国民党新一军首先攻击四平南郊的桲林子。敌人先用飞机、大炮、坦克猛烈轰炸我军阵地,很快我们的地堡战壕被炸塌炸平,敌军开始冲锋,当他们冲到离我军阵地几十米远时,民主联军战士从泥土中钻出来,用三八大盖、手榴弹猛烈反击,将敌人打退。<br></h3> <h3> 最后子弹打光就靠拼刺刀,新一军虽然装备精良却惧怕近战,每次冲锋都很快败下阵去。<br></h3><h3><br></h3> <h3>  国民党军从正南方向打了三天没有丝毫进展,开始从东西两侧迂回攻击。4月21日新一军最强悍的38师开始猛攻三道林子高地。在猛烈炮火的掩护下,整连整营地发起多次反复集团冲锋,保一团2营的一处阵地失守后,营长和教导员亲率部队组织反击,在失败多次后,最后以近百人的伤亡夺回了阵地。<br></h3><h3><br></h3> <h3> 仅两天的时间,民主联军保1团在三道林子就损失掉两个营的兵力。7旅20团特务营又接替防务冲上三道林子,国民党军38师不断加大攻击力度,仅半天时间特务营某连就伤亡大半,有的排只剩下3个人。几天后,刚刚参加完解放长春战斗的北满7师20旅风风火火冲上三道林子高地接替防务,继续展开血战,他们一直保持阵地直至二战四平战斗结束。<br></h3><h3><br></h3> <h3>  经过9天的激战,新一军未能踏进四平半步,已无力再进攻,民主联军也没有力量再反击,双方一度有长达18天的僵持休战期。此时中共代表周恩来正在重庆为停战而艰苦谈判,这时中国的政治局面形成了互相作用的两个中心,一个是重庆的谈判中心,一个是四平的战争中心,无论国共,都需要前方打得好,后方才能谈得顺,谈的赢。<br></h3> <h3>  双方的指挥官都在调兵遣将,志在必得,民主联军已将14个师约15万兵力投入到四平作战,国民党调精锐新6军前来增援。攻防四平的战线已经长达五十多公里。塔子山在四平以东十公里处,海拔约四百米,是四平的制高点,谁占据了塔子山谁就将把握威慑四平的巨大优势。<br></h3><h3>下图:无名烈士墓碑群</h3> <h3>  5月15日 战火重燃,国民党军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向四平展开猛攻。防守塔子山的是民主联军3师7旅19团,新6军主攻塔子山。5月18日先用上百门大炮向我军阵地实施地毯似的轰炸,又用飞机反复扫射,将我军阵地全部炸平,在炮火下我军伤亡重大。炮火过后国民党军分三路连续进行集团冲锋,所剩无几的民主联军战士从血泊中爬起,拼死抵抗,子弹打光就拼刺刀,用石头砸。最后伤亡殆尽,当日下午,塔子山阵地失守。 <br></h3><h3>下图:烈士鲜血浸染的四平天桥马碲石被移到烈士陵园供人们瞻仰凭吊</h3> <h3> 塔子山的失守让民主联军深陷危局,林彪果断下令撤出四平,实施战略转移,鏖战了一个月的四平保卫战至此结束。四平保卫战民主联军伤亡8千多人,国民党军伤亡1万6千人,这对我军是一个巨大损失,对敌军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h3><h3><br></h3> <h3>  三战四平—四平攻坚战(1947.6.11—6.30) 1947年5月,经过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作战而走出被动困境的东北民主联军,在强大的夏季反攻中,迅速扩大解放区,将国民党军挤压在中长铁路沿线的几座大城市内。东北民主联军欲攻占四平,意在将东北的国民党军拦腰斩断、南北分割。<br></h3><h3>下图:6纵7纵后代共同在四平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前合影</h3> <h3>  而蒋介石深知四平一旦失守,将是东北的末日,他亲到沈阳督战,命令71军军长陈明仁严防死守。陈明仁费尽心机,日夜不停地抢修城防工事,将四平变成一座有路皆沟,有屋皆堡,步步为营,层层设防,壁垒森严,固若金汤的堡垒城市。<br></h3> <h3>  在扫清外围后,6月14日民主联军向四平发起总攻,由于缺乏攻坚的装备和经验,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牺牲。战至第四天,已攻至转盘街国民党核心守备区附近的1纵1师、2师的伤亡已超过五千人,很多营、连打的只剩十几个甚至几个人,1纵被迫撤出战斗,6纵17师、18师接替1纵继续攻击。<br></h3> <h3>  特别善长攻坚的6纵17师用了两天时间扫清了外围障碍,攻到了71军军部大楼前。20日17师三面包围并开始攻击防御工事最为坚固的71军部大楼。3连指导员刘梅村带领连队率先冲进大楼,楼里机关重重,暗道密布,窗户、走廊、天花板、地板都在喷射火舌,上下左右的交叉火力打得人抬不起头来,所有人都挂彩了。子弹打完就扔手榴弹、拼刺刀,不时转换位置,击退了敌人的多次反扑。指导员刘梅村的头部、腰部受了重伤,血顺着脸淌下来,糊住眼睛,他仍顽强地指挥着战斗,他的精神鼓舞着战士们的勇气。最后17师终于攻克敌军部大楼。<br></h3><h3><br></h3> <h3>  由马蹄石拼成的天桥是四平市的制高点,国民党军在天桥修了许多明碉暗堡,火力十分严密。6纵18师52团的战士从道东一侧突入天桥上时,国民党军突然向桥上撒了十几麻袋黄豆,我52团的战士们猝不及防,纷纷滑倒,这时国民党军的火力如雨泼下,52团的战士们顿时倒在血泊中,鲜血染红了桥上桥下的马蹄石路面。<br></h3> <h3>  国民党军依靠空运,给养和弹药十分充足,而我军后勤跟不上,战士们常常挨饿,还要到敌人尸体上捡弹药,已经攻下大半个四平的民主联军已是疲惫之师,战况进展艰难。而国民党南北两路十万援军即将到来,再打下去将对我非常不利。6月30日,林彪下令撤出战斗,四平攻坚战即告结束。三战四平我军伤亡1万3千人,歼敌3万。<br></h3><h3><br></h3> <h3>  四战四平—四平收复战(1948.3.4—3.13) 四平收复战后,民主联军经过休整补充兵力,兵强马壮,又接连开展秋、冬两大攻势,将国民党军分割压缩在中长铁路沿线的几座大城市里。四平前两次挫折并没有击垮解放军的必胜信心,反而更加激发了将士们的斗志。解放军官兵认真总结攻坚战的经验教训,在战法和装备上都有很大提高。</h3><h3>下图:从塔子山远眺四平</h3> <h3> 四野调集1纵、3纵、7纵、独立二师及4个炮兵团,共10万兵力,先用8天时间扫清外围,总攻时先用强大的火炮摧毁敌人的工事,最后兵分五路攻入城区,总攻仅用了一昼夜就收复了四平。<br></h3> <h3>  从1946年3月到1948年3月,国共军队四战四平,双方累计投入兵力达94万余人次,总计作战时间长达63天,为了争夺这个关乎全局的战略支点,双方不惜投入精兵强将,拼死争夺,东北民主联军经受了巨大的伤亡和挫折,共计伤亡4万余人,其中牺牲近2万人,其中有马仁兴师长和72位团级干部,还有许多红军干部,约占东北解放战争牺牲烈士总人数的五分之二。<br></h3> <h3> 四平保卫战和四平攻坚战规模之大,战况之惨,伤亡之众,惊悚国人,震惊中外。革命先烈的鲜血浸染着四平的每一处街道土地,催开了绚烂的英雄之花,成就了四平——‘’英雄城”的美誉。<br></h3> <h3> 东北民主联军在经受挫折和巨大牺牲的同时,也经受了锤炼与磨砺,愈挫愈奋,以总计伤亡4万余人的代价共歼灭国民党军6万8千余人,最终收复了四平。<br></h3> <h3> 从此解放军拆除了国名党军联系长春与沈阳间的跳板,剩余的50万军队被分割压缩在几个互不相连的城区内,孤立困守,坐以待毙。收复四平为解放军赢得辽沈大决战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br></h3><h3>下图:牺牲级别最高的烈士马仁兴师长塑像</h3><h3><br></h3> <h3>下图:1946年4月27日,毛泽东电示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林彪:化四平街为马德里。</h3> <h3>下图:1947年6月四平攻坚战开始前,东北民主联军战士在四平城外大铁桥下休息,等待进入阵地。</h3> <h3>在四平收复战中立功的部队。</h3> <h3>7师是东北民主联军主力部队之一。这是1946年四平前线,前方总部参谋处长李作鹏与7师领导合影。</h3><h3>前排左起:陈乙斋,杨国夫,闫捷三,后排左起:刘其人,龙书金,李作鹏。</h3> <h3>下图:1946年4月在四平,参谋处长李作鹏夫妇和7纵司令员万毅(右一)、前方总部管理处长何教之〈前坐者)、7纵19旅长彭景文(左一)合影<br></h3> <h3><b>成仁有志花应碧 杀敌流红土亦香</b></h3><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为四平革命烈士纪念塔题词</span></h3><h3> 陶铸</h3><h3><br></h3><h3><b>东北民主联军四战四平的英雄历史将丰碑永矗,青史长存</b>!</h3><h3><br></h3><h3>摄影:杨闽生</h3><h3>文字:闫辽源(根据张宇明编写的《四战四平简史》整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