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国庆在家翻照片,觉得朝鲜游真的意犹未尽。些许点滴,甚为感慨。首先讲吃饭,朝鲜同中国一样,很好面子,所以我们的团餐还是不错的。所有朝鲜的特色餐都吃了。什么铜碗餐,砂锅饭等等。人参鸡和冷面是要自费的。桌子上摆满了菜,还有啤酒,那可是每餐都有的,非常好喝。可是大家注意了没有,虽然摆满桌子,却是一种菜上两三盘,其实种类少,可见朝鲜经济确实还在恢复期。住,我们住的是阳江酒店,外国客人在朝鲜一般是住羊角岛酒店,因为它建在大同江中心的一个岛上,就一条出路,便于管理游客的出行。但在游客多时,也安排到其它酒店,离市区远,游客没法自由行动。酒店设施相当完善。干净整洁。早餐主食是馒头,面包,鸡蛋,牛奶,稀饭,菜种类多,很对中国人味口。我天天吃两个馒头。现在想起那松软麦香的馒头还口角生津。再说行,我们十五个人,一个三十多人的大车,很是宽敞舒适。朝鲜所有的旅游客车都崭新的。只是到金刚山的路况太差。把人颠起老高。朝鲜出租车也相当不错,不过,没法体验。因为在朝鲜,是没有自由行的。都是团队游。每一个团都有两个导游,其中一位是真正的导游,介绍景点,风土人情,历史渊源的。另一个是国家安全监督。一般真导游是女的,另一个是男的。哪怕你只是一个人成团,也得跟你配两个导游。我在金刚山看见一个人高马大的欧洲人,他一个人组团,照样有一男一女两个导游"伺候"着。我们的男导四十多岁,开始一脸严肃。负责监督我们的纪律。如不能乱说话,评论他们的国家特别是领袖,不能乱拍照,特别是在有岗哨的地方,那天在金刚山,他从前面跑到后面来,对我说,你刚才拍了我们的岗哨。我惊讶说,没有呀,你都说了不能拍,我怎么可能违反呢,他不信,非要我拿手机给他看,翻了一阵,见确实没有,才走了。我好生奇怪,他坐在第一排,我坐在最后,难不成他有后眼。后来证明他是诈我的。每次从宾馆饭店出来,他都在门口,而且好像对我的监管特别紧,熟悉了后,我直接问他,你怎么老盯着我,他说,因为你老是一个人单独行动,又喜欢到处拍照。我的妈,我是一个人来参团的,当然一个人行动了,偏偏和我同住的人是朝鲜族,自然朝鲜话溜顺。他居然也掌握了这个信息。按理说,护照上是没有民族一栏的,不知道怎么让他晓得那人是鲜族。于是,我们成了重点关注对象。既怕我拍照,又怕那个人用朝鲜话与当地人交流。天天看着我俩。特别是文在寅来访的那天,一进宾馆就神态严肃地叮嘱我俩,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不要乱走。那天,宾馆大堂多出一大堆黑衣保安。其实,等熟悉了发觉,人都是一样的,他会说很荤段子,而且还很黄。也会发牢骚说钱太少,还对时局有看法,比如说到南北统一,他很肯定而不屑地说,怎么可能哪。参观金日成故居,他特意换了衣服,问他时,他无奈地说,怎么办呢,我要穿那件衣服,这里就会告状到我单位的。要批评处分的。由于他年龄大,接触外界多,明显思想解放的多。在机场分别时,我说,来,拥抱一下,谢谢你一路监督我,下次来朝鲜我还找你,他笑着打我一拳。小女孩就很正统,一口一个"我们敬爱的领袖,我们朝鲜人民,美帝国主义"等词句,而且从不说韩国,而是说***。其实她们是幸运的。衣食无忧。看看偏远农村的状态,让人不胜唏嘘。从平壤到金刚山,特别过了元山,六十年代的中国展现在眼前。一路上看到的人多数是穿的军装。仿佛朝鲜有一大半人是当兵的,也没弄清是不是人民军,或是民兵,可是年龄大的很多也穿黄绿色的军服,配上瘦小的身躯和营养不良消瘦的脸庞,很是让人心生怜悯。路上看见蹲在公路边,用小扫帚打扫的工人,明显是出工不出力。几十个人挤在一起挖泥掏沙装车的工人,全在窝工。颇象当年的中国。穿得破,脏的孩子,瞪着惊喜的眼睛看着着我们的车经过,也象小时候的我。至于农村,情况更差,那些收玉米的农民,累了,就在路边草丛里躺下。吃午饭时,铺块脏兮兮的布,把玉米面窝窝头,泡菜,就着水吃,有时候也看见男人们在破布上有一瓶酒。那时,明明白白的满足与喜悦挂在脸上。路上经常看见瘦小的年轻人背着枪,用个小推车拉个小钢炮军训。又或行军拉练。那样子又肯定非军人只是当地农民工人。这也象六七十年代的民兵预备役。唉。最后说说在朝鲜购物。有人说,朝鲜什么东西都没有,其实还是有可买的,比如人参,灵芝等药材,特别是安宫牛黄丸,质量比同仁堂的还要好且便宜,三百五十一盒。六丸。在同仁堂这个价只能买一丸。用过的人没有说不好的。蜂产品又便宜又好。在那里也可以还价的。集体买,往往便宜。人民币在朝鲜通用且受欢迎。我原来也想朝鲜没啥买的,只带了一千三百元去,最后买的只剩三十八元钱。那还是留着准备从北京机场坐大巴回市区的。本以为不再有用钱的地方了,谁知道临去机场前的景点中,有一个是参观中朝友谊塔,导游说,每人买一束花献给烈士,二十元钱。我急眼了,我带的银行卡和手机钱包都使不了劲。朝鲜不用银行卡,手机只能打电话,没有wifi,不能上网。除了现金。什么都用不了。急得我没辙,突见同房间的朝鲜族在买花,我赶紧说,帮我买一束。等她买了,我悄悄地告诉她,我没钱了,等到了北京机场加个微信,转钱给你。偏偏她带的手机又不是自己的。我说,不管是谁的,肯定是你家人的,我加了把钱转过去就是了。她讥笑地对我说,你真敢用。好在一到北京机场,孩子给叫了首汽约车,那38元也用不着了,立即还了她现金。什么叫败家娘们,我就是。呵呵🤭。</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