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2017

ocean

<h3><font color="#1564fa"> ----示范-研磨-成果(2017国培心得) </font><b><font color="#333333"> 前 言</font></b><font color="#1564fa"> 朱熹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不断交流与学习,吸取新鲜知识,思想、才学,智慧才不会枯竭,永远充满生机;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很高兴能与大家在这里交流培训心得,从高屋建瓴的专家示范引领到破蛹成蝶的研课磨课,再到酝酿已久的成果展示,带着任务,满怀着激情,我们相聚在一起。在聆听、观摩、交流、碰撞、体验中收获我们教学的智慧。最为遗憾的是,由于培训学习的冲突,我没能参加专家示范引领的活动,但我能从众多同仁的学习体会中吸取到了别样的思想,我读完了所有活动中上交的优秀体会文章,让我徜徉在他们的字里行间里,让我索取了比亲身经历培训更多的养分,我感谢大家分享了你们的思想。在此我作为众多学员中的一员,来分享我们共同的学习感受。 </font><font color="#333333"><b> 示范引领拓视野</b></font><font color="#1564fa"> 专家讲座《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阅读活动设计》,阅读的读前、读中和读后的活动设计,真实的教学案例,打开了我们的视野,让培训教师深受启发。示范课依据“乐学.高效”课堂的四大步,即“目标呈现,自主合作,展示质疑,巩固构建”来进行,教学环节设计层层推进。 一是教师很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每节课,教师的情感到位,激情饱满,在情感处理上,又不象演员那样只注重自己的情感渲染,而是通过自己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给学生学习的安全感和开口表达的欲望,达到有效激活课堂气氛和同学之间默契配合的效果。 二是教师节奏控制得当,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没有松懈的机会。整节课教学内容充实,学生学习紧张、明快而且轻松、活泼。传感给每位听课教师的是这种感觉。学生不是被“逼ˆ着学,被牵引着学,而是学生切实想学,想表达。 三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在教学中能真切感觉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和互相之间的理解与尊重,都是在用心教,用心与学生交流,所以学生积极性高,学习很有热情。 四是教师对最新的教学理论的理解是深刻的,尝试是大胆的。在此次观摩中,可以感受到情景教学,任务教学,合作探究性的小组分工,合作学习、小组评价等方面,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发了学生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会了合作与分享,展示了更好的自己。让我们对这些新的教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合理应用有了进一步的体会与理解。<br></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333333"><b>千锤百炼蛹成蝶</b></font></h3><h3><font color="#1564fa"> 正如学资中心魏主任所言,研磨课,磨出了教师的热情,磨出了工作的激情,磨出了事业的真情,磨出了同事的友情,磨出了研训的实情。 一是在研磨活动中,立足人人参与,积极践行的原则,采取了“八步教研法”即:个人上课-课堂观摩-小组评议课-专家指导二次备课-个人再次上课-课堂观摩-小组评议课-反思总结。 二是在集体打磨的过程中,将每一位老师的建议融合提取,再汇入自己的思考,真诚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听课老师畅所欲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相互交流,极尽所想,于大局处共磋商,共细节处齐研讨。每一次听课都殚精竭虑地研究,每一位听课老师责无旁贷地参与打磨,将最宝贵的意见与全体老师共商讨。真是"人心齐,泰山移","师心齐,优课出"。磨课让教师及时发现问题、研讨问题、解决问题,将教育理论转化为成果。 三是通过磨课,教师对新纲要的理念把握更准确,对教材的剖析更深刻。通过磨课,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应变能力、教学创新能力都得以提升。很好的促使全体教师快速成长。并在反复打磨的过程中让我们对如何上好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 四是在研磨过程中,磨课教师是最辛苦的人,也是收获最大的人。每一次修改备课都要绞尽脑汁,每一次评课都需要极大的承受能力,每一次磨课的过程都像上了一次战场。正是这一次次的磨砺与锤炼,如此,我们才能蛹成蝶。研课磨课不仅是追求完美的课堂,而且是教师们专业素养形成的途径,更是教研创新的平台。我们参训教师要将这次研课磨课活动的新标准、新形式、新态度带回家 ,让它们在我们的学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这种活动成为我们学校教研常态,让我们分享智慧,历经磨练,共同提高。</font><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 <font color="#333333"><b>硕果累累扣心弦</b></font></h3><h3><font color="#333333"><span style="caret-color: rgb(51, 51, 51);"><b> </b></span></font><span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常言道:“独行快,众行远”。 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我一直尝试着运用“绿色.生态”理念下的“乐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中,经历了从怀疑、懵懂、学习、尝试、反思、再学习、再实践、再探究的过程,这期间有困惑、有沮丧也有成功,如今我更具决心和信心,我将继续努力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的有效运用,将课改的路走实,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更生动、更高效,使自己的学生成为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人、成为学有所获的幸福的学生。我坚信,只有我们愿动脑筋、愿下功夫,“众行更快”,“众行更远”。</span><br></h3><h3><font color="#1564fa"> 一是成果展示3个课堂极具思想性。3个展示课的老师对教学模式的实践让课堂有了新的生命力,课堂目标具体清晰,有精彩导入,有交流质疑,有巩固拓展,教学环节层层深入,听后让人如沐春风,教学内容娓娓道来,自信从容的讲授方式深受学生喜爱,学生的精彩表现是每节课最大的亮点。我想,这源于这些老师对学生训练有素,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有着必然的联系,激励我们要在自己的教学中要多学习新的教学方法,不断优化课堂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二是说课、微课例激发了对专业素养的渴望, 20位教师精彩纷呈的说课和微课例,让我对自身专业知识和自我发展方向有了新的认识和定位。年长者对教学方法和技巧驾轻就熟,中年教师对课堂管理有着丰富的经验,最值得认可的是,刚上岗3-5年的一批青年教师,在她们身上,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自信,在讲台前激情四射的展现自我,展示自己的教学成果,毫不畏惧。诸位老师表现出的从容与专业让我佩服万分。她们精心准备后呈现出的一堂堂优秀的说课稿和教学案例,让我意识到自身专业知识的缺陷,我应脚踏实地,端正态度,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使自己行快行远。 三是教学微故事激发了对职业道德的追求,4名教师分享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故事。这些故事关于自我,关乎学生,关注家长,关联未来教育,是一个个温暖人心的小故事。故事虽小,却无不体现了教育中亘古不变的话题——爱。爱是滋润学生的甘露,爱是治愈教师的良药,爱是拉近家校之间亲密关系最坚实的桥梁,爱更是教育的灵魂,同时对未来教育互联网+教育的期待,这些微故事启示着我,唯有将“爱”倾注于教学,倾注给学生,与时俱进、开拓视野,才是正确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才是有思想的教育。</font><br></h3> <h3>化蛹成蝶为新生</h3> <h3>莫忘初心砥砺前行</h3> <h3><font color="#1564fa">  有人在培训体会中这样写道:“磨课是一种发现。磨课是一种带着发现的重新出发。磨课是享受职业的高峰体验。磨课能使我们优化自身,查漏补缺,时间虽短,收获满满。也有人说:“优秀是一种可以传承的品质。自己的优秀可以促使孩子更出彩。所以磨砺自己,让自己的‘芬芳’催熟学生知识的果园”。我想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育的长征路,我们仍站在起点,路难且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唯躬行上进,发奋图强,潜心钻研,砥砺前行,方能实现我们的目标与愿望。</font><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