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60年代湖南铜官窑厂出品的“雷锋瓷像”:</h3><h3>
雷锋(1940年12月18日1962年8月15日),原名雷正兴,出生于湖南长沙。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共产主义战士。
1954年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196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5月,雷锋作为全团候选人,被选为辽宁省抚顺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2年2月19日,雷锋以特邀代表身份,出席沈阳军区首届共产主义青年团代表会议,并被选为主席团成员在大会上发言。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年仅22岁。
雷锋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以其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雷锋精神是指以雷锋的无私奉献精神为基本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它影响了后来一代一代的中国人。 <br></h3> <h3>60年代以来宣扬雷锋英雄事迹纪念笔记本</h3> <h3>60年代以来宣扬雷锋英雄事迹纪念笔记本<br></h3> <h3>60年代以来宣扬雷锋英雄事迹书籍<br></h3> <h3>60年代以来宣扬雷锋英雄事迹书籍<br></h3> <h3>60年代以来宣扬雷锋英雄事迹书籍<br></h3> <h3>60年代以来宣扬雷锋英雄事迹书籍<br></h3> <h3>60年代以来宣扬雷锋英雄事迹书籍<br></h3> <h3>60年代以来宣扬雷锋英雄事迹书籍<br></h3> <h3>60年代以来宣扬雷锋英雄事迹书籍<br></h3> <h3>雷锋所在部队的汽车兵领章</h3> <h3>雷锋所在部队六五式领章</h3> <h3>雷锋所在部队58式准尉领章</h3> <h3>雷锋所在部队55式和65式领章</h3> <h3>中国人民解放军回乡转业建设军人证明书:</h3><h3> 该证书为布面,64开,13.2*9.3cm,正面烫金字“中国人民解放军回乡转业建设军人证明书”。右翻。首页为毛主席像,背为主席题词“为人民服务”;第二页为朱德司令像,背为朱德题词“保持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第三页为持证人像,背为四条回乡转业建设军人公约;第四页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回乡转业建设军人证明书”。 总司令 朱德一九五二年五月三十一日,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之关防”红印,背为粘贴回乡转业建设军人登记表;第五页为登记表,该表详实记录了个人姓名、性别、部别、籍贯、家庭人口经济状况、鉴定等,<br></h3> <h3>中央人民政府革命残疾军人优待证:</h3><h3>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内务部、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照顾已退伍安家之外籍老红军生活困难的指示》。规定:凡退伍安家之外籍老红军(1936年以前参军的)如因长期病弱或年老,虽辛勤俭朴而仍不能维持生活,政府又无抚恤优待者,经本人提请,由区人民政府调查,认为可以长期照顾者,得报请县(市)人民政府批准,呈省市人民政府备案,视其具体情况发给二等甲级或二等乙级优待征,依抚恤条例规定予以优待。发证时应注明理由。
6月30日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签署了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关于人民解放军1950年的复员工作的决定》。《决定》对军人复员原则、复员组织、复员程序、待遇等方面的规定都作了具体说明。
6月30日中共中央决定人民解放军整编复员。7月5日,成立中央复员委员会(后改为中央转业建设委员会),周恩来总理任主任,傅秋涛任委员会秘书长。省、专、县、区、乡各级人民政府也都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中央军委和政务院要求地方各级政府应根据复员军人的具体情况,尽量做到“妥善安置,各得其所”。
7月15日第一次全国民政会议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91人,列席会议100人。朱德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政务院副总理董必武、代总参谋长聂荣臻、民族事务部部长李维汉、政法委员会副主任彭真、农办副主任廖鲁言等到会并讲了话。
这次会议确定地方政权建设、优抚、救灾为内务部工作重点,拟定了《优待革命军人家属暂行条例》、《革命残废军人优待抚恤暂行条例》、《革命军人牺牲褒恤暂行条例》、《革命工作人员伤亡褒恤暂行条例》和《民兵民工伤亡抚恤暂行办法》。</h3> <h3>优秀共产党员纪念章(铜镀金)</h3> <h3>优秀共产党员纪念章(铜镀金)</h3> <h3>解放初期老革命干部工作手册</h3> <h3>五六十年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会员证</h3><h3>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会员和职工利益的代表。全国总工会是各地方总工会和各产业工会全国组织的领导机关。全国总工会由中共中央书记处领导。其机关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工运方针,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贯彻执行中国工会全国代表大会和执委会议确定的方针、任务和作出的决议。
(二)依照法律和《中国工会章程》,组织和指导各级工会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指导方针,进一步突出和履行维护职能。
(三)对有关职工合法权益的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向党中央和国务院反映职工群众的思想、愿望和要求,提出意见和建议;参与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制度和法律、法规草案的拟定;参与职工重大伤亡事故的调查处理。
(四)负责工会理论政策研究,研究制定工会的组织制度和民主制度,监督检查《中国工会章程》的贯彻执行;研究指导工会自身改革和建设;指导各级工会组织开展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制度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工作,推动建立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和监督保证机制的工作。……<br></h3> <h3>六七十年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会员证</h3> <h3>红军时期的腰带铜扣</h3> <h3>毛主席像漆器板像</h3> <h3>第一个五年计划作报告的毛主席瓷像</h3> <h3>50年代绣国旗瓷塑像</h3> <h3>毛主席在延安工作丝织像</h3> <h3>解放初期景德镇陶瓷厂生产的浅降彩“祖国河山”纪念瓷碟2件。</h3> <h3>抗战时期的“永久和平”纪念瓷盖缸</h3> <h3>抗战时期的“提倡国货”纪念瓷壶</h3> <h3>抗战时期军民所用的木瓢</h3> <h3>抗战时期抗战军人工资单据(少见)</h3> <h3>抗战时期萍乡县军民支援抗战物瓷收据(少见)</h3> <h3>抗战时期湘北会战筻口军用地图(稀罕少见)</h3><h3>此份抗战时期岳州筻口军用地形图为长沙会战缴获日军战利品。从该图详细地形地貌分布范围来看,充分暴露出了日本法西斯占领中国东三省后,觊觎中国全境,曾对中国各种兵力部署、资源分布进行了详细地情报搜集工作,预谋进一步侵吞全中国,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的野心,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有力证据,说明了不论何时何地加强反间谍工作的必要性,也为进一步研究中国抗日战争史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h3> <h3>抗战时期中国军人帽徽</h3> <h3>抗战时期长沙会战抗敌军队所用的军用饭合。</h3><h3><br></h3><h3><br></h3> <h3>抗战时期长沙会战抗敌军人用的汉阳中正式刺刀</h3> <h3>抗战时期长沙会战抗敌军人所用的军砍大刀</h3> <h3>抗战时期长沙会战期间军民所用的马灯</h3> <h3>长沙会战期间中国军队缴获的日军罪证!三八式步枪刺刀</h3> <h3>抗战时期中国军人缴获的日军侵华罪证!日军军票</h3> <h3>抗战时期长沙会战期间中国军民缴获的日军罪证!日军侵华某部照片与军事邮便明信片</h3> <h3>雷锋所在部队汽车兵种领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