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红楼梦探春秋起海棠社,吟风月,歌心事,最是美好大观园。<br> 今中秋,效海棠,“和美”立会。<br> 搭建读书平台、推进读书交流、营造读书氛围,从而,使我们开心、开朗、开明。<br> 读好书、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让我们各美其美,美美与共。<br></h3> <h3>和美读书会第一期</h3> <h3> 《爱于心践于行》,王晓辉结合家庭教育体验,分享做人和教人心得,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铭志,用静水流深之意与儿子相伴,做到爱于心,践于行。<br> </h3> <h3> 六年级的潘天瑞,初识人间冷暖,用细腻的文笔记录下青葱少年眼中的美与丑,从容的气度是内心丰满的外现。</h3> <h3>潘天瑞作文《一个高尚的人》</h3> <h3>潘天瑞作文《一个有尊严的人》</h3> <h3>范红英是一位非凡的妈妈,读书会上分享与儿子的信《密信》和女儿的信《蜜信》,点滴温暖瞬间、寸草春晖之心,使在座所有会员动情,同时,爱人潘春光和儿子潘天瑞深情回应,使读书会的意义愈加深刻。</h3> <h3>心中有大爱,笔下有美景,说的正是李子墨。三年级的李子墨分享作文《敲门声》、《秋天来了》和《海边的男孩儿》,他充满爱意地看待世界,用笔尖记下世间温暖。</h3> <h3>《小巴掌童话》</h3> <h3>改编作文《敲门声》</h3> <h3>李子墨有礼有仪,良好的台风得到大家的赞扬。</h3> <h3>李子墨作文《秋天来了》</h3> <h3>李子墨作文《男孩在海边》</h3> <h3>李子墨读书会前认真准备</h3> <h3>敦厚的李继鑫分享《刮目相看吴下阿蒙》,以史铭志:多读书、读好书。</h3> <h3>潘春光借用林语堂的话为大家分享《培养一颗爱读书的种子》,阐述“读书会”的意义,用自己的读书经历勉励大家,为大家推荐好书,告诉大家读书要“精、博”。<br></h3> <h3>一个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以时间和空间而言,受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他的生活是机械化的,刻板的;他只跟几个朋友和相识者接触谈话,他只看见他周围所发生的事情。他在自己这个身体监狱里是逃不出去的。可是当他拿起一本书的时候,他立刻走进一个不同的世界。——林语堂<br> </h3> <h3>书像是一面镜子,优美的文字能引领我们欣赏万千美景,阅读亦是阅人生,让我们突破自我局限,品味百态人生;各式各样的书籍散发着各自独特的魅力,却以不同的形式达到同一种和谐之美,她们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畅游书海的人们,每个人都有独立的思想,却因书的陪伴邂逅了同一份纯粹与美好,我们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徜徉在烂漫的时光里,遨游在文学的时光中,捧起一本书来,你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h3> <h3>和美读书会第一期《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圆满结束,只愿在我们每一个人心里种下一颗“爱读书”的种子,怀着敬意传承风气,用温润深厚的德性和豁达包容的情怀做人、教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