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英雄梦(一)</p><p>一涵随笔</p><p>(前记:每个人小时候心里都藏着一个英雄梦,希望有一天能够勒马弯弓,驰骋疆场,杀敌保国,报效国家。</p><p><br></p><p>漫漫历史长河中,我最敬佩一位战功卓著而英年早逝的青年英雄,他是一位战神,一生从未失败过,在他年轻的人生词典里,有的只有胜利!胜利!胜利!</p><p><br></p><p>一直想写点与他有关的东西,翻阅大量史料,一个朦胧的身影逐渐清晰地站立在面前……)</p><p><br></p><p>秋日的阳光温柔地抚摸着巍峨的祁连山,祁连山依旧英姿挺拔,仪态万方。皑皑白雪覆盖着山脊,山谷间云撩雾绕,茂密的森林和丰饶的牧场广布于山坡,瓦蓝的天空映衬着峭峻的山峰,间或飘过的白云和山顶积雪遥相呼应,似一道白色的大幕从天际拉过;</p><p><br></p><p>广袤的大马营草原还是那样辽阔而苍凉,广袤而肥美。千年的苍崖云树,千年的万马奔腾,在马场一望无际的白草飞蓬和漫漫的西风流沙陪伴下诉说着往日的情怀。这个曾训练过大汉最精锐的骑兵部队、豢养过皇帝汗血宝马的地方,这个曾经为汉武大帝北击匈奴立过赫赫战功的地方,仍然是那样神秘而美丽。这个地方现在叫做山丹军马场;</p><p><br></p><p>秋日的焉支山空谷幽兰,满目苍翠。南有祁连山,北有龙首山,焉支山被金童玉女般的哥哥姐姐呵护着,静静地躺在河西草原的蜂腰腹地,它以苍松翠柏,潺潺流水和云蒸霞蔚的妩媚展示了上苍对她的偏爱。</p><p><br></p><p>曾经,草原给了她一个漂亮的乳名珊丹。这是因为这里生产一种名叫珊丹的野花,可以用来制作胭脂供月氏女人使用,所以后来人们也称其为焉支山。这里原本是月氏人居住的祖土,也是月氏人永远无法抹去的痛,这是一个被刀剑斩碎的梦。</p><p><br></p><p>汉文帝三年,匈奴冒顿单于率领他彪悍的骑兵一举打败了在此称雄百年的月氏人,用他们国王的头骨做了酒器。从此河西沦为匈奴人的领地,焉支山以西的千里草原被冒顿分给了浑邪王和休屠王……</p><p><br></p><p>这个曾经成为匈奴王妃阏氏居住过的地方,没有了往日的烽火狼烟、刀光剑影、旌旗猎猎和战马嘶鸣,也没有了往日的河清海晏、雪月风花、觥筹交错和歌舞升平,她历经风霜雨雪的千淘百浪,挨过乱云飞度的蹉跎岁月,在温暖的阳光抚慰下,显得更加美丽、沉静、幽雅、迷人......</p><p><br></p><p>蜿蜒于群山之间的大斗拔谷,还是那样崎岖险峻,气势恢宏。由于海拔较高,气候落差较大,天气依旧变幻莫测,时有六月飞雪飘过,但与2000多年前不同的是,一条横穿群山的平坦的百里峡谷,打通了悬于祁连群峰两侧的甘、青两省,成了连接大山南北的咽喉之地。这个曾经是民族争斗、充满了胡燕悲歌的兵家必争之地,现在被叫做扁都口......</p><p><br></p><p>所有这些静默着的地方,都与一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少年英雄息息相关,这个百年难遇的青年英才,成就了一段辉煌的历史,也成就了一个百战百胜的战神传奇!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位颇具传奇经历的少年大将军,他,就是汉武帝时期官封大司马的霍去病!</p> <p>英雄梦(二)</p><p>一涵随笔</p><p>霍去病并非出身名门,而是一个被他亲爹抛弃的私生子。他是大将军卫青的外甥,汉宫皇后卫子夫的骑奴胞姐卫少儿与平阳县吏霍仲儒的私生子。</p><p><br></p><p>霍仲儒生的玉树临风,但生性胆小懦弱,他跟情窦初开的卫少儿一见钟情坠入爱河,在一个中秋月夜跟县令进入公主府欢度佳节,霍仲儒猜中了心猿意马的怀春少女卫少儿的心思,在那个皎洁的月圆之夜与其成就了好事,一夜激情之后的卫少儿珠胎暗结。但胆小懦弱的霍仲儒不但没承认腹中胎儿是自己骨血,反而诬陷少儿背叛自己,这让卫少儿十分伤心,后来在平阳公主宽容的支持下生下了孩子。</p><p><br></p><p>这孩子生就不凡,有一天,卫少儿抱着一岁的孩子来宫中探视妹妹卫子夫,孩子突然大哭起来,声音如雷,惊得偶感风寒的刘彻一身冷汗,感觉轻松了很多。皇上觉得这孩子与自己有缘,遂哈哈大笑,给他起名为去病。</p><p><br></p><p>霍去病在其姨母和皇上的恩泽下学文习武,健康成长,期间经常受到长期征战的舅舅卫青的教育和影响,直到元朔二年,他已经成长为一个威武挺拔的少年汉子。</p><p><br></p><p>元朔六年,匈奴屡屡进犯边界,烧杀抢掠,为了解除渔阳、上谷之危,汉武帝派大将军卫青亲率十万大军,以赵信苏建为前锋,李广为后军,从渔阳、上谷进入漠南与匈奴对阵。这一年,十七岁的霍去病以骠姚校尉身份带着皇帝的安抚使命来到军中,从此开始了他辉煌的战斗生涯。</p><p><br></p><p>这一年,本为带着八百将士奉命劳军的霍去病强烈要求参战,拗不过倔强的外甥,卫青遂命霍去病率本部人马以逸待劳,在云中一带设伏堵截溃散的匈奴逃兵。领卫青之命,霍去病率八百骑精锐在太中大夫张骞协助下直出云中,欲从西线牵制敌军,与赵信苏建所率领的前军形成策应。骠姚校尉霍去病率八百勇士,骤风般席卷塞外。十万汉军在东西数百里长的战线向匈奴发起了全面进攻。</p><p><br></p><p>匈奴新单于伊稚斜以为出兵云中的年轻娃娃霍去病兵力最弱,遂派照样轻敌大意的右屠耆王出兵迎击,右屠耆王以为汉军只不过在虚张声势,断定一个刚刚断奶的年轻娃娃成不了大事,所以整日饮酒作乐。而霍去病却如同蛟龙入海,一路急行军,沿诺水河岸突入了匈奴境内,并在凌晨对匈奴发动猛攻。右屠耆王在突然出现在眼前的霍去病袭击下,损失了一千多士卒,带着剩余部队落荒而逃。霍去病以轻微的代价斩杀单于父亲行籍若侯产,初战告捷。</p><p><br></p><p>随军将领以为千里奔袭,孤军无援,继续进军风险极大,应该迅速收兵回撤,而青年将军霍去病的胆识和军事天才在此时彻底爆发,他在熟悉匈奴情况的张骞指引下一路风驰电掣,再次奔袭千里,在匈奴境内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生擒单于叔父罗古比,俘获匈奴相国、当户和裨小王数十人,初次出战就以微小代价斩杀匈奴两千二百余人,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从而扭转了由盲目自信的赵建轻敌冒进导致三千士卒全军覆没而造成的被动局面。</p><p><br></p><p>云中之役彻底拉开了霍去病军事生涯的序幕,他从这里开始,用他的青春,他的勇猛,他的战刀和坚强毅力去刻画大汉的锦绣江山。</p><p><br></p><p>回到长安,霍去病以斩杀匈奴数量过当,俘获甚多而立了头功,被敕封为冠军侯。</p><p><br></p> <p>英雄梦(三)</p><p>一涵随笔</p><p>漠南之战后,深受创伤的伊稚斜贼心不死,他听从叛将赵信的建议,虽然将主力撤回漠北,但却不断骚扰长城脚下上谷的百姓,意图引诱汉军深入,在漠北聚而歼之。</p><p><br></p><p>面对匈奴的骚扰,大将军卫青认为应以解除上谷之危为重点,在上谷、云中开辟正面战场,围歼匈奴于漠南,而十九岁的霍去病却提出围魏救赵的战略构想。他根据俘虏那里获得的信息,主张翻越终年积雪、飞鸟难过的祁连山,继而向西北进发,趁敌军麻痹之际出兵河西,聚歼盘踞河西草原的休屠王与浑野王部落。</p><p><br></p><p>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听从了霍去病的大胆建议,敕封他为骠骑将军,统帅万骑出陇西与匈奴决战,舍弃东线危局而剑指河西,以上谷的牺牲来换取河西的战局。</p><p><br></p><p>霍去病在大战前做了精心准备,他在各军挑选勇武之士和精良马匹进行严格训练,让部队达到了充分的临战状态。</p><p><br></p><p>元狩二年三月,霍去病率军一路往西,翻越祁连山,经过大斗拔谷,度过了终身难忘的六天时光。山上气候飘忽不定,刚刚还是艳阳高照,只要山谷间飘来云朵,顷刻间就风吼雪飘,寒气刺骨。刀子一样的风刮过脸面,头发上、肩膀上落下厚厚的雪花;寒风吹透铁甲,贴着将士们脊梁透心地凉。漫天的雪雾,从这个山头飘到那个山头,迷住了本就不好的道路,一不小心就会坠入百丈深渊。</p><p><br></p><p>大军稍有折损,艰难地翻越祁连山后,霍去病兵分四路,奇迹般出现在河西匈奴后方。经过一路的艰难行军,将士们饱尝冻饿之苦,草原的马奶酒和大块的手抓羊肉对他们有着极度强烈的诱惑。</p><p><br></p><p>巍峨的祁连山犹如上苍垂落在人间的一道巨大石壁,不但分开了河水与内陆水系,也把世居在这里的匈奴人与外界隔开了。他们非常自信,飞鸟都过不了的祁连山,对汉军来说是永远不可能逾越的屏障。可是战争就在这个寒意料峭的春天打破了匈奴人的酣梦。直到汉军神话般地出现在古浪草原,他们才相信汉军像神兵一样从天而降。</p><p><br></p><p>一场屠杀就这样开始了……寂静的草原瞬间变成了一个巨型的人肉屠宰场,汉军锃亮的战刀像割草机一样扫过匈奴人的头颅,飞溅的血花染红了战马的铁蹄,长矛入肉的噗呲声此起彼伏,惨叫声混合著厮杀声传遍了河西草原......</p><p><br></p><p>匈奴军被汉军猛烈的攻势所震撼,跪地投降者连成一片。霍去病继续追击逃敌,凡持戈顽抗者,尽皆命丧刀下。汉军与匈奴军在草原上拉开了惊天地 泣鬼神的厮杀,碧橙色的蓝天被涂成了血色,沉睡中的草原被渗入地下的鲜血唤醒,远方积雪皑皑的祁连山飘着团团彤云,这是河西匈奴人灾难降临的日子。</p><p><br></p><p>将士们为图封妻荫子而浴血奋战,他们砍下匈奴士卒的首级,割下他们耳朵串起来作为讨取奖赏的证物,然后投入新的厮杀。神秘的飞刀挥起,寒光闪过,尸横遍野。</p><p><br></p><p>兵贵神速,取得大捷的霍去病继续向河西挺进。战况进行得如霍去病预料的一样顺利,尽管受到与霍去病同龄的浑邪王十九岁儿子昆邪尔图和休屠王十七岁儿子金日磾所统率的匈奴联军对抗,但好大喜功的昆邪尔图又岂是胸怀韬略的霍去病的对手,这场三个年轻人之间斗智斗勇的战争最终以匈奴联军惨败、昆邪尔图的被俘而终结……</p><p><br></p><p>元狩二年的春天注定属于霍去病十九岁的青春年华。河西之役,汉军俘获浑邪王子、相国、都尉等各级官吏数百人,斩首八千九百余人,夺走休屠王祭天金人,把浑邪王和休屠王部族赶到了居延泽西岸,战果大大超出了霍去病的预想。匈奴人只能落寞地仰天哀歌:</p><p><br></p><p>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p><p>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p> <h3></h3><h3></h3><h3>英雄梦(四)
一涵随笔
河西之战打破了长期以来汉军不敢长驱直入击敌巢穴的魔咒,也开创了汉军骑兵驰骋千里、长途奔袭实施斩首行动的先例,极大地增强了汉军战斗力和影响力,使匈奴人闻风丧胆,这场胜利有着巨大的军事意义和政治影响,汉武帝高兴地说:“霍去病者,大将军之才也!”
尽管长期奔袭士卒已经疲惫不堪,但霍去病深知战争进行到这个地步,双方拼的就是意志了,他不顾别人劝阻,以彻底击垮敌人意志为宗旨,毅然挥军北上,在广袤的河西草原上纵横驰骋。最终渡居延,收服小月氏,在弱水一带围堵住大批匈奴军,双方进行了惨烈的厮杀。
这是一场以少打多,以疲打逸的攻坚战,霍去病以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和血战到底的决心带领汉军奋勇拼死,顶住了匈奴反扑的凶猛气焰,最终打垮了敌人意志,以惨烈的代价取得了战役的最终胜利:斩首匈奴三万零二百级,俘获单桓王、酋涂王、稽沮王、呼吁屠王、单于阏氏和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六十三人,迫降敌人两千五百人,休屠王和浑邪王也只能休书投降。
<br></h3><h3>根据皇帝懿旨,为防诈降,霍去病在受降地暗自布置好三路大军形成夹击之势,以确保受降万无一失。果然受降当中遭遇了休屠王儿子金伦的诈降反击,运筹帷幄的青年将领霍去病将计就计,冷静沉着地指挥军队对反叛的匈奴发动了最后的围剿,彻底消灭了休屠王的部队,这一战斩首敌人八千余级,受降十万,从此以后河西彻底回归大汗!</h3><h3>
庆功盛典设在弱水源头的呼蚕河畔,当皇帝赏赐的御酒抬上来时,霍去病油然想起那些永远长眠在草原深处的将士们,尽管以较大的代价取得了战争的全胜,但战争的胜利是死去的将士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霍去病捧着酒坛在将士们簇拥下,将御酒倒入禄福城东南角的泉水中,顿时,伴着泉水的浪花🌊,整个禄福城都弥散着醉人的酒香。
霍去病没有想到,他的这个举动却为禄福城带来了一个美丽的名字酒泉。当天中午,全军盛宴,以泉当酒,官兵同乐。
河西战役以后,汉皇在河西设立张掖(甘州)、武威(凉州)、酒泉(肃州)三郡,标志着河西地区正式并入中央版图。<br></h3><h3></h3><h3></h3> <p class="ql-block">英雄梦(五)</p><p class="ql-block">一涵随笔</p><p class="ql-block">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一声令下,命卫青和霍去病各率精兵五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彻底解决侵扰多年的边患问题。霍去病不负众望,率军北进两千多里,利用骑兵机动性强的闪电战术长途奔袭,大迂回大穿插,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终于找到了妄自尊大的匈奴左贤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场血战,霍去病以五万人歼敌七万零四百多人,俘获匈奴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八十三人,兵锋直指俄罗斯的贝加尔湖畔,并在狼居胥山(蒙古境内)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蒙古肯特山以北)举行了祭地蝉礼。霍去病博大的胸怀所喊出的洪钟般的声音在汉军将士和匈奴战俘心头久久回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今日起,漠北不再是荒蛮之地,无论是汉人还是匈奴人,都是我大汗臣民,共沐圣德,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最早的民族融合的声音,也是激昂的保家卫国的声音,是一个年轻人喊出的铿锵有力的时代最强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经此一战,匈奴在漠南被涤荡殆尽,单于伊稚斜逃于漠北而漠南再无王庭。霍去病和卫青发起的此次进攻性战争,彻底改变了汉朝长期对匈奴采取的守势策略,一举击败了匈奴,长久地保障了西汉北方长城一带,也就是漠南一带的边境安全,也是汉朝出击匈奴最远的一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元狩四年底,为表彰其功绩,汉武帝设置大司马位,同时加封大将军卫青和骠骑将军霍去病为大司马,使其舅甥两人位极人臣,成为西汉最高军事指挥长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次战役中,霍去病不幸为流矢所伤,匈奴人在箭上涂了剧毒,此毒乃匈奴人用毒草和动物胆汁熬煮而成,一旦中毒,无药可救,毒气会顺着血液向体内扩散,腐烂人的皮肉,侵蚀人的筋骨,最后致人死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元狩六年秋,霍去病走完了二十四年的人生旅程,带着对阳石公主的爱和对大业未竟的遗憾去了,但他伟岸挺拔的身影却永远屹立于天地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代将星就这样陨落,举国都笼罩在悲凉之中。悲痛不已的汉武帝给予了霍去病最高规格的国葬。墓地选在皇家茂陵东侧,为彰显其河西之役的殊勋,墓地依祁连山山势形状而建。刘彻知道霍去病弥留之际的牵挂,知道他的心在积雪皑皑的祁连山,在鹰的故乡狼居胥山。他下诏命陇西、张掖、酒泉三郡太守采献祁连巨石,分布于墓冢周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汉武帝亲自为其送行,三十万铁甲军沿长安一直排到了茂陵东的霍去病墓,参加送行的大臣的车驾就达数百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深秋的祁连山冰雪融水已进入封冻期,河水已较夏日小多了,但却很清澈。如果不是经历过河西汉匈之间惊鬼泣神的厮杀,没有目睹那惨烈的画面,有谁能相信这清清的河水曾被汉与匈奴健儿的热血染的通红呢?谁能想到这黄色的土地上曾经横陈了成百上千的尸体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美丽的珊丹最终变成了山丹县,大斗拔谷变成了扁都口,胭脂山成为了焉支山,禄福城也被酒泉的名字所取代。历史的烟云在浩瀚的时空中慢慢飘散,一代战神却注定会永载史册,成为一个不朽的传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最近国家再次面临内忧外患的多事之秋,美帝联合五眼联盟妄图阻止中国崛起,在新疆、台湾、南海等地制造事端,分化瓦解中国,但那些螳臂挡车的小丑们应该清楚,老祖宗都不怕以铁血政策对付妄图分裂国家的敌人,更何况一个武装到牙齿的现代化强国!在大一统的主流价值观下,任何阴谋分裂国家、制造混乱的行为只有死路一条,也注定会失败!十三亿人民随时会喊出那句震彻寰宇的呐喊: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仅以此文对昔日国土守护做出杰出贡献的一代偶像做以凭吊和缅怀。</p><p class="ql-block">和平,才是当下最大的幸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