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解放战争中家父的足迹……

鲁夏冰

<h3>  👣随着家父的足迹,我来到了解放战争的战场。</h3><h3> 那时家父鲁之沫先后任晋冀鲁豫军区第6纵队17旅46团政治处主任、50团政委。1949年2月9日,野战部队实行正规编制,“纵队”改为“军”,中原野战军第6纵队在安徽蒙城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2军”,隶属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序列,下辖第16、第17、第18旅依次改番号为第34、第35、第36师。家父在35师104团任政委、35师任政治部主任。</h3><h3><br></h3> <h3>  解放战争时期我们的父辈们出太行,挺进大别山后一路南下,战斗一路,用他们的双脚千里追击,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和蒋匪军拼杀。直击蒋家王朝老巢南京,解放全中国。1949年10月北京在举行开国大典,他们在重庆剿匪。这中间的艰辛,战斗的惨烈和看着战友一个个倒下的悲愤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家父活着的时候很少和我们提起,可能那些过于血腥的场面希望我们永远不要看到,他们那一代人用他们的生命换来了我们的幸福生活。但我们又怎么能忘记这些他们用鲜血走过的路:</h3> <h3>家父在解放战争的足迹:</h3><h3> 👣1945年,参加了著名的“上党战役”。</h3><h3> 👣1946年9月,参加了大杨湖战役。</h3><h3> 👣1947年8月,他们千里跃进大别山。</h3><h3> 👣1948年秋,参加了淮海战役最后总攻阶段的双堆集战役。</h3><h3> 👣1949年4月,在渡江战役中部队奉命攻打长江要塞---铁板洲。他组织带领突击队胜利攻占长江对岸,随即参加了解放南京,重庆的战斗,为解放全中国立下了战功。</h3><h3><br></h3> <h3>  为了叫下一代也不要忘记他们,我陆陆续续找到家父在解放战争中的一些片段,因当年我军条件有限照片很少,文字的东西也很珍贵。</h3> <h3>刘伯承司令员</h3> <h3>1948年7月,我军登上襄阳城。</h3><h3>(照片来自刘伯承纪念馆)</h3> <p>片段一:上党战役,是1945年9月10日,我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在山西省上党地区(今晋东南),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自卫反击作战,其主战场位于今长治境内,发生于重庆谈判期间,以作为配合谈判的重要军事动作。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一面邀请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赴重庆进行和平谈判,一面调集大批军队向解放区发动进攻。8月中旬,国民党军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所部在日伪军接应下进占太原和同蒲铁路(大同一风陵渡)沿线城镇后,以第8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19军军长史泽波指挥第19军第68师、暂编第37师和第61军第69师以及挺进第2、第6纵队(相当师)等部,连同收编长治伪军共1.7万余人,乘晋冀鲁豫军区部队正在向日伪军举行大反攻之际,进占长治及其周围地区,并修筑工事,加强守备。其军部率3个师主力及炮兵一部共万余人守备长治,其余部队及地方团队部署于襄垣、长子、屯留、潞城和壶关等地,企图以此为依托,进一步打通白(圭)晋(城)铁路,扩占整个晋东南,并配合国民党军第一、第十一战区部队沿正太、平汉铁路向石家庄、北平(今北京)等地推进。</p><p><br></p> <h1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家父鲁之沫历任晋冀鲁豫军区6纵队17旅46团政治处主任</span></h1><p><br></p> <p>因南门有敌人两个碉堡,开始受到阻击但在两个团有利协同下激战3个多小时就拿下壶关县城,为打长治拔掉一个重要钉子!</p> <p>国民党援军被歼灭后,长治周围的钉子都被我军攻下,守军待援无望,于10月8日向西突围,企图横穿太岳区,逃回浮山、翼城。晋冀鲁豫军区除以围城部队跟踪追击外,另以太岳纵队自虒亭向南取捷径直出沁水以北马壁,控制沁河,进行截击。至10月12日,将突围的国民党军全部歼灭在沁河以东将军岭及桃川村地区,俘史泽波。</p><p>上党战役,是抗日战争胜和后解放区部队反击国民党军进攻所进行的第一个较大规模的歼灭战,共歼国民党军3.5万余人,缴获山炮24门、机枪2000余挺、长短枪1.6万余支,巩固了晋冀鲁豫解放区后方,加强了中国共产党在重庆和平谈判中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此件为1945年各战略区团以上指挥系统干部名册汇集,原件在解放军档案馆。</p><p class="ql-block">46团政治处主任鲁之沫</p> <p>片段二:〈摘录尤太忠纪念文集〉</p><p>1946年8月陇海战役攻夺兰封的战斗中,我们五十团奉命攻打兰封火车站,当时尤太忠副旅长带领的旅前方指挥所,就设在离我们攻击部队不远的地方。战斗中,他一方面不断地向我们通报各友邻部队进展情况,一方面又及时给我们下达非常严格的行动命令,要求我们不顾一切地攻占火车站。把敌人装上火车待运的坦克部队消灭掉。这对促使我们及时下决心,抓住战机,起了很大的作用。我们在这次战斗中,不仅消灭了敌有生力量,完成了攻占火车站的任务,而且还取得了关内解放军第一次缴获坦克11辆的重大胜利。协同友邻部队全歼了兰封守敌。</p><p>1946年9月初定陶战役中,消灭蒋介石嫡系精锐整编第三师的关键一战——血战大杨湖。这是扭转战局的一战。当时的大背景是,我刘邓大军在陇海战役中,根据“大踏步前进,大踏步后退的”作战方针,采取了远距离奔袭战法,取得了切断陇海铁路,攻占了兰封、民权、砀山、杞县、通许、虞城等敌占城市,大量歼灭了敌人有生力量的重大胜利。完成任务后,即按中央指示,准备撤到陇海路以北地区进行休整、补充、待机。蒋介石遭到此失败后,极不甘心,认为是他的部下“疏忽”所致,于是想趁我军远离根据地,连续作战,极度疲劳,亟需休整补充之机,迅速从郑州、徐州。两个方面集中了14个整编师(军),32个旅(师),共30余万人,从东西两个方面,向我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攻势,妄想趁我后撤中,将我刘、邓主力消灭于黄河以南的定陶、曹州地区,以控制鲁西南,打通平汉线。当时我刘、邓首长直接带领的只有四个纵队,敌人根本不把我们放在眼里,特别是从西路郑州方面来的赵锡田所率的整编第三师,他自以为是西路军敌军中蒋之惟一嫡系部队,更是狂妄之极,前进迅速且突出,甚至通话不用密语,扬言作战不用飞机,而且还向刘崎保证说:“不用两个星期,占领鲁西南,把刘伯承赶回太行山”。刘、邓首长鉴于此,决心以“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粉碎敌人的攻势。首先消灭前进最突出的整三师,认为这是粉碎敌人钳形攻势的关键所在。然而形势也确实是严重的,整体上敌我力量对比悬殊,且东西两路敌人又在不断逼近。这一仗只能打胜,不能打败。刘、邓首长明确向各纵队领导指出:“不把敌整三师搞掉,就粉碎不了敌人的进攻,我们就要被赶到黄河故道以北,重回太行山去打游击。”可见这次战斗是很不一般的。</p><p><br></p> <h3>整三师是的蒋介石的嫡系精锐,他的二十旅又是这支精锐的骨干力量,而二十旅的核心,就是前进到大杨湖村的第五十九团,且他前进得更突出。我们六纵的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歼灭大杨湖之敌五十九团。</h3><h3>我纵于9月3日夜间向大杨湖之敌发起了进攻。由于敌人武装装备精良,火力组织严密,又有坦克助阵,我们一时不能得手,我与敌在村内外展开了反复的争夺,一直战斗到5日夜间,进展仍然不大。5日深夜,我纵队又再次向敌人发动了全线进攻,在此关键时刻。刘伯承司令员亲自来到了纵队指挥所,给了大家无比的鼓舞,纵队、旅、团首长亦逐级下到下面去亲自指挥,我军士气大振,当夜便打进去了5个团的兵力与敌拼杀。但一个村子打进去的5个团,建制难免混乱。为了巩固既得阵地,协调各团行动,尽快歼灭敌人,纵队命令当时担任十七旅副旅长的尤太忠同志到村内统一指挥,于是尤太忠同志从本已靠前的地方,冒着枪林弹雨冲进村内,迅速选定了自己的指挥位置,很快与打进村内的几个团取得了联系,马上向敌人展开了更加有力的进攻。各团指挥员见到有旅首长亲临。村内统一指挥战斗,更加奋不顾身,前赴后继。硬是将敌人一块一块地分割、包围起来,与敌人进行逐房逐屋的拼杀。这时有两股敌人集中到了一个比较坚固的大院内,准备进行最后的顽抗。我与敌人虽只一墙之隔,但不便我发扬火力,大家一时也想不出办法。四十六团政委鲁之沫同志看见尤太忠副旅长来到这里,马上建议把四十九团炮兵连调来。连长马天功来后,尤副旅长叫他把隔壁墙内的敌人用炮轰掉,他知道隔墙打炮是马天功等人长期练就的绝技。马迅速带领几个人迅速把迫击炮座钣卸下,用鞋子垫住炮杵,一只手掌托住几乎垂直的炮身,一只手装弹,一发发炮弹准确的打到了院内的敌群中,打的敌人东奔西窜无处躲藏,只好大叫投降。战斗一直打到6日上午8点,终于将敌五十九团一块一块地全部“吃掉”,无一漏网。</h3><h3>歼灭敌之核心力量五十九团,无异在整三师的胸膛上劈开了一个大缺口,敌人不得不全线溃退,其余各部亦很快被友邻部队相距追击歼灭而且活捉了曾经不可一世的整三师师长赵锡田,从而彻底粉碎了蒋介石亲自组织的这次野心勃勃的进攻。</h3><h3><br></h3> <p>片段三〈摘录 文/jackson〉</p><p>三十五师接到命令后,立即挥师南追,开始了一场艰苦的急行军。</p><p>部队经过近一周的连续行军作战,可以说是疲劳到了极点,战士们往地上一坐,就呼呼地睡着了。有的正端着碗喝水,碗从手上掉下来了,人也睡着了。有个连长想让大家唱首歌清醒清醒,自己打着拍子指挥,可手臂挥着挥着就乱了,战士们一看,连长在边打拍子边打瞌睡呢。我们架起电台向军部请示,在等回电时,一○四团团长张镰斧,正在和我说话,说着说着没声音了,我扭头一看,他靠着一棵树睡着了。我对他说:“老张,时间紧,还要准备走啊!”他睁开两只发红的眼睛,“嗯”了一声,又睡过去了。我再叫他,他又睁眼看了一下,大概看到我们没动,军里还没回电,就又闭上眼睛睡着了。军部回了电,让我们迅速前往金华,我也真想让他多睡一会儿,可是敌人正在逃跑,我们是分秒必争啊。我声音很大地喊了他一声:“镰斧,军部命令来了,让我们立即出发去金华!”他猛地跳了起来,这一下子睡意全无了,精神十足地马上传下命令,部队迅速整好队列跑步出发了。</p><p><br></p> <h3>第一次看到打着绑腿的父亲。</h3><h3>一零四团:左起 桂斌、张镰斧、鲁之沫…</h3> <p class="ql-block">1948年11月23日到12月15日参加了双堆集战役。</p><p class="ql-block">双堆集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并肩作战,经过阻击、包围、歼灭三个阶段的浴血奋战,在双堆集(当时属安徽省宿县,今安徽省濉溪县双堆集镇)歼灭了国民党嫡系精锐部队黄维兵团。此战,我方武器装备却远逊于敌方,之所以能够全歼敌军,一方面是战役布置与指挥上的正确,另一方面则是人民解放军的英能奋战、不怕牺牲。最终,人民解放军消灭国民党军1个兵团部4个军11个师,共10万余人,其中俘虏中将兵团司令官黄维以下官兵4.6万余人,毙伤4.6万余人,起义5500余人,投诚3300人。缴获各种火炮870门、坦克15辆、汽车300余辆,及其他大批武器弹药等。</p> <p>片段四:原一○三团一营营长谭笑林回忆说:</p><p>那时行军真苦啊,没日没夜地跑。但战士们情绪高昂,遇上河流,两条裤腿一挽,有时鞋也不脱,就哗哗地趟过去了。那时天气还很冷,水也很凉,许多同志的脚跑得都是泡,磨破了,到处是血,被水一浸,钻心地疼。不要说战士,就是我这个有马骑的营长,只趟了几次水,两条腿也都布满了条条紫红色的血道道,痛得厉害。这时部队有的还是冬季装束,行军时外面淋雨,身上出汗,说不出那股憋闷劲,一停下来,汗一落,浑身又觉得寒冷难耐,停下比行军更难受。</p><p> 为了追上敌人,我们白天走,晚上也走。那时生活中的许多概念,对我们来说,已经变成不太准确的东西了。今天是几号?不知道;这里是什么县的地界?不知道。我们经常是到达一个宿营地后,吃顿饭,睡上几个小时,起来又走。有时就是休息几分钟,连饭都来不及做。但我们还真的并不觉得有多么苦,因为那仗打得顺手啊,江南的老百姓又欢迎我们,战士们心里高兴,谁都知道革命要胜利了,情绪高着呢。想想几个月前,我们从豫西出发参加淮海战役时,路过南阳一个村庄时,那里老乡看到我们还讲:“你们能打败国军吗?你们是小炮,人家都是大炮,用汽车拖着,从我们村里过了两天两夜才过完。”那意思很明显,觉得我们打不过国民党。这就半年光景,国民党就垮了。那时真的觉得胜利来得太快了,像做梦一样,说来就来了。</p><p><br></p> <p>片段五:〈摘录 文/淳安 红色记忆 〉</p><p> 1949年,5月1日早晨,二营四连由团政委鲁之沫率领乘四条木船顺江而下,中午到达威坪下街脚。由于刚撤退到威坪的73军、15师的两个团一个在镇上,一个在威坪后山仸岺进行布防,当四连乘船快靠岸时,国民党的一个团长在岸边巡逻,这个军官问是哪一部分的,鲁之沫政委叫大伙把帽子拿掉,站在船头告诉他是国民党85军的,岸上还以为是中央军来了,也没在意,等四连上了岸、架上了机枪再告诉对方是解放军时,已来不及了,街上的国民党军听说解放军已断了后路就乱作一团。与此同时,104团和103团从两个方向追至威坪后山进行集合,在威坪共歼敌两个团,俘虏1200余人。5月1日中午解放了威坪。</p><p><br></p> <h3>鲁之沫回忆说:</h3><h3> 我们赶到威坪镇时,河边还有十来个敌人在警戒。他们看到我们了,大声地问:“哪部分的?”我一听,心里有数了,敌人还没认出我们是解放军。我就让四连的战士们把有红五星八一帽徽的军帽取下来,一律光着脑袋,然后让战士问答:“我们是八十五军的,不要打,误会了杀你头!”另一方面,我也让战士们做好准备,把枪都举起来,枪口朝着敌人,摆开了随时开火的架势。敌人一听我们是“中央军”,也就不吭声了,只是好奇地看着我们。船一靠岸,解放军的刺刀就对准了敌人的哨兵,他们就乖乖地缴了枪。</h3><h3><br></h3> <h3>我小时候曾经问过家父:你也不会游泳,当年渡江战役,你是怎么过长江的,就坐小木船冒着枪林弹雨划过去的吗?家父看着我只是笑而不语,现在我明白了,靠的就是不怕死的勇气!</h3> <h3>李德生第一排第三,张镰斧在第二排第二,鲁之沫在第三排左第四,</h3> <h3>照片背面,清楚的写明时间地点人物。</h3> <p>当年火车旁的照片。</p><p>片段六:原一○三团宣传股长杨锦华也是从金华乘坐火车到义乌的,他向我们详细地回忆了这一难忘经历:</p><p>那是我们第一次坐上火车,新鲜得很,那么多天的强行军,也不觉得累了,忘记了所有的疲劳,东看看西摸摸。大家都非常激动,从前是靠两条腿跑路打仗,现在能坐上火车,我们真的是胜利了!上了车厢,我们发现有两车皮的火腿。参谋长宗凤洲发了愁,说:“这么多火腿,不吃怎么办?天气这么热,不吃就要臭了。”一○四团政委鲁之沫知道火腿不会臭,但他也想开开“洋荤”,就故意说:“我们好几天没吃饭了,就给我们吧。”宗凤洲手一挥,很干脆地说:“好好好,都给你们,快拿走吧。”鲁之沫忙让后勤助理给每个连队分发火腿。一○三团急着要上车,催着一○四团快发,后勤助理也急了,站在那里大声喊道:“发火腿了,发火腿了,大家快来拿。”战士们一听,都纷纷跑过去,每个人的刺刀上挑了两个,但拿回去,炊事班却发了愁: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做火腿!也不知道火腿能保存很长时间的,害怕吃不了臭掉,赶紧又把它们送给了老百姓。</p> <p>片段七:战争的苦是现在年轻人无法想象的,没有坚强的意志和革命信念,是很难坚持到底的,所以许多人当了逃兵。</p> <h3>这些都是当年12军的报纸,看,到了1950年还有人开小差,就因我军条件太差了,吃不好睡不好,还要整日的行军打仗。还随时可能丢掉性命。</h3> <h3>鲁之沫1950在重庆剿匪 </h3> <h3>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千千万万个不怕吃苦、不怕受累,不怕流血、不怕牺牲的革命前辈们创造的。让我们记住他们吧!<br></h3> <h3>此照片前排左起:李德生夫人、李德生、张镰斧、后排左起:谭笑林、鲁之沫、马宁、梅琪 </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b>解放战争的叙述最有气魄,</b></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b>还是毛主席诗词:</b></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b>&lt;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gt;</b></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b> </b></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b> 钟山风雨起仓皇,</b></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b> 百万雄师过大江。</b></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b> 虎踞龙盘今胜昔,</b></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b> 天翻地覆慨而慷。</b></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b> 宜将剩勇追穷寇,</b></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b> 不可沽名学霸王。</b></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b> 天若有情天亦老,</b></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b> 人间正道是沧桑。</b></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8年10月鲁夏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