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大海,走向人生的“深蓝”——河北大学精英校友陈俨、巩滨演讲侧记

张星

<h3>走向大海,走向人生的“深蓝” ——河北大学精英校友陈俨、巩滨演讲侧记<br></h3><h3>作者 张星</h3> <h3>2018,金秋时节的河北大学迎来了远方归来的儿女们。 由七七级校友李珍和陈俨创作的长篇小说《七七级二班》在母校的出版社隆重出版,这一天,作者和十几位老校友分别从南京、上海、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一同重返母校,在校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和校友会老师的大力协助下,展开一项意义非凡的“芳华四十载 莘莘学子情——校友大讲堂暨图书捐赠”活动。 四十年前,这些改革开放后虽分了两届却是同一年踏入校门的七七级和七八级学子们,如今面带微笑,心怀感恩,携手并肩地回到母校,向母校图书馆奉上他们各自的著作和译作,向在校的学弟学妹们讲述他们瑰丽传奇的风雨人生和具有国际水准的战略思维。他们来自外语系、历史系、经济系、中文系、化学系等。这些当年风华正茂的河大校友如今大都已到了退休的年龄,青春不再却芳华依旧,当他们重新踏上熟悉又陌生的校园小路,来到当年读书的教学楼,当年奔驰的运动场,当年演出的大礼堂,当年曾抢座位的图书馆和为抢粥而“战斗”过的食堂……往事历历,都仿佛瞬间被记忆激活,在秋日明丽的阳光下一点点重现。也许,这就是人生的意义,岁月不饶人,我们也没有饶过岁月。<br></h3> <h3>陈俨校友</h3> <h3>巩滨校友</h3> <h3>两天时间,先后有两位校友在主楼报告厅进行了演讲,一位是我国首位国防经济学博士、有着少将军衔的陈俨同学,一位是越洋归来的跨国企业高管、人力资源领域的专家巩滨同学。这两位七七级的老校友,36年前同样是怀揣着一个梦想走出校门,如今又以同样的深情回母校还内心一个宿愿。<br></h3> <h3>9月20日下午,当巩滨还在从上海开往保定的高铁上赶路的时候,陈俨同学首先开讲了。已经退休的他没有穿军装,虽头发花白,一件白色轻薄滑雪衫却让他显得年轻而矫健,人很瘦,但肌肉结实,一看就是运动型的身材。当有同学上前献花时,他幽默地做了一个V字手型配合拍照,这时的他亲切而普通。然而,当他开始演讲时,整个人都变了,声音宏亮,神采奕奕,两眼炯炯有神。他讲的题目是:“走向深蓝——中国海军亚丁湾护航行动介绍”。他先放了一段视频,当大海、军舰和海军官兵的形象在雄浑壮阔的音乐伴奏下出现在大屏幕上的时候,他开始了深情的解说,声音浑厚,激情饱满,展示着陈将军像大海一样宽广的胸怀,像波涛一样起伏的人生,像他摄影中火红的日出一样炽热的情感。<br></h3> <h3>陈俨同学是中国近代海军奠基人严复的后代,父辈也是军人,血液里流淌着军人的精气神。14岁步入军营,完成了从娃娃兵到将军的历练。恢复高考之后,他仅凭小学学历,就考上了河北大学经济系,之后又继续努力,成为全军第一名国防经济学博士。身披如此多光环的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他在小说集《大奔袭》中写出了军人最容易被人忽略的人性,展现的是人性的光辉。此刻,他站在母校的讲台上,随着视频中他用镜头摄取的大海与舰队的雄姿,他仿佛重又置身于那片深蓝,作为亚丁湾第五批护航舰队的政委,他经历了中国海军扬我国威的亚丁湾护航行动,他把中国海军在这次活动中那种战士的豪情,将军的激情,父兄的柔情,赤子的深情一一讲述给母校的老师和同学们,最后,他朗诵了自己写的护航工作总结《远方》:“9.2万海里的蓝色航迹,192个晨辉暮影,825颗心灵相拥,这一切即将结束,离别之际,我想以远方为题,与你们话别,编队是在春天的新绿中驶向远方的……”那是一个海上的不眠之夜,舰队结束护航任务的返航途中,陈俨独坐灯下,边写边流泪。第二天朝霞映红海面的时候,伴着气势磅礴的《红旗颂》乐曲,他朗读了这篇散文诗一般的工作总结,全体官兵无不被他深情炽热的心声所感动……演讲结束了,同学们也被深深感动着,报告厅里立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br></h3> <h3>9月21日上午,仍在主楼的报告厅,巩滨同学开讲,他演讲的题目是:“人力资源:如何成为企业的战略伙伴”。与陈俨皆然不同的是,巩滨一身笔挺的深蓝色西装,同色系的浅色衬衫,细花纹领带,精致的袖扣,西装口袋上插有宝石蓝色的丝绸小手帕,一上场就令人眼前一亮,一个标准的洋派人物! 不错,从1986年跨出国门,巩滨又获取了美国密西根大学的硕士学位,三十多年的海外生涯,他曾在美国、亚太地区以及中国担任高级人力资源主管,其中包括:美国联合技术公司、德勤会计事务所、安然公司、拜耳医药公司和德国安联集团作为资深500强企业亚太区高级管理者。目前还是法国马赛商学院的高管导师及教练,有着长年国际跨文化工作的丰富经验。然而,洋装虽然穿在身,心依然是中国心,回到母校讲座,是他人生的一个宿愿。<br></h3> <h3>一开场,巩滨接着昨天陈俨“岁月不饶人,但是我们也没有饶过岁月”的话说:“这句话对我意味着什么呢?我们每个人都有岁月,都有人生的经历,但是经历不一定是经验。经验是经历的总结,如果我们只活了经历而没有经验,我们枉活了人生。什么叫岁月不饶人,我们也没有饶了岁月?就是我们把经历转换成了经验。所以,我今天站在河北大学的讲台上,就是想与同学们分享我的人生经验。三十多年前,我带着一个梦想走出校门,走出国门。今天,我带着一个人生的使命回到中国,回到河大,我的使命就是:为中国培养更多的合格的国际化人才!” 巩滨铿锵有力的讲述赢得了阵阵热烈的掌声。逻辑严谨,条理清晰,随着他的讲述,这位资深的国际HR专家把同学们的视野扩大到了HR领域的“深蓝”。从拜耳医药公司到安联保险公司,巩滨以他亲历的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告诉在座的同学们,什么是优秀的、合格的、国际化的HR,如何在今天这样一个世界格局起伏不定、充满了复杂性、不确定性和模糊不清的社会现实中,成为企业既上得“厅堂”又下得“厨房”的战略伙伴…… 大屏幕上不断打出一张张精确细致化分的图表和数据,巩滨层层剥茧,掰开了揉碎了地告诉同学们如何在国际化大背景下充分发挥HR的作用,真正的人才是怎样选拔出来的,绩效不等于潜能,天赋对人的一生起着什么样的作用……<br></h3> <h3>也许,在座的年轻校友不会想到,这个西装革履的巩滨同学曾经是在保定郊区插队的一名知青,他又是怎样从一个曾经顽劣青涩的少年成长为今天的跨国公司高管。人生是一条长河,他在这条长河里掀起过什么样的浪花,又是如何奔向大海的。忘不了,河大文工团拉奏小提琴的浪漫时光;忘不了,初到美国求学打工时的艰辛与苦涩;忘不了,第一次派驻中国谈合资企业时的内心锤炼;忘不了,初登HR讲坛时的理性与激情……最后,巩滨以一句他在河大外文系读书时学到的成语“最远的路才是回家的路”结束了他的演讲。<br></h3> <h3>如果说,陈俨是带领大家走向了自然界的大海,见识了亚丁湾海盗的猖獗和中国海军的威猛,欣赏了海上落日的瑰丽,走向那一片展示我国威、军威的“深蓝”。巩滨则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世界经济领域的大门,带我们领略了国际背景下的人力资源专业的“深蓝”。 从海上的“深蓝”,到人间的“深蓝”,跨国与跨海,同样充满艰辛与难测的风云。应该说,这是一次高水准高格局的校友大讲堂,芳华四十载,莘莘学子情,母校永远是学子人生梦开始的地方,永远是心中的那片最美最难忘的“深蓝”……<br></h3>

巩滨

校友

深蓝

同学

母校

人生

河北大学

大海

演讲

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