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幼读书会/《给童年“留白”》第二周优秀心得

<h3><b><font color="#808080"><br></font></b></h3><h1><b><font color="#808080">胡华</font></b></h1><h3><b><font color="#808080"><br></font></b></h3><h3><b><font color="#808080"> 53岁的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园长胡华,是位特别的园长。 衣着素雅,白衣牛仔裤,初见胡华,人们很容易一眼识别她身上具有的与众不同的学者气息、理想主义气质。 然而熟悉她的人又说,她像孩童一般,对人毫无保留地信任和坦诚。也许,就是这独特的个性,让她宿命般地选择去给儿童建造一个理想国。<br></font></b></h3><h3><b><font color="#808080"><br></font></b></h3><h3><b><font color="#808080"> “ 我觉得,胡华是这个行业特别值得珍惜的一种存在。我希望的是看到许多个胡华在路上奔跑……&nbsp;”</font></b></h3><h3><b><font color="#808080"> ——《中国教育报》记者常晶 </font></b><br></h3> <h3>  &nbsp;</h3><h3><font color="#333333"><b>第三部分 幼儿园发展的三个阶段</b></font></h3><h3> <font color="#808080"><b>第九章 制度管理阶段(2004-2007年)</b></font> 对于管理者来说,管理不仅是一门学科(discipline),更是一种实践(practice)。 <font color="#808080"><b>第十章 文化管理阶段(2008-20011年)</b></font> 一所幼儿园的好坏、办园水平的高低,表面上看是由环境等要素组成的,但实际上,背后的文化起了很大的作用。 <font color="#808080"><b>第十一章 信仰管理阶段(2012-2016年)</b></font> 今天,幼儿园的管理已经实现了一个目标,人人都能够进行“自我管理”,这对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而言,都是一个很美妙的境界。<br></h3><h3><br></h3><h3> 人在同自然和他人的相处过程中很容易自大。因此,教育者只有回归到人性、人心的谦恭中去,才有可能完成留白的教育。留白,也是需要文化自信的。这种自信是建立在教育思想、课程思想和管理思想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最终形成的圆润通达的中国文化格局中的。<br></h3> <h3><font color="#808080"><b>七幼读书一组读书心得</b></font></h3><h3><font color="#808080"><b> 2018年9月27日&nbsp;</b></font></h3><h3><font color="#808080"><b> 星期四&nbsp; 黄梅 《给童年留白》第三部分即9~11章,胡华老师以一个园长的身份,用质朴平实的语言把幼儿园的管理向我们娓娓道来,文章很吸引我,读起来也非常易于理解。 一、好句摘抄: 1.&nbsp;管理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实践。 2.&nbsp;制度与流程是园所文化的另一个核心。 3.&nbsp;幼儿园的制度也一直处于开放的状态,每发现一个问题就总结一个问题,不断将标准细化、人性化。 4.&nbsp;制度与规范更多是通过外力约束一个人,而文化才能够让人主动寻求更大的进步与发展。 5.&nbsp;幼儿园是一个特殊的地方,它面对的是心灵特别开放的儿童,如果教师心灵不开放,就永远无法真正接纳儿童,也无法和儿童在一个频道上对话。 6.&nbsp;作为管理者,我更关注员工的思想而非行为。因为只有思想清澈才能使自身产生成长的动力,在工作中努力与自律。但思想的管理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思想常常是我们内心的真实写照。 二、个人感悟: 胡华老师作为一名幼儿园管理者,她将幼儿园发展分成了三个阶段。从制度管理到文化管理,再到信仰管理阶段,管理的“可见”到“不可见”,从“有痕”到“无痕”,从“外显”到“内化”,说起容易做起来难,这个过程是她们十多年来走过的路的真实写照。 难能可贵的是,胡华园长找到了自己正确的人生定位,管理中有“回归与还原儿童本真生活”的课程依托,有对教师的尊重与情怀,有对处于不同人生阶段教师的不同引领。如书上所说“幼儿教师不是一个靠技能工作的职业,我们的老师在职业信念及精神层面的追求上明显高于其他教育机构从业者。”也许只有对幼儿教育抱有如此崇高的认知的人才能够在这个行业中倍受推崇! 前辈的引领为我们前进指明方向,细致的描述是我们成长的拐杖。对管理制度、管理流程的不断梳理改进是工作更深入的路径,以动态化、人性化的管理心态去工作,把能做的工作做细,让幼儿园在不断深化科学管理、精细化管理的路上走的更远,是每个管理者的责任。</b></font><br></h3> <h3><font color="#808080"><b>七幼读书二组</b></font></h3><h3><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给童年留白》第三部分读书心得</b></h3><h3><font color="#808080"><b>2018年9月25日&nbsp;</b></font></h3><h3><font color="#808080"><b>星期二 徐锦&nbsp;</b></font></h3><h3><font color="#808080"><b> 一、佳句摘录: 1.管理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实践。 2.在幼儿园的文化构成中,教师是主要的文化载体与存在,他们承载着教育使命,影响着儿童发展。 3.制度与规范更多的是通过外力约束一个人,而文化才能够让人主动去寻求更大的进步与发展。 二、个人感悟: 阅读了本书的第三部分“幼儿园发展的三个阶段”。在制度管理阶段,胡华园长站在管理者的角度阐述了规章制度对一所幼儿园的重要性。但与大多数园所不同的是她园的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直处于开放状态,每发现一个问题就解决一个问题,不断地将标准细化和人性化。在实施这样灵活的管理制度下,相信每一个员工都能自觉自愿的遵守,这也与我们同孩子一起约定成俗的规则一样的道理。 在文化管理方面,胡园长的出发点是希望每个员工都成为有价值、独特而不可代替的人,这也是每个管理者的希望。人管理好了,许多的问题都迎刃而解。而每个幼儿园发展的同时离不开文化的建设,当然团队建设也同样重要,一群有梦想的人聚集在一起,为了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这就是团队的力量!幼儿园的文化是团队的凝聚力,就像我们中国文化一样,能一代代传承下去。 我园已经建园二十多年了,在陈园长和历任园长的带领、新老员工的同舟共济下历经风雨、经受过考验已成长为一所较成熟的幼儿园,有了自己的园文化和体系。接下来我们不仅要继续完善园文化及规章制度,还要朝着胡华园长的“信仰管理”阶段前进,她园已经实现了新目标那就是人人都能进行“自我管理”。源自于让大家都成为了内心自由的人。也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阅读至此,这本书带给了我很多新的理念和进一步的思考,比如:我园的文化如何“鲜活”起来?我园的制度更加的开放?……</b></font><br></h3> <h3><font color="#808080"><b>第三组优秀心得 &nbsp;</b></font></h3><h3><font color="#808080"><b>七幼读书三组读书心得 2018年9月27日 星期四 &nbsp;张晓君 &nbsp;&nbsp; &nbsp;本周阅读《给童年留白》第三部分幼儿园发展的三个阶段,制度管理阶段、文化管理阶段及信仰管理阶段。</b></font></h3><h3><font color="#808080"><b> 一、好句摘抄 1.教师的学历是一个方面,善意与情怀更为重要。 2.我清晰的感受到,这个团队的每一个人似乎都是带着翅膀来工作的,只要有需要,马上就能飞翔。 3.只有听到儿童,才能看见儿童,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 4.一个思想积极与内心通透的人,身上总是散发着正能量。而那些总是将问题归因于他人的人,则持续散发着负能量。</b></font></h3><h3><font color="#808080"><b> 二、案例分析、收获 本周阅读的三个章节阐述了胡华园长从一个管理者的角度,对幼儿园从制度管理、文化管理、信仰管理阶段走过的心路历程。胡华园长倡导的教育理念和充满文化质感的实践探索深深的打动了我,也让我明白,其实,以敞开的内心、自身的善意、对儿童的敬畏、对文化的喜爱为资源,教育便已成功了一大半。 很奇怪,读着这些简洁朴实又细腻而与质感的文字,会让我产生一种莫名的感动!为什么这个幼儿园看起来朴素无华,却又那么耐人寻味;它存于闹市之中,却能安静地独自存在;幼儿园本是喧闹之地,但好像这里可以让浮躁的心沉静下来;我想应该归功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十年不断学习探索,不断变化与调整,一步步走来,终使幼儿园的“管理”实现了一个目标,就是人人能够“自我管理”,这对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而言,都是一个很美妙的境界。 在文化管理阶段这章中,看到很多这样的文字:人的潜能真是巨大,大到可能连自己都无从了解;一个人的力量是通过激励被挖掘出来的;教师的学历是一个方面,善意和情怀更为重要等等……可以看出管理者是如何帮助教师一步步走上全新的自我成长之路,使每个人都对自己有信心、有要求,管理也就自然而然的内化,成了看不见的存在。 从事幼教工作二十多年,遇到过很多困难和挫折,每个人的生活从来都并非一帆风顺。我希望自己能够做好本分,积攒内心的力量,拥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努力做一个听到儿童,看见儿童,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的有文化质感的教师。 期待在接下来的阅读中有更大的收获!</b></font><br></h3> <h3><font color="#808080"><b>七幼阅读四组读书心得 2018年9月25日 星期二 钟彩娟 今天是[留白]阅读计划的第二周,也是中秋小假期过后的第二天,本周阅读的是书中的第三部分(第九章~第十一章)。 一.好句赏析 1.对于教师而言,内心的稳定感不能仅仅依赖物质待遇,只有在物质层面、精神层面都能够得到满足,最终才能进入自我实现的层面,进入人生更高的境界。 2.同样的事情在我们生命的长河里,每一瞬间的感受都不尽相同。 3.每个人能力有限,不见得人人都能改变世界,但活着就是“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这其实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二.案例分析 幼儿园是一个特殊的地方,它面对的是心灵特别开放的儿童,如果教师心灵不开放,就永远无法真正接纳儿童,也无法和儿童在一个频道上对话。只有听到儿童,才能看见儿童,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所有这一切,没有心灵的开放,都将是空中楼阁。</b></font></h3><h3><font color="#808080"><b> 孩子的天真无邪,与他们相处的日子,一切都是无比的纯粹,美好。尽管过程中伴有琐碎,偶尔也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就当是人生中出现的其中一面镜子,既然无法避免,那就借此更加清晰地审视自己,了解自己,从而改进。用心交流,以心交心,能收获的,不仅是工作的顺利开展,还有一份真挚无邪的感情,与孩子的关系是师亦友,与其说是我作为教育工作者引导着孩子学习,更多的是在这过程中孩子帮助我发现自己,与孩子一同成长。 我爱这份工作,每当见证孩子成长,那份成就感远远超过其他事情和物质上带来的满足。接纳孩子,也等于在接受一个希望变的更好的自己。以真心相待,诚信交流,用心感受,尽责负责,做到无愧我心。 三.个人感悟 在幼儿园中,制度管理和人的管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胡华园长提出,教师的稳定是保证管理质量的关键,让教师稳定下来,幼儿园才能够不断地向前走。对于教师而言,内心的稳定不能仅仅依赖物质待遇,还应包含精神层面。 在园重建的一年时间里,我也曾有过迷惘和彷徨。那段时间里,感觉我可以是任何人,但唯独不是我自己。什么都想抓住,但什么都留不住。浮躁不安,是常态。追根结底,还是对自己的认识不到位,过分纠结与执着。现在的我,学着遵循本心,静下心来,将自己的生活状态调整慢简,有事可做,有书可读,有所感悟,在生活与工作中调节自己,正如书中序言“成为我自己,我们在一起,按自己的节奏呼吸与思考”。 这本书虽然仅阅读到第三部分,但胡华园长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探索都深深触动着我。不忘初心,回归本质,寻觅本我,非常期待接下来的阅读! </b></font> </h3> <h3><font color="#808080"><b>王俐璇结语:</b></font></h3><h3><font color="#808080"><b> 看完这周老师们的优秀心得,我的内心突然🈶一种莫名的喜悦与感动!不是她们的文采多么好,也不是对文章的认识有多么深刻。而是我从这一篇篇文章中看到了一颗纯净的幼教人的心❤,那么纯粹,那么原本,还有着对个人成长进步的内求!老师们有着:看他园之发展,思我园之未来的悠悠之心;也有着看他园教师之成长,审自我之不足的庄严己心。</b></font></h3><h3><font color="#808080"><b> 这周我们读的是第三章,这一章粗略来看是讲管理者如何带领全体员工经历了幼儿园发展的三个阶段。如果细细体会,你会发现,一个幼儿园的发展就是一个幼儿园文化建设的过程。</b></font></h3><h3><font color="#808080"><b> 大家都在各抒己见发表对幼儿园文化的看法。我也很感兴趣,什么是文化?<u>什么</u>是幼儿园文化?我思考了很久,想和大家分享一下。</b></font></h3><h3><font color="#808080"><b> 文化最大的成果不是一大堆书,而是一大堆人!文化是一种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余秋雨《寻觅中华》中的定义)。中国的幼儿园有着不同于国外幼儿园的园所文化;深圳的幼儿园又有别于其他地域幼儿园的文化;我们的幼儿园也有区别于其他幼儿园的文化。</b></font></h3><h3><font color="#808080"><b> 在文化建设的道路上,我想无论是我们亲爱的园长,还是可爱的老师们都希望自己的幼儿园成为具有我们独特文化特质的幼儿园。幼儿园文化建设必须依赖全体成员形成共同的精神价值追求 ,拥有良好的幼儿园生活方式,最后形成我园集体人格,每个七幼人都能够散发出七幼文化特质。</b></font></h3><h3><font color="#808080"><b> 我们幼儿园即将重建开园,这也成为幼儿园文化发展的新的生长点。陈园长带领大家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竭尽全力为幼儿园的发展做事情。幼儿园的发展也需要一步步不断调整,不可能一步到位,这个过程更离不开“自己人”献计献策,不离不弃。只要方向正确,大家心在一起,幼儿园一定可以成为大家共同的精神家园。幼儿园就像一艘大轮船,船长固然重要,但如果每一个船员都能够各司其职,共同帮助大船平稳前进,一定可以乘风破浪!</b></font></h3>

幼儿园

文化

园长

管理

胡华

儿童

教师

管理者

留白

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