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欧六国掠影(上)

恰当

<h3>2018-09-19<br>今日乘海南航空的空客380从北京飞来德国柏林。<br>行程从昨天就开始了(昨晚11点从长沙飞北京),但依然还在兴奋中。并非因出国而兴奋,已经是第N次出国了,早已没了第一次踏出国门的新奇与紧张。这次的兴奋源于三点,第一是自很小很小开始,我心中的外国人,除了每天必骂的美帝外,就是那些跟着苏联老大哥后面屁颠屁颠的东欧小弟,我真的很想看看这么多年后,他们过得还好吗?特别是波兰的华沙,我想了解这个人类有史以来遭受了最彻底毁灭的城市,她的复苏与重建;第二,作为召集人,我约了同学,发小,同事,朋友共19人一起周游列国,我学唱的第一首英语歌曲是"The more we are together, the happier we'll be",这首歌很贴切地描述了我的心情。我一直认为,风景的美丽与否,除了风景自身之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起看风景的人。这么多的朋友在一起疯,没有风景都让人高兴,何况沿途美景如画呢?第三,我将圆了那个在心中存续了几十年的亲眼目睹柏林墙的夙愿。<br></h3><h3>最后,哦不,还没开始怎么就最后了?预先感谢一下长沙商旅国际旅行社的万总,他的热情促成了这次远行。</h3> <h3>2018-09-20<br>柏林东部的第一道晨曦。<br>旅游是种体力活,我们比太阳起得还早。</h3><h3>从地理位置上说,我们这次来的全是中欧国家。但由于地缘政治的原因,我们过去将欧洲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统称为西欧国家,将苏联集团的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统称为东欧国家。受此影响,中国人几乎没有中欧概念。我动笔写这个美篇的时候,原想将其标为“东欧六国掠影”,后来自己都觉得说不过去,尽管我们所来的德国是原东德地区,也算是东欧,但奥地利可是真正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随你如何巧舌如簧也归不到东欧去。所以,为两全计,我只好取了个不伦不类的“中东欧”的名字。<br></h3> <p class="ql-block">勃兰登堡门</p><p class="ql-block">勃兰登堡门是柏林的标志,也是德意志的标志。没有勃兰登堡门,人们无法想象柏林是什么样子。这座雄伟的凯旋门位于德国首都柏林的市中心,最初是柏林城墙的一道城门,因通往勃兰登堡而得名。1788年,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二世为纪念普鲁士在七年战争取得的胜利,下令重新建造勃兰登堡门,历经三年于1791年完工。第二场世界大战之后,勃兰登堡门同柏林墙一起见证了德国近半个世纪的分裂,1989年柏林墙倒塌后它成为了两德统一的象征。</p> <p>勃兰登堡门门顶中央最高处是一尊高约5米的胜利女神(希腊神话中的尼克,罗马神话中的维多利亚)铜制雕塑,女神张开身后的翅膀,驾着一辆四马两轮战车面向东侧的柏林城内,右手手持带有橡树花环的权杖,花环内有一枚铁十字勋章,花环上站着一只展翅的鹰鹫,鹰鹫戴着普鲁士的皇冠。</p><p>1806年10月普法战争爆发,拿破仑率领法军打败普鲁士军队,同年10月23日法国军队穿过勃兰登堡门进入柏林,后拿破仑下令拆卸门顶上的女神及驷马战车作为战利品拉回巴黎。1814年欧洲同盟军在滑铁卢大败拿破仑后,普鲁士将其索回,重新安放在此门顶上。为此,德国著名雕家申克尔又雕刻了一枚象征普鲁士民族解放战争胜利的铁十字架,镶在女神的月桂花环中。从此,和平女神被改称为胜利女神,此门也逐渐成为德意志帝国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与发小相聚于勃兰登堡门。</p><p class="ql-block">六十多年前,我们都出生在湘西的不毛之地,穷山僻壤不为人知,唯一能拿得出手引以为傲并为天下知的存在是土匪。匪患在湘西历史悠久,官与商皆闻匪色变。昔日穷山沟里生不逢时没当过土匪的穷小子今日竟聚首于斯,恍若隔世。</p> <h3>里面的有些人虽不出生于那个不毛之地,但人生途中却与那里出生的人朝夕相伴。</h3> <h3>柏林老博物馆</h3> <h3>老同学在德国国会大厦前列队合影。1933年2月27号22点的那场震惊世界的国会纵火案就发生的这里。石柱有点黑是不是八十五年前被烟熏过?<br></h3> <h3>这是柏林的苏联战争纪念塔。时至今日,当历史学家历数苏军当年攻占柏林后令人瞠目结舌的暴行后此建筑依然能保存下来,可见今天的德国人民真能正视历史并且胸怀如天空般广阔。</h3> <h3>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柏林墙残存部分。</h3><h3>身后是那个著名的涂鸦“兄弟之吻”。看热闹的人太多,我们没有上同行人的当,摆什么“夫妻之吻”的pose 与之呼应。</h3><h3>曾长达155公里的柏林墙只剩下这么一百多米的断垣残壁,且一片祥和,全无阴森恐怖气息,对此,我虽有心理准备,但仍感意外。</h3><h3><br></h3> <h3>1961年8月13日清晨,柏林居民起床后惊奇地发现,一堵水泥高墙似从天降,将柏林分为东西两半。自此,那些到东柏林探亲访友购物游玩的西柏林居民便有家也不能回了,在西柏林上班的东德人再也用不着去了。</h3> <h3>现在,我坐在施普雷河边的栏杆上,遥望对面宁静的绿树与红瓦白墙,努力想象着当时的情景。</h3><h3>柏林墙的全称是“反法西斯防卫墙”,据前苏联说,是为了防止法西斯分子进入东德而修建的,目的在“防卫”。苏联一直认为民主德国是“社会主义天堂”,但据统计,1960年跑离民主德国的人数达创纪录的15万多人。如果从战后算到1961年夏,超过200万东柏林人到了西柏林后就去而忘返。有人低声对我说他百思不得其姐,为什么东柏林人放着社会主义天堂不住,非要羊入虎口般朝法西斯地狱跳,而且还奋不顾身?这人没想清楚,有苏联这个姐夫存在,你想得其姐?做你的大头梦吧!</h3> <h3>这是面向西柏林的那一面。现在也是涂鸦者的乐园。</h3> <h3>不要以为只要翻过这面墙就能来到西柏林。你还要游过这条施普雷河,安全爬上河对岸才能算成功。当时河里遍布带刺的铁丝网。人能否游过去我不知道,鱼游不过去我是知道的。柏林墙存续的三十年间,从未听闻有人成功游过这条河,这充分说明了德国人思维的缜密和做事的严谨。</h3> <h3>在没有河流等天然屏障的地方,要越过柏林墙也非易事。它共有十五道防线:</h3><h3>第一层防线:302座瞭望台 第二层防线:约3.5米高、光滑、淡色的水泥墙,有的地方附铁丝围拦和警报器 第三层防线:钢制拒马 第四层防线:2米高的铁丝围拦 第五层防线:音响警报缆 第六层防线:通电的铁丝网 第七层防线:共22个碉堡 第八层防线:用来引导(滑)警犬的缆线(共600只警犬) 第九层防线:6~15米宽的无草皮空地,可以留下逃亡者的脚印,埋有地雷 第十层防线:3~5米深的反车辆壕沟 第十一层防线:5米高的路灯 第十二层防线:武装警卫(共14000人) 第十三层防线:2米高的通电铁丝网,附警报器 第十四层防线:空地 第十五层防线:第二道水泥墙,高3.5~4.2米、厚15厘米,可以抵挡装甲车辆的撞击<br></h3><h3>面对如此这般的十五道防线,我想苍蝇要飞过去也得鼓起十二分的勇气。</h3><h3>这是保存下来的柏林墙照片。不明就里的人会以为这是监狱或集中营。其实纳粹在波兰建立的奥斯维辛犹太人集中营远没有这样戒备森严。</h3> <h3>这个“反法西斯防卫墙”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近三十年里没有任何一个西德人越过柏林墙,最可恨的是他们连翻越的想法都没有!倒是东德人不给面子,在1961至1989年间约有5000人尝试翻越柏林墙。据截止2009年的统计,死亡人数约在136至245人之间,确切数目则不得而知。</h3><h3>图为1962年8月17日,垂死的彼得费克特被东德边境警卫带走。当他试图逃到西柏林时,警卫开枪击倒了他。他躺在那段“无人之地”上整整50多分钟垂死挣扎,无人救援。当他最终被送往医院后,不久就死了。</h3> <p class="ql-block">我对柏林墙有着异乎寻常的关注源于尘封多年的一件往事。</p><p class="ql-block">三十多年前,我是城乡结合部一所非著名中学的孩子王,终日在厌学的熊孩子中周旋,浑浑噩噩地挥霍着青春,对未来没有抱什么希望,更无什么人生规划蓝图可言,但也自得其乐,幸福感十足。一日闲来无事,拿起一本友人寄来的美国年度畅销书《翻越柏林墙》随手翻翻,却马上被小说中的情节所吸引。书中描写一位东德科学家通过多年实验,知道了温室效应对人类的危害,手中有这项研究的详实数据,但苦于该研究报告不能在东德发表,于是打定主意奔投西方,历尽千辛最后终于翻越柏林墙的故事。书中对柏林墙的描写令人震撼,肉眼能看到的墙体阴森恐怖,肉眼看不到的高墙更摄人心魄,让人绝望。我对柏林墙的知识皆源于此。读完全书,深有感慨,一时技痒,神差鬼使地将其译成了中文并寄往以出版外国文学作品为主业的漓江出版社。这是我第一次主动向出版社投稿(不幸被历史证明也是最后一次。我后来数百万字的坑蒙中小学生的书籍都是出版社约稿,不是我主动为之),做好了被出版社弃如敝屣般退稿的心理准备。没料到半个多月后我居然收到了出版社的用稿通知和一封责编的来信。信中不乏溢美之辞,说译著语言优美,文笔流畅,故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云云。接着又说考虑到经济效益,这本不到二十万字的小说略显单薄,希望我能再译一个中短篇然后结集出版。我自然乐得屁颠屁颠,马上找了一本约二十万字的中篇,先译了一个样章,得到许可后马上动手。记得当时正值暑假有闲,我打着赤膊以每天近四千字的速度赶稿。谁知近乎完成之时收到了编辑的来信,说国家新闻出版署刚刚下达通知,所有译著从即日起必须获得原作者的授权后方能出版。这近乎一个晴天霹雳,炸得我有点懵。我那时虽然年轻力壮,但却胆小如鼠,前后有三所大学来商调函希望我去任教,可每次我来到主管人事的教育局副局长面前,面对副处级这样的“高官”,我自惭形秽,还未说话便面红耳赤,张口说话后又语无伦次。结果可想而知:三次不仅没能调动成功,还饱受了三顿谆谆教诲。当然也不是一无所获有,至少我从此明白了人才不能从中学往大学“逆流动”这样高深莫测的理论。打那时起我就落下了病根,见到大人物腿就发软。有了这般经历,此时让我去找万里之遥的著名作家,岂不要了我的小命?于是我几乎没做任何挣扎尝试便放弃了,让所有几十万字夜以继日的辛劳付之东流。奇怪的是,当时我并无多少懊恼与愤怒,只是稍稍有点后悔没坚持让出版社只出版那本《翻越柏林墙》单行本。仅此而已。</p><p class="ql-block">现在回头一想,如果第一次投稿就能顺利出版,我的人生道路可能就不一样。当然啰,人生没有“如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是我对柏林墙关注的缘由,也是我这次来柏林的动力之一。</p><p class="ql-block">“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今日和友人得以得在此相聚,看着他们在昔日恐怖的柏林墙下各种欢乐,也算余愿已偿。</p> <p class="ql-block">午后从柏林驱车四百公里,历时七个小时来到波兰,下榻远离华沙的一家乡村宾馆。宾馆的招牌上挂着三颗星,但由于是老式阁楼,房间太小,有些地方低矮得人无法直立。我们不太习惯,抱怨声此起彼伏。</p><p class="ql-block">回来后有学富五车者云,这个方框是世界各国国家地理杂志的统一标记,由美国首先发出。另有才高八斗者曰,方框只是书本的边框才算数,比如美国是黄框,我国是红框。此宾馆的黄框是偷换概念。</p><p class="ql-block">我想也是,我站着撒泡尿都得弯腰驼背的宾馆,它框框再大也先得把我的腰捋直了再说。诓谁呢!</p> <p class="ql-block">我的房间与外界的唯一接触是这扇作为房顶的推窗。我没敢推开,害怕夜间有人类的野生朋友溜进来与我共枕同眠。</p> <h3>不过宾馆周围的环境优雅。那个黄框框是说周边环境吧?</h3> <p class="ql-block">2018-09-21</p><p class="ql-block">早餐后来到波兰的首都华沙。身后是波兰的华沙大学。这是一所著名的研究型大学,中东欧顶尖高等学府,是波兰规模最大的国立大学。2016年维基百科排名中,华沙大学世界排名第87位。音乐家肖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显克微支、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贝京(以色列总理)都是该校杰出校友。</p> <p class="ql-block">波兰总统府。</p><p class="ql-block">原来是拉兹维夫宫,始建于1643年,最初是贵族拉兹维夫家庭的私人宅邸,到十八世纪下半叶它的一部分作为剧院对外开放,从十九世纪开始则成了政府建筑。骑马雕像是约泽夫·安东尼·波尼亚托夫斯基亲王(1763-1813),波兰历史上一位战功卓著的军事将领。</p><p class="ql-block">现在该建筑是波兰总统的官邸。总统府就建在大街上且无什么警卫人员站岗放哨,让总统时刻处于危险之境地,波兰的安全防卫意识太差了,应该来天朝好好学习学习。</p> <p class="ql-block">你瞧,像这种破帽遮颜,墨镜盖眼,身挎小包,形迹可疑的外国佬竞可以溜达到总统府门前!警卫人员难道不怕恐怖分子对人民敬爱的总统下个黑手?太大意啦!难怪波兰民族灾难深重。</p> <h3>维兹特克教堂,建于1664年至1761年,是华沙为数不多的洛可可风格建筑。音乐家肖邦在华沙上学时,曾经在这座教堂里担任周日弥撒的管风琴演奏。</h3> <h3>加尔默罗教堂,纪念耶稣的母亲玛丽亚和父亲约瑟夫的教堂。</h3> <p class="ql-block">居里夫人的故居。居里夫人是个传奇,令人尊敬。在这里可不能胡说八道,得严肃点。</p> <h3>日心说创始人天文学家哥白尼雕像。他后面的建筑是波兰科学院。</h3> <p class="ql-block">斯特凡·维辛斯基(1902-1981),波兰罗马天主教的红衣大主教。此公在二战中反法西斯,二战后又反波兰的斯大林体制,曾被软禁数年。为他立像,看样子波兰人还是有良心的。</p> <h3>后面的雕像是波兰诗人亚当·密茨凯维奇。他是浪漫主义的诗人代表,也是波兰十九世纪最伟大的诗人和革命家。<br></h3> <p class="ql-block">此建筑的人物雕像栩栩如生,吸引路人纷纷驻足拍摄。但这到底是什么地方我没弄清楚。其实导游做过介绍,只是我没听,也懒得去问,当时觉得不管它是什么地方都与我没什么关系。我拍它纯粹是因为我觉得那几个大力士挺可怜的,每天得扛这么重的房梁。</p> <p class="ql-block">华沙街头有很多人物雕像,导游基本上都做了介绍,但介绍此人时我没听清,想问导游时突然觉得,“这人与我有关系吗?”肯定是没有一毛钱的关系。既然没关系,我何必费那么大劲去问?不过他的脚下放着鲜花,肯定不一般。当时问一下就好了。</p> <p class="ql-block">不过这个人和我们大部分人都有点关系,因为很多人都喜欢听他的音乐,他叫肖邦,钢琴作曲与弹奏都十分了得。除此而外,他的英俊潇洒,风流倜傥,才情气质,以及他与乔治·桑的情感经历,都为后世的好事者们津津乐道。</p> <h3>此人和我也多少沾点关系,我教过的中学英语课本中有他的故事。他是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李斯特,也是肖邦的挚友。波兰人把他的雕像放在肖邦公园里是有道理的。</h3> <h3>为了加深印象,合个影很有必要。为表示尊重,脱个帽也是必须的。</h3> <h3>华沙王宫广场。</h3> <h3>广场上的标志物西吉斯蒙德圆柱,高22米,柱顶是手持十字架的国王西吉斯蒙德三世(1566-1632)雕像。正是他于1596年将波兰的首都从南部的克拉科夫迁移到了华沙,改变了整个国家的历史进程。</h3> <h3>广场东侧的这个城堡式大楼就是旧王宫,建于十三世纪末。它曾经是国王的居所,也是后来国会和总统办公的地方,曾经是欧洲最美丽的王宫之一。“二战”时希特勒下令将整座城堡完全摧毁。1971年波兰重建王宫,在废墟中挖出大量的艺术品以及原来的建筑碎片,直到1984年才建成完工。现在这里成了王宫博物馆。<br></h3> <h3>这就是华沙的象征——华沙美人鱼。 在波兰,出海口在波罗的海的维斯瓦河,传说有美人鱼。当时有一个名叫华尔的男青年和一个名叫沙娃的女青年结伴,顺流乘舟来到现在的波兰首都华沙开拓家园,当时河中的美人鱼是他们的见证人和庇护者。这里逐渐发展成一座城市,后人为了纪念他们,便把他俩人的名字合称“华沙”作为该城的名称。同时,把美人鱼形象作为华沙的城徽。<br></h3> <p class="ql-block">留个影吧。有文化的人都知道这是波兰华沙老城。(我过去没什么文化,现在有了。😂)</p> <h3>华沙老城街景。</h3> <h3>华沙老城里的老式马车,供游客观览市容。马儿疑惑地看着我,心想,“你到底有钱没钱,坐不坐车?”</h3> <h3>华沙老城里似乎居民不多,好吧,严谨一点说:行人稀少。</h3> <p class="ql-block">华沙老城街旁卖艺的小男孩。如果将照片放大,可以看到男孩目光如炬,似乎满腔怒火。我理解男孩的愤怒,当同龄人都在无忧无虑玩耍时,他则要承担生活的重担,这世界的公平正义在哪里?</p> <h3>华沙老城街上的人行道比车行道要宽多了。这是因为华沙在二战中被彻底摧毁,几乎没有任何建筑在战争中完好无损。看过法国导演波兰斯基执导的美国电影“钢琴家”的人都会对电影中那一望无际的废墟留有深刻的印象。这真不是电影的虚构与夸张,而是华沙战后的真实写照。有一部描写华沙起义的电影《华沙1944》,又译《浴血华沙》,会让人真实的感受到战争的惨烈。电影并未描述华沙的结局,真实的历史是希特勒下令将华沙夷为平地,希姆莱具体指示,华沙不得留有任何一块完整的砖头和瓦片。严谨的德国兵竞将这句一时的气话不折不扣地执行了。所以,华沙成了二战中,也是人类历史上,被人为摧毁得最彻底的城市。据说战前一百多万人口的华沙,战争结束时只剩下一千多人。战后华沙重建,波兰人按照战前的照片,建筑图纸,油画作品等一切可参照的东西,复原了过去的华沙。这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联合国从来不以重建或复原的东西作为世界物质文化遗产,但这次为伟大的波兰人破例。这就是为什么人行道比车行道还宽的缘由,因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汽车远远少于行人。</h3><h3>哟,身后的那个波兰美女似乎吨位不小。</h3> <h3>停在华沙老城广场旁的老式自行车。这种款式的自行车只能在博物馆里看得到。</h3> <h3>这是华沙维拉努夫宫,又称夏宫,分为宫殿、橘园、公园三部分,是一组造型别致的巴洛克建筑群,有人将这里称做波兰的凡尔赛宫。<br></h3> <h3>这是夏宫的入口。我们鱼贯而入。不要钱的景点导游都愿意带我们去。</h3> <h3>2018-09-22</h3><h3>老同学清早起来要在下榻的宾馆前面留影存照。这哥们职业是警察,警衔那叫一个“高,实在是高”。但今天慈眉善目,笑容可掬,眉宇间全无在国内那种杀气。在国外好像没有在国内威武哈。</h3> <h3>克拉科夫市政广场。我们来的早,广场上几乎没人。<br></h3> <p class="ql-block">无名氏的作品:人头雕像。</p><p class="ql-block">凡是我不晓得名字的人都是无名氏。至于他叫什么名字,著不著名,与我有什么关系?</p> <h3>站在里面照相是否有点像魔术师街头表演?</h3> <h3>今日天气不太好,有点阴雨。</h3><h3>因为时间还早,摆摊的小贩还没铺开场子就已经占据了广场的三分之一,等到开市,可以想象那种嘈杂与凌乱。</h3> <h3>尽管天气不好,没有蓝天的衬托,建筑还是挺美的。</h3> <h3>每个广场中间基本上都有一个雕塑。这是何许人也,我忘了。瞧我这脑子,一团浆糊。</h3> <h3>在美景前面童鞋们不会放过合影的机会。大家都老了,名副其实的老童鞋。</h3> <h3>欧洲最美的都是教堂,这里也不例外。</h3> <p class="ql-block">欧洲任何城市的市政广场上都有鸽子。鸽子不怕人,它们敢毫不防备地在你手掌上啄食。但人有点怕鸽子,至少怕它在你头上或身上拉屎。</p> <h3>是当地人还是游客,看他们是否对鸽子感兴趣就能分辨。</h3> <h3>今日天气不太好,阴雨绵绵,气温骤降。这几天天公一直很作美,蓝天白云,晴空万里,为我们拍照增色不少。今日瞬间翻脸,莫非有何暗示?看完市政广场上车后我才想起,我们要去那个臭名昭著的奥斯维辛集中营!难怪雨丝不断,老天在为二战中波兰冤死的600万犹太人伤心落泪!<br></h3><h3>这是集中营的铁丝网,不过和柏林墙的防卫相比,这简直就是小儿科嘛。</h3> <h3>犹太人就是沿着这条铁路被运到这里来的,这是通向地狱的专线。</h3> <h3>犹太人坐着这种闷罐车来,几天几夜无水无食,体弱一点的还没到就死在车上了。</h3> <h3>这是集中营内景。</h3> <h3>犹太人就睡在这种三层的高低床上。似乎床是复制品,因为历经七十年的岁月磨砺,木头不可能这么新。<br></h3> <h3>谁知道这是什么吗?我刚开始就怀疑这是供排泄的粪便池。但转眼又想,粪坑怎么能和卧室共处一室?粪便发酵后不会把人熏死吗?后来证实这就是粪便池。我脑海中禁不住出现若干恶心的画面:苍蝇扑面,臭气熏天,蛆虫乱爬……这是人住的地方吗?</h3> <h3>由于旅行社节省经费,我们参观的是免费的二号营,据说收费的一号营陈列有大量犹太受害者留下来的遗物。我们没能看到实物,的确有些遗憾。我们只能看这些照片了。</h3> <h3>看着这些照片都令人心酸,特别是其中的孩子。照片中的人都没能活到战争结束。二战中波兰的犹太人在希特勒的种族清洗中几乎完全灭绝。《安妮日记》,《辛德勒的名单》都栩栩如生地重现了那段历史。</h3> <p class="ql-block">吃完午饭我们收拾心情,离开那个伤心之地来到斯洛伐克的首都布拉迪斯拉发。其实,我们自小熟悉的国名叫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叫布拉格。那场二十多年前发生的东欧剧变真的改变了很多,这个布拉迪斯拉发,有点拗口。</p><p class="ql-block">你还别迷信,在波兰时阴沉沉的天,到斯洛伐克就变了,雨转多云。你瞧那身后的白云!</p><p class="ql-block">我身后的河流是著名的多瑙河,这座桥是N多桥梁中的一座。</p> <h3>我们每到一处必去当地的市政厅广场,此次也不例外。广场不大,一点也不像国家首都的广场。<br></h3> <h3>广场中心的喷泉雕塑。上面站着何方神圣,没去打听。</h3> <p class="ql-block">广场上的群众手里拿顶帽子,似乎要戴在我的头上。现在的年轻朋友对“帽子拿在群众手里”这句话不解其意,可在我们这一代人心里却明白那是什么含义。尽管时隔多年,“五类分子”肯定依然能感到每一个字的杀气,那份透骨的寒意可以直达心底。</p> <p class="ql-block">这是那个著名的雕像“工作中的男人”,人们戏称“地下工作者”。有人说这个雕像是要表现勤劳的工人每天辛苦地工作,也有人说这是要刻画以工作之便偷看女孩子们裙底风光的人物形象。你看他的笑容,分明就是后者嘛!</p> <p class="ql-block">这个人是谁我真的没搞清楚,反正是斯洛伐克的著名人物吧。照了别人的像还摆在这里却又不知道是谁,是不是有点大不敬?</p> <h3>所有街旁的餐饮店都可以把桌椅摆在临街的人行道上。城管何在?</h3> <h3>这是斯洛伐克的总统府。我们吃完晚饭路过此地。总统在家吗,在作乐还是加班?</h3> <h3>晚上住的宾馆有些远,但很安静,出门就是森林。不知晚上有没有诸如老虎豹子之类的大猫出没?</h3> <h3>2018-09-23</h3><h3>起个大早来看布拉迪斯拉发城堡。该城堡最初是古罗马城堡,如今最古老的部分于公元13世纪重建,新的部分则是玛丽亚·特瑞莎为她最最心爱的女儿Christina建造的。现在,城堡内设有历史博物馆和音乐博物馆。</h3> <h3>该城堡最为游客称道的是由于所在的地势较高,游客可以在建筑主体外围的丘陵上俯瞰多瑙河以及整座城市。<br></h3> <h3>城堡的确很高,在冷兵器时代要攻上去有些难度。</h3> <h3>似乎欧洲哪里都有自由女神像 。欧洲人对自由的向往是不是比我们的程度更高一些?</h3> <h3>看完城堡马上驱车前往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布达佩斯被人们誉为“多瑙河上的明珠”,有“小巴黎”之称。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尽可能多的风景收入眼底,我们这个团队租了一艘游船浏览多瑙河两岸的绮丽风光。</h3> <h3>横跨多瑙河的桥梁是布达佩斯的若干道靓丽的风景。每座桥都不一样,千姿百态,但都有一个共同点:美。</h3> <h3>每座桥都有一个名字。可惜我记不住。这座桥是不是叫链子桥?I'm not sure. And neither do I care.<br></h3> <h3>都以斜拉桥为主。</h3> <h3>以钢架结构居多。<br></h3> <h3>布达佩斯其实是由布达和佩斯两部分构成。有小山的这部分叫布达,过去为贵族聚居地。这是匈牙利王宫,傍山而建,气势恢宏。<br></h3> <h3>平原地区的这一边叫佩斯,过去为平民聚居地,建筑远没有布达雄伟漂亮。但由于这里地势开阔,近几十年发展得比布达要快。这是坐落在佩斯的匈牙利国会大厦,据说是欧洲最大的国会大厦。有了若干这样的建筑,佩斯与布达可以平起平坐了。</h3> <h3>远眺匈牙利王宫。</h3> <h3>游船一路无风破浪而行,多瑙河两岸风光如画。那么多一栋又一栋的美丽建筑,叫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其名称就没费神去记了,反正大家都搞坨数不清。</h3> <p class="ql-block">忙着拍照留影没办法听导游讲解也是记不住的重要原因。单身狗秀一下潇洒,夫妻档撒一把狗粮,各自不亦乐乎。</p> <h3>典型的中国大妈,到了异国他乡还不忘摆广场舞的pose。好在这一船的游客全是中国大爷大妈,早就习以为常,见怪不怪。否则……这些大妈会不会被外国人打死?</h3> <h3>多瑙河两岸风光。<br></h3> <h3>多瑙河两岸风光。<br></h3> <h3>多瑙河两岸风光。<br></h3> <h3>自由山上的自由女神。这个好记。</h3> <h3>多瑙河两岸风光。<br></h3> <h3>多瑙河两岸风光。<br></h3> <h3>多瑙河两岸风光。<br></h3> <h3>多瑙河两岸风光。<br></h3> <h3>多瑙河两岸风光。<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