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之旅

赵光煜

<h3>作者 李箴</h3> <h3>(一) 贵州印象<br> <br> 旧时代所描述的贵州:“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人无三分银”。当你真正来到贵州,在你的脑海里就有了属于你自己的贵州。<br> 我到贵州刚下高铁,举目望去是满目青山连绵不断,每座山都不是很高,但一座座紧紧相连,望不到头。后来所到之处,除了山还是山。旧时代所说的“地无三尺平”,虽然有些夸张,但还是有点体会。<br> 在贵州八天,有四天下雨,那雨说来就来,下起来没完没了。看来老话说的“天无三日晴”,确实如此。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除了贵州内蒙吉林,基本上都去过,即使是某些省的雨季,也没有像贵州这样下雨下得让人无比烦心的,特别是因为下雨景区被淹而关闭,在等待中的日子是何其难熬!<br> 由于贵州各个景点的分散,在贵州自由行就得高铁加长途、短途、公交、的士……不停地倒腾。本次旅行到了贵州省会贵阳,地级市铜仁、凯里、安顺,县级市江口、荔波……大中小城市全都建在山谷里,只是山谷有大有小。城市四周青山环绕,空气清新,建筑风格迥异, 仅少数民族的民居就各具特色,看房子就知道到了什么民族的寨子。但是共同之处是各个地方都在大兴土木,不停地盖房子、盖房子、盖房子……想起某些经济学家说三、四线城市房地产会崩溃,其实不然,什么都挡不住钢性需求啊!如果盖了房子卖不出去,谁还会去盖呢?如果不信就自己到贵州去看看吧!<br> 老话还说贵州:“人无三分银”,意思是贵州人穷。现在的贵州无论大中小城市光物价普遍到都比武汉高,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收入是密切相关的,原来的“穷山恶水”,现在都是风景名胜区,那里的人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现在都富甲一方。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人络绎不绝,我在贵州所到之处,每个景点都人满为患,旅游业能拉动许多行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这个是不言自明的。<br> 此行到了贵州几个最著名的景点后确实感到,CCTV关于贵州的广告宣传不是瞎说的,贵州的确是“多彩贵州”。这里山川灵秀,岭谷起伏,绿色绵亘,既有梵天净土梵净山,又有如诗如画荔波大小七孔,既有雄浑大气黄果树瀑布,又有西江千户苗寨色彩斑斓……贵州的多彩多姿实在令人瞩目。</h3> <h3>(二) 云雾飘渺梵净山<br><br> 贵州梵净山今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成为我国第53个进入世界遗产目录的地区。由于它保留了许多古老孑遗、珍稀濒危特有物种,是地球上同一个纬度保存得最完好的地区,所以它当之无愧地进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梵净山还是中国第五大佛教圣山,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并列。我怀着无限向往来到梵净山,一路上想着美丽的风景,高山峡谷,奇特的地质地貌特征,尤其看过那蘑菇石的照片,给我心中的梵净山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所以到贵州,首先就到梵净山。<br> 登上从武汉到贵州铜仁的高铁经过近四个小时的飞驰,很快就到了铜仁南站。不知当初高铁线路如何规划的,铜仁南站离铜仁市还有相当距离。想武汉三个火车站之间都有地铁和多路公交换乘,几乎做到无缝对接,非常方便。从铜仁南站坐长途汽车到离梵净山最近的江口县,已经是下午,这时去梵净山太晚了,无所事事下,坐酒店附近汽车客运站的两路公交游江口县城。总共两路公交,坐一路车围绕绕山而建的县城在山谷里顺时针转一圈,坐二路车又按照原来的线路反时针转一圈,转了两圈后下午就基本打发了。公交虽然只有两路,但去梵净山的车多。<br> 第二天起了个大早,乘第一班车到了梵净山,原以为自己一定到得很早,到景区大门吓我一跳,那里已经是人山人海,排着长队原来人家几十个旅行团昨天晚上就住在了景区。后来到贵州其他景区也是游人极多,可能大家的想法不约而同,暑假结束了,现在是淡季,气候宜人,反而弄巧成拙地挤到了一起。<br> 在贵州几乎每个景点的大门都离景区有一段距离,所以买票坐观光车是必需的。观光车在盘山路上不停地拐着270度~360度的急弯向上攀升,终于到达索道起点站,又买了160元的索道往返票,乘索道翻山越岭,在鸟笼般的缆车里向外望去,茫茫青山了无边际,一路向上,最终也只能到梵净山的半山腰。<br> 登山路上,十分艰辛。走出索道站,朔风凌冽扑面而来,这儿至少比山下低十几度。穿上随身携带的所有衣裤外加雨衣,抬头看看蜿蜒曲折的木栈道台阶,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四周云遮雾罩,我向往已久的蘑菇石在哪儿呀?隔着几米就看不见周围的景物了。在上山的索道口曾看过游览图,知道下了索道还有750米栈道,没想到要爬2700级台阶才能到蘑菇石景区。不停地爬,至少有也要45分钟。无奈之下,只有硬着头皮,随着人流,往上攀登。一路上木栈道两旁茂密的树枝淅淅沥沥地滴着水,分不清是雨是雾,那时候什么也顾不上,唯一的愿望就是快到蘑菇石。陡峭的台阶上也有年纪大实在坚持不了坐滑杆的,偶见一年轻女孩坐着滑杆,让年纪比她大很多的轿夫抬着,引来路人侧目。一位82岁的老者十分风趣,他和轿夫开玩笑,让他们喊号子,说这样可以省力。我不由得微笑并心生敬意,他乐观的心态,行走自若的精气神,感染了我,多么希望我到82岁时,也能像他那样啊!你能想象2700级台阶上爬满了人吗?五颜六色的衣服,大呼小叫叽叽喳喳的人声鼎沸,攀登的路上真不寂寞。<br> 终于登上了蘑菇石景区,这里是梵净山最热闹的地方,不大的景区,漫山遍野都是人。尤其那块闻名遐迩的蘑菇石,各个方向都站满了拍照的人,既然费费九牛二虎之力爬上来,任谁都想和它亲密接触留下纪念,所以结果基本上也都是合影。<br> 由于雾太大,蘑菇石和翻天印等几块石头也就看个影子,远不如看航拍视频那么漂亮清晰,这是梵净山的精华景区。梵净山不多的景点全在一条道上,只有到索道的路是分开的,因为有人不坐索道。在蘑菇石景区大约不到一小时,不停地有人涌上来,还是前客让后客,所以就下山了。下山的路是石板路,没有索道时大约就是靠这条路上下山的。有一段路在山脊上,路两旁有铁链拦着,否则疯狂的山风会造成巨大的恶果。本来还可以去金顶,看过峨眉山、五台山金顶,这次就免了。沿着石板路下山岩,沿途有些小景点,下山比上山顺利很多,到达索道站乘缆车下山,再转观光车到景区大门口,忽然有些不舍,跑这么远路,费不少周折,难道梵净山就这么游完了?啊,梵净山!想说爱你不容易。<br> 忽然发现离景区大门不远的小溪,清澈透明见底的水流,伴着被溪水经过若干年时光冲击成的大大小小的鹅卵石,自然和谐地融入一体,游人在此小憩,还真是有情调唷!于是在那儿歇歇脚,然后又乘公交返回江口,拿上行李,奔下一个旅行目标。</h3> <h3>(三) 走进世界最大的西江千户苗寨<br><br>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境内有苗族、侗族、布依族、水族、瑶族……等17个少数民族。翻开祖国的雄鸡版图,你会发现56个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祖国的边远地区,远离沿海和中东部平原相对发达的地区。如新疆、西藏、云南、贵州、湖北恩施、湖南湘西……等地,也许旧时代少数民族饱受汉人欺凌,他们宁可躲进深山老林过自己相对自由的日子,虽然穷山恶水,但也可以少受汉人欺辱。当然新时代少数民族得到国家许多政策倾斜和保护,他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旅游业的发展也许使他们比某些中东部地区更为富有。<br> 从铜仁坐高铁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凯里,同样高铁站离市区有一段距离,拖着行李箱,坐公交车倒到西江千户苗寨的长途汽车,经过一个多小时坑坑洼洼的公路颠簸,终于到达。应该说贵州的公路都很好,特别是高速公路,沿途多次经过几公里长的隧道都如履平地。唯有这条路怎么那么糟糕,如此有名的景区,为什么不把路修好?现在的苗寨应该不差钱呀!<br> 雨一直下个不停,路上一直在想是否要住在寨子里,到景区大门问过一两家条件很一般的旅馆后马上打消了这个念头。不仅房间贵得离谱,卫生条件也很差。于是决定宁可再坐那颠簸不已的长途汽车返回凯里去住。只得将行李存入汽车站的寄存处,记忆中这是我碰到的最贵的寄存处15元/小时。<br> 景区大门边的长亭飞檐走壁,气派又壮观,大而长的亭子里有景区的表演队在演出,前面几个男士敲敲打打的吹凑着,后面几个妇女敷衍地做着简单的舞蹈动作,每个人木然的表情表明他们在例行公事,看得人索然无味。他们端着景区的铁饭碗,有广大游客养着,糊弄你没商量。我赶紧到服务中心凭身份证换取了免费门票,买好观光车票,随着进景区的人流长龙刷票进门排队乘车,其实排队的时间比坐车的时间还长,观光车最多开了5分钟就到了。我想步行也要不了多少时间,每人20元,每天进入苗寨的人是多少,这就是苗寨的生财有道。<br> 老实说,我比较喜欢纯自然的山山水水,对于历史古建筑和民族建筑,并不是很有兴趣。尽管之前我看到过许多关于西江千户苗寨的照片,但是当我走进苗寨,还是被眼前的景物深深震撼。这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交响诗,白水河奔流不息从寨子中穿过,两岸是恢宏无比的吊脚楼群,往日清冽的河水因连日阴雨冲刷下的泥土而变得浑黄,咆哮着泛着波浪奔向远方。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的吊脚楼层层叠叠直到山顶。一条宽敞的青石板路通向前方。街两边是酒店、客栈、商店、餐馆……卖银饰品的尤其多,据说苗族银饰做工精细,美轮美奂。苗族妇女从头到脚都用银饰装扮,光看她们头上的银帽,就让人眼花缭乱,而且脖子发酸。当然各族人民有自己的喜好和习属。看着街边的商铺,感到旅游业的发展让山区的苗寨里也融入了许多现代元素。寨子里清一色的黄色木板房,黑灰色的布瓦屋顶,显得古朴沧桑又沉稳大气。看着这些屋子连绵起伏洋洋洒洒布满了片片山岗,震撼之后是一种遥远的平实感,记得以前我们不也是用这样的瓦做屋顶,并以此遮风挡雨吗?看着战战兢兢的吊脚楼它们一座挨一座地靠在一起,居然能在风雨中百年屹立,不由得佩服苗族人民的智慧。<br> 透过层层雨幕,苗寨给人一种朦胧美,我想下雨对农作物是好事啊,可是现在苗寨人们对下雨好像无动于衷,这让我困惑,或许他们早就不种地了,旅游业的发展让他们早就解决了温饱问题,现在正迈开大步奔小康和更加辉煌的未来。<br> 听说苗寨登火阑珊的夜色最美,既然选择回凯里住,就放弃苗寨的夜景了。想想原来纯朴的苗民们,什么时候也变得如此一切向钱看啦,毫不犹豫地离开了苗寨回到凯里,以便第二天到荔波继续新的旅途。</h3> <h3>(四) 风情万种的现代荔波古镇<br><br> 离开凯里一路向南,经过四小时的长途汽车车程,到达荔波县城,在宾馆办理住宿手续都的时候,前台服务员就告知:荔波小七孔景区里因为连日阴雨,许多地方的道路被水淹了,从昨天起景区就已经关闭了,明天是否开园要等晚上的通知,并拿出红头文件证明。既然去不了小七孔,就抓紧时间到荔波县玉屏镇的荔波古镇去游览。<br> 此古镇没有经过历史的洗礼和磨砺,是荔波政府集各方资金,花32亿聚巨资打造的,所以我说它是现代古镇。古镇占地1099亩,建筑面积1百万平方米,分五期六年建成,是荔波县的特大手笔。它是一个融中国古典建筑,园林艺术,荔波多民族文化遗产为一体的赏心悦目的小镇。小镇功能齐全,集旅游、运动、商贸、休闲、娱乐、酒店、餐饮于一体,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功能。荔波布衣、水、苗、瑶族四大民族风情在此得到充分体现,贵州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此得到充分展示。小镇内涵精美丰富,置身其中是莫大的享受。让你既感受到城市的时尚与便捷,又体会到世外桃源的古朴与清幽。古镇内处处皆美景,在这里移步换景可真不是吹的。秀美的人造风景如画,环境的宁静安详,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让你舒心地漫步其间,时间静止,心情超好。游人很少,大概旅游团都得到了小七孔闭园的消息,转道别的行程了。只有自由行的人们在此焦急的等待。人在旅途,时间宝贵,所有的旅游资源都要尽情利用。<br> 古镇的美景让人看不够,每个商铺都风格迥异,人造小溪里还养着锦鲤和金鱼,水池中有睡莲,周边种满了各种花草树木,亭台楼阁,雕梁画栋,美仑美奂……每家客栈各有特色,有的豪华气派,有的清静小资范儿,随意进了一家叫做“遇见”的客栈,小院里种着各种盆栽,门边的白墙下几枝翠竹,清静雅致中透着文化和情趣,一看就爱上了这儿。还有整片的墙上爬满了青藤,满眼的绿色总是让人不由自主地多看几眼。<br> 回到宾馆服务员告知明天依然有雨,所以小七孔景区继续关闭,第二天早晨果然阴雨绵绵,到了中午雨渐渐停了,在餐馆吃饭时碰见两个山东枣庄人,他们拖着行李箱,说早上已经去过小七孔,工作人员也说不清到底什么时候能开园,他们在景区附近转了转,那儿也有一个少数民族小镇可以看看,因为已经买好了下午去贵阳的车票,所以就只得走了。午餐后艳阳高照,于是怀着侥幸的心理直奔小七孔景区,希望能进去看看,遗憾的是依然闭园。景区的服务中心大楼那叫一个气派,是我见过的最庞大、功能最齐全的。想想荔波小七孔世界自然遗产,国家五A级景区,绝对不是等闲之地,有这么好这么大的服务中心也是必然的。在大厅的调度指挥室里,一群游客在吵闹,说等了几天,实在等不了啦,景区工作人员承诺给他们退票。看来进景区是不可能了,于是到景区对面的少数民族小镇去玩。这小镇也是近年来建成的,具有布衣、瑶族等少数民族风情,基本上都是为景区服务的酒店客栈、餐馆、商店。首先是被小镇广场上那巨大的铜鼓惊呆了!在蓝天白云和四周喀斯特地貌的群山环绕下,那铜鼓气势恢宏,直耸云天。小镇里的房屋都很新颖别致,既现代时尚又古朴典雅,还具有少数民族风情。比起荔波古镇,别有一番韵味。看着天气越来越好,我满怀信心回到荔波县城,想着明天小七孔一定会开园,等了几天的人们一定会集中涌进景区,所以明天一定要早早起床赶到景区去,就这样安心地进入了梦乡。</h3> <h3>(五) 人间仙境荔波小七孔<br><br> 起个大早赶往荔波小七孔景区,从荔波县城到景区也就半小时车程,是第三次坐这趟车啦。来到景区服务中心大厅,这儿已经是人声鼎沸,神情激动的人群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原来大厅电子屏上显示的内容和昨天下午差不多,无非是景区道路被淹,何时开园还不能确定。难怪人们情绪激动,工作人员也不见踪影,只有那硕大的电子屏无言地承受着人们的怨气。吵吵闹闹也无济于事,于是有些旅游团和散客纷纷离开大厅,本来人群熙熙攘攘的大厅里很快就没有多少人了,留下的都是像我一样“不到黄河心不死”的顽固分子。我决定等到十点钟,如果还不开园,就只有无奈地返回,因为已经买好了下午到贵阳的车票。等了不到半小时,忽然服务大厅的电子屏幕上显示:想进入景区的游客现在可以进去了,只是要对自己的安全负责,被水淹和被景区栏起来的地方不要去。人们欢呼着奔向下到景区的电扶梯,然后奔向观光车站。<br> 乘坐观光车到第一个景点小七孔桥,途经大七孔桥车不停,从车窗往外看,只见大七孔桥的每个孔都清晰可见,和照片中一般模样。到了小七孔桥,十分意外,这是小七孔桥吗?除了连接两岸的敦厚的青石板桥面,一个桥孔也看不到。看过无数次小七孔的照片,桥身布满青苔,七个孔古朴典雅,桥下清澈的流水潺潺,仿佛时间静止,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又像是一张明信片,默默向世人展示它的清幽和美丽。现在是几天大雨,水位猛涨淹没了桥孔,水流湍急而浑黄,上游冲下来的枯枝败叶,在看不见的桥孔边打着转。哦,我好失望唷!尽管如此,我还是在小七孔桥的青石板桥面上来回走了两趟,很不甘心地希望大水赶快退去,让我亲眼看看真实的小七孔全貌。以前小七孔桥还是广西和贵州的分界线,过了桥,那边就是广西啦!<br> 沿着68级响水瀑布往上走,响水河汹涌澎湃发出雷鸣般的吼声,每一级瀑布都浪花滚滚,人流往上走,瀑布往下泻,响水和河奔流不息咆哮着向前!向前!巨大的响声就像它的名字,但我觉得它更像是一个庞大的交响乐团,在山谷里竭尽全力演奏。真有排山倒海的壮阔,大江东去的豪迈。往日的河水干净清冽泛着碧波,现在的河水波涛汹涌,虽然极为壮观,仍然有小小遗憾,我的小资情调让我喜欢幻想,碧波清流总比浑黄浊流好看。但是和那些早20分钟离开而无缘进入景区的人相比,我已经是幸运的,所以凡事要知足。值得一书的是还有一个断桥瀑布在68级瀑布的半道上,那瀑布从半山腰的断桥上凌空飞下,迎风而舞地落人响水河中,激起浪花朵朵,好奇特的景观!引得游人纷至沓来,驻足拍照。<br> 沿着68级瀑布边的木栈道边走边看,不知不觉到了景区的第二个观光车站,乘观光车经过石上森林、水上森林,看游人们在迷宫般水道纵横的青石板路上漫步,波光粼粼,树影婆娑,也如身临其境般地快乐。<br> 观光车到了翠谷,往前走百多米就是翠谷瀑布,在青翠欲滴的喀斯特群山环绕中,这里的山谷地势开阔,一簇瀑布从山上飞流而下,真有李白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意境,如此大好的瀑布比庐山大口瀑布壮美很多。最好的是宽大的场地可供一群群游人同时拍照。<br> 再乘观光车到鸳鸯湖,两大湖四小湖还有数不清的更小的湖泊,星罗棋布,游船码头上可乘坐小船深入湖中,进一步体验鸳鸯湖奇妙的湖光山色和那些保存得完好的绿色生态美境。<br> 观光车让景区的游览变得十分便捷,乘车到了小七孔景区最尾声的景点——卧龙潭,这也是很有名气的游人必到的地方。一条自然形成的卧龙躺在青山翠谷间,呈半椭圆形的瀑布水帘般均匀地流下来,惊叹大自然对这里的如此眷顾。唉,可惜场地太小,游人络绎不绝地挤进来,只得看几眼拍张照片,匆匆离开。这里离西大门不远,但我是从东大门进入景区一路向西,几乎游览了小七孔所有的景点。从卧龙潭步行了约500米,乘观光车从景区背后的另一条道下山到东大门,那里有回荔波县城的车。如果不是买好了到贵阳的车票,真想在景区里多呆一会。说这里是人间仙境虽然有点夸张,但千姿百态的山光水景,或澎湃或婀娜多姿的瀑布,奇幻瑰丽的喀斯特自然景观,都是一幅幅令人留恋的山水画,我要把这美好的景色深刻地留在脑海中。荔波,不想说再见!小七孔,希望再过十年、二十年,我还能健康地行走在路上,还有精力再来。</h3> <h3>(六) 让心难以平静的黄果树瀑布<br><br> 离开荔波乘4个多小时的长途汽车到贵阳,沿途穿过多个长长的隧道,,虽然青山连绵不绝,但修得极好的高速公路,犹如一马平川。贵州的山山水水在眼前掠过,一路有美景伴随,并不寂寞。贵州让人遗憾的是高铁站和市区总是有较大距离,而且公交车等交通不对接,颇费了一番周折才找到贵阳高铁北站,又找了很久才通过地下通道,到了北站对面平地崛起的北大梦想城。住进了全国连锁的“7天酒店”,酒店大门还赫然标志着是“全国旗舰店”。没什么好说的,价格也说得过去,主要是清洁舒适就行。第二天清晨坐高铁到会安,又从会安转汽车到黄果树瀑布景区。<br> 一路走来,感谢国家对老年人的照顾,从未买过门票,已经节约了大几百银子,但是景区的观光车票是不能免费的,于是痛快买票乘车。<br> 黄果树瀑布分三大景区:陡坡塘、黄果树大瀑布、天星桥。乘观光车先到陡坡塘,还未见到瀑布就听见远处的水声,走近了则水声震耳欲聋,所以叫“吼瀑”。这是黄果树瀑布群中最宽阔的瀑布,而真正的黄果树大瀑布在陡坡塘的下游。<br> 乘观光车来到黄果树瀑布的核心景点,也就是人们简称的“大瀑布”,再花几十元乘电扶梯,一直往下行了大约一百多米,出了电梯口就见到大瀑布流淌下来的溪水。再沿着溪边的木栈道往前行 ,游人如织,边走边看。<br> 在一片青山环抱的峡谷中,在满目苍茫的绿色中,大瀑布从天而降,仰望天空,银河之水天上来,流水飞瀑落进山脚下的深潭中。巨大的吼声如千军万马奔腾,巨量的水流如蛟龙出海飞舞,一泻千里,沿着怪石嶙峋的峡谷冲向远方。震耳欲聋的声音震撼着心灵,让你心潮起伏难以平静。知道李白诗好,但不如徐霞客见多识广 ,他一生没有徐霞客到过的地方多,也没有到过黄果树瀑布,所以他见了庐山瀑布会写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如果见到了黄果树瀑布,还不知道会给后人留下怎样精彩脍炙人口的好诗。<br> 坐在大瀑布脚下的长凳子上小憇,我开始胡思乱想:首先我渴望见到瀑布上飞彩虹,那样就是锦上添花,因为我在荔波小七孔68级响水瀑布见到并拍到了彩虹。可惜,这儿没有出现。我又想这是怎样的大自然造化啊!大瀑布从什么时候起就挂在了这里,历经多少沧桑磨砺,还如此大气磅礴弥久不衰!虽隐若在叠嶂山峦之中,却有君临天下的气势,让空气中都弥漫着它的霸气。既有翻江倒海之壮阔,又有大江东去之豪迈。我,这个灵长目人类,也只有对它顶礼膜拜。人在自然面前何其渺小,所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是人类永恒的使命。大瀑布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观光者,在它伟岸的身躯下留下了无数人类的足迹,岁月如水流逝,人们终将离去,而黄果树瀑布将以它恒古不变的气度永存。<br> 又乘观光车到天星桥景区,这里植被茂盛,石、树、水、洞……美妙地结合在一起,被游人赞誉为“万顷盆景”“千古绝画”,这就是天星桥景区的神韵所在。如果说黄果树瀑布的特点是气势磅礴,天星桥则是玲珑秀美。景区很大,工作人员说要花2个多小时,徒步7.5公里,不走回头路,景区的观光车就在那一头等着呢。<br> 这儿的确风景如画,山水石都有灵气,它们以各种各样的姿态缠绕组合在一起,形成无数幅变化无穷秀美的魔画,美得得天独厚。遗憾的是时间有限,腿又力不从心,当天还要赶回贵阳,所以只在天星桥景区游览了几百米,就原路返回了。第二天贵阳又是阴雨绵绵,乘高铁经过5个多小时就到家了。<br> 此次贵州之行,让我明白了贵州为什么会成为2018年中国最火的旅游省,在中国偌大的土地上贵州一直都是个低调的存在。人们说起云贵高原,多数只记得云南,却忘了贵州。本人也曾经三次到过云南,当云南被低价旅游团忽悠去购物,被无德的导游搞坏了味口时,特别是今年梵净山被联合国评为世界遗产后,人们蜂拥而至,极大地考验了贵州各景区的接待能力,但愿它不会成为第二个云南。贵州起伏的群山,不亚于桂林的喀斯特地貌,多彩多姿的瀑布,婀娜灵动的流水,一步一景的诱惑,都值得慢慢游览,细细品味。<br> 我感叹,贵州真是个旅游的好地方!如果不是“天无三日晴”,那就更好了。</h3> <h3>《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