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7/4/23</h3> <h3> 塔糖是爸爸他们小时候最喜欢吃的药品。为什么是药品呢?因为它是用来杀肚子里的蛔虫的,不能多吃。塔糖对于乡下的小孩子来讲,是不可或缺又不能常吃的糖果;而对于大人来讲,则是确保孩子健康长大的药品。大人说是药,那就是药。</h3> <h3> 爸爸是家里姐弟中较淘气的一个。姑姑是女孩子家,文文静静的;老叔胆子小,不敢惹事。就爸爸,什么事都敢领头。</h3><h3> 有一天,奶奶把她那几个不满十岁的孩子叫到一起,审案一般地问爸爸他们:“谁多吃了一粒塔糖?”</h3><h3> 原来,一直放在炕柜抽屉里的塔糖莫名其妙少了一粒,对于大人来讲,这可是件大事儿,一旦吃多了再上吐下泻得什么病,不就不得了了嘛。</h3> <h3> 爸爸他们都说:“妈妈,我保证没吃。”奶奶的目光在他们中间穿梭,每回都停在爸爸身上。最后,奶奶把姑姑和老叔都放走了。</h3><h3> 朴素的东屋里只剩下爸爸和炕头上的奶奶。奶奶的声音又一次响起,这次比上回更洪亮了些,“大强子,说,你到底吃没吃?”</h3><h3> “妈妈,我真没吃。”</h3><h3> “说实话,妈妈不说你。”</h3><h3> “妈,我真没吃。”</h3><h3><br></h3><h3> 这时,奶奶就势抄起鸡毛掸子,轻轻地抽了几下炕头的席子,抽起了阵阵轻灰的同时,也发出了“啪,啪”清脆的声响。爸爸心想,这要是抽在身上该多疼呀。奶奶说:“你吃没吃,要是吃了,妈不打你。”为了寻求不挨打的爸爸就只得说:“我吃了,我吃了。”奶奶又问什么时候吃的等问题,爸爸就编了几句谎话,混了过去。</h3><h3> 接下来的几天,奶奶仔细观察着爸爸的一举一动,直到认为一切正常为止。</h3> <h3> 不甘心的爸爸想要破这个“谜团”。他把塔糖从纸袋里掏出来一一点数,一共是八粒。过了几天,他又数了一遍,还是八粒。可爸爸一直不知道原来一共有几粒。压不住心事的爸爸就问奶奶袋里原来有几粒。奶奶说:“十二粒,你们仨各吃了一粒,这不就被你多吃了一粒嘛。”</h3><h3> 当天下午,爸爸又要拉开抽屉取塔糖点数时,从抽屉缝里掉下了一个乳白色尖尖的奶油状塔糖。爸爸把它放在手里闻闻,真的是塔糖。爸爸拉开抽屉,掏出塔糖又数了一遍,是八粒。</h3><h3> 这么说,这粒就是少了的那一粒?爸爸把那粒塔糖在手心里转来转去,心想:我为了这粒我根本没吃到的塔糖,差点挨打,不行,我怎么能受这样的冤枉,想到这儿,他一口就把塔糖吃了。这下子,没被冤枉。</h3><h3> 三十多年过去了,爸爸跟奶奶说起此事,奶奶笑得前仰后合,说:“大强子,你嘴真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