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跟中学同学林妹妹在接头😄)</h3> <h3>知道杭州良渚的这个大屋顶,远远早于“晓书馆”。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五年前了。那个时候这个文化中心应该还没有建成,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频道介绍安藤忠雄的建筑理念和作品,在最后介绍了这个建筑的效果图,并特别提到了房子的整体飞机形象和无处不在的三角形。安藤表达的意象好像是,屋顶的这些三角为飞机的形状,飞机通过天线接收信号,在全世界飞翔着,这个大屋顶也张开天线,接收全世界的信息,汇集在大屋顶这个文化中心。</h3> <h3>这些三角并没有给我什么天线的感觉。光线从灰色水泥天顶透入的锐角三角形的光,在灰色水泥墙围成的空间里,营造出的是朦胧而清冷的气氛。当我看到一袭艳丽红衣的大姐,在光影中凹出热烈而闹腾的舞台效果时,那种格格不入,让我觉得,这个大屋顶其实是庄严肃穆的清心寡欲的,与我心中的文化中心,有点相去甚远……</h3><h3>不知道是我误会了安藤忠雄还是安藤忠雄误会了中国村落文化。<br></h3> <h3>(没有人的照片,有建筑效果图的感觉。有了老同学的靓影,三角也温柔了许多😄)</h3> <h3>(膝盖痛的人艰难爬行)</h3> <h3>当然,建筑整体非常漂亮。除了具有安藤忠雄的基本建筑语言——几何透光、清水混凝土、箱式体、方立柱,比较惊艳的是影的营造。</h3> <h3>大屋顶周围有一泓浅浅水池,这不仅与良渚江南水乡的风貌一脉相承,从外部看,在建筑坚硬的混凝土、钢直的几何线条与柔美的自然风景之间,营造了一个缓冲带。</h3> <h3>从内部看,天花板上有波光粼粼,水里有江南秋景。。。。。。</h3> <h3>(新盆友zl妹妹。摄影爱好者)</h3> <h3>现在正是栾树花开的时节,粉红的栾树花和灰色笔直的屋檐,倒影在水中,交相辉映,呈现出与室内完全不一样的柔和与浪漫。</h3> <h3>遥想春日里,池边小山坡上樱花盛开之时,花瓣飘落,覆满池水,那该会美成个什么样子……</h3> <h3>遥想中😄</h3> <h3>另外一个是镜影。建筑有两个巨大的玻璃外立面,一年四季,晨昏转换。映着了自然的春花秋月阴晴圆月,也照到人间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吧。</h3> <h3>据说文化中心活动挺多,像我这样的借出差开小差的散兵游勇,能看到什么就全靠缘分了,只有到“晓书馆”看书,才是什么时候来都可以参与的“活动”😄。</h3> <h3>晓书馆入口有个领出入证的柜台和一座不知道什么意思的雕塑……</h3> <h3>进晓书馆是需要预约的。不知道人多的时候如何,我们到得比较早,临时刷身份证就约到了。<br></h3> <h3>图书里面有两层,旋梯边有著名的顶天书架。正对楼梯的矮长条桌上,摆有不少小孩子的书,那个空间就基本成了儿童乐园。一排的落地坐垫,有不少唇红齿白女孩子,抱着书望着三角的天空沉思😄</h3> <h3>我们也在一层装了一会儿。我看的是《天使和魔鬼》以及《如何成为一个妖孽》……<br></h3> <h3>等我们从晓书馆出来,公共空间里已经人头攒动,主要是穿深色T恤的年轻人和70岁左右的老者,但,无一不是扛着长炮短枪。</h3><h3>看来,大屋顶得往网红摄影圣地的路上,一条道跑到黑了。</h3><h3>安藤先生,您怎么看?</h3> <h3>网红咖啡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