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叶凋零——置之“死”地而后生

冰心蓝蝶

<h3>  榈庭落叶,慨然知秋。树树秋声,山山寒色,秋风萧瑟,黄叶满地。 秋天,在世人的眼中总是多了那么几分悲凉的味道,故有“伤春悲秋”一说,历代文人墨客描写秋也多是悲秋。望着随风飘零的树叶,看着满地狼藉的枯黄,难免感叹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凋零。 然而,穿越感性的表象,去探索理性的本质,方知真相并非如此——树叶的凋零并不是因能量枯竭而衰败,而是树木自己做出的选择。 当秋天悄然来临,空气日益干燥,树叶里的水分大量蒸发,同时,由于天气变冷,树根作用减弱,从地下吸收的水分减少,使得水分供不应求。如果这样下去,树木就会枯死。另外,秋天之后就会进入冬季,树木越冬休眠本身也需要养分。为了自我保护,调节自己的体内平衡,树木在树叶柄和树枝相连形成离层,离层形成以后,稍有微风吹动,便会断裂,树叶就随风飘落,水分不再往树叶输送。树叶脱落以后,树木对水分的消耗减少了,使得树木可以安全的过冬,储蓄能量,等到条件适宜再从新萌发。 所以,落叶是树的主动选择,是它的自我保护,而不是我们所以为的生命枯萎。收敛繁华,只为保存能量,留待来年的复苏。 任何生命都有它的成长周期,植物如此,人又何尝不是?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学习大自然的智慧,比如植物的“置之死地而后生”,懂得顺应时势,在必要时收敛起自己的光彩和锋芒,舍弃该舍弃的,集中精力养护根基,这不是自我放弃,而是养精蓄锐,以图来日。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