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自尽背后的逻辑冲突

晓风明月

<h3>公元前202年,持续数年的楚汉争霸到了决定胜负的最后时刻,此时项羽所率领的楚军被刘邦麾下的汉军重兵围困,楚军力战而竭,最终全军覆没,一代雄杰项羽也在乌江之畔自尽而亡。</h3><h3><br></h3><h3>这场动人心魄的战争,激荡了后人无限的怀古幽思,因此而流传后世的成语与典故就有“十面埋伏”“四面楚歌”“垓下歌”“霸王别姬”等等。特别是项羽悲剧性的自刎,更是引发了后世文人骚客无数的热议与浩叹,直到今天有关题材的影视剧仍然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追捧。</h3> <h3>这其中最有名的怀古诗句当属杜牧的《题乌江亭》和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h3><h3>杜牧诗曰: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br></h3><h3><br></h3><h3>李清照诗曰:生当为豪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h3><h3><br></h3><h3>两位文化界的大咖基本上是一个态度,就是项羽不该自刎,应该忍一时之败,过江等待机会卷土重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基本代表了后世的主流观点,毕竟项羽死的时候才30岁,还有大把的时间和机关翻盘。 </h3> <h3>这些观点笔者也赞成,要知道项羽22岁就在巨鹿之战中威震天下,24岁自封西楚霸王。而现在的年轻人22岁还在谈恋爱,24岁刚找到了第一份给别人打工的工作,30岁的时候还在为婚姻和房贷发愁,即便这样的一个年轻人自尽,大家都要惋惜半天,一脸可惜地说英年早逝。何况是30岁就争雄天下的西楚霸王?</h3><h3><br></h3><h3>但是惋惜之余,笔者也有个稍许不同的意见,项羽本质上是一位旷世罕有的军事奇才,当他领军一方、纵横疆场时,那是难逢敌手,但是他缺少运筹帷幄、知人善用的胸襟气度,让他担任号令天下,争雄一时的主帅,有点勉为其难。他的自杀,本质上是一次将才实力与雄主位置的资源错配。 </h3><h3>下面就以最典型的垓下之战来论证这个观点。<br></h3><h3> </h3> <h3>当是时也,楚军被汉军重重包围,“兵少食尽”,危急时刻,汉军又来了个“四面楚歌”的攻心之计,一时间楚军心理动摇,濒于崩溃。作为主帅的项羽面对此情景,不仅不做相应的安慰宣传工作,反而对虞姬悲歌一曲“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唱完之后,项羽“泣数行下”,左右闻之皆泣,你说这不是让军中低落的士气雪上加霜么?<br></h3><h3><br></h3><h3>我们再来看看项羽的应对之策。他首先骑上战马,带领八百多人向南突围,汉军派灌婴追赶,项羽随行很快只剩下百余骑,紧接着的是一会“迷失道”,一会“陷沼泽”,来到东城的时候,身边只有二十八骑。此时,项羽知道自己大势已去,作了著名的总结陈词:“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于是一代战神的最后表演开始了,只见他左冲右突,又是杀敌军都尉,又是杀敌军士兵,最后还摆个pose,问身边的将士“帅不帅”(“何如?”)。 </h3> <h3>作为全军主帅,项羽从始至终没有拿出有针对性的应对之策,除了和爱妾秀恩爱,就是无目的性的突围,最后单枪匹马蛮干,最要命的是还认识不到自身缺点,说什么“天亡我也,非战之罪”。总之,作为主帅,作为汉军的首领,他是失职的,作为大将军,他是胜任的。<br></h3><h3><br></h3><h3>同样是被包围,2000多年后,我党我军在中原突围中的表现就完全不一样,那是有主攻方向、有掩护、有策应,还有留守方案,反观项羽所带领的楚军,差之千里。</h3><h3><br></h3><h3>如果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前面所说的错配问题,即使项羽没有自刎乌江,迟早也是自刎汉江、自刎长江,这是逻辑冲突的必然结果。 </h3><h3>以史论今,在分工高度细化,要素空前流通的时代,人岗相宜,就更重要了。<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