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中感悟,交流中成长

马艳梅

<h3>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最美的季节,我重新走进教室,重新当一名学生,感受国学的魅力,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仿佛尘埃般的心灵变得明亮澄澈了许多!所以,在这最好的秋季里我这一名学生也是也收获满满!</h3><h3><br></h3><h3> </h3> <h3> 这个最美的季节里我遇到了大学里的好闺蜜庄娜,一别十年多,她还是那么美,那么优秀,她是我们这次学员里的代表,台上的她热情洋溢,字正腔圆,富有情感,一窜窜一句句的文字留进我的心中,走进我们所有学员的心中,热烈的掌声难以抑制! <br></h3> <h3>  郑军老师从事小学教育30多年,1999年开始从事国学启蒙教育,不仅是读经典,也是实践儿童启蒙者!郑老师博学多才,语言幽默!</h3><h3> </h3> <h3>  9月28日上午,郑军老师讲到如何执掌教育大权,好书不厌百回读,一部经典胜过无数杂志,作为一位老师遇到好书要轻读,反复读。老师要多读经典书籍,不断的充实自己,用知识武装自己,才能更好的传道授业解惑也!杨绛老先生也曾说过读书的人最美丽!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读书呢?</h3> <h3>  下午,东冬老师谈到综合国学教育研修之路元典修习。我们的教育以人格教育为根,生活教育为本,生活教育和创意教育为两翼。也谈到了诵读经典的要领,并且要求全体学员课堂上诵读《大学》和《中庸》。</h3> <h3>  塔塔老师讲到学习方法与乐曲欣赏。将李白的《关山月》以歌唱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强调元典抄写要领!</h3> <h3>  9月29日下午,很荣幸迎来了榆林学院的大教授吕波老师,给我们带来了学习传统文化培养品学皆优的好孩子的精彩课堂。吕老师讲了我国的元典文化的源远流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逐渐开始重视元典文化的熏陶与培养,越来越重视经典诵读。元典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本,教育是件大事,我们应该从小学生开始重视。0——13岁是右脑开发的最佳时期,也是记忆的黄金时间,在这个阶段引导鼓励孩子诵读经典,看似枯燥无味的死记硬背是真正大巧若拙,成就大才的不二法门。不光小学生应该多诵读我们的经典,老师们也多读读我们精华中的精华领悟经典奥秘。以便让我们的元典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h3> <h3>  认真抄写《大学》,旁边有老师在看哦,要再认真点哦!</h3> <h3>  作业还不少,继续努力!作业完成,还要学唱歌哦!一点也不简单,是学古人那种摇头晃脑的吟唱!仿佛自己有幸穿越在古代学堂里: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h3> <h3> 老师是引路人,是学生创新新思维的引路人,是锤炼学生品格的引路人,教师不光要教书,还要乐教,让学生在快了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所以乐教也相当重要!</h3> <h3>  断老师记了好多笔记,领悟感受颇多!</h3> <h3>  向美女学习!</h3> <h3>  榆林高新小学李老师吟诵《蒹葭》</h3> <h3>  塔湾中学白凤荣老师吟诵《虞美人》</h3> <h3>  美女老师分享她的经典吟诵</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