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莫高窟是穿越大西北中最为“鸡肋”的景区。莫高窟名声遐迩,是我国第一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不去参观,太可惜了;可是参观了,又让人大失所望。</h1> <h1> 莫高窟限定每天只接待6000人,且要提前一个月网上预约。旅游旺季每天有上万人涌进,怎么办?莫高窟开启应急通道,让没有提前预约的游客从应急通道进入。应急票100元,按规定路线只允许进4个洞穴。于是,我们在烈日下排成长龙,沿着栏杆缓缓前移,好不容易进入洞穴,后面的人流催着你,工作人员提醒你,“跟着队伍走,不要停留!”。就这样,排队等候一个多小时,进4个洞不过五分钟就完成了“到此一游”。</h1> <h1> 参观虽是“鸡肋”,但不能因此贬低莫高窟博大而辉煌的价值。</h1><h1>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历史最久、内容最丰富的石窟艺术宝库。敦煌地处丝绸之路要道,是多民族聚集地,也是中西文化交汇处。敦煌气候干燥,山体裸露,石质坚韧,易于雕凿。这应该是敦煌莫高窟得以形成和保存的重要原因。</h1> <h1> 洞窟始建于十六国时前秦,距今已有1600多年。最初有一僧人路过此地,忽见山上金光闪烁,似有佛影,便在崖间凿洞塑佛。此后人们竞相效仿,在洞窟里塑佛像或神灵以求护佑。不仅市井平民开洞塑佛,连商贾巨富、达官贵人也乐此不疲。隋、唐时更盛,艺术造诣也更高,那凌空飘舞的飞天就是那个时期的代表作。</h1><h1> 千百年过去,莫高窟虽屡遭战火洗礼,风沙淹埋,至今仍有大小洞窟730多个,彩塑2400多尊,壁画4.5万平方米,俨然是“墙壁上的博物馆”、“世界上最长的画廊”,一部跨越千年的“形象历史”。</h1> <h1> 其实,莫高窟的价值不限于残破的彩塑和褪色的壁画,最让世界震惊的是1900年一位住守莫高窟的王道士在清理16号窟甬道积沙时偶然发现的密室,即17号窟——藏经洞,里面藏有5万多件北宋以前的宝物,除经卷外,还有大量的文书档案和典籍画册,其内容涉及天文、历法、历史、地理、方志、医书、民俗、帐册、诗文、辞曲、歌谱、方言、杂记等,是了解北宋之前各民族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社会风貌的百科全书,是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h1> <h1> 为何会有藏经洞?北宋时,西夏王朝与其他民族攻伐不止,屠城之祸常有发生。为避战乱,莫高窟寺院僧人逃离前将重要的经卷、典籍文书和佛像画册等藏于密窟,并将洞口封闭。多年后,当事人和知情者先后离世,藏经洞的秘密便延续了八百多年。</h1> <h1> 王道士发现文物后不知如何处置,除将一些字画送人外,还将破旧的经文烧成灰卖与人治病。几年后,王道士将文物之事报告县令,县令禀报甘肃学政叶昌炽。叶昌炽本想将文物押运省城保管,考虑到仅运费就得五千两银子,还有后续的保管、修缮等费用更无着落,便责令王道士将文物放回洞中封存,等候处理。</h1><h1> 腐朽昏庸的政府无力保护国宝,愚昧无知的百姓不知珍惜文物,十年间,大量的无价之宝被外国人掠走。一位叫斯坦因的英国人曾用4块马蹄银换走29箱经卷文书和绢画刺绣,交易之便宜令他自己都不敢相信。法国人、俄国人和日本人也闻风而来,藏经洞里最珍贵的文物被伦敦、巴黎、彼得堡和东京博物馆所瓜分。</h1> <h1> 斯坦因等人的“淘宝”成果引起世界的震惊,许多学者潜心敦煌文物的研究,以至于上世纪30年代形成一门新的学科——敦煌学。敦煌学的兴起惊醒了国人,张大千投身莫高窟数年,在他和于右任等人力促下,1944年,国民政府设立“敦煌艺术研究所”,莫高窟的保护、研究才走上轨道。呜呼哀哉,泱泱中华积贫积弱一至于此。为此,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首篇中抒发了满腔的悲愤。</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