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9月下旬的一天,援朝姐在群里发出一个倡议:<b><font color="#ed2308">国防大学很多楼都已经拆了,咱们应该尽早在红山口举行一次聚会,否则可能再也看不到我们的“家”了。</font></b>立刻,群里有多人附和......。<br>我作为“群主”,且上世纪80年代又在院里工作过数年,安排这次活动显然是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h3><h3>我想,如果我们仅仅是回去看看“自己曾经的家”,未免太个性,太单调。应该选择与大多数人相关的,可以引起众人“共鸣”的地方。都有哪些地方呢?我仔细捋着。</h3><h3>学习的地方:幼儿园、红山小学;</h3><h3>嬉戏的地方:八一队大操场;</h3><h3>娱乐的地方:六号楼俱乐部、露天剧场;</h3><h3>……。现在到底是什么样子?唉!想也是瞎想,还是先回去一趟,实地调查一番再说吧。</h3><h3>第二天,回院里找到老朋友大付。他告知:生活区内南区由北向南已拆除近半;北区仍完整;八一队操场早就盖了楼;红山小学重建了,且现在已改了名……。教学区内还保留着1、2、3号楼,107楼,帅府。</h3><h3>我们俩来到教学区,边走边聊走进1号楼。这里的一切都太熟悉了!中央楼梯二层对着的就是他的“辖区”——电教中心控制室,两边的两个房间是他的办公室。再往东西两边延伸,走廊南北两侧都是小教室,是学员们小组讨论、作业、辅导的地方。东西两头是大讲堂,我们的父辈就是在这里给学员们讲课(顺便”嘚瑟”一下,后来还有我哦😜😜😜)。</h3><h3>有意思的是,在这里我更多想到的是当年我们的趣事(这是衰老开始的表现吗?)。</h3> <h3>在那个不上学的年代,我们几十个半大小子,在1号楼有一段“顽皮”的时光。在三层东侧楼梯对着的小教室门口,我不禁驻足,就是在这屋:很多年前的一天,他们几个上初中的哥在小教室(小教室都是木地板)比摔跤,其他人在旁边助威观战。轮到陆军和燕虎,两人你来我往几个回合,燕虎个小敦实,陆军个大力不亏。最后终于扭抱在一起,毕竟陆军哥年长一岁,虎哥漸处下风,陆军一个绊儿,燕虎站立不稳,仍死死抓住对手……,两人抱在一起倒下去。触到地板时发出“咚”的一声响,陆军压在老虎身上(整个一个“武松打虎”式😂)……。</h3><h3>只听老虎喊道:“草!我胳膊把地板捅漏了!!!”</h3><h3>我脑子里一下想到的是,坏了!地板的木刺不得把他的胳膊划伤吗!当众人上前七手八脚把两人扶起,我们没发现地板上有洞啊?</h3><h3>靠!原来是老虎的左臂折了!赶紧去医院,拍片、正骨、打石膏......。</h3><h3>虎哥那句“我胳膊把地板捅漏了”,还真是挺“霸气”!意思是:哥们儿输了也把地板弄个窟窿……。😂😂😂😂😂</h3><h3>就这样,虎哥挎着胳膊还是每天都来“上班”。爬高登低是不行了,吹牛编故事那是挡不住啊!《桌子哥名字的来历》似乎就是这段时间讲给我们听的 O(∩_∩)O哈哈~。</h3> <h3>这时,一个方案在逐步形成。教学区这些老建筑是可以引起共鸣的地方,想办法把活动的重点放在这里。</h3><h3>几十“原住民”要在教学区转转“忆旧”,可不是件小事!只有一人能解决这棘手事,就是“至亲发小儿”——李小新。他善交际,人脉广,来负责“对外联络协调”事情一定成功。我来负责人员装备组织,行动路线策划、具体活动安排。</h3><h3>国庆节前,把行动路线及活动安排,和小新商量修改;报告给大家,组织报名。虽时有变动,但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节后,小新把人数、车号、路线报备成功。我再回去一次做最后落实,万事俱备。</h3> <h3>2018年10月14日,星期日,晴间多云。</h3><h3>一群年逾花甲的“老人”,在红山口甲三号大门口集结。</h3><h3>半个世纪前,我们从这里走向农村、走向兵团、走向军营、走向边疆、走向祖国的四面八方。</h3><h3>今天,在阔别50年后,怀着对父辈的思念、对自己童年美好的回忆,<b><font color="#ed2308">我们回~家~~~</font></b>。</h3> <h3>趁空闲,咱们先抓紧拍一张。</h3> <h3>集合啦!</h3> <h3>宣布行动路线及注意事项</h3> <h3>分配车辆。车长排头,乘员成纵队排列。</h3> <h3>南大门,高等军事学院时期的正门。活动从这里开始。</h3> <h3>小40人在这里合影,那一定会把道路堵塞啊!“对外联络官”李小新上前,发挥他的强项:“麻烦你,就给我们五分钟……!”最后,给了两分钟。</h3> <h3>两分钟,参加活动的38人全体合影。所有人的笑容都像当年的孩子,那么阳光、那么灿烂……。</h3><h3>第一个目标圆满。<br><br></h3> <h3>之后是:</h3><h3>—— ①、②、③号楼,107楼和元帅府(108楼),往事回顾;</h3><h3>—— 国防大学校史馆,交流学习;</h3><h3>—— 红山瑞廷,聚餐;集体活动结束。</h3><h3>餐后,大家分头“各回各家”的楼,看看自己的家(如果还没有被拆)。</h3><h3><br></h3><h3>活动将进入营区。小新率军车引导,后面鱼贯跟进7车车队。这支载着近40名“红山口首期原住民”的车队,开进南大门,门卫敬礼放行……。</h3> <h3>驱车进入教学区大门,迎面矗立着毛泽东主席为抗大题写的“校训”。</h3> <h3>在原来6号楼位置上新建的办公大楼。</h3> <h3>“红军不怕远征难”的雕塑,象征着人民军队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h3> <h3>这里连续上两个坡。当年,上第一个坡到一号楼前的旗杆。上了第二个,正前方是107楼,右手边是露天剧场(现在是一栋大教学楼)。那时可是这片儿几个军事单位最大的剧场呢!一般每周放两场电影……。</h3> <h3>看的清地面上的圆形印记吗?这是一号楼门前的旗杆基座,有三层,一二层为圆形,每层可能有半米高。第三层为方柱,中心竖立旗杆。这里距一号楼大门不到100米。详细描述这些,是与后面要讲的事情有关。</h3> <h3>1、2、3号楼由南向北排列,楼与楼之间有走廊连通。当年,1号楼全是大讲堂和小教室;2、3号楼基本都是教研室。如今,内部装修过,外部基本保持原貌。但1号楼东边阶梯教室全被“切掉”了,可能是建新办公楼的原因。</h3> <h3>1号楼正门。<br></h3> <h3>1号楼前全体合影,这是我们今天的第二目的地。</h3> <h3>3号楼,我们大多数人的父亲都在这座楼里工作过,在这里合个影寄托我们深深的思念。</h3> <h3>大家漫步在这熟悉又亲切的环境中。</h3> <h3>107楼,保持完好。这座楼最早是住苏联专家。后来做过我们的幼儿园、越南班学员、招待所……。</h3> <h3>绝大多数人都在这里上过幼儿园哦。必须合影!</h3> <h3>107楼前的孙武塑像</h3> <h3>到“帅府”了,大门口有张爱萍所题“帅园”。</h3> <h3>刘帅是高等军事学院首任院长兼政委。帅府门口有后来立的刘帅雕像。</h3> <h3>帅府大门口合影。</h3> <h3>再来一张。</h3> <h3>与校史馆的“交流”活动,我们受益匪浅。</h3> <h3>校史馆穹顶</h3> <h3>林青哥在父亲<b>郭奇伯伯</b>的展板前与马馆长合影</h3> <h3>李家孪生姐妹在<b>“名师展板”</b>前,和她们爸爸的名字合影。</h3> <h3>舒家姐妹</h3> <h3>众人认真聆听马馆长讲解校史</h3> <h3>皖平大哥向马馆长咨询抗大校旗有关问题</h3> <h3><b><font color="#ed2308">在现存的各老建筑大合影后,总有名目繁多的各种组合。</font></b></h3> <h3>幼儿园一个班的</h3> <h3>四年级的</h3> <h3>五年级的</h3> <h3>怎么没有六年级的呢?谁有?贡献一张啊!这次有五人参加:李新新、郭小葆、舒立红、张小军、张枫叶。</h3> <h3>老初二的</h3> <h3>老初三的</h3> <h3>老高一的</h3> <h3>乘同一列车来北京,在红山口还住对门。</h3> <h3>楼上楼下的</h3> <h3>张氏兄弟</h3> <h3>同一个门洞的</h3> <h3>住对门的</h3> <h3>同一栋楼的</h3> <h3>再一个楼上楼下的</h3> <h3>老李家和三家老郭家(为什么一对三呢?)</h3> <h3>等等等等等</h3> <h3><b><font color="#ff8a00">从这往后的每个合影都是有故事的组合。</font></b></h3><h3><br></h3><h3>一个天黑风高的晚上,我们从1号楼回家。出大门看到门口停着一辆“华沙牌”轿车。车门没锁,点火钥匙也在。于是独臂老虎坐到驾驶座,一拧钥匙车发动了!说:走走走,兜一圈去。<br></h3><h3>我二哥说:你瘸个胳膊,我来吧。</h3><h3>虎兄坚持他开。趁他们争执时,我们打开后门一股脑就把后座塞满了。我二哥后来坐在副驾位置,我们在后座都摞起来了,我啥也看不见,就听见发动机“轰轰”很响。现在想起来,可能是怕熄火油门踩的很大。车子终于开动了,而且非常猛,向着正前方的旗杆直冲过去!</h3><h3>车上顿时大呼小叫:"啊啊啊!要撞上啦...”,“快打方向...”,“快快,快啊...”。</h3><h3>前面说过,旗杆距1号楼大门不超过100米!此时的独臂虎哥真是打不过来啊!说时迟那时快,我二哥向右猛拉方向盘,车子在旗杆基座前不远向右猛转,冲着去107楼的大坡南墙而去!老虎哥又向左猛打,终于撞在南墙东侧第一颗塔松上,车熄火停下来。片刻,四门大开,黑暗中连滚带爬下来一群半大小子,鸟作兽散,向南消失在夜色中。</h3><h3>第二天,我们还到被撞的树那儿看了看,至今我都记得很清楚,那棵树向西南方向倾斜着,离地面一尺高以上被蹭掉一大块树皮。但它没因此死亡,就这么斜着继续“成长”。后来居然没有人追究此事,就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也许是那时候汽车的保险杠都是厚钢板,非常结实。加之经过两次急打方向,车速已经很慢,车没啥损坏。开车的司机没锁车没拔钥匙也是失职行为,既然车没事,就没张扬了。</h3><h3>那晚上很黑,事情发生的很快,大家都知道前面的两位哥,后座上的大部分人都只知道有自己,还有其他哪些人彼此都说不清!前几天,我问军旗哥,1号楼那次“开车”,你在车上吗?他说:”晚一步,挤不上去了。我们没上去的目睹了整个过程,前后不超过两分钟!!!”</h3><h3>这次聚会,在1号楼前,“亲历者”都不约而同的说到这段“历险记”。万幸没有发生事故,如果真冲到旗杆上,不知是个啥结果啊!?这就叫“初生牛犊不怕虎”!这张组合就是这次聚会中,当年在车上的“初生牛犊们”(可惜不知这时小新跑到哪里去了,他说他也在车上的)。</h3><h3>几十年后,我二哥和我说起这事儿:太玄啦!那车上居然有咱们兄弟三人!!!</h3><h3>我心说:姓牛🐮🐮🐮嘛,哈哈哈………。<br></h3> <h3>北大荒的</h3> <h3>一期的</h3> <h3>二期的</h3> <h3>黑山扈的<br>待续 哈😜😜😜</h3> <h3>什么是一期二期黑山扈???高院的孩子都知道,故事多多,北大荒的故事更多更精彩……,大家的故事大家讲吧!</h3> <h3><b>全体聚餐</b></h3><h3><br></h3><h3>本次活动还邀请到高院创始人刘伯承元帅院长兼政委的长子,空军少将刘太行大哥参加<br></h3> <h3>酒至酣处,高歌一曲。</h3> <h3>合唱《我的祖国》</h3> <h3>最后,在大合唱《我的祖国》、《过雪山草地》中圆满结束本次聚会。所有目的均按计划实现。<br></h3> <h3>再见!红山口——这承载我们很多故事的地方;</h3><h3>再见!红山口——我们的家。</h3> <h3>我们这次活动圆满成功,<b><font color="#ed2308">首先感谢</font></b>国防大学的有关领导,对我们非公进入高级别保密办公区的特批。<font color="#ed2308"><b>这是对这群特殊的对象,特殊的情感的一种特殊的信任和特殊的认可;</b><b>还要感谢</b>参加活动的全体,<b>虽然旧地重游,触景生情,但都表现的非常克制,非常内敛,非常配合,非常顾全大局。凸显了从父辈那里与生俱来的基本素质</b></font>(粗体字为李小新肺腑之言);还<b><font color="#ff8a00">必须要感谢</font></b>我的战友大付、小马馆长,事前参与整个策划,活动期间全程陪同接待。<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