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8年9月,硕果飘香,灵武市中小学体育学科推进课堂变革分别在灵武市第三小学和灵武市第三中学隆重举行。参赛的选手有小学11人,中学8人;评委们也是阵容强大,有教研室专家,各中学的教研组长,也有区级的获奖者。本人有幸聆听了各位老师的优质课及参加了最后的点评的现场,以下将是我对本届体育课堂改革活动的感悟。
<br></h3> <h3><br></h3><h3> 本届全市体育推进课堂变革活动展示了灵武市体育界老师的扎实基本功,尤其是涌现出了一大批年轻的新秀。本届活动中,每位老师的优质课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和准备。作为优质课到底优在什么地方?课堂变革都有哪个?我细细梳理了下老师课堂的共同优点,与大家一同分享。</h3><h3>一.时间的掌控到位</h3><h3> 大部分老师对时间的把握都很到位,对于课堂的把控能力也很强,一节课四十分钟,都能够合理安排。班级是随机抽取的,没有经过任何磨课,选手如何将一堂课设计思路展现,自己的强项展现,课程的创新点展示出来,这需要选手对一节课进行精细设计。很多选手都避开了自己短处,发扬了自己的长处;如:表达能力欠缺的选手,重点放在了对技术动作的示范上;个人技术能力强的老师对教学基本部分进行了特别的设计;表达能力强的选手往往对课的逻辑过程进行了清晰的表达。在这里二中的马林军老师在讲“脚内侧踢毽球”一节时侃侃而谈,思路清晰,有始有终。</h3><h3><br></h3><h3><br></h3> <h3>二.重视课程的引入<br></h3><h3> 课的引入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快速的集中起来,也能够引起评委老师的兴趣和注意力,让人对接下来的课有更大的期待。很多老师对课的引入都进行了精心设计,做得很好的老师有英才学校的何学兰老师,她引入是带领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做了一套自创的沙包操,接着通过沙包让同学们明白如何投掷实心球,最后放松动作舒展优美。整堂课同学们在欢笑中度过!</h3><h3><br></h3> <h3> 三.重视合作探究</h3><h3> 大部分老师都准备了探究学习,无论是先教后学还是先学后教,只要有合作探究学习都将对优质课有很大的帮助。体育是一门以练习为基础的学科,对如何掌握技术动作的创新和改进,永远是体育优质课的最大追求。郭霞老师的《乒乓球正手平击发球》课,根据学生的年段特点,从学生现有的技能水平出发,巧妙的处理教材,流畅的教学环节,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营造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王小兰老师的投掷学习激励图,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了技术动作方法。</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四.明确的主线 优质课需要一条主线贯穿一堂课,这条主线尽量要讲本堂课的重要知识点“串”起来。孙旭东老师的课,热身充分,辅助练习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慢慢过度到今天的教学内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孙老师及时示范纠错,同学们通过热身的奔跑、跳跃到课的基本部分以跨越式跳高为主题贯穿始终。</h3> <h3> 五、存在的问题</h3><h3> 在本届推进课堂变革活动的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选手的问题。有的老师的讲解示范不规范,如:有几位老师将教学内容讲解太直白用了很多的白话,讲解动作有失误。大部分老师的亮点不够多,课堂创新少,有的讲解方法还不如纸上的简洁。很多老师的主线不明确,简单的将体育单项技术动作知识堆砌在一起,没有明确的分层次,分解练习。不到之处,还希望各位同仁谅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