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今年十月一日,是STV建台六十周年纪念日。</h3><h3>这篇短文献给我的老同事、老领导…<br></h3> <h3>1972.9.25 ,电视塔在南京西路青海路吊装成功,“特大喜讯!”三大报都是头版祝贺!</h3><h3>10月的某一天,电台的小车司机谢斌祥师傅,到部队接我,说“领导让你参观一下彩色电视台”。</h3><h3>第一次踏进杂草丛生的“309工地”时,眼前的电视塔犹如刺破青天的擎天柱,用“伟大”、“震撼”决不夸张!</h3><h3>这个印象直到今日…</h3><h3>[“309”是上视老人对青海路电视台的简称,由于1971.3.9 ,上海市委批准:建立上海电视台彩电中心。]</h3> <h3>1972年12月31日下午1点,我来到北京东路2号正式报到。要知道在当时,没人愿意到电台工作的,我的老战友、老领导一直觉得我是被“忽悠”了,但是我喜欢、我愿意…</h3> <h3>当年的这座老电视台,我们只说“永安公司”或者“浙江路”,是隶属于电台的一个部门,我妈妈向别人介绍我“在电台上工作”,还是十分准确啊。</h3> <h3>我的第一份工作是转播车音响,师傅是宋世传、沈锡根,车长丁人仪。</h3><h3>哈哈,每个星期要转播好几次样版戏啊!</h3> <h3>办公室在八楼,对门就是台领导宋丹的办公室。</h3> <h3>1975.5,建立了电视台第一个录像组,也就是我们称之为“308”的地方,我被调去参加“一项十分神秘的”工作。</h3><h3>我不到22岁就在电视台工作了,“308”和“309”几乎就是我的人生的全部,不仅仅是我的芳华。</h3> <h3>第一套录像机,(1973.3.4进口的)二台美国安培的一英寸录像机,却一直未能正常工作。1975年换成一台二英寸的录像机,但一台设备无法编辑,当时只能按顺序一段一段录。</h3><h3>而那个“神秘的”重大任务,就在那个永远紧闭着大门的“308”机房,每天半夜三更录制“抢救文化遗产”的节目,据说是给伟大领袖看的。</h3><h3>“308”的第一个自产的录像节目,叫《动画片是怎样动起来的》,由张信发编导。由于是录动画,需要每3~4帧一录,一条几分钟的短片,一直弄到半夜,最终成功了!</h3><h3>我曾多次向领导解释,必须得有二台录像机才能编辑,才能做节目。1978年,终于进了二台二英寸可编缉的录像机,太好啦!</h3><h3>第一个录像电视剧《约会》,于1978年9月1日播出。记得外景拍摄是用转播车微波传回来录的,女主角是上影的赵静,刚从河南调来,而台长宋明玖出演一位船长,多年来我从不叫他“台长”,而叫“船长”,只有我们心知肚明。</h3><h3>接着录像电视剧《永不雕谢的红花》又成功了,并于1979年7月1 日顺利播出。</h3> <h3>在这个神秘的“308”,通过不断试验、摸索,我们己经完全掌握了电视节目的录制技术。</h3><h3>1979.5.1,6集《玫瑰香奇案》播放,轰动上海!要知道6集,小连续剧啊,我们仅用了七天就做出来了,当我剪完最后一个镜头时,郭信玲导演说“不可思议…”</h3><h3>也就是那年,成立了电视剧科,郭信玲担任科长。电视台从只能放电影到自己拍电视剧,“308”正在不分昼夜地运转,每个节目的落款都叫“上海电视台录制”、“上海电视台技术部录制”,牛吧?</h3><h3>当我们再一次向美国安培公司提出了“退二买六”方案后,六台一英寸的录像机一线排开,“308”终于步入规模、流水制作。</h3><h3>1985年,由于“不堪”白天录像晚上播出的工作模式,我们背负着压力和骂名,坚决与播出一刀两断。告诉你,是“308”实现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制播分离”!</h3> <h3>“308”成了电视台的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后期制作中心,当时间码套编方式试验成功后,我们已经能够同时制作5~7部电视连续剧。当时,上海电视台的自制节目量,全部由“308”制作的节目,各栏目、各档大型文艺节目,包括电视剧,一直位据全国排行榜第一!</h3><h3>1986年,上海电视台第一部长篇连续剧20集《家春秋》开拍,大作啊!在台领导的直接指令下,“308”竟然担任了该剧前后期的全部工作,历史上绝无仅有。从此,二十集的电视连续剧,从一部到十几部,再到几十部…</h3><h3>1990年,我们又组建了特技科,把电脑绘画、电脑动画全部融入到后期制作中去。第一个试验制作的《十六岁的花季》电视剧片头,一夜红遍大江南北…</h3><h3>几十年后的今天,试问:电视台没有一个后期特技制作中心行吗?</h3> <h3>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自力更生、战天斗地,创造一个新世界…<br></h3><h3><br></h3> <p class="ql-block">最后,用一个词来表达曾经在“308”工作的兄弟姐妹们的心情:无 怨 无 悔!</p> <h3> 2018.9.27</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