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上的“飞行者”……

寒梅傲雪

<h3>  在老家的时候,从电视上看到央视报道过悬崖村。那时就想,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现在悬崖村近在咫尺,当然要去看一看了! 我们一行五人早上八点过从八寨出发,十点左右到达悬崖村山脚下。 下车后,简单的买了一些蛋糕和水,便开始爬山。大概爬了一百多米石梯,映入眼帘的就是望不到头的钢梯……钢梯是去年才建好的,听说以前这里的人们上下山都是靠贴着山崖用木棒和钢索做成的梯子(现在还能看见残留在钢梯旁边的木梯),大人下山时便把小孩用布带系在腰间,期间也发生了多起悲剧……随着前进的步伐,钢梯也越来越陡。爬到半山腰时,举目望去有一块酷似猿猴的石崖,静静地守护在悬崖与钢梯旁,时时提醒攀爬来往的行人:小心悬崖,注意安全!猿猴石下一段钢梯还算平缓,但旁边却是深不见底的悬崖!紧走几步便又是陡峭的钢梯,突然头顶传来优扬的彝歌,原来是山顶的村民下山办事,走到王老师身旁时还和王老师拍了照。行到快三分之二的时候,有几处钢梯形成八十五度角,我轻叹一声:这就是传说中的天梯吧!我一手拿着手机一手拿着水,还要随时提醒和我同步的小不点:手抓牢脚踩实。大家一定很好奇一直在我镜头前勇敢向上攀登的小女孩是谁?多大了?她就是“小不点”:叫晨晨,六岁半了。她几乎没有让任何人扶她一下,便从山脚下爬到山顶(从山脚到山顶大约有八百多米)。她的爸爸妈妈也是从旺苍来到凉山州支教的老师。 大约爬了两个多小时才到山顶。山顶没有我想像的平坦,而是一片贫瘠的斜坡,村民住着用泥土和石子筑成的矮小房子。以前下山没路,山上土地又很贫瘠,我很难想象山上的村民是怎样一代一代在这里生存下来的。一家几口人住在一间只有二十多平米的屋子里,吃住都在一起。看着这一切让人很心酸……政府部门也曾经动员山上的村民搬迁到山脚下居住,但村民们说在山上住习惯了,不想搬到山下。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吧! 在山顶呆了一会儿,看时间已经十二点过了,便又匆匆往回走(回家的路程还要几小时)。返程的速度明显比来时慢下许多:一是因为来时爬山消耗了大半体力,二是因为“上梯容易下梯难”,三是因为两位陈老师腿和膝盖都走痛了。虽然下山不易,腿很疼,但大家脸上还是带着坚强的笑,时不时的还打趣对方,一瘸一拐形象全无。一路下来走走停停,拍拍照,在梯子上坐一会儿说说话再走。下到半山腰时,又有几个往上爬的人,其中有两个坐在钢梯上“打退堂鼓”,不敢往上爬了,但看到小晨晨时,又给了他们往上爬的勇气…… 快到山脚下时,看到一位背着背篼往上爬的姑娘,与她交谈中才知道是山上“一村一幼”的幼儿老师。她背着的是她与学生一周的口粮,虽然负担很重,生活不易,但是她脸上依然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或许是受到她的感染,我们下山的脚步也变得轻快起来。在走到最后几步钢梯时,迎面飞来一只蝴蝶,陈老师停下脚步伸出一只手,蝴蝶便在陈老师手边翩翩起舞,好像在说:欢迎你们胜利归来!<br></h3> <h3>精神百倍的小不点!</h3> <h3>像猿猴一样的崖石!</h3> <h3>唱着彝歌的村民</h3> <h3>从山顶下来赶集的村民</h3> <h3>这是在山脚下偶遇来自泸州支教的李老师。他和陈老师两人虽然爬的很累了,但脸上依然充满着笑容!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累并快乐着!</h3> <h3>这是残留在钢梯旁的木梯。村民以前就是靠这些木梯上下山!</h3> <h3>这是离山顶最近的一段崖梯,腾空架在悬崖边上。你,敢做悬崖上的“飞行者”吗?</h3> <h3>你看着我像一粒米,我看着你却模糊了双眸……</h3> <h3>这是山顶村民居住的房屋</h3> <h3>村民房屋周围的环境虽然不太整洁,但却很智慧的把玉米棒子,整齐的聚集在一棵树上!</h3> <h3>美女老师走的猫步怎木样?</h3> <h3>这是山顶一家村民,几口人同住在一间不足二十平米的屋子里,吃住都在一起。看着让人很心酸……</h3> <h3>这屋子的东西,是他们的全部家当!</h3> <h3>鸟儿也知道,住得高,看得远,飞得快!</h3> <h3>爬钢梯算什么?我还要在钢梯上跳舞!</h3> <h3>小不点和她爸爸</h3> <h3>如果累,你就坐下来,歇一歇</h3> <h3>夫妻,夫妻,夫扶着妻!就算你一步也走不了,我也陪着你一步一步往下靠!就算走到白了头,你依然是我手心里的宝……</h3> <h3>哈哈!形象全无的陈老师……</h3> <h3>虽然很累,但依然要走得潇洒</h3> <h3>我在钢梯这头,你在钢梯那头。你看见的是我飞舞的发丝,我看见的是你举起的镜头!</h3> <h3>你看见的是我的背影,我看见的是万丈深渊……</h3> <h3>姐妹笑脸相望,距离却长……</h3> <h3>这是胜利者的姿态😏!</h3> <h3>胜利归来的一家三口……</h3> <h3>从石头里长出来的树;在悬崖上攀爬的人们;在斜坡贫瘠之地生活的村民……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力量啊!</h3> <h3>我们空着手爬钢梯都觉得很难!你能想象背着那么重的东西,爬八百多米陡梯是需要多大的毅力!</h3> <h3>这是山顶“一村一幼”的老师。背上背着的是她和孩子们一周的口粮。</h3> <h3>蝴蝶“欢迎”陈老师胜利归来</h3> <h3>“小不点”精力真是旺盛!一个往返,还能荡秋千……</h3> <h3>为来自广元市旺苍红军城的,小红军点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