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读书,可以陶怡情操;
读书,如同归隐田园。
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学习启迪智慧,阅读点亮人生。
吴江江西商会《吴风越韵读书社》
第44期读书会🎉🎉🎉
时间:2018年9月26日(周三)
19:00-21:00
地点:吴江区体育路圆通寺西厢
【我闻堂】
主题: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流程: 1.快乐朗读者
2.耐力平板撑
3.分享茶道
4.国术十分钟
5.今晚九点整
主持人:王志刚<br></h3> <h3> 人们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由此可见,茶在中国人日常生活当中的重要性,中国是茶文化的起源之地,是世界上最早饮用茶叶的地区,有着数千年的饮茶史,而历代文人墨客更是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千百年来人们以茶遣兴, 以茶抒情,以茶交友,以茶联谊。留下了数以千计的脍炙人口佳作名篇。据统计唐代共有130多位诗人写过茶。诞生了近550首咏茶的名篇。在这其中,知名度最高的作品当属唐朝诗人卢仝的咏茶名作: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这首诗写得挥洒自如,潇洒浪漫。可谓是满纸茶香。<br></h3> <h3>《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是唐代诗人卢仝品尝友人谏议大夫孟简所赠新茶之后的即兴作品。此诗内容可分为三部分。开头写谢谏议送来的新茶,至精至好至为稀罕,这该是天子、王公、贵人才有的享受,如何竟到了山野人家,似有受宠若惊之感。<br></h3> <h3>中间叙述煮茶和饮茶的感受。由于茶味好,所以一连吃了七碗,吃到第七碗时,觉得两腋生清风,飘飘欲仙,写得极其浪漫。<br></h3> <h3>最后,忽然笔锋一转,转入为苍生请命,希望养尊处优的居上位者,在享受这至精好的茶叶时,知道它是无数茶农冒着生命危险,攀悬在山崖峭壁之上采摘来的。<br></h3> <h3>诗人期待茶农们的苦日子能有尽头,诗里蕴含着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刻同情。全诗奇谲特异,句式长短不拘,错落有致,行文挥洒自如,直抒胸臆,一气呵成。<br></h3> <h3>全诗可分为四段,第三段是作者着力之处,也是全诗重点及诗情洋溢之处。第四段忽然转入为苍生请命,转得干净利落,却仍然保持了第三段以来的饱满酣畅的气势。<br></h3> <h3> 头两句:送茶军将的扣门声,惊醒了他日高三丈时的浓睡。军将是受孟谏议派遣来送信和新茶的,他带来了一包白绢密封并加了三道泥印的新茶。读过信,亲手打开包封,并且点视了三百片圆圆的茶饼。密封、加印以见孟谏议之重视与诚挚;开缄、手阅以见作者之珍惜与喜爱。字里行间流溢两人的互相尊重与真挚友谊。<br></h3> <h3>第二段写茶的采摘与焙制,以烘托所赠之茶是珍品。头两句说采茶人的辛苦。三、四句天子要尝新茶,百花因之不敢先茶树而开花。接着说帝王的“仁德”之风,使茶树先萌珠芽,抢在春天之前就抽出了金色的嫩蕊。以上四句,着重渲染珍品的“珍”。以下四句,说象这样精工焙制、严密封裹的珍品,本应是天子王公们享受的,现在竟到这山野人家来了。在最后那个感叹句里,既有微讽,也有自嘲。<br></h3> <h3>以上两段,全用朴素的铺叙,给人以亲切之感。诗中虽然出现了天子、仁风、至尊、王公等字样,但并无谄媚之容,而在“何事”一句中,却把自己和他们区别开来,把自己划入野人群中。作为一个安于山林、地位卑微的诗人,他有一种坦直淡泊的胸襟。卢仝一生爱茶成癖。茶对他来说,不只是一种口腹之欲,茶似乎给他创造了一片广阔的天地,似乎只有在这片天地中,他那颗对人世冷暖的关注之心,才能略有寄托。第三段的七碗茶,就是展现他内心风云的不平文字。<br></h3> <h3>反关柴门,家无俗客,这是一种极为单纯朴素的精神生活所要求的必要环境。只有在这种环境中,才能摆脱可厌的世俗,过他心灵的生活。纱帽,这里指一般人用的纱巾之类。纱帽笼头,自煎茶吃,这种平易淡泊的外观,并不说明他内心平静。读完全诗,才会见到他内心炽热的一面。<br></h3> <h3> 碧云,指茶的色泽;风,谓煎茶时的滚沸声。白花,煎茶时浮起的泡沫。在茶癖的眼里,煎茶自是一种极美好的享受,这里也不单纯是为了修饰字面。以下全力以赴写饮茶,而所饮之茶就象一阵春雨,使他内心世界一片葱翠。在这里,他集中了奇特的诗情,并打破了句式的工稳。在文字上作到了“深入浅出”,或说“险入平出”。七碗相连,如珠走坂,气韵流畅,愈进愈美。<br></h3> <h3>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看似浅直,实则沉挚。第三碗进入素食者的枯肠,已不易忍受了,而茶水在肠中搜索的结果,却只有无用的文字五千卷!似已想入非非了,却又使人平添无限感慨。第四碗也是七碗中的要紧处。看他写来轻易,笔力却很厚重。心中郁积,发为深山狂啸,使人有在奇痒处着力一搔的快感。<br></h3> <h3>饮茶的快感以致到“吃不得也”的程度,可以说是匪夷所思了。这,虽也容或有之,但也应该说这是对孟谏议这位饮茶知音所送珍品的最高赞誉。同时,从结构上说,作者也要用这第七碗茶所造成的飘飘欲仙的感觉,转入下文为苍生请命的更明确的思想。这是诗中“针线”,看他把转折处连缝得多么熨贴。<br></h3> <h3>蓬莱山是海上仙山。卢仝自拟为暂被谪落人间的仙人,现在想借七碗茶所引起的想象中的清风,返回蓬莱。因为那些高高在上的群仙,哪知下界亿万苍生的死活,所以想回蓬莱山,替孟谏议这位朝廷的言官去问一下下界苍生的事,问一问他们究竟何时才能够得到苏息的机会!<br></h3> <h3> 这首诗写得挥洒自如,宛然毫不费力,从构思、语言、描绘到夸饰,都恰到好处,能于酣畅中求严紧,有节制,卢仝那种特有的别致的风格,获得完美的表现。<br></h3> <h3>《月光下的凤尾竹》她以其悠扬的曲调、娓娓动听的旋律,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让人不由联想起那郁郁葱葱的凤尾竹林,那别具一格的傣家楼阁撒落在竹林间。如今,我吴风越韵读书社的学员们,在太极大师的带领下,在“我闻堂”这个别具一格的庭院里,月光挥洒,融融的月光下,庭院中学员们<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与月光融为一体,</span>个个体势动作古朴高雅。月光下的八段锦仿佛更能接天地之灵气,吸天地之精华。</h3> <h3>十方无尽,于是辟一方净土,其中巧设位置,几榻有度,香花清供,字画养性,诸多品玩...但求精简便巧,而非富丽。今晚,借一方净土,品十分好茶,咏唐代茶诗,修心养性,为快乐生活而来……<br></h3> <h3>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看似浅直,实则沉挚。感恩“我闻堂”堂主与我等分享《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同在月光下,共饮一盏茶,听隔窗飘进马常胜先生的《寒潭疏影》,犹如夜坐深山,静听禅道......<br></h3> <h3>每一期的读书会,都得到读书社的家人们大力支持!感恩每一次的相遇。下期更精彩……</h3><h3>注:文字来源网络资料。</h3>